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祖国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中医一般认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属于"黄疸"范畴的病变。但是,黄疸不一定就是病毒性肝炎,需要辨病。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颇似中医的"肝郁"、"胁痛",这是依据《内经》:"肝病者,两胁下痛"。"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等文献所描述的症状而认识的。但病毒性肝炎还具有食欲不振(纳呆),恶心,腹胀,便溏等消化系统症状。在初期也可有畏寒、发热。因而有人把病毒性肝炎归属于中医的"脾病"。这个问题有过争论,我们认为肝的部分生理功能与"脾"密切有关。《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指出肝病会影响到脾,是有指导意义的。
黄疸最初称为"瘅",如《内经》说:"湿热相交,民当病瘅"。关于瘅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伤寒明理论》解释为"瘅者黄也",瘅与疸同音,古相通用,自后汉张仲景以后,渐多改为黄疸。
最早的医籍《内经》已有关于黄疸这一病证的描述:如《素问》"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黄疸"。《灵枢经》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X者不嗜食"。在经脉篇中记有:"足太阴,足少阴所生病皆能发黄疸"。这是由于脾湿胃热交互郁结而成,因湿热闭藏于脾,脾主四肢为四运之轴,而脾所留滞的湿热藉四运之力,运输于外,因而发生黄疸,故经云湿热相交民当病疸也。《伤寒论》阳明篇:"伤寒七、八日身黄,阳明发黄"。《金匮要略》记有:"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又说:"肾劳而热为女劳疸,湿热伤脾,而为谷疸"。并记有"跌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谷消;紧则为寒,食而为满,跌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沈氏尊生书》说:"天行疫厉以致发黄者,皆谓之瘟黄"。三因方谓:"各种黄疸都与水食有关"。《医宗必读》"黄者中央戊己之色,故黄疸多属太阴脾经,脾不能胜湿,受挟火热则郁而成黄"。《证治准绳》谓:"黄疸乃脾胃气虚,感受湿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蕴积成黄"。《医学心悟》认为"谷疸、酒疸、黄汗为阳黄。女劳疸为阴黄。……黄疸者目珠黄渐及皮肤黄色,此为湿热壅遏所致,湿蒸热潮黄色成矣。然湿热之黄,黄如桔皮柏皮间火气而光彩此名为阳黄。又有寒湿之黄,黄为熏蒸色暗不明,手足厥冷,脉沉细此名为阴黄"。黄疸的分类由汉、隋、唐、宋以来有五疸、九疸、三十六黄之多,颇为详尽。明张景岳主张舍繁从简,他按黄疸的症候群,根据其性质分为阳黄及阴黄两大类。
病毒性肝炎系全身性感染,而以肝为主要受侵袭脏器的疾病。肝主藏血,性喜条达,脾主运化,性喜温煦,湿热之邪,侵犯肝脾,肝气郁结则瘀凝,脾运不健则湿滞,且肝与胆,脾与胃、脏腑相连,又为表里,脏病及腑是较自然的。尤其湿热累及于胆,致使胆失疏泄,则胆法渗溢,成为黄疸。临床上常以黄疸程度的深浅,持续时间的久暂,作为衡量预后的指标之一,实践证明确有参考价值。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在祖国医学中怎样认识呢?在国内曾有不同的看法;由其临床辨证来看,多倾向于"肝郁"、"胁痛"、"谷疸"的范畴。《内经》刺热篇载有:"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胁满痛"。这是指肝热气郁所引起的胁痛,痞块肝气郁滞。又说:"肝脉贯膈布胁肋,足厥阴肝经之络,令人胁痛"。《巢氏病源》说:"邪气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症治汇补》说:"湿热郁火,风令外侵皆令胁痛。……凡胁痛日久不愈者,乃痰郁结成积块,肝积曰肥气,病在左。肺积曰息贲,病在右,发作有时,皆肝木有余"。《症因脉治》"有疠气胁痛之症,病起仓卒暴发寒热,胁肋刺痛,沿门相似,或在一边或在两边,痛之不已,所谓疠气流行之疫症"。可知有肝病常胁痛,肝为刚脏,易动难静,受内外之邪所伤,则肝失其条达之性,肝气横溢,不独本脏受病并能波及他脏。
(一)病因病机
1.病因:
(1)外感传染病:孙思邈:"凡遇时行热病,多必内瘀著黄"。《沈氏尊》生书:"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医学入门》:"治时行及瘴疟疫疠,急发黄"。缪仲醇谓:"凡黄有数种……误食鼠粪亦作黄"。似说出钩端螺旋体病与黄疸的关系。这是指外因方面。
(2)饮食因素:张仲景首先提出"谷疸",指出饮食与黄疸的关系。《圣济总录》释:"失饥饱甚,则胃中满塞,谷气未化,虚热熏蒸,遂为谷疸"。以后医家均很强调饮食因素对黄疸发生的重要性。
(3)饮酒:张仲景指出的"五疸"、"酒疸"是其中之一。《巢氏病源》:"夫虚劳之人,若饮酒多,进谷者少,则胃内生热,……则身目发黄"。孙思邈谓:"夫发黄,多是酒客"。
(4)血瘀:血瘀可以致黄疸,这首先是《伤寒论》提出的。"太阳病身黄……血证也,抵当汤主之"。《医学传灯》:"女劳疸者,身黄加以额黑也……皆蓄血之所致也"。《沈氏尊生》:"又有瘀血发黄,身热,小便自利,大便反黑,脉芤而X。当用药下尽黑物为度(宜桃仁承气汤)"。
(5)虚劳:虚劳可致黄疸,如张仲景说:"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又《景岳全书》谓:"阴黄之病,何以致之?盖必以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于外"。钱镜湖《辨证奇闻》谓:"女劳疸,其证肾气有损,致成黄疸"。这些是内因,也是致成黄疸的原因。
2.病机:发黄的病机,各家解释不一,主要论点为《内经》所提出的:"湿热相交,民当病瘅"。朱丹溪用"XX相似"来比喻湿与热发黄的道理,提示我们湿热为黄疸的主要发病机制,前人研究形成湿热的成因,当推清代温病学派。薛生白说:"湿热病属阴明,太阴者居多,中气实者则病在阳明,中气虚者则病在太阴。……要之湿热病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太阴阳明受病。……膜原者必通肌肉近胃府,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变多发膜原。太阴之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脏及腑之谓。若湿热之症,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或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亦属内伤湿,标本同病,然劳倦伤脾为不足,湿邪亭滞为有余。
由上述可以看到薛氏对湿热的成因及感染途径都作了详细的叙述。王孟英又补充湿邪停聚为有余之说;谓:"脾伤湿聚曷云有余?盖太饱则脾困,过逸则脾滞,脾气困滞而少健运,则饮停湿聚矣"。
按薛、王二氏的论点,太阴、阳明的湿热成因,除少数患者从表伤者外,饥饱劳逸为产生湿热的主要原因。所指饥饱劳逸者,皆是违背了《内经·上古天真论》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的摄生要求。在这里也反映出"病从口入"的一途。
祖国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主要为湿热所致,经口传染的,而何以有黄疸型及无黄疸之分呢?我们的看法是:正如《内经·天元正纪大论》歧伯所说:"五气之常太过不及发异也。……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病甚,徐者为病持"。岐伯此论概指一切疾病的发病规律,湿热症、黄疸、胁痛、脾胃内伤等,亦不越此范围。
仅就黄疸型和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来说,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常常是发病暴而且甚(重)。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则相反,多发病徐缓,病程持续日期长,二者的常例是前者,发生危险多,且在出现黄疸症后,或略后一些时间。至于后者很少在发病初期有暴甚者,多在久治不愈后发生不良后果。
太过者有余,不及者不足,我们理解黄疸型属于有余,无黄疸型为不足。但有余和不足,常常是互相依附,同时存在着的。正如《内经·天元正纪大论》所说:"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所谓往者去也,事物在发展运动中,体现太过和不及的变化规律。例如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在初期发病一般是属不足,假如久治不愈,到末期往往是出现有余,末期肝硬化腹水,就是不足之中的有余。患者气血日衰体力日下,在不足之中出现的有余,它和有余之中的不足完全相反。有余和不足,有正常情况下,也是同时存在,这种变化是消息盈亏的运动的结果。
(二)临床症状及症候分型 病毒性肝炎的一般症候为全身乏力,胃脘胀满、纳呆、恶心,厌油食,大便燥结,有时溏泻,呈白色或灰白色(黄疸型),尿黄色或深黄色,甚至赤X,左胁胀痛,拒按,背X,肝脾肿大等症。根据临床所见,一般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黄疸型分为阳黄及阴黄二种。
1.阳黄症:黄色鲜明,若桔子色,身热烦渴或骚扰不安,消谷善饥,恶心。小便赤X热痛,大便秘结或溏泻,胁痛身体瘙痒,全身倦怠,脉洪滑或弦数有力,舌苔黄腻或干燥,舌质发赤。
2.阴黄症:黄色暗晦如烟熏,神思困倦,语言轻微,畏寒少食,四肢无力,胁痛,背痛,大便时溏时燥,以溏为多见,喜静恶动,脉虚软或细弱无力,舌苔白腻或光滑。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易诊断,在临床辨证上,多采用综合鉴别方法。
(1)实症:常见于初发的时候,一般病程较短,心中烦热,胃脘胀满,纳呆或厌食,时冷时热,右胁痛,拒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大便秘结,小便有时不利,舌苔黄腻,舌质赤,脉象弦实或弦数有力。
(2)虚症:多为病程迁延一个阶段的,身体衰弱,精神不振,倦怠无力,体乏,头晕,失眠,多恶梦,消化不良,纳呆,嗳气,腹胀,心跳气短,右胁胀痛,肝肿大。舌苔白腻或光滑,脉弦细无力或弦数而软。
二、治疗方案
治疗总则是除湿清热。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必先清除黄疸,再用清肝化郁之剂,或在消除黄疸的同时,佐以疏肝化郁之药。阴黄则宜湿补行湿为主,阳黄则以清热利湿通二便为主。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有治疗,应根据脉、苔辨别虚实,而用清热开郁,养脾舒肝,解毒活血利湿为主的方法;苦辛淡渗法兼通泄法;或苦辛淡清法。在实证时以清肝化瘀泄热和胃之剂;虚证宜用补气和胃、疏肝化瘀为主的药物。
分类 黄疸色泽 寒热 汗 头身 胸腹 饮食 大便 小便 舌苔 脉象
黄
疸
型 阳
黄 黄色如桔皮柏皮而有光泽 发热 但头汗而身无汗 常烦躁不安 腹满 厌油食,烦渴 秘结干硬 不利热痛 黄腻干 洪滑有力
阴 黄
黄如烟熏色暗而不明 畏寒而不发热 常自汗 精神不振,喜静恶动,乏力 心下硬按之痛,胁痛 口淡、乏味、食少 大便不实 自利 白腻光滑 沉细无力
无 黄 疸 型
实 证
无 有时有热 不定 头晕头痛,烦燥背X 腹满,胁痛 纳呆,烦渴 燥结 不利或正常 黄腻 弦数有力
虚 证
无 少见 少 倦怠无力、精神不振 心下硬,胁痛,腹胀 消化不良,纳呆 溏或正常 自利 湿浊白腻 弦数无力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以服药为主,但必须配合卧床休息及饮食疗法。
一、对肝硬变的认识
肝硬变在祖国医学上,相当于"膨胀"、"黄疸"、"积聚"三门。《内经》厥阴病篇:"肝病目眩,胁支满、肝胀者、胁下痛"。水胀篇:"膨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按前者指的是肝病了目眩,胁下闷满,肝肿大则胁痛。后者则说"腹大"是指腹水,色苍黄是描写因肝病而发生了黄疸。"腹筋起"是因门静脉循环受到障碍,而诱起静脉怒张。
《金匮要略》积聚篇:"凡有形有物,痛有定处,积而不散,推之不移,此称为积,病在血分……"。《医门法律》:"凡症瘕,积块、痞块,即成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认为积聚和膨胀,是肝硬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和临床表现。
(一)病因病机
1.病因:喻嘉言著《医门法律》说:"凡有症瘕、积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这虽然不是专指肝硬变而言;但认识腹水的形成,与腹腔中的症瘕积块有关;而且喻氏认为胀病不外气结,血凝、水裹、这是一个很大的发现。
对臌胀的形成,李X说:"盖脾居中,能升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今内伤外感,脾阴受伤,痰饮结聚,饮食之精华不能传布,上归于肺,下注膀胱,故浊气在下,化为血瘀,清浊相溷、坠道壅塞,郁久成热,热化成湿,湿热相搏,遂成臌胀,或在脏腑之外,或在荣卫之分……亦归于脾也"。万密斋说:"阴阳愆伏,营卫凝滞,三焦不能宣行,脾胃不能传布,胀满之所由生也"。指出脾阴受伤,荣卫凝滞,遂道壅塞是形成臌胀的重要环节。综合上述论述,我们认为肝硬变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节,饥饱劳逸为其常见原因。
(2)湿热郁滞:湿邪为六淫最甚者,湿热郁遏为黄疸和主要成因。
(3)血吸虫病、肝吸虫病:在南方多见,陈士铎论及虫臌的证治,说明古人很早已经注意了这方面的情况。
(4)饮酒:长期大量嗜酒,常常是本病的原因。
(5)七情:忧思伤脾,郁怒伤肝,惊恐伤肾。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多有性情的改变,七情的变化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6)黄疸型和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由于误治或其他原因:常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而形成迁延或慢性化。
2.病机:本病以肝为主,进而累及脾肾。肝为血脏,性喜条达,肝病则郁而不达,气滞而血瘀,迁延日久则成症瘕积块,肝气失疏,横逆犯脾,脾胃受侮,导致"脾虚之甚",运化失职,以致清阳不升,津液失于输布,浊阴不降,水湿不得转输,于是"清浊相混,隧道不通……湿热相生,造成胀满"。《素问》所说:"浊气在上,则生X胀"。
臌胀多系由肝病或血吸虫病等引起的单腹胀,并与长期嗜酒、营养不良和精神因素等有关。这些原因均能损伤肝脾,而致疏泄,运化功能失常。肝气郁结,血行瘀滞,壅阻肝脉而成症结。脾之运化失职,气滞湿阻,水湿内蕴,或因湿郁化热,而致湿热壅积中焦。气、血、水三者交相搏结,逐渐形成膨胀。湿困日久,脾阳受损,渐及于肾,脾肾阳虚,则水液的运化输布更为不利,臌胀益甚。如湿热久蕴,可以耗伤阴精,或久病体虚,劳欲过度,精血内亏,则不能养肝,故病久多见肝肾阴虚。总之本病为肝、脾、肾三脏同病。气、血、水三者互相交结,本虚标实,错综并见,严重者因正气不足,水湿热毒深至,可以引起昏迷。
(三)临床症状及症候分型 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潘澄濂将肝硬变分为积聚型及臌胀型二型。
1.积聚型:
(1)肝郁血瘀证:肝脾区可有压痛,脘腹痞胀,食后加重,口苦,纳呆、大便秘结或不畅,小便常黄赤或有衄血,舌边紫,脉象弦细或弦滑。
(2)脾虚气阻证:面色苍黄,肝脾区隐痛,乏力,纳差,厌油食,腹满,肠鸣矢气,大便常溏,下肢轻度浮肿,舌边现齿痕,质淡或代灰,舌苔白腻,或薄白而垢,脉象濡细。
2.臌胀型:
(1)血瘀壅滞证:面色萎黄,皮下出现红缕赤痕,常有齿衄、鼻衄、腹胀绷急,青筋暴露、胁痛、溲赤便燥,舌质红多代紫,苔黄白相兼而不润,脉象弦数。
(2)脾虚水聚证:面色苍黄,神疲乏力,腹胀如鼓,动摇有水声,纳差,朝食不能暮食,便溏、溲短少,肢冷或下肢浮肿,舌质淡或边代灰,苔白腻或灰白,脉细弱或濡细。
(3)湿热蕴结证:巩膜皮肤黄染、发热、口干苦、纳呆、腹胀如鼓、溲黄赤,便秘结或先硬后溏,可有衄血,舌质红,苔黄糙,脉象滑数。
(4)肝肾衰竭证:面色晦暗,神倦懒言,气急,腹大膨满,青筋暴露,下肢浮肿,腰围酸痛,溲少,阴虚者多伴有低热,心烦,夜寐不安,舌质紫暗,脉象弦细。
肝硬变腹水的重症,在治疗中常常用峻烈泻剂为主要方剂,这是一种治疗手段,然而辨别其虚实确系关键,医籍中的辨别虚实方法,以李士材的看法比较妥当,他说:"阳症必热,热者多实;阴症必寒,寒者多虚。先胀于内而后肿于外者为实;先肿于外而后胀于内者为虚。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者为实;小 便清白,大便溏泻者为虚。脉滑数有力者为实;脉浮弦细X者为虚。红色气粗者为实;色瘁气短者为虚。凡实证或因六淫外侵,或因饮食内伤,阳邪急速,其发必暴;凡虚证或情志多劳,或酒色过度,日积月累,其来有渐,故治实易,治虚难"。提示我们虚实的辩证是关系重大的,肝硬变腹水也不都是实证,而猛浪的峻泻,常常有不可收拾的后果,这是临床实践中必须要把握的。
二、肝硬变治疗方案
肝硬变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尤以肝郁,脾虚,肾损为突出,因此,除出现腹水外,在治疗方面以柔肝、健脾、益肾分别作为各个阶段的基本方法。常选用鳖甲、柴胡、桃仁、红花、莪术、三棱、白芍等具有活血和消积作用的药物,组成为柔肝药。选用党参、苍术、黄芪、茯苓、山药、砂仁、香附等具有补气和理气作用的药物组成健脾药。选用地黄、石斛、枸杞果、麦门冬、菟丝子、山萸肉、附子等具有育阴或通阳作用的药物组成益肾药。还选用黄连、黄柏、茵陈、大黄、白茅根、板兰根、金钱草、金银花、连翘、郁金等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渗湿的药物,以治湿热蕴结证。这是指积聚症的治疗,但需根据辨证分别主次,选择应用。
关于肝硬变腹水(臌胀)的治疗,国内各家看法不一。更多的人遵循《内经》"大小便不利者,先治其标"。"开鬼门、洁净府"的治则。考虑利尿导泻,是急则治标的常用方法。"鬼门"即玄府汗腺,"净府"即膀胱,开鬼门即发汗,洁净府即利小便。二者的使用原则是;肿在身半以上者当发汗,肿在身半以下者当利小便,上下分消,使阴阳平治,水气可去,如其不效,则当通大便。我们主张辨证施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结合脉、苔、症亦可补攻兼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43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低血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