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白术10g防风5g黄芪10g白术是生还是熟的?

小七 2023-12-24 10:54:02

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比生白术增强了燥湿健脾益气的作用。方中白术、防风、黄芪是玉屏风散的组成,取其白术益卫固表治疗肺脾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一般用炒白术,但如果患者有口唇干燥、津伤口渴等表现,则用生白术

生白术和熟白术的区别

  白术:菊科苍术属的一种植物,单叶、狭长,花紫色,头状花序,以根茎入药,别名术、冬术、浙术、种术、祁术等。昔为中国浙江特产,现安徽、河北、福建、湖南等省都有栽培。

  生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归脾、胃经,味苦、甘而性温。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熟白术:是一种补虚药,具有健脾益气等效果,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每100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

  炒白术与白术的区别:

  1、生白术偏向于 健脾、通便 。

  2、熟白术偏向于燥湿 。

  3、焦白术偏向于温化寒湿、收敛止泻 。

  4、土炒白术偏向于健脾和胃、止泻止呕 。

7个方子,告别高血脂

我导读

高脂血症是现代 社会 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有并发症时发现。虽然本病的表现不明显,但它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对身体的损害是一个缓慢的、隐匿的过程,往往在患者不知道的时候就对其身体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搞定高脂血症,这些方子大有用处——

01 通脉降脂汤

【组成】

葛根、草决明、山楂、何首乌各30g,红花15g,泽泻、姜黄、淫羊藿各20g。每日1剂,水煎3次,将药液混合后,分早、中、晚温服。30天为1个疗程,复查血脂,连用2个疗程。

偏肝肾阴虚者, 加知母、黄精各15g,枸杞子20g; 偏痰湿内生者, 加藿香、茯苓、半夏各15g,陈皮12g; 偏气滞者, 加枳实、香附、木香、厚朴各15g; 偏血瘀者, 加丹参30g,当归、桃仁、赤芍各15g; 偏脾虚湿胜者, 加苍术、茯苓、莲子肉各15g,薏苡仁20g; 偏脾肾阳虚者, 加黄芪30g,白术15g,巴戟天20g,制附片6g; 偏气阴两虚者, 加黄芪30g,麦冬、五味子、生地黄各15g。

【功效】

活血化瘀,健脾补肾。


02 化痰降脂饮

【组成】

泽泻30g,白术10g,半夏9g,猪苓30g,橘红13g,山药10g,生何首乌15g,生山楂10g,薏苡仁15g,车前草15g。

头晕明显者, 加天麻15g; 视物昏糊者, 加菊花9g,枸杞子13g; 腻苔难化者, 加藿香9g,佩兰9g。

【功效】

健脾化痰,淡渗利湿。

03 扶本祛瘀汤

【组成】

山楂、女贞子、草决明各15g,泽泻30g,蒸何首乌20g,水蛭12g。

痰浊壅盛者, 加半夏10g,陈皮12g,茯苓25g,胆南星6g; 肝肾亏虚者, 加杜仲、枸杞子、怀牛膝各15g; 气滞血瘀者, 加丹参20g,郁金、川芎、赤芍各15g。

【功效】

滋补肝肾,化痰消瘀。

04 柴泽汤

【组成】

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15g,炙甘草5g,鳖甲10g,黄芪15g,防风10g,炒白术10g,郁金15g,泽泻10g。

【功效】

疏肝理气,调理肝脾,活血化瘀。

05 加味四逆散

【组成】

柴胡、白芍各60g,枳实45g,苍术100g,白术60g,瓜蒌120g,薤白45g,水蛭30g,川芎45g,甘草25g。

上药按比例共为细面,每服6g,每日3次。

【功效】

疏肝理脾,宽胸涤痰,活血通脉。

06 育阴降脂饮

【组成】

辽沙参13g,麦冬13g,生地黄10g,当归15g,枸杞子13g,白芍30g,钩藤(后下)30g,川牛膝13g,泽泻15g,菊花9g,草决明15g,莱菔子9g,地龙15g,夏枯草15g。

若头痛较剧者, 加天麻15g,葛根30g,丹参10g; 头晕较重者, 加生龟甲30g,蒸何首乌15g; 腰膝酸软者, 加杜仲15g,桑寄生15g,山茱萸10g; 血压持续不降者, 加罗布麻30g,羚羊角粉(另包冲服)1g,磁石(先煎)13g。

【功效】

滋水涵木,育阴潜阳。

07 通腑降浊方

【组成】

大黄、厚朴、枳实各10g,何首乌、山楂、草决明各30g。

若胃热善饥酌, 加黄连6g,黄芩、栀子、丹皮各10g; 若肝郁化火, 酌加柴胡、郁金各10g,茵陈、虎杖各15g; 若津伤便秘, 酌加生地黄、玄参、麦冬各15g; 若气滞血瘀,胸闷心悸, 酌加丹参、郁金、薤白各10g,瓜蒌15g; 若头晕目眩, 酌加天麻、菊花、钩藤、枸杞子各10g。

【功效】

通便降浊。

百家百方丛书

多个高脂血症的临床用方,让患者不再为高脂血症所扰——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概说部分包括疾病的 历史 源流、名家对本病的认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下篇百家验方收集了大量治疗高脂血症的验方,为读者学习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版权声明

炎热夏季有哪些轻松止汗方法

摘要:容易出汗的人,一到夏天常常满身大汗,特别是腋下很容易出汗,有时候会因为腋下出汗太多而浸湿衣服,真是特别尴尬。夏天汗多怎么办?炎热夏季有哪些轻松止汗方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夏季止汗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夏天汗多怎么办
1、多喝水
有些小伙伴很疑惑为什么夏季出汗多还要多喝水呢?多喝水人体的水分增加不是排汗更多吗?其实我们在夏季出汗后不仅仅是汗液多一个困扰,还有汗液多了之后气味较为难闻。多喝水一是补充体内因为大量流汗导致的水分流失,二是稀释身体内排汗产生的难闻气味,一举两得,记得夏季止汗一定要多喝水哦。
2、不要乱吃药
中医认为气虚会导致易出汗,一旦身体气虚,就会导致津液外泄难以固本,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大量出汗的症状。可以多吃一些补气养气的食物,不要盲目的去一些所谓的补气保健类药物,很容易被虚假宣传蒙骗上当的。另外,气虚导致的流汗过多非常容易辨别,就是夏季吃饭的时候即使开了空调也会满头大汗,这种症状就是气虚哦。
3、少吃油腻食物
夏季到了,今天有小伙伴三五成群结伴去喝酒吃烧烤,然而酒精、辛辣食物都是对于刺激人体分泌大量的汗液,而且喝酒和吃完烧烤之后流汗的气味特别的难闻。另外,熬夜容易导致气虚,也是导致出汗多的原因之一。夏季虽然很美好,小伙伴们也不会养成不良的作息习惯哦,一些要少进行上述行为哦。
4、多运动多出行
夏季出汗很多是因为个人情绪上的原因,有时候是因为天气炎热情绪烦躁在所难免,有时候因为夏季人体激素分泌旺盛导致的亢奋或暴躁,这种情况下是非常容易出汗的。所以呢,夏季也可以多运动多出行,多进行一些可以放松身心的活动哦,这样让自己在夏季本会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整个人都会感觉到萌萌哒的呢!
夏季汗多有哪些止汗穴位
1、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间凹陷处,按揉合谷穴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
2、复溜穴
位于小腿内踝和跟腱之间向上2指宽处,按揉复溜穴能缓解治疗水肿、盗汗、自汗等,帮助身体水分代谢正常。
3、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按足三里有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加快毒素排出、能提高机体防病的能力,适合身体虚弱、汗出过多的人
4、鱼际穴
鱼际穴是手太阴肺经的腧穴,位于手部大拇指关节后、掌蛊中点、赤白肉际处。此穴可调理肺气、清热泻火、止咳平喘,达到宣肺固表的作用,进而达到止汗的效果。
有哪些饮食方法可以帮助止汗
1、夏季止汗茶
黄芪10g、白术10g、防风5g、浮小麦10g冲水代茶饮,每一剂药茶可以喝1天。
2、小麦糯米大枣粥
浮小麦60克、糯米20克、大枣15个(去核)放入沸水中同煮,煮粥至熟烂,吃时可放白糖或红糖。分数次将粥吃完。
3、乌梅黑豆汤
将乌梅15克、黑豆30克、浮小麦50克,放入沸水中煮成浓汤,去掉残渣,剩下的汁加蜂蜜调味即可。
夏季止汗注意事项
如果属于“多汗症”,即在适宜的温度、凉爽的环境下待20分钟还是汗流不止,应该去医院及时检查一下,有时全身性的多汗症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
夏天出汗并非坏事,冬天的阴毒要靠夏天来排除。偶尔出些汗是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没必要采取止汗措施,否则会有害健康。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05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