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甘草能够治疗冻疮发裂和伤寒心悸

祝由师 2023-04-28 19:07:04

甘草能够治疗冻疮发裂和伤寒心悸

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许多人也喜欢喝甘草泡的水,甘草泡水喝逐渐的成了人们的生活中的一项习惯了哦,当然,甘草不仅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茶那么简单的哦,甘草更是一种重要的中药药材的哦,那么,甘草能治疗哪些病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气虚血亏之心动悸、脉结代等症

甘草、白术、茯苓、人参,四种药材加水同煮即为四君子汤,能益气养心。

冻疮发裂

甘草煎汤洗之,次以黄连、黄岑末、黄檗,入轻粉、麻油调敷。

肺痿久咳

唾液、鼻涕多,骨节烦闷,寒热,以甘草三两炙,捣末,每日取小便三合,调甘草末一钱,服之。

小儿羸弱

取甘草三两,炙焦为末,做成绿豆大小的蜜丸,每次用温水服用五丸,每天两次。

伤寒心悸

取甘草二两,加水三升,煮一半,服七合,每天服用一次。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甘草不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茶,更是一种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中药药材的哦,甘草能够治疗许多的疾病的哦,能够帮助我们很好治疗冻疮发裂和伤寒心悸的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甘草的食疗方吧。

猪肝甘草汤

材料:甘草10克,莲子100克,大枣100克,木香3克,猪脊骨1具

做法:木香、甘草用纱布包起来,莲子、大枣去核,猪脊骨洗净后剁碎,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锅里,加水用文火炖4-5个小时,主要是喝汤,肉、莲子、枣也可以吃,分炖食用。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甘草不仅是我们经常能喝到的一种茶,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的哦,甘草能够帮助我们治疗许多的疾病的哦,最后,希望我们的介绍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的哦,大家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的东西,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的哦。

甘草的治病药膳有哪些值得推荐?

‍‍治病功效
1、气虚血亏之心动悸、脉结代等症
甘草、白术、茯苓、人参,四种药材加水同煮即为四君子汤,能益气养心。
2、冻疮发裂
甘草煎汤洗之,次以黄连、黄岑末、黄檗,入轻粉、麻油调敷。
3、肺痿久咳
唾液、鼻涕多,骨节烦闷,寒热,以甘草三两炙,捣末,每日取小便三合,调甘草末一钱,服之。
4、小儿羸弱
取甘草三两,炙焦为末,做成绿豆大小的蜜丸,每次用温水服用五丸,每天两次。
5、伤寒心悸
取甘草二两,加水三升,煮一半,服七合,每天服用一次。
食疗方
猪肝甘草汤
材料:甘草10克,莲子100克,大枣100克,木香3克,猪脊骨1具
做法:木香、甘草用纱布包起来,莲子、大枣去核,猪脊骨洗净后剁碎,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锅里,加水用文火炖4-5个小时,主要是喝汤,肉、莲子、枣也可以吃,分炖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滋阴健脾。
‍‍

甘草有什么作用?

在《神农本草经》中,甘草被列为120种“上经”药物之一,有坚筋骨、长肌肉、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等功效。尤其是甘草的解毒作用,在我国古代医药界和民间都备受青睐,认为它可治72种乳石毒,解1200种草木毒,被尊为“药中国老”。一些剧毒药物,如钩吻、相思子、乌头、砒霜等中毒,民间的解毒药方都少不了甘草。例如:相思子中毒,可用甘草15克、金银花15克、黄连6克、黄柏12克、防风15克,水煎后分两次服用,连服5剂左右,即可解毒。乌头中毒,用甘草15克、生姜15克、金银花18克,水煎服,12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钩吻中毒,可用甘草,水煎服。据说,古代在广东、广西一带,人们外出时总随身带着甘草根,以防饮食中毒。

我国古代,扁鹊、华佗等“神医”已掌握了为病人施外科大手术的高明医术。他们不仅能利用麻醉药使病人术前失去知觉,而且术后还能用催醒药使病人从“迷死”状态苏醒。到了宋元时,蒙汗药、迷魂药盛行,施药者又几乎都有相应的解药,可使被迷者随时苏醒。正如《水浒传》第二十八回中所述:“孙二娘便调一碗解药来,张青扯住耳朵灌将下去。没半个时辰,两个公人如梦中睡觉的一般爬将起来。”在古代医书记载和民间秘传的催醒药和解迷药中,又多以单味或复方甘草汤为主,可见其解毒的威力。

甘草不仅解毒,而且被认为有调和众药的功效,因此广泛用在中医处方中,以减少不同药物之间的相克作用。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此草(指甘草)为众药之王,经方少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

甘草味甘,也是它历来受人欢迎的重要原因这一。俗话说:“良药苦口”,甘草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甜药,又被称为蜜草、甜草。据现代科学证明,甘草中所含的甘草甜素,是甘草的主要甜味物质,也是重要的解毒物质。

甘草不仅能解毒、调药,还具有润肺、润喉、止咳、健胃、降低胆固醇、镇痛、抗惊厥等多种疗效,既广泛用于复方,也往往单独入药,为目前医家和患者最常使用和最易接受的中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44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