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乌梅的功效,乌梅图片

祝由师 2023-04-27 07:51:45

乌梅的功效,乌梅图片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广为流传的典故,名为“望梅止渴”。当年曹操大军在一次行军途中苦于无水,士兵们个个口渴难耐,无奈之下曹操急中生智,对士兵们说:“将士们,坚持下,前方有一片梅子林,又酸又甜的梅子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到后,果然口中都流出了口水、也正是因为如此,士兵们才得以坚持了一段时间找到水源。

乌梅干

我们暂且不论故事的真实性,但从中可以得知的是,典故中所说的梅子又酸又甜,具有生津解渴的作用。而这种梅子正是接下来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乌梅。

乌梅,又称酸梅、干支梅等,是属于蔷薇科的一种乔木植物,多见于长江以南地区,但全国各地也都有栽培。乌梅作为一种水果,因其拥有着特有的味道而被加工制作成各种食品,并且为人们所喜爱。但是,小编要强调的是,乌梅的优点可不仅仅就是它那独特的味道,更在于其在中医药领域多发挥的神奇作用。如《本草经集注》记载:“乌梅用于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足见乌梅功效之多而神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乌梅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新鲜乌梅

乌梅药材

乌梅的功效

药典记载的乌梅

预防人体衰老。我们知道,人体之所以看起来年轻又朝气,是因为一种在科学上被称为“荷尔蒙”的物质在起作用。通过荷尔蒙的分泌能帮助人体防止老化,富有活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功能会逐渐减退,此时如果多吃乌梅就可以促进人体荷尔蒙的分泌,让你越来越年轻。

解除疲劳。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等等一些列问题容易引起我们的疲劳,疲劳时应该及时的注意休息。此外,若能在闲暇之时来上一些乌梅,定能使你消除疲倦感,立觉轻松起来。因为据专家介绍,乌梅能消除人体内导致疲劳的“酸素”物质。

开胃。食欲不振?吃东西时总感觉没味道?身体感觉越来越没劲?其实你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肠胃功能紊乱所致,人一旦没胃口吃东西,自然就缺少营养,那么身体当然也就越来越差。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试着经常来几颗酸梅,就能使你胃口大增,身体逐渐恢复健康活力。

醒酒。不论是朋友聚会,或是商务应酬等等,我们在生活中总是避免不了饮酒,一旦多喝就会使人醉酒,轻则迷迷糊糊,重则头痛呕吐,难受极了!醉酒时可以选择用乌梅泡茶后饮用,具有很好的解救之效。

通便。特别对于一些便秘患者来说,可以说每次上厕所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大便干燥,肠道不够润滑才导致大便排出困难,而食用乌梅则具有将身体水分带入肠道作用,帮助肠道润滑,从而是大便顺利排出。

别看小小一颗乌梅,您一定想不到原来它还有这么多的功能吧?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你有遇到以上情况,记得就来几颗酸酸甜甜的乌梅吧。

杨梅和乌梅的功效区别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开胃:杨梅干中含有一定的有机酸,食用可以促进唾液和胃酸的分泌,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因此具有很好的开胃作用,适当食用可以增进食欲,适合没有胃口、不想吃饭的人群食用。

提高身体免疫力:杨梅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有一些天然糖类物质和酸性成分,这些物质都能促进人体内免疫细胞再生,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平时经常食用可以预防一些常见疾病发生。

促进消化:杨梅干能促进消化,它不但含有丰富的酸性成分,能促进唾液和胃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它含有的纤维素还能促进人体肠胃蠕动,能加快身体代谢,对人类的消化不良和食少腹胀等常见不良症状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止渴:乌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来治疗口渴多饮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热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乌梅煎汤作饮品,能去暑解渴。

止咳: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而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对实证要慎用。

止泻:乌梅能涩肠止泻痢,可用于脾虚久泻、久痢或大肠滑泻不止甚至脱肛不收。


乌梅有什么功效

止泻痢,止咳,安蛔,生津,止血,敛肺,涩肠,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宜食]适宜虚热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者),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肠炎之人食用;适宜孕妇妊娠恶阻者食用;适宜胆道蛔虫者食用。适宜夏季与砂糖煎水做成酸梅汤饮料以清凉解暑,生津止渴。《随息居饮食谱》:“梅,酸温,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本草新编》:“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忌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之人忌食;菌痢、肠炎的初期忌食。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之。 宜忌 有实邪者忌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28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