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有一种鸟为啥叫白头翁?

中药材大全 2023-12-17 18:28:55

有一种鸟为啥叫白头翁?

从前有一只美丽的小鸟,想学点本领。可谁知它不管学什么,都是三天两天就会放弃,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直到头发全白了,它还是什么本领也没学到。从此,它把一头白发传给子孙,让它们世世代代记住这个教训。后来,人们叫它“白头翁”。这个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白头翁就是白头鹎的别名。

白头鹎性格活泼,喜欢成群活动,属于大胆的鸟儿,尽管它体长不过十七八厘米,但却敢于和喜鹊、乌鸦等鸟儿争斗,且往往是群体作战,不取得胜利不罢休,至于人类,它也是并不畏惧。在饮食方面,白头鹎是杂食性鸟类且不挑食,既吃植物性物质,也吃动物性物质,同时食性还随着季节有所变化,是个适应环境很强的鸟儿。

家乡的洪凝河畔,有一种常见的鸟,人们普遍叫“白头翁”,是人类生存生活中的益鸟。学名叫白头鹎(音:bēi)(is),属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

在森林中,有一种鸟,叫白头翁,长得十分美丽动人,可最大的缺点就是懒。

但有时,白头翁还是会学一些本领的。

一天清晨,白头翁听到百灵鸟在枝头上唱着动人的歌。白头翁羡慕坏了,便飞去拜百灵鸟为师,百灵鸟说:“看您长得这么美丽漂亮,唱歌也一定会好听的!”说完,就领着白头翁练习唱歌。才学了两三天,白头翁就吃不消了。因为百灵鸟老师说,必须每天早上出去练嗓音。白头翁照着镜子,看看自己那日渐消瘦的美丽身材和黑黑的眼圈,它开始抱怨了:“气死我了,可恶的百灵鸟,害得我嗓子好疼啊!”于是,它不再打算学习唱歌了,于是偷偷地离开了百灵鸟。

就在这时,天空下起了雨。雨过天晴后,它看到小狗在泥地里画梅花,它惊叹道:“狗哥哥画得真好啊,我要拜它为师!”就这样,白头翁学上了画画。可是它怎么画也画不出来梅花,而且还把狗老师的画弄得乱七八糟,狗老师很生气地说:“哎,您没有这个天分,还是走吧!”白头翁失望地飞走了。

白头翁又看见喜鹊阿姨在电线上盖房子,就跑去学习盖房子。喜鹊阿姨说:“盖房子需要能吃苦,您能坚持住吗?”“我能坚持的!”白头翁说。于是,白头翁便与喜鹊阿姨到很远的地方叼树枝。就这样,十天下来也没盖好一个窝,白头翁既感到不耐烦又觉得很累,就抛下将要盖好的窝飞走了。

白头翁老了,毛发都白了,它后悔了,在生宝宝时,干脆让小白头翁头上就留下一撮白毛,以记住小时要勤奋,否则长大就会一事无成。

白头翁有什么特点它从哪里来的?

白头鹎(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白头鹎
拉丁学名
Pycnonotussinensis

鹎科

动物界

鹎属

脊索动物门


鸟纲
亚种
4种

雀形目
命名时间
Gmelin,1789
英文名称
ChineseBulbul
目录
1 外形特征
2 栖息环境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5 繁殖方式
6 亚种分化
7 保护级别
8 经济用途
9 人工选育
展开
1 外形特征
1.1 野外鉴别

白头鹎
  小型鸟类,体长17-22cm。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两广亚种无此白环,头顶至枕全黑色)。耳羽后部有一白斑,此白环与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均极为醒目。上体灰褐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颏、喉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雄性体重26-43g,雌性26-41g;雄性体长166-220mm,雌性160-201mm;雄性嘴峰13-16mm
白头鹎
,雌性13-15mm;雄性翅长82-94mm,雌性79-92mm;雄性尾长77-90mm,雌性74-88mm;雄性跗蹠20-24mm,雌性19-22mm。
1.2 形态描述

白头鹎
  额至头顶纯黑色而富有光泽,头顶两侧自眼后开始各有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枕部相连,形成一条宽阔的枕环,有的标本枕羽具黑端,有的头顶后和枕全白色(两广亚种无白色枕环,额至枕全黑色)。颊、耳羽、颧纹黑褐色,耳羽后部转为污白色或灰白色。上体褐灰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使上体形成不明显的暗色纵纹。尾和两翅暗褐色具黄绿色羽缘。颏、喉白色,胸淡灰褐色,形成一道不明显的淡灰褐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羽缘黄绿色,形成稀疏而不明显的黄绿色纵纹。虹膜褐色,嘴黑色,脚亦为黑色。
1.3 鸟种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的橄榄色鹎。眼后一白色宽纹伸至颈背,黑色的头顶略具羽冠,髭纹黑色,臀白。幼鸟头橄榄色,胸具灰色横纹。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黑色。叫声一般为“qiang-ding ding-qiang”,伴有颤音。
2 栖息环境

白头鹎
  常呈3-5只至10多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亦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多在灌木和小树上活动,性活泼,不甚怕人,常在树枝间跳跃,或飞翔于相邻树木间,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善鸣叫,鸣声婉转多变。叫声一般为“qiang-ding ding-qiang”,伴有颤音。[1-2]
3 生活习性

白头鹎
  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
白头鹎
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秋冬季大多二、三十只结成大群,活动于樟、楝等树上啄食果实。春夏季则仅3—5个相伴觅食。常栖息于矮树篱或灌丛的最高处,见有昆虫飞过时就飞捕于空中,然后再回到它栖止的树上,大声鸣叫。它的鸣声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为留鸟,一般不迁徙。白头鹎是杂食性鸟类,既食植物性物质,也食动物性物质,同时食性还随季节而异。春夏两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秋冬季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动物性食物中以鞘翅目昆虫为最多,如鼻甲、步行甲、瓢甲。植物性食料大部为双子叶植物,也食一部分浆果和杂草种子,如樱挑、乌桕、葡萄等。
4 分布范围

白头鹎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4.1 国内分布

白头鹎
  中国分布于西至四川、云南东北部;北达陕西南部及河南;东至沿海一带,分括海南和台湾;南及广西西南等地。白头鹎是我国常见鸟类,是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的常见鸟类,繁殖季节几全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意义甚大。目前种群数量还较丰富。
4.2 国外分布
  国外见于琉球群岛和越南北部。
4.3 分布状况
  常见的群栖性鸟,栖于林缘、灌丛、红树林及林园。为香港最常见的鸟种之一。亚种hainanus为留鸟于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及海南岛;formosae为留鸟于台湾;指名亚种遍及华中、华东、华南及东南。冬季北方鸟南迁。现于河北(北戴河)及山东有定期的报道。
5 繁殖方式

白头鹎
  繁殖于3月至8月间。产卵
白头鹎
至少二次,巢于桑树茂密的绿叶丛中,或油茶树上及各种灌木丛中,距地大多2—3米。但亦有筑在高大乔木上的,距地高度约在6米至6.5米之间。巢呈深杯状,用草茎、杂叶、芦苇、草穗及少量细根、石松等构成,内垫以细柔的杂草。卵每产3—4个,呈椭圆形,色淡红,其上更有深红、淡紫等色的斑点。 白头鹎从3月就开始进入繁殖期,一直到8月。在这期间,它们至少要产两次卵,一般巢穴会建在离地面两三米的茂密的桑树绿叶林或是各种灌木中。也有的白头鹎会把它们的巢建在高高的乔木树上,大约离地面6米以上的高度。巢穴是用杂草、掉落的树叶、芦苇、草穗、石松和一些草的根茎做成的,形状为杯子状。窝内还会放上嫩草。白头鹎每次可以产下3到4个蛋,蛋的形状为椭球形,颜色为淡淡的红色,蛋的表面还会带有一些深红的淡紫色的斑点。
6 亚种分化

白头鹎
  (4种) 1.Pycnonotus sinensis sinensis分布于中国的中西部(四川、陕西、长江流域、广西、广东,福建、北京和河北),越南,南海和韩国。
  2.Pycnonotus sinensis hainanus分布于中国海南、广东东南,越南北部和中部。
  3.Pycnonotus sinensis formosae 分布于台湾(不包括太鲁阁峡谷南部和东南沿海)。
  4.Pycnonotus sinensis orii分布于琉球群岛(冲绳和八重山岛)。
7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图片:概述图—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分布图)
8 经济用途
  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为保护鸟类。
9 人工选育
9.1 1、鸟的选择

白头鹎
  鹎科鸟类多食虫、兼食果实,较难达到人工繁殖。一般饲养白头鹎是为听其悦耳鸣声,故多选择雄鸟。白头鹎雌雄羽色相似,较难区分,有经验的人可根据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白色清晰,雌鸟稍发污等特征鉴别出来。幼鸟头灰褐、背橄揽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容易跟成鸟区分。因野外捕捉的成鸟胆小,不易驯熟,故通常掏长羽芽的雏鸟或将离巢的幼鸟饲养。
9.2 2、笼的特点
  白头鹎食昆虫和水果,粪便多而稀软,喜欢水浴,因而鸟笼的底宜为亮底,下边有托粪板,便于粪便漏下和清刷。可自制竹笼,圆型(直径26厘米,高30厘米)或方形(26×26×30的厘米)。在北方,亦可用点颏笼饲养。
9.3 3、饲料喂法
  饲养白头鹎可以一种粉料做为常备饲料,比如把玉米面、花生米粉、熟鸡蛋黄按5:2:3的比例混匀喂给,或者喂点颏粉(绿豆面、玉米面、熟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2:1配合);经常补充些水果和昆虫幼虫及蛹。
9.4 4、管理调教

白头鹎
  在人工饲养下白头鹎属软食鸟,水罐内的水容易污染,每天需要清刷并换新鲜饮水。喂给的水果当天吃不完的应把剩余的取出。每天(夏季)或隔日(春、初秋)供给浴水,任其自行水浴。每周洗刷一次鸟笼。白头鹎不耐寒,在北方饲养冬季一定要移至室内饲养,停止外出溜鸟。 红耳鹎、白喉红臀鹎、黄臀鹎等鹎科鸟类,均可以参照上述方法饲养。
9.5 5、饲养要求

白头鹎
  白头鹎适合吃一些柔软细嫩的食物,它用的水罐很容易被污染,每天都要给它清洗水罐,还要保证它总是喝到干净的水质。当天没喝完的水一定要换掉。夏季要提供白头鹎洗浴用的水漕,春秋也需要,它会自己梳洗。鸟笼要随时保持干净,每周都要彻底清洗一次。白头鹎是害怕寒冷的,在北方饲养这种鸟类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生活环境的温度,冬天要挪到室内饲养,而且天气过冷不适宜外出遛鸟。
词条标签: 鸟 雀形目 动物 鹎科 鹎属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85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