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可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

医案日记 2023-05-05 17:05:48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可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

本报讯 日前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19届欧洲高血压协会年会上发表的数据证实,新型高血压联合治疗方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钙离子拮抗剂(CCB)氨氯地平,可有效并持续地降低具有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血压,且耐受性良好。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强调,高血压治疗效果不佳为全球首位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绝大多数患者单独采用一种降压药物无法达到血压控制的靶目标,治疗不耐受和依从性不佳的问题经常发生。迄今为止,仍然亟须寻找一种方便的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法,以使绝大多数患者的血压能得到良好控制。

这项随机双盲试验就替米沙坦及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进行了研究,共纳入1,461例高血压患者。研究结果表明,存在高危因素(2型糖尿病、肥胖、高龄)的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40~80毫克以及氨氯地平5~10毫克联合治疗时,患者获得多项益处,包括为患者提供有效的24小时血压控制;为单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血压降低及控制。患者耐受性良好,与氨氯地平10毫克单药治疗组相比,外周水肿发生率明显降低。

米兰大学临床医学、预防与应用生物技术系主任和医学教授Giuseppe Mancia评述道:“最近一项在意大利开展的大规模人群研究数据显示,单药治疗对控制血压效果不佳,多于治疗几个月后放弃。这项新型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方案的相关数据表明,对于那些具有心血管事件风险,以及对此前氨氯地平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该种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其血压且耐受性良好,这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并有助于改善其心血管疾病的控制。”

专家指出,存在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患者通常需要一种以上的降压药物以控制其血压。然而,降压药物的疗效仅为需要考虑的一部分因素,耐受性对于确保患者持续接受治疗并保护患者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2型糖尿病、肥胖或者高龄患者,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均显示极佳的血压控制及良好的耐受性,这就为患者及医师提供了良好的治疗选择。

(殷妤涵 译)

氨氯地平这个长效降压药,为啥不能稳定血压24小时?

氨氯地平片属于地平类降压药,药理学名称叫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在众多降压药物中,地平类降压药是效果明显安全性较好的药物之一。

钙拮抗剂能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L型钙通道,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减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延迟和减轻心室肥厚。此外,钙拮抗剂还能通过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来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临床上,氨氯地平主要用于高血压,稳定型心绞痛和变异性心绞痛。作为一个长效降压药,为何有人觉得氨氯地平降压效果不能稳定维持24小时呢?

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长效降压药,但起效需要时间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氨氯地平与苯磺酸结合形成盐类而制成的普通片剂,在血液中主要以离子形态存在,由于离子态氨氯地平不易接近钙通道,且在肝脏的生物降解慢,因此导致作用时间较长,而且起效较慢,这也是很多人觉得氨氯地平为何不能稳定24小时的原因之一。


长效降压药是能维持降压疗效在24小时以上,一天只需服用1次的降压药。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治疗剂量后,6~12小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生物半衰期为35~50小时,连续给药 7~8 天后,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一般来讲,氨氯地平虽然在服药当天就有降压作用,但是达到稳定的降压作用时间也较长,一般需4~7天,最大降压作用常在一个月以后才出现。所以,患者服用氨氯地平后不要着急,起效慢一些,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效果。

2.降压效果有个体差异

此外,虽然氨氯地平是很好的长效降压药,但是由于高血压患者机体的差异以及血压情况各异,并不是说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后,就一定能够保证其能够在24小时内平稳控制血压,因为这种长效降压只是相对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血压患者朋友需要联合使用降压药2种甚至3种才能控制血压的原因,虽然高血压是常见病,并不代表高血压就容易治疗,个人发病原因各异,个人血压控制难易程度也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于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同样也存在个体化差异问题。

总之,给人一种错觉,氨氯地平片的降压作用不能稳定持续24小时,其实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降压作用很长,服药后48到72小时内,血液中的药物还能维持一定的浓度,即使偶尔连续两天漏服,一般来说血压还可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只要再按原周期继续服用就可以了,不必增加药量或者补服。如果较长时间还是有血压不平稳情况,就需要去专科医生那里复诊,调整降压药用药方案了。最后,还要提醒的是,不能因为急于让血压降下来而自行加大降压药剂量,以免发生头晕、意外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

降压药,你选对了吗?一文说清5类降压药的优势及副作用!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仍是目前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上期我们讲了高血压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损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维持血压稳定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很重要,而且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必须通过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需要终身管理。那么,本期我们来说一下临床常用降压药都有哪些优点及副作用?临床上如何选择?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目前临床使用的降压药有5类,分别为 普利类、地平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沙坦类。

5类降压药的优点及副作用

1、普利类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此类药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抑制缓激肽的降解来降压。

优势:

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保肾),是肾脏病和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对血尿酸、血脂、血糖的代谢有益处。

副作用:

干咳,一般无痰,无发热等表现;可能出现血钾升高;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请谨遵医嘱。

2、地平类

硝苯地平控释片或缓释片、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尼卡地平、尼群地平、贝尼地平等,此类药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直接扩张血管,降低心肌氧耗量而降压。

优势:

降压作用强,安全,慢性肾衰竭也可以使用,而且降压的同时对心脑等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

副作用:

心跳加快、面色潮红、头痛、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

3、利尿剂类

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呋塞米、氨苯蝶啶、螺内酯等,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利钠排尿、降低容量负荷来降压。

优势:

作用较缓,降压平稳,对高血压合并水肿、心衰者疗效更满意。

副作用:

双下肢无力、食欲差、甚至意识模糊。出现以上症状可能是严重低血钠、低血钾的表现,这种情况主要发生于较为衰弱、吃饭菜很少、饮食过于清淡的老年人。

4、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拉贝洛尔、阿罗洛尔、卡维地洛等,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来降压。

优势:

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治疗心律失常,可降低心力衰竭的总体死亡率。对以舒张压(低压)高为主的高血压,和焦虑症引起的高血压以及精神因素占主导的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

副作用:

疲乏、肢体冷感、肠胃不适、心率过慢。

5、沙坦类

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等,此类药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来降压。

优势:

与普利类类似。

副作用:

头痛、心悸、消化不良、胃灼热感、偶有腹泻。

怎样预防降压药的副作用?

你还在为降压药产生副作用

而坚持不肯吃药吗?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都是很安全的,大家不必有太多顾虑,医生在为你选择降压药时会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这样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其实, 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人不耐受,其发生率大概为1%~5%, 但对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也无需过度担心,大多数不良反应并不会产生严重后果。 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而且,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是可逆的,停药后不良反应可逐渐消失。

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

1

个体化为好

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合并症的不同和药物疗效及耐受性选择针对性的药物。

2

选用长效降压药

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长效制剂用药简单,每日一次用药即可,不易发生漏服现象,所以患者更容易接受。而且长效制剂药效维持时间长,能保持血压平稳控制。

3

联合用药

对血压≥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

4

起始剂量

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渐增加剂量。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只有规范用药,改善治疗依从性,才能够保证患者长期平稳有效的控制血压。

转自高血压大夫小助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82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