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研究发现,有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胃部、腰部、腿部最易受寒邪侵袭,冷天对这几个部位要特别关照。
胃部 天冷后,胃部容易痉挛,引起腹泻、恶心等症状,尤其是那些身体比较瘦的人,胃部的保暖就更重要。因为身体较瘦的人通常胃壁较薄,在低温情况下更容易痉挛。此外,要少食生、冷食物,多吃熟食和暖食,避免肠胃受到过度刺激。
腰部 天气转凉会使腰肌劳损等疾病的症状加重。要及时增添衣服,防止腰背受凉,不要让风吹着前胸和后背。尽量减少在寒冷潮湿条件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时间,以免腰部疲劳过度,诱发腰部酸痛的症状;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被子。
腿部 气温降低后,很多人腿部怕冷、怕风,甚至出现关节疼痛。故要注意腿部保暖,穿上厚些的裤子和袜子,必要时可戴上护膝;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擦干后再在脚掌心部位摩擦60次,可起到御寒的作用。平时踢毽子、走路,也可锻炼下肢,提高御寒抗病能力。
另外,在冬季多吃些高热量的食物,如羊肉、鸡肉、猪肝、猪肚、带鱼等可起到一定的御寒作用;也可用酒泡一些枸杞、人参等中药制成药酒,冬天喝也有御寒效果;多吃些含碘量高的海带及各种海产品,有利于甲状腺素的合成,可增加人体的产热功能,也有御寒防冻作用。(于峰)
1/7
起床前活动脚趾
起床前脚趾上下活动20次,然后用脚画圆圈活动脚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将大腿收紧放松10次。这样可让身体活动开,下床不会感觉太冷。
2/7
使用保湿霜
冬季天气干燥,是湿疹和皮炎的高发季节,因此要注意保湿,因为皮炎部位炎症会加速表皮血流量,导致身体热量丧失更多。
3/7
暖气温度别太高
空调、暖气温度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出门时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缩,让人感觉更寒冷。因此,室内温度最好设为18℃~20℃。
4/7
手别放进口袋里
冬季走路不要将双手插进口袋里,而应该戴上手套,甩动双臂,这样可活动臂膀肌肉,改善双臂及双手血流,使得身体生热,更利保暖。
5/7
多喝豆奶
与摄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摄入蛋白质可显著升高体温,这样既可保暖,也不需担心胆固醇的问题。建议早餐喝杯豆奶,同时可适当吃些坚果和酸奶。
6/7
帽子要盖上耳朵
头部散热占身体散热的30%,因此保暖需要从“头”做起。最好选择可覆盖耳朵的帽子,因为耳朵虽薄,但表面积大,更易散热。
7/7
鞋子放在暖气旁
天气冷的时候,血液多数被输送到重要器官,手脚处的比较少。但是,双脚犹如保温瓶,只要一开始冷,就会一直冷,因此,穿鞋前最好将鞋子放在暖气旁热一热。
1.准备好手套和围巾。
2.买好过冬用的脸霜和手霜,那样就只会感觉冷而不会皮肤裂裂的。
3.有一件大的外套,可以在外出时间套短外套穿。
4.晚上睡觉时间要盖好脚,最好有热水洗脚,不要用冷水洗头。 A.冬季的饮食原则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保证热能的供给。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高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17%为好,所供给的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数量既少,品种也较单调,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不少老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其防治方法首先应扩大食物来源,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去瘟毒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还是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的。冬季的寒冷,还可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如有钠低者,做菜时,口味稍偏咸,即可补充。 B.冬季如何进补 冬季进补,是我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扶持虚弱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 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祖国医学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这对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体康复等方面,更能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冬季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粳米、籼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狗肉和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补佳品。老年人每天晨起服人参酒或黄芪酒1小杯,可防风御寒活血。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常食炖母鸡、精肉、蹄筋,常饮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将牛肉适量切小块,加黄酒、葱、姜、用砂锅炖烂,食肉喝汤,有益气止渴、强筋壮骨、滋养脾胃功效。阳气不足的老人,可将羊肉与萝卜同煮,然后去掉萝卜(即用以除去羊肉的膻腥味),加肉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同煮,食羊肉饮汤,有兴阳温运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C冬季保健的误区 冬季,有不少有碍健康的生活习惯,常被一些人误认为是正确的。 戴口罩防冷 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蒙头睡觉 把头蒙在被窝里,感觉上暖和一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故蒙头大睡的人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 热水洗脸 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容易使人的面部产生皱纹。 饮酒御寒 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酒劲过后,因大量热能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 手脚冰冻用火烤 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瘀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冰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皮肤发痒用手抓 冬天因干燥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挠,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可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洗剂或涂搽肤轻松软膏治疗。 D冬季预防感冒三步曲 天气寒冷,人们患感冒的机会就多。现总结预防感冒三步曲介绍如下: 第一步:遇冷做体式呼吸。外出活动时,有时因天气突然变化,所穿衣服不足以御寒,这时不能把身子往一块紧缩,因为越紧缩寒气越易侵入,而应立刻做体式呼吸,方法是将两手抬至腹前,做深呼吸,吸气时意想四肢吸气,并将两手臂略向外扩张,这样就可以增强抗寒能力不致感到冷了。 第二步:身冷搓后颈。如果冷气已侵入肌体,感到全身发冷,就用手掌使劲搓颈后发际,每手搓100下,一般就可出汗了,出了汗就可避免感冒。 第三步:感冒擦葱、姜、盐。如果已经有了感冒感觉,如唾液黏、浑身不自在,那就在当天晚上临睡前,将葱白、生姜各20克,盐粉3克,捣烂,用纱布包好顺序擦前胸、后背、手心、肋窝、肘窝、脚心等六部位,然后盖被睡觉,夜间略出点汗第二天早起就会好的。但两天内要注意防寒,以免反复。 E冬季健身四要热身活动要充分 气候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所以使人感到干渴烦躁,感到身体发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热身活动就锻炼,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所以在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健身运动中。 衣着厚薄要适宜。 冬季进行健身运动,开始要多穿些衣物,穿着衣物要轻软,不能过紧,热身后,就要脱去一些厚衣服。锻炼后,如果出汗多应当把汗及时擦干,换去出汗的运动服装、鞋袜,同时穿衣戴帽,防止热量散失。另外,在室外进行健身锻炼更要注意保暖,锻炼完后身体发热较多,总想凉快一下,但切不可站在风大的地方吹风,而应尽快回到室内,擦干汗水,换上干净衣服。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由于人的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加上脚的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所以冬季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特别容易感到脚冷。若头、背、脚受冷,冷空气从皮毛和口鼻侵入肌体,不但影响健身锻炼效果,还会感冒生病。平时有些健身爱好者喜欢穿健身鞋过冬,这样不好。因为胶底鞋导热快,不锻炼时脚掌容易受寒,以致引发冻疮、关节炎等疾病。 环境要舒适 冬季人们习惯把健身房的窗子关得紧紧的。殊不知,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有20多升。若十多人同时进行锻炼,一小时就是200升以上。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致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锻炼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在室内进行锻炼时,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另外,冬季也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浑浊的庭院里进行健身锻炼。同时要注意,气候条件太差的天气,如大风沙,下大雪或过冷天气,暂时不要到室外锻炼。若想到室外锻炼,应注意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 锻炼方法要合适 由于冬季寒冷,身体的脂肪含量较其他季节有所增长,体重和体围相应增加,这虽然对瘦人增重长胖有益处,但对肌肉轮廓、线条和力度的发展不够理想。因此,冬季健身要提高锻炼的强度和力度,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同时增加有氧锻炼的内容,相应延长锻炼时间,用以改善机能,发展专项素质,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另外,注意锻炼间隙要适当短一些,尤其在室外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于冷空气中。如果间隙时间过长,体温下降,易使肌肉从兴奋状态疲惫下来,粘滞性增大,这样不但影响锻炼效果,而且再进行下组练习时容易受伤。 F冬季皮肤如何保养 保持皮肤滋润,科学洗浴 冬季洗浴有四忌:忌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痒、皲裂。洗澡次数以每周2—3次为宜。洗浴后可擦些甘草油、止痒霜、润肤膏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 保温防寒 冬季气温低下,皮肤裸露部位极易冻伤,如手部、头部、颈部等。其它如脚部也易受冻,因而应注意这些部位的防寒保温,可围围巾,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还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适时进行、锻炼。忌穿潮湿的衣服、鞋袜,同时,手脸洗后要揩干后才可外出。 避免使用劣质护肤品 劣质护肤品因质地不纯或含铅重,对皮肤有毒害作用。还有的化妆品含有某些易致过敏的香料,有的人使用后会过敏,甚至使皮肤色素增加,对皮肤造成伤害。冬季,在皮脂少的情形下,伤害更甚。 穿着宜柔和 冬寒穿衣较多,如不注意穿着,更易感觉皮肤瘙痒。这是由于身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间不断发生摩擦产生静电,静电刺激皮肤所致。因而,冬季应尽可能地选用纯棉、真丝之类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做内衣、内裤、衬衫等。同时还要注意衣服搭配,穿了涤纶衬衫就不要再穿腈纶毛衣,里面穿了合成纤维的衣服,外面就不宜再穿绝缘性的涤纶外衣,以防止产生静电为宜。 加强锻炼 加强皮肤的锻炼,增强皮肤的适应能力,以适应寒冷的环境。可进行冷水浴、空气浴、日光浴、按摩等,或者坚持洗冷水脸,冷水擦身。 注重食物保健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有鳞屑出现,甚至使皮肤出现棘状丘疹,因而冬季宜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禽蛋、鱼肝油等。还可常吃芝麻(麻油)、黄豆、花生等食物,它们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人体缺乏亚油酸,皮肤会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同时,有的食物,会使原本患有某种皮肤病的人病情加重,如化脓性皮肤病人宜少吃甜食、酒类等,辣椒、葱、蒜、酒、浓茶可使患瘙痒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的人痒的症状加剧,海带、面食可使患疱疹性皮炎病的人发生碘过敏。 冬日生活禁忌忌常舔嘴唇 有人认为嘴唇干裂用舌头舔可以湿润一些,结果却适得其反。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以后,就好像抹上了一层浆糊。水分蒸发完了,嘴唇会更干燥。如果嘴唇干燥不舒服,涂上不含色素及香味的润唇膏即可。 忌涂纯甘油 人们平时使用的是含有20%水分的甘油,若用纯甘油,其吸水能力太强,会吸收皮肤里的水分,反而会使皮肤更干燥。 忌穿衣过多 如穿衣过多过厚,则由于热量大,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增多,从而增加了散热。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上班族的冬日养生忠告穿高领羊毛衫在电脑前坐久了,是不是比平时更加感到颈肩酸痛、呼吸不顺畅?这叫“高病”,冬季坐办公室的人要特别注意,再怕冷也不要穿太高太紧的高领内衣或毛衫,否则容易压迫颈动脉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昏头昏脑的你工作效率怎么会高? 从暖气或空调充足的办公室出去更容易伤风,所以不要因为外头天寒地冻就整天门窗紧闭,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上下班只要不耽误刷考勤就应该尽量多走几步路,在清冷的空气中锻炼耐寒力。 你有一支上好的护手霜放在办公桌抽屉里吗?上班时经常摸键盘,与来访者握手,我想你应该比在家里更频繁地洗手,但我却常常看到女同事中午不洗手就匆匆来到食堂,说是怕洗手多了皮肤“皴”。很简单,一支护手霜就可以让你讲究卫生与保养玉手二者兼得。 冬天从办公室窗口望出去,草木凋零,雨雪纷纷,触景容易使人抑郁不欢,心情压抑。但聪明的人会想办法保持心境平和,爽朗乐观,休息时听听音乐,回到家里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家务事,比如装点居室,不知什么时候你已经拥有了一份宁静的心绪。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各脏器功能日趋衰退,体温调节能力与耐寒能力也在逐步下降,容易诱发心血管、肺部等疾病。因此,老人平安过冬的首要条件是保暖。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鼻部保暖。冬天,老年人的鼻黏膜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减慢,导致鼻黏膜对各种病菌的粘附作用和对冷空气的加温作用减弱,若不当心,容易感冒或染上其他疾病。因此,老年人冬天外出最好戴上口罩和帽子(呢帽或绒线帽),在家每天按摩鼻部数次,以增加鼻部的血液循环。
2.腹部保暖。在冬天,老人应该随外界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身体要保暖,尤其是腹部不能受凉,避免出现肠胃消化不良。衣服宜选用轻、柔软、膨松、保暖性强的材料,如羊毛、丝棉、羽绒、新棉花等。不宜穿化纤类服装,特别是化纤内衣,因为化纤内衣料易刺激皮肤,引起皮肤搔痒。
3.背部保暖。 老人背部若保暖不好,风寒之邪易通过背部经脉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易诱发疾病或旧病复发。所以,冬天老人可在棉衣内加穿一件贴身的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增强背部保暖。
4.足底保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保温性能较差。脚一旦受凉,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得病。因此,冬天老人的鞋袜要保持温暖干燥,要经常洗晒。平时要经常散步,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临睡前最好用温热水洗脚,以舒适为宜,然后再按摩脚心10分钟。
5.居室保暖。冬天老年人的居室内必须有取暖设备,使室内温度保持在摄氏18~24度,湿度保持在摄氏40~50度,以避免寒邪侵扰,同时注意定时通风换气,一般每次通风30分钟,夜间睡眠若感到冷可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
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再加上脚的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较差,本身就容易受到风寒湿侵袭,这样把脚踝露在外面,更容易导致风寒湿入经络,引发关节炎和风湿痛。
专家指出如果不注意脚部、腿部的保暖,寒邪就容易侵入身体,会影响人体阳气而致病。另外,脚踝部位有着多条经穴等重要穴位,如果寒邪侵入,不仅会使脚踝有所损伤,也会导致经脉凝滞、不通,从而引发关节疼痛问题。
女性下半身保暖更加重要。女性的身体虽然有自我防御机制,但是如果本身有病原体存在,又着凉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尤其是月经期、哺乳期的女性要格外注意。
扩展资料:
冬季防寒保暖要避开的误区
1、外套不过腰
俗话说“寒从脚底生”,秋冬保暖要从下半身做起。然而不少外套却只到腰,导致下半身得不到保暖,上下半身温差加大,引起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越来越冷。建议最好穿过腰的外套,另外最好增加下半身衣物的厚度。
2、衣服裹得太紧
每层衣服之间的空气层具有良好的隔绝冷空气的作用,如果衣服层层裹紧,就会使衣服夹层之间的空气变少,保温作用反倒不明显,让人觉得更冷。另外如果内衣太紧,还会影响淋巴液和血液流动,让人更冷。
3、穿紧身裤袜搭配过膝长靴
这是秋冬季不少爱美女士的常见打扮,但长筒靴不利于透气,鞋内的水分不易挥发,并且穿久了容易松弛变形,让冷空气漏进去,进而令腿脚发冷。
4、穿错袜子
冬季防寒保暖要做到全面,脚踝部位也不能忽视。然而如果穿太短、太厚和袜口太紧的袜子都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建议最好穿适当厚度,袜口宽松适宜的长筒袜。
人民网-冬季防寒保暖要避开5大误区
人民网-今年流行“露脚踝”当心寒邪入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56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按摩4穴位防感冒
下一篇: 心脑血管病患者冬令怎样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