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黄芪泡水喝的害处会影响健康

祝由师 2023-04-29 10:56:50

黄芪泡水喝的害处会影响健康

黄芪大家都不是很陌生,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而且食用率也是比较高的呢,经常吃黄芪可以有补虚的作用。你知道黄芪泡水喝的坏处吗,有好处就有弊端,来看看这些小常识吧。

1、黄芪是固表的,能增强抵抗力,但是感冒的时候不能喝。瘦弱的人不建议喝黄芪茶。

2、黄芪可不是所有季节都可以使用的,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黄芪不适合春季食用,以免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出现。

3、黄芪对治疗一些肾脏疾病都会出现一些毒性的副作用的,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黄芪对于有肝脏疾病的人群来说是禁忌,以免导致不适情况。

4、黄芪是补气药,黄芪的功效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黄芪性温,枸杞平,所以夏季喝是会上火的。夏季饮用黄芪水的话可以有导致上火的情况哦。

关于黄芪泡水的一些危害,和小常识,上面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其实黄芪是一种很不错的保健中药材,但是我们要利用的对才是最健康的,以免食用不当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和伤害的哦,大家要注意。

/,. 长期用黄芪泡水,每天当茶饮。请问对身体有那些优点,和对身体的坏处有那些。谢谢。帮祥解一下

中药材诚实通快讯
黄芪泡水喝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抗衰老、杀菌消炎的功效。但是黄芪泡水喝要注意用量,否则容易产生副作用。那么黄芪泡水喝的用量是多少呢?下面中国吃网餐饮网为您介绍黄芪泡水喝的用量。
黄芪泡水喝的用量
黄芪会加重上火的症状,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无汗、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热毒炽盛者均不宜用。病人在服用黄芪时不可擅自加大剂量,否则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所以黄芪泡茶喝也要有个度。
1、每天用黄芪5~10克左右,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2、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3、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4、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黄芪泡水喝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
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
更安全的办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办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办法是配方使用。
三种肾虚,慎用黄芪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的表现
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
1、治疗气虚表卫不固所致自汗,气虚外感诸症。多用于虚表多汗,如外感风寒而汗出。
2、黄芪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等),黄芪泡水喝可补脾益气,补肺固表,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保肝消炎的作用。
3、黄芪适合身体虚胖的人,其是腹部肌肉松软的人。对于那些身体瘦小、结实的人不宜多吃。

黄芪天天服用对人体有害吗?

黄芪泡水是可以天天喝的,但是一定要遵医嘱使用泡水的剂量,一般推荐每天9到30克就是可以的。
黄芩中含有皂苷、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锌、硒、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保护肝脏,利尿抗衰老,降血压和比较广泛的抗菌消炎作用。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使用的,如果肾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是不建议使用的。
注意黄芪适用于肺脾气虚的人,因此,没有肺脾气虚的人不能喝黄芪泡水。平日黄芪泡水应在正规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50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