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特殊症状,指大便带血,或全血便,如出血时间较长(超过8小时),也可呈黑便。一般来说,肛门及直肠、结肠、小肠、急性感染性疾病、血液与血管疾病、代谢与营养紊乱以及中毒性疾病,均能导致便血的发生。
中医的“肠风”、“脏毒”、“结阴”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 ;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痔疾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下注伤损大肠阴络。
脾气虚弱证见下血质稀色淡,淋沥不断,或便血紫黯,伴见面色不华、神疲懒言、眩晕耳鸣、腹痛隐隐、喜热畏寒,苔薄白质淡或有齿痕。属脾虚气弱,统摄失职,宜温中健脾法。方选黄土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忌用苦寒伤中之品,防冰上加霜。药如太子参、白术、陈皮、黄芪、云苓、灶心土、当归、甘草、山药、生苡仁等。
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如溅,如质清色鲜、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者,属热迫大肠,伤及血络,宜凉血止血法。用槐花散、地榆散、知柏地黄汤等加减。药用生地榆、丹皮、生地、槐花、天冬、麦冬、玄参、北沙参、竹叶、金银花、山萸肉、生白芍、仙鹤草等 ;若血下污浊、质稠量多、大便不畅、小便热涩,多为大肠湿热。用清热利湿解毒法,常选地榆散加苍术、黄柏,兼用脏连丸,或用泽泻汤加蒲公英、贯众、土茯苓、连翘、大黄等。如便血日久,湿热未清,营阴已亏者,治当虚实兼顾,和营清热。
便血一证常见于多种疾病之中,临床上首先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警惕恶性肿瘤所致,应去医院做检查治疗,以免贻误时机。
便血即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夹杂而下或下纯血,一般认为消化道血量在50毫升以上即可出现,由于血红蛋白在肠管内与硫化物相结合,生成硫化铁,所以大便呈铁红色,出现便血时,首先应确定引起便血的病因,然后再对症治疗。痔疮出血可以外用马应龙痔疮膏缓解。消化道出血需要治疗消化道原发疾病,必要时给与止血剂治疗。肛裂出血可以每日温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保持大便通畅,多喝水多吃蔬菜,适度运动。
其实这种情况还是们常见的,不过一般几天之后就好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导致的呢?应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来一起介绍下吧!
什么是大便出血?
大便出血就是便血,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血为特征.多见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传染药、寄生虫等.
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伤引起的便血.
拉屎拉出血怎么回事
对于拉屎的时候出血这种症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痔疮.特点是便血时会出现鲜红色的血,并且肛门处也会有痔块,当大便用力时就会对痔块产生挤压,从而导致出血,因此痔疮便血要做好痔疮的治疗,才能预防便血.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患者可以使用云南白药痔疮膏进行缓解,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另外,排便习惯的改变也代表着疾病的产生,比如拉屎的时候出血的情况,但是是无痛性的.在这个时候就要怀疑直肠癌变的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进行直肠癌变的排除.除此之外,便秘也会造成便血,因为大便的硬度会给肛门带来一定的伤害,导致肛裂的破裂,从而引起出血,因此发生这样的情况要进行消炎处理,并且要缓解便秘,再避免因为肛裂而出现便血.
便血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1、若便血呈鲜红色,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且在血中或便中混有粘液和暗色血块,并伴有恶臭,呈持续性,长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则可能是直肠肿瘤.
2、若排便时鲜血呈喷射而出,基本能诊断为痔疮.如果排便后有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肛门剧烈疼痛则可能是肛裂.
3、大便呈柏油状或黑色,出血部位多位于上消化道,也就是说,胃和十二指肠出血的可能性居多.如果血色红,则多是下消化道出血.
4、若血色鲜红、.、血与大便不混合,偶尔在大便的表面带沟槽,有时可随大便脱出肛门外,则可能是直肠息肉.
5、若便血、同时伴有粘液或呈脓血便、下腹痛、发热、便频及里急后重等症状,则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痢疾.
6、偶尔几次急性出血,血色淡,或伴有腹泻,则可能是下消化道应急溃疡出血.
怎么治疗才是重点
1、内痔引起的便血:采用智能PPT微创术,在脱垂内痔的上方近内痔上缘的地方环行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的同时对远近端的黏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内痔及黏膜被向上悬吊和牵拉不再脱垂.
2、肛裂、肠息肉引起的便血:采用HCPT微创术,通过每秒48万次频率震荡的高频电容磁场,作用于病灶基底部组织并产生磁热效应,瞬间使之脱水、干结、萎缩、蛋白固化、血管闭缩,病灶自然脱落.
3、肠炎引起的便血:采用特有的免疫修复疗法,将中医治本的优势与西医见效快速的特点结合起来.同时可借用大肠水疗辅助治疗肠炎,提高人体免疫力,消除肠炎复发的根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44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医治法之泻下法?
下一篇: 白内障的中医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