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真假鸡内金的分辨方法介绍

祝由师 2023-04-27 18:07:24

真假鸡内金的分辨方法介绍

相信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悉鸡内金的,因为鸡内金是一种非常具有药理作用的食材,很多药方里面都含有这种食材,但是为了保证鸡内金服用的疗效性和安全性,一定要选择优质的才行,现在很多不法商家也会出售一些假的鸡内金,这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真假鸡内金的分辨方法。

看颜色:通过观看鸡内金的颜色,能够分辨出鸡内金的真假。真的鸡内金表面为黄色、黄绿色、黄褐色,老鸡的鸡内金则微黑。假的鸡内金色泽差不多,很容易就能在一包药中找出色泽相同的两片。由于鸡内金以完整、个大、色黄者为佳。所以大多数的假货色泽都是比较统一的黄色。

看形态:通过观看形态,也是辨别鸡内金真假的有效方式。真的鸡内金是不规则的长椭圆形的囊形片或卷片,厚度约在2毫米左右。有着明显、清晰的纵横条状纹路,且条纹并不规则。假的鸡内金形状比较相似,厚度比真的鸡内金厚。条纹虽然明显、清晰,但是纹路具有规律性,宽度都差不多。

看断面:真的鸡内金虽易碎,但将其掰断的时候能感觉到一定韧性。将断面放到灯光下,能够看出断面为胶质状,泛出淡淡的光泽。假的鸡内金极脆,很容易出现碎渣。掰断时没有任何韧性。断面即使是放在灯光下,也不会看出任何的光泽。

泡水:真假鸡内金的辨别通过泡水,可以有效地进行分辨。真的鸡内金是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即使泡水也不易烂。假的鸡内金,则多是由淀粉或面粉煮熟后制成的假货。此类假货遇到水以后表面容易变烂。 这种方式是比较简单,也是比较有效的辨别方法。

如果不知道如何辨别鸡内金真假的话,那么上文介绍的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通过这些方法来辨别鸡内金的真假是比较有效的途径,而且购买鸡内金的途径一定要选正规渠道,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务必要选择真的的鸡内金进行服用,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用。

鸡内金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拼音名5拉丁名6英文名7鸡内金的别名8鸡内金的处方用名9出处10鸡内金的来源11鸡内金的原动物形态12鸡内金的产地13鸡内金的采收与初加工14鸡内金的生药性状15鸡内金的炮制 15.1鸡内金的炮制方法 15.1.1鸡内金15.1.2炒鸡内金15.1.3砂炒鸡内金15.1.4醋鸡内金 15.2成品性状15.3炮制作用15.4炮制研究 15.4.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15.4.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5.5贮存方法 16鸡内金的性味归经17鸡内金的功效与主治18鸡内金的化学成分19鸡内金的药理作用 19.1对人体胃功能的影响19.2加速放射性锶的排泄19.3鸡内金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的影响19.4抗癌作用 20鸡内金的用法用量21鸡内金的使用禁忌22鸡内金精选方 22.1治食积腹满22.2治痞气积22.3治反胃,食即吐出,上气22.4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22.5治噤口痢疾22.6治小儿疳病22.7治痟肾,小便滑数白浊,令人羸瘦22.8治虚劳,上焦烦热,小便滑数,不可禁止22.9治小便淋沥,痛不可忍22.10治遗精22.11治走马牙疳22.12治一切口疮22.13治喉闭乳蛾22.14治小儿温疟22.15治发背已溃22.16治骨结核,肠结核 23古人论述24鸡内金的选购25鸡内金的食疗功效26鸡内金的药典标准 26.1品名26.2来源26.3性状26.4检查 26.4.1水分26.4.2总灰分 26.5浸出物26.6鸡内金饮片 26.6.1炮制 26.6.1.1鸡内金26.6.1.2炒鸡内金26.6.1.3醋鸡内金 26.6.2性味与归经26.6.3功能与主治26.6.4用法与用量26.6.5贮藏 26.7出处 27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鸡内金的方剂2用到中药鸡内金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鸡内金*鸡内金药品说明书 1拼音 jī nèi jīn

2英文参考 endothelium corneum gigeriae galli [朗道汉英字典]

ventriculi galli mucosa [朗道汉英字典]

chicken gizzard endotheli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ickens Gizzard-membrane [中华本草]

Membrane of Chicken Gizzard [中华本草]

Endothelium Corneum Gigeriae Gall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nner membrane of chicken gizzar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鸡内金

鸡内金为中药名,出《本草蒙筌》。为雉科动物家鸡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的干燥沙囊内壁。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炒鸡内金表面暗黄褐色至焦黄色,鼓起,质松脆,用放大镜观察,显颗粒状或微细泡状[1]。轻折即断,断面有光泽[1]。醋鸡内金褐黄色,鼓起,略有醋气[1]。

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的功效,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炒鸡内金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并能增强健脾消积的作用[1]。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肝虚泄泻及小儿疳积[1]。醋鸡内金质酥易碎,且矫正了不良气味[1]。有疏肝助脾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1]。

4拼音名 Jī Nèi Jīn

5拉丁名 Endothelium Corneum Gigeriae Gall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6英文名 inner membrane of chicken gizzard(《中医药学名词(2004)》)

Chickens Gizzard-membrane, Membrane of Chicken Gizzard(《中华本草》)

7鸡内金的别名 鸡毗胫里黄皮(《神农本草经》)

鸡肶胵(《本草经集注》)

鸡肫内黄皮(《日华子本草》)

鸡肫皮(《滇南本草》)

鸡黄皮(《现代实用中药》)

鸡食皮(《河南中药手册》)

鸡嗉子(《新疆药材》)

鸡合子(《山东中药》)

鸡中金、化石胆、化骨胆(《山西中药志》)。

8鸡内金的处方用名 鸡内金、内金、鸡肫皮、炒鸡内金、焦鸡内金、醋鸡内金[1]。

9出处 《中药大辞典》:《本草蒙筌》

《中华本草》:出自《蜀本草》:鸡肶胵,以乌雄为良。

10鸡内金的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

《中药大辞典》: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砂囊内膜。

《中华本草》:鸡内金为雉科动物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沙囊内膜。

11鸡内金的原动物形态 家鸡,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丽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中华本草》)

12鸡内金的产地 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口种繁多,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雄鸡善啼。全国各地均有饲养。(《中华本草》)

13鸡内金的采收与初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

《中华本草》:全年均可采收,将鸡杀死后,立即取出砂囊,剥下内膜,洗净,晒干。

《中药大辞典》:将鸡杀死后,取出砂囊,剖开,趁热剥取内膜,洗净晒干。(如剖开后先入水洗,则内膜不易剥离,多致撕裂。)

14鸡内金的生药性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鸡内金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中药大辞典》:为不规则的长椭圆形的片状物,有明显的波浪式皱纹,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表面金黄色、黄褐色或黄绿色,老鸡的鸡内金则微黑。质薄脆,易折断,断面呈胶质状,有光泽。气微腥,味淡微苦。以干燥、完整、个大、色黄者为佳。

《中华本草》: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囊片状,略卷曲。大小不一,完整者长约3.5cm,宽约3cm,厚约0.5c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有多数明显的条棱状波纹。质脆,易碎,断面色质样,有光泽。气微腹,味微苦。

15鸡内金的炮制 宋代有焙(《博济方》)、炙制(《太平圣惠方》)、蜜炙(《圣济总录》)、麸炒(《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煅制(《疮疡经验全书》)等炮制方法[1]。

明代出现了酒制(《景岳全书》)、炒制(《医宗必读》)法[1]。

清代增加了猪胆汁制(《外科大成》)等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砂炒、醋炒等[1]。

15.1鸡内金的炮制方法

15.1.1鸡内金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1]。

15.1.2炒鸡内金 将净鸡内金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取出,放凉[1]。

15.1.3砂炒鸡内金 取砂子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大小一致的鸡内金,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卷曲、酥脆、呈深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1]。

注意砂炒鸡内金宜用中火,选用中粗河砂进行炒制,否则成品会出现粘砂现象[1]。

15.1.4醋鸡内金 将鸡内金压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喷醋,取出,干燥[1]。

每100kg鸡内金,用醋15kg[1]。

15.2成品性状

鸡内金呈不规则的卷状片,表面黄色、黄褐色或黄绿色,片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1]。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气微腥,味微苦[1]。

炒鸡内金表面暗黄褐色至焦黄色,鼓起,质松脆,用放大镜观察,显颗粒状或微细泡状[1]。轻折即断,断面有光泽[1]。

醋鸡内金褐黄色,鼓起,略有醋气[1]。

15.3炮制作用

鸡内金长于攻积,通淋化石[1]。用于泌尿系结石和胆道结石[1]。如治砂石淋证的砂淋丸(《医学衷中参西录》)[1]。

炒制后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并能增强健脾消积的作用[1]。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肝虚泄泻及小儿疳积[1]。如治饮食停滞,食积不化的反胃吐食方(《备急千金要方》),以及治脾虚泄泻的益脾饼(《医学衷中参西录》)[1]。

醋鸡内金质酥易碎,且矫正了不良气味[1]。有疏肝助脾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1]。如治肝脾失调,消化失常,腹满臌胀的鸡胵汤(《医学衷中参西录》)[1]。

15.4炮制研究

鸡内金主含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微量胃蛋白酶、淀粉酶等[1]。

15.4.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实验结果表明,清炒和醋制鸡内金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略有升高,Pb降低[1]。清炒后水解氨基酸略降低,但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基本不变[1]。醋制水解氨基酸略有升高[1]。两种炮制品都显著地增加了微量元素的溶出率,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1]。

(2)鸡内金炮制后,淀粉酶的活性有所下降,而蛋白酶的含量升高,活性增高[1]。其原因是淀粉酶对温度敏感,而蛋白酶对温度不敏感,而且在酸性环境中活力强,故醋制鸡内金的活力高于鸡内金[1]。

(3)实验证明,鸡内金经清炒、砂烫、醋制、烘制后,水和乙醇浸出物含量均较生品有所增加,氯仿浸出物清炒品和烘制品也高于生品[1]。亚硝酸盐含量清炒、烘制和砂烫均较生品明显降低(P<0.05),可能是由于加热使有毒的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之故[1]。经综合分析认为,烘制鸡内金为最佳制品,因其不但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有毒成分含量最低,而且具有易于炮制的优点[1]。

(4)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鸡内金的蛋白质区带图谱,结果鸡内金生品中的8条谱带,在砂炒后完全消失,证明砂炒对鸡内金蛋白质影响较大[1]。

15.4.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口服制鸡内金后,能使胃液分泌量增加,胃液酸度增高,胃排空速率加快[1]。胃运动功能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期延长及蠕动波增强[1]。此结果及临床观察均证明,鸡内金对各种消化不良症是有效的[1]。

(2)鸡内金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混悬剂,给小鼠灌胃30分钟内,小鼠胃中游离酸、总酸、胃蛋白酶基本无变化,而灌胃60分钟后,则各项指标显著增高,其中砂烫、烘制品优于其他炮制品[1]。而对其肠胃推进功能有增强趋势,但不显著(P>0.05)[1]。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鸡内金的消食作用出现缓慢,但较持久;可见并不是药物在胃内的局部作用或直接 *** 肠胃运动引起的,可能是药物消化后进入血液循环 *** 胃腺分泌增加而引起间接助消化作用[1]。

15.5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1]。防蛀[1]。

16鸡内金的性味归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中医大辞典》:鸡内金味甘,性平;入脾、胃、肾、膀胱经[2]。

《中华本草》:脾;胃;肾;膀胱经

《中药大辞典》:入脾、胃经。

《名医别录》:"微寒。"

《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本草备要》:"甘,平,性涩。"

《本草经疏》:"大肠、膀胱二经。"

《本草再新》:"入脾、胃二经。"

17鸡内金的功效与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鸡内金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的功效。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中药大辞典》:鸡内金具有消积滞,健脾胃的功效。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中华本草》:鸡内金具有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症化石的功效。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遗精、遗尿、小便频数、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症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鸡内金具有健脾胃,消食滞,止遗溺,化结石的功效[2]:

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呕吐反胃,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胆结石,尿路结石,症瘕经闭:内服:煎汤,3~9g;研末吞服,每次1.5~3g[2]。

鸡内金烧存性研末敷口疮、乳蛾、牙疳[2]。

《中药炮制学》:炒鸡内金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并能增强健脾消积的作用[1]。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肝虚泄泻及小儿疳积[1]。如治饮食停滞,食积不化的反胃吐食方(《备急千金要方》),以及治脾虚泄泻的益脾饼(《医学衷中参西录》)[1]。

醋鸡内金质酥易碎,且矫正了不良气味[1]。有疏肝助脾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1]。如治肝脾失调,消化失常,腹满臌胀的鸡胵汤(《医学衷中参西录》)[1]。

《神农本草经》:"主泄利。"

《名医别录》:"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

《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痢。"

《滇南本草》:"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

《本草纲目》:"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

《本草述》:"治消瘅。"

《本经逢原》:"治眼目障翳。"

《本草再新》:"化痰,理气,利湿。"

《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痃癣症瘕,通经闭。"

《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

18鸡内金的化学成分 鸡内金含胃激素(Ventriculin)角蛋白等[2]。

《中药大辞典》:鸡内金含胃激素、角蛋白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砂囊的角蛋白样腆含一种糖蛋白,它的半胱氨酸的含率低于一般上皮角蛋白。出生4~3星期的小鸡砂囊内膜,含蓝绿色素和黄色素,分别为胆汁三烯和胆绿素的黄色衍生物。砂囊含维生素(总量100克):维生素B1100微克,B2200微克,尼克酸7.0毫克,抗坏血酸5毫克。又抗坏血酸含量,每克砂囊含还原型的0.11毫克,总抗坏血酸0.12毫克;总抗坏血酸中,还原型占92%,氧化型占8%。

《中华本草》:鸡内金含胃激素(胃激素ventriculin),角蛋白(keratin),微量胃蛋白酶(pepsin),淀粉酶(diastase),多种维生素。出生48星期的小鸡砂囊内膜还含有胆汁三烯(bilatriene)和胆绿素的黄色衍生物,并含赖氨酸(lysa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rtic acid),亮氨酸(leucine),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脯氨酸(proline),色氨酸(tryptophane)等18种氨基酸及铝、钙、铬、钴、铜、铁、镁、锰、钼、铅、锌等微量元素。

《中药炮制学》:鸡内金主含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微量胃蛋白酶、淀粉酶等[1]。

19鸡内金的药理作用

19.1对人体胃功能的影响

口服鸡内金能提高消化力,使胃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运动功能增强,作用迟缓而持久[2]。

健康人口服炙鸡内金粉未5g,经45~60分钟,胃液分泌量比对照值增高30~37%,2小时内恢复正常。胃液酸度也明显增高。游离酸或总酸度在服药1小时后一般开始上升,于1~2小时达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3小时后恢复正常。其中游离酸的最高值为0.19~0.24%,比对照值增加32~113%;总酸度的最高值为0.2~0.32%,比正常值增加25~75%。消化力的增强虽较迟缓,但维持时间较久。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延长及蠕动波增强,因此胃排空速率加快。鸡内金本身只含微量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服药后能使胃液的分泌量增加和胃运动增强,认为可能是鸡内金消化吸收后通过体液因素兴奋胃壁的神经肌肉所致。亦有认为是胃激素促进了胃分泌机能。(《中华本草》)

19.2加速放射性锶的排泄

鸡内金水煎剂对加速排除放射性锶有一定的作用。其酸提取物效果较煎剂为好,尿中排出的锶比对照高23倍,并认为鸡内金中的氯化铵为促进锶排出的有效成分之一。(《中华本草》)

19.3鸡内金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的影响

鸡内金生品和不同炮制品:清炒品、砂烫品、醋制品、烘制品灌胃0.2m1/10g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情况并与生理盐水比较。虽各种炮制品的推进功能有增强的趋势,但并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鸡内金的消食作用并不是药物在胃内的局部作用或直接 *** 肠胃运动引起的,可能是药物消化后进入血液 *** 胃腺分泌增加而起到间接助消化作用。(《中华本草》)

19.4抗癌作用

体外试验;鸡内金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口服本品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能力均提高,胃运动加强,排空率加快,催泌作用甚至强于肉粉,作用途经似是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内,通过体液因素而兴奋胃壁的神经肌肉装置。(《中华本草》)

20鸡内金的用法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3~10g。

《中药大辞典》: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焙干研末调敷或生贴。

《中华本草》: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生贴。

21鸡内金的使用禁忌 《中华本草》:脾虚无积者慎服。

22鸡内金精选方

22.1治食积腹满

鸡内金研末,乳服。(《本草求原》)

22.2治痞气积

黄牛脑子一个(同鸡肶胵酒浸一宿),公鸡毗腥一个,朴硝一碗(提净),轻粉、沉香、砂仁、木香~_钱.上件牛脑用铜锅焙干,将各项药入杵千下,焙。每服一钱,烧酒调下,日三服。(《太平圣惠方》)

22.3治反胃,食即吐出,上气

鸡肶胵烧灰,酒服。(《备急千金要方》)

22.4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

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2.5治噤口痢疾

鸡内金焙研,乳汁服之。(《本草纲目》)

22.6治小儿疳病

鸡肫皮廿个(勿落水,瓦焙干,研末),车前子四两(炒,研末)。二物和匀,以米糖溶化,拌入与食。忌油腻、面食、煎炒。(《寿世新编》)

22.7治痟肾,小便滑数白浊,令人羸瘦

鸡肶胵一两(微炙),黄耆半两,五味子半两。上药,粗捣,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三服。(《太平圣惠方》)

22.8治虚劳,上焦烦热,小便滑数,不可禁止

鸡肶胵黄皮二两(微炙),菟丝子二两(酒浸三宿,曝干,捣为末),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桑螵蛸半两(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沮清粥饮调下二钱。(《太平圣惠方》)

22.9治小便淋沥,痛不可忍

鸡肫内黄皮五钱。阴干,烧存性。作一服,白汤下。(《医林集要》)

22.10治遗精

鸡内金六钱,炒焦研末,分六包,早晚各服一包,以热黄酒半盅冲服。(《吉林中草药》)

22.11治走马牙疳

鸡肫黄皮(不落水者)五枚,枯矾五钱。研搽。(《经验方》)

22.12治一切口疮

鸡内金烧灰,敷之。(《活幼新书》)

22.13治喉闭乳蛾

鸡肫黄皮勿洗,阴干烧末,用竹管吹之。(《青囊杂纂》)

22.14治小儿温疟

烧鸡肶胵中黄皮,末,和乳与服。(《备急千金要方》)

22.15治发背已溃

鸡肫黄皮,同绵絮焙末搽之。(《本草纲目》)

22.16治骨结核,肠结核

鸡内金炒焦研末,每次三钱,日服三次,空腹用温黄酒送下。(《吉林中草药》)

23古人论述 《本草经疏》:"肫是鸡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有热则泄痢遗溺,得微寒之气则热除,而泄痢遗溺自愈矣。烦因热而生,热去故烦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诸疳疮多效。"

《要药分剂》:"小儿疳积病,乃肝脾二经受伤,以致积热为患。鸡肫皮能入肝而除肝热,入脾而消脾积,故后世以此治疳病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脾胃)居中焦以升降气化,若有瘀积,气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胀满,用鸡内金为脏器疗法。若再与白术等分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壮,益能运化药力以消积也。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症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又凡虚劳之证,其经络多瘀滞,加鸡内金于滋补药中,以化其绎络之疾滞,而病始可愈。至以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见者,尤为要药。盖以能助归、芍以通经,又能助健补脾胃之药,多进饮食以生血也。"

《神农本草经》:主泄利。

《名医别录》: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

《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痢。

《滇南本草》: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

《本草纲目》: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

《本草述》:治消瘅。

《本经逢原》:治眼目障翳。

《本草再新》:化痰,理气,利湿。

《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痃癖症瘕,通经闭。

《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

24鸡内金的选购 鸡内金为不规则的长椭圆形的片状物,有明显的波浪式皱纹,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表面金黄色、黄褐色或黄绿色,老鸡的鸡内金则微黑。质薄脆,易折断,断面呈胶质状,有光泽。气微腥,味淡微苦。以干燥、完整、个大、色黄者为佳。

25鸡内金的食疗功效 性甘平、微寒、无毒,归脾、胃、肾、膀胱经;

可消食健脾胃、消积滞;

主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26鸡内金的药典标准

26.1品名

鸡内金

Jineijin

GALLI GIGERII ENDOTHELIUM

CORNEUM

26.2来源

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

26.3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26.4检查

26.4.1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H 第一法)。

26.4.2总灰分 不得过2.0%(附录ⅨK)。

26.5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7.5%。

26.6鸡内金饮片

26.6.1炮制26.6.1.1鸡内金 洗净,干燥。

26.6.1.2炒鸡内金 取净鸡内金,照清炒或烫法(附录ⅡD)炒至鼓起。

本品表面暗黄褐色或焦黄色,用放大镜观察,显颗粒状或微细泡状。轻折即断,断面有光泽。

26.6.1.3醋鸡内金 取净鸡内金,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鼓起,喷醋,取出,干燥。

每100kg鸡内金,用醋15kg。

26.6.2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26.6.3功能与主治 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26.6.4用法与用量 3~10g。

26.6.5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26.7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7

鸡内金是什么

鸡内金是一味中药材,为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本品药性为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本品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入药部位:动物的干燥沙囊内壁。炮制方法:鸡内金:洗净,干燥。炒鸡内金:取净鸡内金,依烫法(药物与热砂同炒的一种炮制方法)炒至鼓起。

醋鸡内金:取净鸡内金,依烫法(指药物与热砂同炒的一种炮制方法)炒至鼓起,喷醋,取出,干燥。功效: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相关配伍:消渴引饮,日至一石者:菠根、鸡内金等分,为末。米饮服一钱,日三。《经验方》,一切口疮:鸡内金烧灰敷之,立效。

鸡内金枣:

鸡内金枣是用鸡内金和大枣制作而成的一道药方,功能消食化滞,健脾养胃。 凡是内有郁热、大便日久不下者,不宜食用。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处方: 鸡内金3个,大枣1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以上前2味洗净,烘干,研为细末即可。用法:每日3次,每次0.6克到0.9克,白糖开水送服。功能: 消食化滞,健脾养胃。主治: 小儿消化不良。宜忌:凡是内有郁热、大便日久不下者,不宜食用。

鸡内金是鸡的哪个部位?

鸡内金是鸡的沙囊内壁。鸡内金,中药名,别名又叫鸡黄皮、鸡食皮、鸡嗉子,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

鸡内金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炮制方法:

1、鸡内金:洗净,干燥。

2、炒鸡内金:取净鸡内金,依烫法(药物与热砂同炒的一种炮制方法)炒至鼓起。

3、醋鸡内金:取净鸡内金,依烫法(指药物与热砂同炒的一种炮制方法)炒至鼓起,喷醋,取出,干燥。

以上内容参考 -鸡内金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一、治积滞

在《滇南本草》中有记载,鸡内金“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所以,鸡内金堪称化食消滞的妙品,常用于饮食内停、消化不良等症。

二、治脾胃湿寒

脾胃虚寒多伴有食积与湿聚,鸡内金具有健脾胃祛湿消食的功效,可取白术四两、干姜和鸡内金各二两、熟枣肉半斤同煮。

三、治小儿疳病

当儿童形体消瘦、饮食异常、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时,可能有疳积,可能是喂养不当,或其他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可在饮食中适当加入鸡内金调理脾胃功能。

四、治结石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写到“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鸡内金能治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和乳腺增生等硬块,对人体内的硬块有一定的软化作用。

五、肾虚遗精

许多人受压力大的影响,身体出现肾虚或遗精等症状,力不从心,精力减退不仅危害健康,还影响家庭幸福,可用鸡内金与芡实、菟丝子、莲肉等同用。

六、健胃消食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梁东辉(在线咨询)教授曾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的采访时表示:“小孩子比较贪吃,如果突然出现厌食,多是由于饮食不节、不定时、不定量导致孩子脾胃受损;或由于过食瓜果生冷,加之暑热湿邪侵入,脾阳受损,胃口不好;或由于孩子体质较差,脾胃虚弱,产生食欲不振或厌食、挑食等症。

取适量鸡内金和山楂熬成糖水,可增进食欲,有健脾开胃、消食导滞的作用,也适合一家大小作为保健饮品食用,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内酵素分泌,使胃蠕动增强,既可消食化积,增进食欲,又有降脂、降压的作用,但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

扩展资料:

鸡内金的辨别方法

鸡内金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人民网—鸡身有一宝 鸡内金价平功效多堪比冬虫夏草

—鸡内金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32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