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略论太阳及其证治(太阳病的治疗办法都有哪些)

医案日记 2023-05-16 16:53:09

略论太阳及其证治

刘力红

广西中医学院

摘要 太阳名相繁多,然其要则在于主水,太阳病见证百端,提其纲则不外乎水之升降循环障碍,故治太阳者,唯治其水也。且乎天地人身虽分六经六气,挚其领不过一水火尔,太阳禀火之气而司水之循环,故虽一太阳,而六经皆在其中矣。此或为仲景论太阳之大要也。

仲圣论伤寒以太阳为首,亦以太阳最繁。有关太阳及其证治,曾缠绕脑际多年,百思而不得其解,近日偶从运气七篇之寒水入手,似有豁然贯通之感,兹将个中旨趣略述于下,聊备同道采择焉。

1太阳与寒水

太阳者,或经或腑,或为诸阳主气,或为六经藩篱,或为巨阳,或为开,可谓名相繁多,而七篇大论则以一“寒水”概之。水之性,本为至阴至下至寒,说寒水是容易理解的,何以运气七篇要将其与至阳至高至热的太阳相提并列呢?看来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楚,不但太阳的有关名相无法弄明,以致我们难以从名相入手来探讨太阳的内涵,进而也就不能对太阳的病变及其证治有一个全面妥切的认识。因而这是一个势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水,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水不但占据整个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且也是组成人体的大多数,因此,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水的习性本静,但是,其要成为生命的源泉,其要作为促成生命的要素,则始终离不开一个“动”字。至静之物,何能动以为用呢?这无疑是对太阳作用的深刻表述,如李白于《将进酒》中写道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水为至下之物,为什么能上达于天呢?

这一“搬运”过程,便是体现太阳作用的关键。广大江河湖海之水经太阳之照射蒸腾不断上升,当被阳蒸之水上升至一定高度时,遇高空之寒气凝而为云,这一过程《内经》将其形容为“地气上为云”,俟云层增至一定厚度,因重力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云化为雨而复降于大地,复归于江河湖海,这一过程《内经》形容其为“天气下为雨”。如此升降循环,往复不已,故江河之水得以滚滚流动,奔腾不息。而所以能成循环之势,太阳的至关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再从水的源头而论,长江黄河是贯穿我国西东的两大水域,亦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们都起源于至高至寒的终年积雪的西部山脉(长江源于唐古拉山,黄河源于可可西里山),这就更加充分说明了作为至下至静的水,要成其循环的动势,以为生命之用,是离不开太阳,离不开高与寒的。由此可见,唯以大论的太阳寒水并称,方能具足水的循环要素,方能确切地说明水的循环过程,亦唯其如此,方能说明太阳于生命的重要。

2太阳之为病

太阳是促成水能循环不息的关键,亦正是由于这一关键作用,使水能够成为万物的生命,俗云:“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就是对太阳这一作用的形象表述。如果太阳的上述作用发生异常,则势必首先影响水的升降循环,进而影响整个生命的活动。由此也就知道了,太阳的异常,实际就是水的循环异常,太阳的病变,实际就是水的病变。关于此点,我们似可以从集中反映太阳所致病变的太阳提纲条文中得到说明。

太阳提纲条文是太阳篇的代表条文,仲景举“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以赅之。从整个太阳篇的内容来看,见证可谓百端,而为什么仲景要以上述三个证候表现来作为其代表呢?其实,这与它们能较好反映太阳及其水系统的循环障碍是分不开的。

太阳主水,水于大地有江河载之,水于人身有血脉载之,江河之水,即如人身之血也。江河之水,得太阳则奔流不息,以为润泽万物之用,人身之血脉,得太阳则循环不已,以成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之功。血之与水虽为阴,得太阳则能于江河,能于脉中奔流不息,循环不已,是知脉之动静,甚能反映太阳之功用,故太阳之病变以言脉起手。

又,江河之有涨落,即如脉之有起伏,钱江之潮,月满而涨,月缺而落,涨落皆随月之盈缺。月虽为阴,月之盈缺却随太阳而变化,故有望而阳盛,晦而阳衰之谓。一岁之中,脉有弦勾毛石,以配春夏秋冬,一月之中,阳气之消长,亦似一岁,故上弦而弦,月满而勾,下弦而毛,月晦而石。月随阳之旺衰而阴晴圆缺,脉随阳之长消而弦勾毛石,故以月相变化喻脉之四象实最为形象。

从还原的观点论脉意,似亦能说明上述意义。脉,古字作脈,从月从瓜。月当为月相而非肉也,《康熙字典》将脉置肉部,似欠妥当。瓜者水之支流,永者水之主流,瓜永皆言水,瓜(永)之合月,是水月相合,是喻水之涨落与月之圆缺相关也。由于月为阳之应,故月之合瓜(永),亦喻人身血脉是随阳而起伏的。

由以上论述可见,太阳之与脉,实犹形影之相随,故太阳病首重于脉。而太阳篇中单以脉浮即定病之在表者,比比皆是,它篇之中则弗如此也。脉浮主表,亦言太阳之势,故为太阳病之主脉。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身至高之位为头顶,大地至高之位为喜玛拉雅山。喜玛拉雅山素称世界屋脊,处地之西,终年积雪,为寒可知,为水可知,为太阳所主可知。故人病太阳,首言脉浮,首言头项强痛,言浮者,言头项者,皆言其高也。

西方位金,地势殊高,长江、黄河皆源于此,《易》曰:“金生丽水”者,言此也。又肺为金,言肺为水之上源者,亦谓此也。肺于五脏处至高之位,故云华盖,故云五脏之天,其外主于皮毛,或华盖、或天、或皮毛,皆为太阳性用之表现。《灵枢·营卫生会篇》所云“太阳主外”者,亦不离于此。刘波舟教授所云:“上焦肺气的呼吸开发也是太阳主表,发挥卫外为固作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就是很好的说明。

再以易象言之,先天卦位中,坎水位于西方,是水源于西的很好证明,但,为什么到了后天卦中,坎水却移至了北方?这是因为水虽源西,不因寒,不得其成的缘故。寒属北方之气,以水归之者,亦为方以类聚之谓。太阳提纲证中,但言恶寒,而不言发热,亦是以类相言。

综上所述,太阳为诸阳主气,而其性用之要义却在促水之循环,太阳为病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实能最贴切地说明太阳性用的异常,故以为提纲脉证。

3太阳病治法

太阳主寒水,关乎水液之升降循环,太阳病则多致水液之升降循环障碍,故治太阳者,唯调其水而已。水于自然,《素问》以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概括其升降循环,水于人身,则在汗与小便。如前所云,肺为华盖,五脏之天,肺主皮毛,故汗从皮毛而出者,犹地气之上为云也,溲从膀胱出者,犹天气之下为雨也。前人将太阳病分经府二证,实暗合此旨。

经者,表也,风寒诸邪袭表,阻遏太阳之气,至地水之升障碍,即所谓经证也。太阳发汗解表诸法,无非祛除遏阻太阳之气的不利因素,使地水上升的这一环节畅通无阻,保证水之正常循环。地水为阴,所以能上升而为云者,全赖太阳之蒸腾,此与《内经》论汗所云:“阳加于阴谓之汗”,理无二也。故太阳发汗解表诸法,即兴云之法,太阳篇麻黄汤、桂枝汤为其代表方剂。而篇中用青龙诸条,则更对“治太阳即为治水”之理揭露无余。

青龙,“东方七宿之总称。《礼·曲礼》: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疏):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三辅黄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2]。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者,青龙以正东方,而主春也。一年的二十四气中,涵雨的节气有两个,即雨水、谷雨,而这两个节气皆布于春日的六气之中,说明龙能兴云布雨,是有其天文历法作为背景的。

又,道经以东南西北四海,皆有龙王总领其类。而其下尚有一百八十五小龙王,能为兴云致雨之神力[3]。四海龙王中,以东海龙王为其长,东方色青,故亦称青龙,其兴云致雨之神力亦最大,盖海虽分四,而水皆向东也。是以仲师要以青龙为汤名。

龙之性用,于诸物之中,实最为神异,以其体用相殊也。龙体至阴,故为鳞虫之长,而深潜于洲海;龙用则至阳,故有兴云致雨之力,《周易》乾卦之爻辞多用龙亦为证明。以至阴之体而为至阳之用,非龙莫能为之,而能成此龙之性用者,则非太阳莫属也。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阳所至为鳞化。”

太阳篇中用青龙汤者凡四条,38、39条用大青龙汤,40、41条用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条文中明言:“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为寒邪袭表,阻遏太阳之气,水之升布障碍而停于心下,此亦龙用有碍,故投青龙以复地水升布之常,使不留于心下。

38、39条之用大青龙,其义亦近,喻嘉言注38条云:“天地郁蒸,得雨则和,人身烦躁,得汗则解”[4],证之自然,春夏二时久无雨,必闷热异常,人处其中,鲜有不烦躁者,一旦得雨,顿觉清凉,大青龙汤所主“不汗出而烦躁”者,犹天无雨之闷热烦躁也,汗出而解者,犹得雨之清凉也。

38条用大青龙,众家皆无异议,而于39条之用大青龙,则觉历代之注皆不甚了了,尤以现代5版《伤寒论讲义》释此为感邪较轻者,更觉有违经义,试问既属感邪之轻者,何须再用大青龙发之,不是自相矛盾吗?盖以伤寒表闭,则太阳之气郁结,太阳气郁,不能施兴云布雨之力,则水之流通循环障碍,故太阳气郁,水气亦郁,水郁不得宣泄,身必重也。所以伤风中寒之后,既有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亦有水郁不得宣泄而身不痛但重者。用大青龙汤发之者,发太阳闭郁之气也,俾太阳之气开通,水气自得升腾流通,不复郁结为患。譬之阴雨不透之湿闷天气,身体每觉沉重,得一场大雨,则顿扫阴霾,复显轻爽矣。

《金匮要略》论溢饮谓:“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其治溢饮之条谓:“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饮虽分四,皆水类也,究其因,不外水之流通循环障碍所致,而溢饮之要则在一重字,治当发其汗者,畅达太阳之气,水气流通,不复郁而为饮患矣。以是观之,《金匮要略》溢饮之用大青龙,不谛为39条之最佳注脚。由此足证,青龙之用,在于发汗,在于行云布雨,而云大小者,以其力有大小,喻氏言大青龙为风寒两伤营卫而设,似难稽考也。

腑者,太阳表中之里,升已之降也,故太阳府证见小便不利,此犹天气不下为雨也。天不降雨,则地无润泽而干燥,是以五苓之治,除小便不利外,重者一个“渴”字,或消渴、或烦渴,总以渴而用五苓,不渴则更它方。呜呼!五苓之治,不过解表利水而已,何能解渴?盖以五苓服后汗出表解者,犹行云也,小便利而渴解者,犹雨施大地,甘露润泽也。后世以五苓为底,创制桂苓甘露诸饮,是深得仲师之意。

五苓之剂,用苓仅二,即猪苓、茯苓,为什么要以五苓命之?是知苓之义不在猪苓。陈灵石曰:苓者令也。经云:太阴湿土,其化为雨,其数为五。故五苓者,五令也,五令者,布化雨令之谓也,于斯亦见太阳治水之深意。

云之成,须赖地水之升,地水之升,则全赖阳之蒸腾。太阳篇中麻桂解表诸剂,非能蒸地水上升为云,而只是解决此一过程中的阻遏因素,以为天气流布之用,若地水无炎阳之蒸,则徒事流布无益。故82条曰:“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太阳病,发汗不解者,非为云气之流布障碍,实因地水无阳之蒸腾,故藉真武之力蒸之,使上成青云,水无阳蒸,必停而为患,是以316条复论真武汤时明言:“此为有水气”。又,真武者,玄武也,既为北方之药,亦属镇水之神,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而用真武,实际上更进一步说明了治太阳即是治水的原则。

其余苓桂、十枣、三物、陷胸诸剂,或温化,或行水,或决渎,亦皆治水之类,兹不具述。

4结语

从整个太阳篇的内容来看,麻桂、青龙、五苓以治太阳之表,白虎调胃承气以治阳明之里,柴胡则治少阳之半表半里,真武两用于太少,四逆则为三阴之通剂,故虽云太阳证治,其实已包涵了六经的内容。而为什么太阳一气能蕴含六经呢?这显然与其主水的性用是分不开的。

水是生命的组成,是生命的源泉,而水之用,却离不开其循环之势,循环则必需动力,火即其动力也,故六经之中,有少阳相火,有少阴君火。火促水动而成其循环,湿便是这一循环过程的表现形式,故有太阴之湿土。火蒸水动而有循环,然欲使其循环周遍六虚,又必藉风之流动,是以六气之中,又有厥阴风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静而阳躁。春夏阳火用事,动躁为其主导,水液循环之势旺,故春夏亦多湿,秋冬阳火收潜,静为主导,水液循环之势相对为衰,水液循环的相对静止,其表现形式便为燥,故秋冬亦多躁,而六气之中则有阳明燥金与之相配。

综之,天地人身虽有六气阴阳,而其寒水的包融性却是十分独特的,这与人类生存的地球在无始以前,皆为一片汪洋的历史相符合。由此我们更见到了仲圣著说以伤寒立论,六经之中最重太阳的深远意义。经云:“治不法天之纪,不知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太阳病的治疗办法都有哪些

伤寒六经病之一。 太阳经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自太阳而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的提纲证。外邪初客体表,正气开始抵抗的阶段,称为太阳经证,包括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两种证候;若外邪随经入腑,则为太阳腑证,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两种证候。①太阳伤寒证。为寒邪袭表,正阳被郁,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治宜辛温发汗,方用麻黄汤。②太阳中风证。为外感风邪后,营卫不和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③太阳蓄水证。为太阳经邪气影响膀胱腑气,气化功能失调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发汗,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治宜通阳行水,方用五苓散。④太阳蓄血证。为太阳随经热邪与瘀血结于下焦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少腹急结或硬满,精神如狂,甚则发狂,小便自利。治宜泻热破结,方用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辩太阳病脉证治法中第六

  (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并见太阳阳明合病法)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后第四方。)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方三。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斤,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方四。(促,一作纵。)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六。(用前第五方。)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七。(用前第五方。)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方八。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方九。(用前第八方。)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十。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方十一。(用前第十方。)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方十二。

  桂枝(去皮) 芍药 生姜(各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助药力,取微汗。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方十三。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方十四。(用前第十二方。)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方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方十六。(用前第五方。)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十七。(用前第五方,法用桂枝汤。)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十八。(用前第五方。)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十九。(用前第十二方。)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二十。(用前第十二方。)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二十一。(用前第五方。)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二十二。(用前第十二方。)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二十三。(用前第十二方。)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方二十四。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方二十五。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二十六。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方二十七。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方二十八。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九。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方三十。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方三十一。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方三十二。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方三十三。(《玉函》云,与小承气汤。)

  芒硝(半升) 甘草(二两,炙)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顿服。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四。(即猪苓散是。)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方三十六。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三十七。(用前第三十四方。)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音到,下同),心中懊憹(上乌浩,下奴冬切,下同),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方三十八。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三十九。(用上初方。)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四十。(用上初方。)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方四十一。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方四十二。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方四十三。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切)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音唤,又胡绢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方四十四。(方本阙。)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一作逆。)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四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方四十六。(用前第三十三方。一云,用大柴胡汤。)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方四十七。(方用前法。)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方四十八。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病必下,胁鬲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方四十九。(用前方。)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方五十。(用前方。)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方五十一。(用前方。)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方五十二。(用前第五十一方。)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方五十三。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方五十四。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臣亿等谨按:《金匮玉函》方中无芒硝。别一方云,以水七升,下芒硝二合,大黄四两,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再服,以解其外,余二升加芒硝、大黄、桑螵蛸也。)

  伤寒十三日,过经讝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方五十五。(用前第三十三方。)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五十六。(后云,解外宜桂枝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讝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五十七。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伤寒,腹满讝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五十八。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五十九。

  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一作二日内,烧瓦熨背,大汗出,火气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讝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讝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方六十。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牡蛎(五两,熬) 蜀漆(三两,洗去腥) 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方六十一。

  桂枝(五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方六十二。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方六十三。(用前第三十三方。)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方六十四。

  水蛭(熬) 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方六十五。(用前方。)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方六十六。

  水蛭(二十个,熬) 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48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