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医流派、学派和医派辨

医案日记 2023-05-02 08:23:55

中医流派、学派和医派辨

李绍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术流派的相关研究已颇有进展,但相关概念在目前的学术界尚未有公论。如“流派”、“学派”、“医派”等称谓,均有较为广泛的指代,且均可称之为“派”。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点,若不详加辨析,往往混淆不清。

中医流派

中医流派即中医学术流派的简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者涵盖中医学派、中医医派及狭义中医流派。狭义之中医流派是指中医学中因师承授受而形成的,以独特的学术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中医派别。

狭义之中医流派,即通常认为的典型中医流派,一般局限于学科内部,如妇科流派即妇科内部不同的学术派别。典型中医流派具有明确的学术主张、核心人物与师承谱系,在一定时间内学术上保持一贯,影响范围一般较为局限,不如中医学派之影响广泛。

中医学派

中医学派是指中医学中经过长期传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理论主张或尊奉经典为基础的各类中医派别。多具有长期的历史积淀,有突出的学术特征,其理论主张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伤寒学派、温补学派、活血化瘀学派等。学派内部不存在必然的师承关系,而更为注重学术上的继承与发展。

大多数学派的理论已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长期被以不同形式传承,故在当代名老中医个人的学术体系中,一人可能体现多个学派的特征。

中医医派

人们较为公认的中医医派是指中医学中经过长期传承而形成的,以地域环境为基础的各类中医派别。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显著。不同地域的人们,因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社会人文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特有的体质、生理病理特点、易感或多发疾病,最终形成地域色彩浓厚的医疗特点。因此,同一地域的医生往往具有近似的临证用药特点。如孟河之地多湿热,故用药以轻灵和缓见长。

我认为,医派的限定,不应仅包括地域范围,还应包括人群及时间的限定,如御医、明医等,也属于医派的范畴。

医派所表现出的近似的临证用药特点,往往是散在的、经验性的,还未发展为一定的学术主张。故可以认为,“派”重点是对范围的限定,“学”的特点不明显,即医派一般不具备统一的学术主张。

医派之下,尚有据学科而再行分别者。如“海派中医”,其下又有骨伤之魏氏伤科、施氏伤科,妇科之蔡氏妇科、朱氏妇科等。

需要说明的几点是:学术流派突出的是“学”,是因“学”而成“派”,但不宜将中医学的总体特点作为学术流派的主张,如“辨证论治”、“整体综合”等。同时,只有理念而无明确学术主张的不属于流派“学”的范畴,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药并重”等;治学主张也不属于流派“学”的范畴,如“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研究”等。

中医目前有几大门派,门派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除外汉医之外,还包括这蒙医、回医、藏医、苗医、壮医等。
其实中医应该是以上这几种医的组合,我们平时所谓的中医应该是汉医,就像我们平时说的汉语、写的汉字一样,只属于汉族人,而不能说是中国话和中国字,毕竟我们的国家里还有其他很多少数民族。
看看汉医(中医)里都是哪些门派吧!
有关中医七大门派有很多种版本,诸如易水派、养阴派、串雅派等,笔者在这里并不完全赞同。所谓门派也好、学派也好,第一是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该学派研习者,第二是它必须在中医的领域里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与实践。所以笔者更赞同本文中所提出的七大门派,他们拥有者相当数量的追随者,短期内没有灭绝的危险,同时他们各自相对独特的理论与治疗方法也都是短时期之内无可取代的),形成中医学术发
展的主流。这些学派之间,展开的学术争鸣有时异常激烈,针锋相对。实际是互相启发、补充与完善的问题,一般不存在谁是谁非,客观上推动了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在学术上各有特点、优点和误区,它们各自的发挥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并对人类健康做出卓越贡献。
古往今来,一共分为以下七大门派:伤寒派、千金派、局方派、温补派、攻邪派、温病派、汇通派。

【中医学】的“诸子百家”(历朝代宗师和派系)有哪些?

1、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之际,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辩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
2、寒凉学派:又称河间派,金元大家刘完素主攻火热病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创“火热论”,疗疾多用寒凉药物。他不仅对中医病机理论提高有很大贡献,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大有启迪。
3、易水学派:金代医家张元素,河北易水人,在《内经》、《中藏经》的启示下,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的论点来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归纳用药,创立了“脏腑病机说”,对后世医学家颇走影响。
4、攻邪学派:金元大家张从正,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张治疗应以驱邪主,善用吐汗下三法,偏重攻法,反对滥用补法。
5、补土学派:又称温补学派,金元大家李杲认为“人以胃气卫本”,独重后天脾胃,创立“脾胃论”,长于温补之法。
6、滋阴学派:金元大家朱丹溪受到刘完素“火热论”的影响,又接受李杲“内伤论”的观点,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新论,治病多用滋阴降火之法。
7、温补学派:明代薛已、张介宾、诸多医家重视命门水火的研究。充实发展了命门学说,使中医理论有所突破。
8、温病学派:明代末年,瘟疫流行,用伤寒治疗无效,以明代吴又可为首,清代叶天士、吴瑭为中坚,对外感热病治疗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瘟疫病机和温病学说,取得了很大成就。

中医四大流派的形成

宋、元时期,中医分科增加一倍甚至二倍以上,由唐代的4科(医科、针灸科、按摩科、咒禁科)发展到宋代的9科,到元代增至13科(大方脉科、风科、针灸科、小方脉科、眼科、产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杂医科、祝由科、禁科)。这时医书的编纂、临床经验的总结都有了新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医学理论有较大的发展,并产生了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学派,即所谓的“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为代表,他们的总出发点都是我国传统的《内经》的医学体系,但又各从不同的侧面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医学理论,使我国医药学的体系发展到新的高度。

刘完素(1110?1200年),字守真,金代河北河间人。他精研医学,拒绝做官,在民间行医,很受欢迎。当时传染病流行,他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重视致病原因中的火、热因素,主张从表里两法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提出了一整套治疗热性病的方法,对寒凉药物的应用有独到的研究,被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1156?1228年)字子和,金代河南考城人,主要著作《儒门事亲》15卷。他继承和发展了刘完素的医学思想,主张用汗、吐、下3法,指出凡风寒初感邪在皮表者应用“汗”法,继而风痰宿食在于胸膈上脘的用“吐”法,寒湿痼冷或热在下焦的用“下”法。他对此3法的临床应用确有精到之处,遂有“攻下派’”之称。

李杲(1180?1251年)字明之,金代河北真定人,师承刘完素。完素重视脏腑虚实,能根据气候、体质而灵活用药,对药物的性质又有新的阐明。这对李杲很有启发。李杲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形成独创的见解,强调脾胃的作用,并认为“元气”是人生之本,元气充足与否决定了人体健康与病变。后人称之为“补土派”或“温补派”。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号丹溪,元代浙江义乌人,是刘完素的三传弟子,又旁通张从正、李杲之学,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医药著作。他结合三家学说,倡泻火养阴之法,进一步发展了刘完素火热学说。后人称之为“养阴派”或“滋阴派”。

中医有哪些学派

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之际。汉代医家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论》,奠定了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其书被奉为经典,其人被尊为医圣。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如云,历代不衰,各展所长,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的伤寒学派。
寒凉学派:又称河间派,金元大家刘完素主攻火热病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创“火热论”,疗疾多用寒凉药物。他不仅对中医病机理论的提高有很大贡献,并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大有启迪。因刘氏家住河间,又称河间学派。
易水学派:金代医家张元素,河北易水人,在《内经》、《难经》的启示下,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的论点来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归纳用药,执简驭繁,创立了“脏腑病机学说”,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
攻邪学派:金元大家张从正,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治愈)病”,主张治疗应以驱邪主,善用吐汗下三法,偏重攻法,反对滥用补法。从一个侧面深化了中医治则理论,并丰富了临床经验。
补土学派:又称温补学派,金元大家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独重后天脾胃,创立“脾胃论”,长于温补之法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滋阴学派:金元大家朱丹溪受到刘完素“火热论”的影响,又接受李杲“内伤论”的观点,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新论,治病多用滋阴降火之法。
温补学派:明代薛已、张介宾、赵献可、孙一奎、李中梓诸医家重视命门水火的研究。探讨脏腑病机逐渐侧重于虚损病证,形成了善用温补的特点。充实发展了命门学说,使有所突破。
温病学派:明代末年,温疫流行,用伤寒治法无效,以明代吴又可为开创,清代叶天士、吴瑭为中坚,对外感热病的治疗规律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温疫病机和温病学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47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