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其形状似鸡爪,为植物黄连的根。生活中,黄连被人们所熟知是因为其味道甚苦,俗语有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苦味黄连清热泻火
其实苦只是黄连的一种味道,生活中我们也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进行养生。大苦背后有其强大的功效。苦味食物入心经,能够清除人体内的湿热之气,达到清新明目的效果,使身体保持比较健康平衡的状态。
黄连和苦味食物作用相同,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黄连味苦、性寒,专入心,兼入肝、胃、大肠经。
因其性寒,所以有泻火解毒的作用,能够用于夏季高温烦躁、体内湿热过重等症。常内服用于心火炽盛,口舌生疮之症,同时能去胃火、肝火等,治疗由于肠胃湿热过重而引起的泻痢。还能与麦冬配用清热消渴。外敷还可以治疗湿疹、湿疮、流脓等症。
如果平时发觉自己心燥烦热、大便较干、牙龈肿痛等上或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喝一些黄连水消消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黄连为大寒之物,不宜过量食用,否则会损伤阳气。
黄连其他功效
保护胃部
黄连具有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抑制胃溃疡的作用。同时具有平调寒热,和胃去胃寒的作用。其保护胃部的功效可以与西米替丁相媲美。
抗炎镇痛
黄连有抑制霍乱弧菌等菌类的作用,有效地抗炎杀菌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镇痛的作用,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降脂调血糖
通过实验证明,黄连素有明显的降压降脂的作用,能提高心脑及全身的耐缺氧能力。另外,黄连素还能调节血糖,使高血糖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黄连
别名:味连,雅连,云连,川黄连
鸡爪连,支连
英文名:Coptidis Rhizoma
主要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中药材黄连是一味清热药,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黄连的入药部位:
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黄连入药部位的性状特点:
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黄连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易伤脾胃,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常量久服,胃寒呕吐或脾虚泄泻者忌服。
你好,我是石家庄平安医院肿瘤科大夫
黄连的功效
※释名
是因为其根连株而色黄。药用部位是根茎,乾如鸡爪,切片里面如鲜艳的金黄
色,贮存过久,颜色黯淡不堪用。自古以来,因原植物以及产地的不同,而有不
同的名字,如川连、鸡爪连、光连、雅连、峨眉连、嘉定连、野黄连、凤尾连、
云连。近代黄连多是栽培所得,以四川的川连为大宗,四川雅安地区,栽培最佳
,称为川雅,连简称雅连,峨眉地区有一种野生品种,称野黄连或凤尾连,产量
极少,品质最优。
※性味与归经
苦,寒。入心、肝、胆、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临床应用
⒈∶用於湿热内蕴、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黄疸,以及肠胃湿热留恋、呕
吐、泻痢、痔疮等症。黄连清热燥湿的作用很强,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
蕴之症。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以止呕,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
治泻痢。
⒉∶用於热病高热、口渴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心火亢盛、失眠、心烦、血热妄
行、吐血衄血,以及热毒疮疡等症。黄连为泻火解毒要药,对热病高热、心火亢
盛,有良好疗效;对於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
伍赤芍、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於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
、知母、生地等同用。外用以黄连汁点眼,可治火盛目赤;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药理作用
⒈∶抗病原微生物及抗原虫作用
黄连是极有效的广谱抗菌药,作用菌种颇多,而且抗菌作用复杂而不清楚,自古
以来黄连对於感染於消化道、眼睛、皮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单一萃取的
抗菌力就弱於抗生素,笔者以为,以黄连为首的方剂组成,可以改变抗菌的作用
和方法,来对付多变的细菌病毒,所以中医一方面是要求辩证准确,来治疗人体
与病菌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所以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找出细菌种类,再来选择
单一的药物来瞄准消灭。
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大剂量小蘖硷可使呼吸中枢痹,并出现共济失调,运动抑制,和肌肉软弱。
⒊∶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黄连的成份小蘖硷,小量可以兴奋心脏,增强其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大量则相反。又有轻度降低血压、降血糖的作用,如果不是整理资料,是不会发
现黄连还有这个作用,中药包含很多种单一成份,所以统合协调出来的作用也很
奇怪,这也是西方科学一直想尽办法解开秘密,都无功而返。
⒋∶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小蘖硷有利胆作用,增加胆汁形成,使胆汁变稀,对慢性胆囊炎有良好作用。对
胃黏膜溃疡有修补作用,所以自古有黄连厚肠胃之说,但是需小量才可以。
※炮制
药如不制,如兵不练。这句话在黄连可以得到证明,因为黄连自本经就开始使用
,所以经验是非常丰富,为了扩大使用范围,所以加以炮制,加强疗效,李时珍
归纳出九种,近代又多出四种,总共十三种,除了黄连我还想不出,有其他药物
炮制方法是超过十种的,可见黄连很得历代中医的喜爱,而且不断使用研究,我
想清热药可以黄连作为里程碑,深究其作用,可以止於至善了。
例如最常用∶汁炒黄连,清胃止呕。酒炒川连,清头目之火。吴茱萸炒黄连,
降逆止呕。
※一般用量与用法
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研粉吞服,每次三至五分,每日服二至三次。
※注意事项
凡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慎服。
黄连主成份小蘖硷的治疗量相当安全,口服时毒性很小,肠外给予大剂量时,曾
有呼吸痹致死报告,所以黄连灌肠需注意,
题库内容:
黄连的解释
(1) [Chinese goldthread]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Coptis chinensis ),羽状复叶,花小,白色,根茎味苦,是健胃药,并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黄连苦杕大亨历。——明· 刘基 《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goldthread]∶黄连属植物的泛称 云南黄连 (3) [goldthread root]∶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南黄连的根状茎,用作中药, 用于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详细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味苦,入药,性寒,功能泻心火、化湿热,主治湿热泻痢、目赤、口疮等症。 《太平御览》 卷九九一引 三国 魏 吴普 《本草经》 :“黄连,一名王连,味苦寒,生川谷,治热气、目痛、皆(眥)伤、泣出、明目。生 巫阳 。” 唐 白居易 《得钱 舍人 书问眼疾》 诗:“春来眼闇少心情,点尽黄连 尚未 平。” 明 叶宪祖 《 丹桂 钿合》 第五折:“害热的,一贴乾姜附子,伤冷的,喫些黄栢黄连。” 《儿女 英雄 传》 第三七回:“不想这口稠 咕嘟 的酽茶,咂在嘴里,比黄连汁子还苦,攒着眉咽下去。”
词语分解
黄的解释黄 á 像 金子 或向日葵花的 颜色 : 黄色 。 黄昏 。牛黄。 黄澄澄 。信口雌黄。 特指 中国 黄河 :黄灾。治黄。黄泛区。 指“黄帝”(即“ 轩辕 氏”,传说中原始 社会 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事情失 连的解释连 (连) á 相接:连日。连夜。连年。连亘(接连不断)。连襟(姐妹的 丈夫 之间 的 亲戚 关系)。连载。连缀。连理。烽火连天。连篇累(噄 )牍。 带,加上:连带。连坐(一个人犯法,他的 家属 、亲族、 邻居 连带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21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苦口良药清热明目,首选黄连
下一篇: 黄连苦中有“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