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天冷防中风

医案日记 2023-05-02 14:57:55

天冷防中风

一到冬季,就进入了中风的高发季节。冬季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人体受冻后,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压升高,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另外,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所以极易在冬季发生中风。

中风多表现为突然眩晕或头痛加剧;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突然出现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精神疲乏,频打哈欠,或恶心、欲吐等。一般来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多是引起中风的根源。

所以,天冷的时候慢性病患者应减少外出,出门时要穿上足够的衣服,尤其要注意头部和手脚保暖。这里特别提醒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的逐渐减退和抗病能力的减弱,老年人成为寒冷冬季里中风的高发人群,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格外地注意,当出现一些症状,如头晕、头痛或肢体麻木时,就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刘江妹)

如何有效预防中风?

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神经内科
三甲
全国第13
(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越高发生中风的风险越高,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限制食盐摄入量,减少膳食脂肪含量,减轻体重,适当体育锻炼,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心态,坚持口服降压药物治疗。
(2)治疗心脏病,心脏病常引起脑栓塞,其中最主要的为房颤,预防措施主要是服用抗凝药,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为华法林,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酯也可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可酌情行外科手术治疗。
(3)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8~6倍,有糖尿病的患者应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4)治疗高脂血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患者因血脂高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

为什么秋冬季节中老年人容易中风?

为什么冬天老年人高发中风
老年人因为身体变老,血管延展性减少,基础代谢及血液循环系统工作能力变弱,脂类易堆积于血管内腔上,产生软斑;
这就造成了血管腔狭小,长此以往会引发静脉血栓、主动脉粥样硬化,而冬天天气寒冷,身体孔状血管收拢减少发热量流失来抵挡严寒,人体内血压值因而上升,人的大脑血管承受力上升,非常容易产生裂开或阻塞,引发中风。
老年人冬天如何预防中风。
1、培养优良的饮食搭配作息时间习惯性。身体血管的身心健康与日常饮食搭配密切相关,老年人血管作用衰落;
日常饮食搭配更应留意平衡,多服用含有维他命和可溶甲基纤维素的食品类,有利于疏通血管,防止血管阻塞;准时作息时间对老年人一样关键,每日睡觉时间不少于7小时,并培养不熬夜的习惯性。
2、注意保暖。冬天天气寒冷,孔状血管收拢保暖,老年人血管通常都丧失延展性,因而日常防寒保暖一定要搞好,尽量减少早上起床或黄昏出门锻炼身体,
这时外部温度更低,易引发损害,可在艳阳高照的下午出门适当开展健身运动,最好是有专职人员守候,以防万一。

是不是天气冷了就容易中风啊?最近天冷,要如何预防中风啊?

秋冬季节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秋末冬初天气转寒,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在脑中风高发的季节,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气温骤降,高血压患者的颅下血管较脆弱,一旦外周血管收缩,就会诱发脑出血,再加上天气干燥,身体缺少水分,也会导致脑梗塞。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暖,保护外周血管,同时还要及时监测血压指数。有时候有的高血压病可能没有明显的身体反应,所以必须根据血压指数进行适当的药物调整。高血压患者还应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同时还要减少熬夜、饮酒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血管受到各种刺激而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我奶奶就年前中风的,现在参加全国老年协会“风中救援”的公益救助活动,希望你能好好预防,不要真的中风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54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