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人艽、大艽均指生秦艽。没有黍艽这种叫法的东西,估计是笔误或者看错了,和秦字比较像而已。
[秦艽jiāo]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宽而长,根可药用,主治风湿痛。【功效】: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
秦艽(.),别名: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多年生草本植物,圆柱形根,基生叶较大,茎生叶3-4对,披针形叶片,基部连合;夏秋开筒状深蓝紫色花,花丛生于上部叶腋成轮状,裂片先端尖;长椭圆形蒴果。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治治疗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产于蒙古、俄罗斯、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宁夏、河北、陕西、新疆、东北、山西等地。
【主治】: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小便不利。①《本经》:"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②《别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③《药性论》:"利大小便,瘥五种黄病,解酒毒,去头风。"④《四声本草》:"疗酒黄,黄疸。"⑤《日华子本草》:"主骨蒸,治疳及时气。"⑥《珍珠囊》:"去阳明经风湿痹,仍治口疮毒。"⑦《医学启源》:"治口噤,肠风泻血。《主治秘要》云,养血荣筋,中风手足不遂者用之。去手足阳明下牙痛,以去本经风湿。"⑧王好古:"泄热,益胆气。"⑨《纲目》:"治胃热,虚劳发热。"⑩《本草正》:"解温疫热毒,骨蒸发热,潮热烦渴及妇人胎热,小儿疳热瘦弱。"
【性味归经】:苦辛,平。①《本经》:"苦,平。"②《别录》:"辛,微温,无毒。"
入肝、胃、胆经。①《汤液本草》:"手阳明经"②《本草蒙筌》:"入手太阳经。"③《纲目》:"手、足阳明经,兼入肝、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l.5~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用药忌宜】:久痛虚羸,溲多、便滑者忌服。①《本草经疏》:"下部虚寒人,及小便不禁者勿服。"②《本草汇言》:"凡病阴虚血燥,精竭髓衰之证,非配大剂滋养药不可。"③《本草从新》:"大便滑者忌用。"
【药物配伍】:①《本草经集注》:"菖蒲为之使。"②《药性论》:"畏牛乳。"
性味归经
辛、苦,平。归胃、肝、胆经。[7]
功能主治
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7]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7]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8]
贮藏
置通风干燥。
注意事项
药性润而不燥,无论寒湿、湿热、痹证新久,皆可应用。在配伍方面常与防风、羌活、独活、桑枝等同用。此外,秦艽还常与祛风解表药同用,治疗表证枝体酸痛之症。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茯苓、泽泻等配伍。治疗骨蒸潮热,常与鳖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7]
秦艽生药鉴定
药材性状
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82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秦艽种子多少钱一公斤?
下一篇: 秦艽怎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