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几年来养生行业的兴起,更是让人们对于茯苓有了一定的认识。茯苓是一种具有养生功效的中药材,目前被广泛的运用到医学行业之中,在生活之中人们也常常会将茯苓做成养生粥来食用,既补气养生,又能够强身健体,因此广受大众的喜爱。
开胃汤
取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成汤之后服用。此汤具有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不吃饭的效果。是所有妈妈们的最佳选择。
茯苓豆腐
首先取茯苓粉20克、豆腐500克、胡萝卜适量、香菇适量(可按照人份的需要准备)。然后便将准备好的茯苓粉和豆腐搅拌均匀,放入盐、料酒调味,同时可以将胡萝卜和已经发好的冬菇放入锅中炒至半熟的状态。最后便是将调好的豆腐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转小火慢慢的焖煮,煮5至10分钟即可。由于茯苓豆腐具有健脾化湿、消食减肥的效果,因此该药膳不适合于肾功能不全,痛风的人群食用。
荷叶茯苓粥
需要的食材为荷叶一张,无论是鲜的、干的都可以,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做这道菜首先需要将荷叶清洗干净,并将其煎汤去渣,然后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到去了荷叶渣的汤中,共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可食用。此粥具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的功效,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的人有着辅助治疗的作用。
通过上面信息的介绍,相信人们对于茯苓的食用方法已经是十分的熟悉了。从这些茯苓药膳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药膳每样都有着自己的疗效,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益处,那么茯苓在近年来广受人们的欢迎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了。长期的食用茯苓药膳,不但能够补气养生,还能够健脾养胃。
1、茯苓的功效:
利水消肿,健脾止泻,养心安神。所以用茯苓可以治疗一些相关的疾病,比如说茯苓对于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的人来说,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茯苓本身对于一些像是脾虚泄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茯苓对于各种水肿病的治疗效果也是很好的。
2、食用方法:茯苓的吃法比较多,可以入药,也可以和其他的食材搭配做成相关的药单。茯苓本身来说,还可以做成各种的甜点,像是茯苓饼,所以食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
3、茯苓的产地:茯苓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主产于安徽、云南、湖北。
更多关于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进入:/ask/86a6a7161611547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与禁忌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与禁忌,这种食物的功效是非常明显的,不同的使用方法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最重要的就是要定时按量服用,这种药材平时还是少吃,以下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与禁忌。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与禁忌1 功效与作用:
1、《药征》记载:茯苓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2、《伤寒明理论》记载:茯苓渗水缓脾。
3、《本经》记载: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4、茯苓治子宫肌瘤:茯苓、桂枝、当归、牡丹皮各180克,桃仁、赤芍、海藻、牡蛎、鳖甲各120克,红花75克,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各60克 共研细末,炼蜜和为桂枝茯苓丸,丸重9克,每服1丸,日3次,温开水送,持续服药1年,能使月经正常,肌瘤消失。
5、茯苓治心神失养:茯苓9克,酸枣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5克,甘草3克 水煎服,为酸枣仁汤。亦宜于虚烦不眠、心悸眩晕等症。
6、《儒门事亲》记载:茯苓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
7、茯苓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8、《德生堂经验方》记载:茯苓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
9、《本草衍义补遗》记载: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
10、《局方》威喜丸 记载:茯苓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育):黄蜡四两,白茯苓四两(去皮、作块,用猪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猪苓)。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
食用方法:
1、赤豆薏米茯苓粥
材料: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
做法:
1、先将赤小豆浸泡半天
2、将赤小豆与薏米共煮粥。
3、赤小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
4、成粥后加白糖少许
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薏米甘淡微寒,能利尿消肿,健脾止泻,清利湿热。赤小豆味酸性平,善下行,能清热利湿,解读退黄,通利水道。
2、茯苓山药大枣粥
材料:粳米50克、茯苓20克,枣(干)15克、山药(干)20克、赤砂糖30克
做法: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味即可。
功效:健运脾胃,渗湿止泻,小儿脾胃气虚、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者可经常食用。茯苓甘平,淡渗利水祛湿,补脾益胃,与山药、大枣佐用,药性平和,滋补脾胃,除湿止泻之功更著。
3、土茯苓老龟
材料:乌龟500克、土茯苓30克、盐2克
做法:
1、将乌龟去头、甲,洗净,切块。
2、土茯苓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至汁浓时停火,去渣留汁。
3、将药汁、龟肉、盐入锅,加水少许,共炖至龟肉烂熟时停火即可。
功效:这道汤清热解毒、健脾胃,治小便赤黄。
4、茯苓五味粥
材料:茯苓10克,五味子6克,粳米100克。
做法:
1、把粳米淘洗干净;茯苓洗净后,打成细粉;五味子洗净。
2、把粳米放人电饭煲内,加入茯苓粉、五味子以及水,煮 至粥熟即成。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除湿健脾,滋养心气。
禁忌:虚寒滑精者忌食。
用药禁忌:
1、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茯苓。
2、《本草经集注》记载:马蔺为之使,茯苓恶白敛,茯苓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3、《药性论》记载:茯苓忌米醋。
4、《本草经疏》记载: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茯苓。
5、《得配本草》记载: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茯苓。
6、张元素记载: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损元气。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与禁忌2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茯苓可以用来利水消肿,茯苓对于我们的身体来消肿有独到的功效,它可以增加我们小便的次数,但是对我们的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其次,茯苓还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因为茯苓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和锌元素,能够使得我们的消化功能更加健康。然后,茯苓还能够养心安神,因为茯苓含有安神的成分,同时还对我们的心脏有一定的保养作用。最后,可以降血糖,增强免疫,抗癌抗肿瘤以及治疗感冒喉咙痛。
茯苓的的营养价值:
根据当代的科学研究表明,茯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葡萄糖,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物质能够有效的补充体内的所需的各类营养成分,促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皮肤更加紧致,以及面色更加红润。然后茯苓还可以降低血压,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是特别好的又平价的保养品,最终还能够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我们需要特别知道的一点就是茯苓还能够治疗癌症。
茯苓的禁忌:
首先,茯苓一定不要和米醋等食物一起使用。因为米醋含有的微量元素容易和茯苓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然后,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其次,茯苓肾虚多尿的患者来说,也是不能食用的。因为茯苓本身就是增加小便的次数,尿多的人吃了茯苓,是容易造成肾小管的负担的。最后,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也一定要小心服用,因为茯苓是偏向于去风湿和去除体内的湿气。
茯苓粉功效及食用方法
茯苓粉功效及食用方法,这种食物是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的,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运用范围广,选择合适的食物能让身体越来越好,就要多深入学习一下了,清楚茯苓粉功效及食用方法,才能更好地生活。
茯苓粉功效及食用方法1 茯苓粉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是一种常见中药,茯苓粉是用茯苓制作成的粉末,茯苓粉是白色,也有浅灰色的,冲泡后就变成深灰色的了。茯苓粉含有脂肪,钾元素,镁元素,卵磷脂等成分。茯苓粉可以养心,对安神有好处,茯苓粉可以治疗水肿病,茯苓粉甘,淡,甘可以补身体,淡则能渗入身体,药性比较平和,茯苓粉不但可以祛邪,还可以扶正,对人体有利水的作用,可以消除水肿。茯苓粉可以治疗痰饮,有祛湿的好处,还可以健脾,脾虚的人可以试试茯苓粉。对于脾虚泄泻也可以起到治疗的好处。茯苓粉的具体用量是每次用十五克左右就可以,对于神经衰弱的人可以用茯苓粉改善。
茯苓粉的食用方法
一、茯苓粉可直接制成开胃汤。消化不良,味道不好,不想吃的人可以吃粥粉做成的开胃汤,以促进消化,开胃保健的效果。
二、喜欢粥的人可以用粥粉做粥。这样的粥不仅好喝,而且有很多营养价值。
三、喜欢吃煎饼的人可以用茯苓粉做煎饼。这样的煎饼不仅好吃,而且有很多营养价值。茯苓蛋糕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三步:一是糊;二是锅里炸;三是上碟。
四、喜欢喝茶的人可以用茯苓粉做茯苓橘皮茶。这样的`茶不仅好喝,而且有很多营养价值
以上就是茯苓粉的功效与作用的功效的介绍。茯苓粉可以改善有痰的情况,茯苓粉可以治疗水肿,茯苓粉可以利水,消除水肿,还可以改善脾虚,茯苓粉还可以起到安心能好处,茯苓粉对心悸能有改善的作用。
茯苓粉功效及食用方法2茯苓粉现在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是一种很好的药材茯苓的粉末,效用有很多,比如美容就是其中一种。茯苓粉美容的话方法也有很多,内服外敷的都有。内服的话一般简单的有和水煎服,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做类似茯苓膏之类的食品,做法也非常的简单,讲茯苓粉和牛奶放在一起用大会烧开,做好后取出来稍微冷却一下,之后加入适量的蜂蜜就可以。
茯苓与牛奶搭配食用,可以增强彼此的食疗功效。
适当吃一些自茯苓或者用白茯苓粉做面膜,可以让皮肤变得白皙、光滑。
【茯苓蜜面膜】
适用肤质 除敏感性肤质外的任何肤质。
做法准备白茯苓粉15克,蜂蜜30克,混合调成糊状(如果感觉太黏稠,可以加少量纯净水),避开眼睛和嘴巴周围敷在脸上,1 5分钟后洗净即可。
养颜功效:中医认为茯苓能化解一切黑斑瘢痕,与蜂蜜搭配使用,既能营养肌肤,又能淡化色素斑。想美白的姐妹们可不要错过这款面膜哦。
茯苓性味平和。并无什么明显的副作用,但偶尔也会发生过敏反应,症状常见的有皮肤红肿、丘疹、风团、支气管哮喘,有时可见腹痛等。发生这些过敏反应时,只需要停止食用即可。此外,茯苓利水渗湿,阴虚津伤严重者要慎用。
还有外敷的话一般就是做面膜的方法了,一般用茯苓做的面膜适用于大部分的肌肤,不过为了避免意外,在用茯苓粉做面膜的时候还是要先测试一下是否对这个过敏,有些敏感肤质的人就不适用于这个。一般面膜做法也简单,比如茯苓粉和蜂蜜混合就是一种简单的面膜。
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中医入药,有利尿、镇静作用[药性]甘、淡、平、归肺、胃、肾经。[药效] 败毒抗癌、利水化饮、健脾宁心。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原料]获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做法]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经验方 【原料】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 饼。 【用法】可经常随量吃。 【功效】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 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 [用法]分3次佐餐食用。[作用]健运脾胃,渗湿止泻。小儿脾胃气虚、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者可经常食用。[评注]茯苓甘平,淡渗利水去湿,补脾益胃,与山药、大枣佐用,药性平和,滋补脾胃,除湿止泻之功更著 买回茯苓粉,按照2∶5的比例,与蜂蜜一起冲水,可以提高抵抗力,利水消肿。蒸制馒头、包子等面食时,可在面粉中加入茯苓粉混匀一起蒸,或者将茯苓和山药、松仁、芡实、莲心一起和面,做成烙饼,对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疗效。此外,茯苓还可以做汤、泡酒,在500毫升的酒中,放100克茯苓,每天喝5—10毫升,具有宁心安神、健脾延年的功效。 当归茯苓炖鸡汤:当归50克,茯苓20克,乌鸡一只,生姜一块,水适量,文火共炖,至肉烂 汤浓时,调味装盘即可食用。 ◆莲子茯苓糕材料: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做法:茯苓、莲子、麦冬共研细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用水和面蒸糕食用。功效:宁心健脾,适宜于因心阴不足,脾气虚弱而引起的干渴、心悸、少食、神疲者。◆栗子茯苓粥材料:茯苓15克,栗子10枚,糯米30克做法:将茯苓洗净入锅,加冷水,用小火煎半小时,弃渣留汤,加入栗子肉、糯米,再煮成粥食用。功效:健脾益肾,利湿止泻,适宜于小便不利、慢性肾炎者。◆山药茯苓肚材料:猪肚1只,茯苓100克,淮山100克做法:将猪肚洗净,茯苓、淮山装入肚内,淋上黄酒2匙,撒细盐适量,扎紧口,入锅内加水慢炖至肚子酥烂;将猪肚捞出剖开,倒出茯苓、山药,冷却后烘干,研末装瓶,每次服6-10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取猪肚切片,适当调味后食用。功效:补肾益胃,健脾渗湿,适宜于糖尿病患者荷叶茯苓粥 荷叶1张(干鲜均可),茯苓50克,粳米100克。先将荷叶煎汤后去渣,再加入茯苓、粳米煮成粥,分早晚两次食用。对感受暑热所致的脑胀、胸闷、小便黄、湿热泻痢有较好的疗效,对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神经衰弱都有一定的疗效。消食健胃心苓粥 桂心2g,茯苓10g,桑白皮3g,粳米100g。先煎茯苓、桂心、桑白皮,滤渣取汁,与粳米同煮成粥。每日1剂,作早餐食之。主治饮食停蓄胃脘、上逆犯胃胸满、咳逆、欲呕、饮食不下等症。 祛湿解乏芡苓粥 芡实、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g,加水适量,同煎40分钟后捞出党参和白术药渣,再加入洗净粳米150g,继续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分次调糖食用,连吃数日。主治体虚乏力、虚肿、泄泻等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土茯苓的功效以及适宜的食疗方法
下一篇: 茯苓有哪些用途,茯苓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