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炙甘草汤的功效有哪些(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祝由师 2023-04-28 17:59:25

炙甘草汤的功效有哪些

炙甘草是一种中草药,炙甘草的营养成分能够调理身体,一般可以做成汤,那炙甘草汤的功效有哪些?不同的做法药材的功效发挥都不同,接下来让我们跟大道家园天然养生专家来详细的了解下有关炙甘草汤的相关知识吧。

炙甘草汤出处《伤寒论》,炙甘草四两、生地黄一斤、麦门冬半升、人参二两、生姜三两、桂枝去皮三两、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还对阴血不足、阳气不振的情况有调节的作用。也就说炙甘草汤温益气,通经脉,益心气,温心阳,利血气,滋心阴,养心血,方中炙甘草缓急养心为君,生地黄滋阴养心,养血充脉,二药一起用有益气养血的效果。人参、大枣补益心脾合炙甘草一起用有益心气的功效,阿胶、麦冬、麻仁一起用有养血补心、以充血脉的效果。

炙甘草汤主要的功效就是滋阴养血,益气复脉。对阴血不足的阳气虚弱证脉结代有帮助。还对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的问题有解决。还能够治疗虚劳肺痿咳嗽、或吐涎沫、虚烦不眠、咽干舌燥、形瘦短气、自汗盗汗、大便干结、脉虚数等疾病。炙甘草汤还可以加酸枣仁、柏子仁有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还可以加人参有帮助调和心气不足。还可以加肉桂、附子有增强温心阳之力。还可以加生地、麦门冬对阴血虚者有益。

炙甘草汤的功效有哪些?介绍到这里,大道家园天然养生专家说炙甘草汤对人体的功效真不少,但是要注意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这两种情况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量,不可多了,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所以在用的时候一定要减量、少量。

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 的与。,中医方剂名。那么的与有哪些?炙汤的与作用,下面具体来看看吧。

【方剂名】

炙汤

【出处】

《伤寒论》

【组成】

四两,炙(12g);生姜三两,切(9g);人参二两(6g);生地黄一斤(50g);桂枝三两,去皮(9g);阿胶二两(6g);麦门冬半升,去心(lOg);麻仁半升(lOg);大枣三十枚,擘(10枚)。

【方歌】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裹,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方解】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生地黄滋阴养心,养血充脉。二药重用,益气养血以复脉,共为君药。人参、大枣补益心脾,合炙甘草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阴养血补心,配生地黄滋心阴,养心血,以充血脉,共为臣药。桂枝、生姜温心阳而通血脉,使气血畅通脉气接续有源,并使诸味厚之品滋而不腻,共为佐药。桂枝与甘草合用,又能辛甘化阳,通心脉而和气血,以振心阳。用法中加清酒煎服,温阳通脉,以助药力,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沛,阴阳调和,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由于炙甘草、人参亦可补肺气,润肺止咳;阿胶、麦冬又善养肺阴,润肺燥;生地黄、火麻仁长于滋水,与阿胶、麦冬合用,有“金水相生”之功,故可用于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的治疗。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应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滋阴养血,益气复脉。

【主治】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

2、虚劳肺痿咳嗽,或吐涎沫,形瘦短气,自汗盗汗,虚烦不眠,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配伍特点】

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加减化裁】

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以心动悸,脉结代,虚赢少气,舌光少苔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风湿性心脏、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3、使用注意采用水酒合煎,文火久煎;阴虚内热者慎用。

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医书记载】

1、《医方考》:心动悸者,动而不自安也,亦由真气内虚所致。补虚可以去弱,故用人参、甘草、大枣;温可以生阳,故用生姜、桂技;润可以滋阴,故用阿胶、麻仁;而生地、麦冬者,又所以清心而宁悸也。

2、《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药也。人参、麦冬、甘草、大枣益中气而复脉;生地、阿胶助营血而宁心;麻仁润滑以缓脾胃;姜、桂辛温以散余邪;加清酒以助药力也。

以上就是炙甘草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频道。

【炙甘草汤】、【】、【】、【】、【】

中药甘草功效

功效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
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
甘草的图片 (20张)
,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7 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8. 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9. 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10. 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11.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姜味辛、气微温、无毒,能益脾开胃,温经散寒,调理腹痛、吐泻等疾。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姜中含有挥发油、姜辣素等成分,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兴奋神经系统,有助于祛风散寒,并能加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但是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说,说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别是秋天,最好别吃,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看来,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视,这是很有道理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44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