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哦,不仅可以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养生保健的哦,熟地可以食用的,同时也可以泡酒,比如说和黄酒搭配的话具有养血补虚的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熟地黄补虚酒的做法。
熟地黄补虚酒
饮服方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10-20毫升
食疗功效:养血滋阴、益智安神
适宜人群: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之失眠健忘、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心悸怔忡、潮热盗汗、口燥咽干、须发早白、容颜早衰等
禁忌人群:无明显禁忌,无以上相关症状等人群需谨慎服用
熟地黄补虚酒所需材料
主要食材白檀香、枸杞子、薏苡仁、制首乌、当归、龙眼肉、熟地黄、白酒
熟地黄补虚酒的制作方法
将上药与白酒共置入容器内,密封漫泡7日,每日摇动1次。7日后可开始服用
熟地黄补虚酒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黄、枸杞子、制首乌滋阴填精;当归补血和血。龙眼肉养血安神;炒薏苡仁、白檀香健脾利湿、理气和胃。熟地黄补虚酒诸药与酒合用,共奏养血滋阴、益智安神之功。熟地有强心和增强白细胞免疫力的效果,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这样的保健酒不仅可以补血养血,而且还可以安神养血哦,对于身体虚弱的人群来说是不错的选择,适当的饮用,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呢。
关于熟地黄补虚酒的具体的做法,大家是不是也都学会了呢,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呢,方法简单,而且有利于消化和吸收,熟地黄补虚酒养血补虚安神益智强免疫,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一、典籍摘要
《珍珠囊》 :“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本草纲目》 :“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本草从新》 :“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
《药性歌括四百味》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本草利害》 :“〔害〕按熟地乃阴滞不行之药,大为脾胃之病所不宜。凡胸膈多痰,气道不利,升降窒塞,药宜通而不宜滞,汤液中应避地黄,故用宜斟酌。胃虚气弱之人,过服归地,必致痞闷食减,病安能愈。”“〔利〕甘微温,补脾、肝、肾,养血滋阴,为壮水之主药。”
《本草备要》 :“滋肾水,补真阴,填骨髓,生精血,聪耳明目(耳为肾窍,目为肝窍。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聪),黑发乌髭。治劳伤风痹,胎产百病,为补血之上剂”
《冯氏锦囊秘录》 :“大补血衰,倍滋肾水,填骨髓宜真阴,专补肾中元气,兼疗藏血之经,折跌绝筋伤中,五劳七伤血痹,五脏内伤,补绝纹断,通血脉益气力,聪耳目乌须发,退虚热而润燥,补精血而调经。伤寒后,胫腹最痛者殊功,新产后脐腹急痛者立效。浊中浊者坚强骨髓,内伤之病肝筋肾骨受之。熟地专滋肝肾,而内伤筋骨髓肾所之必用也。”
《雷公炮制药性解》 李中梓:味甘苦,性温,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活血气,封填骨髓,滋肾水,补益真阴。伤寒后胫股疼痛,新产后脐腹难禁。利耳目,乌须发,治五劳七伤,能安魂定魄。
熟地黄为补血之剂,而心与肝,藏血生血者也,故能入焉。其色黑,其性沉阴重浊,经必受其益,而劳伤惊悸,并可痊矣。
《本草新编》 :熟地,味甘,性温,沉也,阴中之阳,无毒。入肝肾二经。生血益精,长骨中脑中之髓。真阴之气非此不生,虚火之焰非此不降。洵夺命之神品,延龄之妙味也。
世人以其腻滞,弃而不用,亦未知其功效耳。夫肾有补而无泻,是肾必宜补矣。然而补肾之药,正苦无多。山茱萸、牛膝、杜仲、北五味之外,舍熟地又用何药哉。况山茱萸、牛膝不可为君,而杜仲又性过于温,可以补肾火之衰,而不可补肾水之乏。此熟地之必宜用也。熟地系君药,可由一两以用至八两。盖补阴之药与补阳之药,用之实有不同。补阳之药,可少用以奏功,而补阴之药,必多用以取效。以阳主升而阴主降。阳升,少用阳药而气易上腾。阴降,少用阴药而味难下达。熟地至阴之药,尤与他阴药有殊,非多用之,奚以取胜。或谓熟地至阴之药,但其性甚滞,多用之而腻膈生痰,万一助痰以生喘,亦甚可危也。此正不知熟地之功力也。自神农尝草之后,将此味失谈,遂使后世不知其故。虽历代名医多有发明,而亦未尝言其秘奥。
二、现代研究
成分: 主含毛蕊花糖苷、单糖和多氨基酸等。《中国药典》规定:含毛蕊花糖苷不得少于0.020%。
作用: 本品有促进造血、增强记忆、增强免疫、降血糖等作用。
药理: 有强心、利尿、抗过敏、降血糖等作用。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作为一种较为十分常见的'中药材,禁忌人群对这种食物会比较敏感,但它不仅仅只有功效和作用,身体寒凉的人要尽量少吃,看完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小伙伴们你们了解了吗?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1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熟地黄补充信息:熟地黄均为统货,一般不分等级。以个大,体重,质柔软油润,断面乌黑,味甜者为佳。
尤以河南产怀庆地黄最佳,为四大怀药之一。熟地黄根据不同炮制方法可分为蒸熟地黄、酒熟地黄、姜酒制熟地黄、砂仁制熟地黄、熟地黄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制熟地黄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阴蛀。适合人群该品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
食疗作用甘,微温。归肝、肾经。入血分,质柔润降。熟地黄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做法指导凡血虚心脾失养,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者,宜与当归相须为用;
凡肝肾阴虚,头目昏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盗汗,可与山茱萸,山药,牡丹皮等配伍;若在此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可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梦遗,尺脉有力者。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2熟地黄,最早出现于《本草图经》中,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或炒炭用。
熟地黄也叫熟地、大熟地等。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熟地黄具有补血养阴、益精填髓的功效,是补血汤药中常用的中药之一。1.补血养阴:常用于治疗心血虚心悸等,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的药同用;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及月经不调,常配伍当归、白芍、川芎等同用。2.益精填髓:治疗精血亏虚,须发早白,常与何首乌、牛膝、菟丝子等配伍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
熟地黄一般煎汤内服,每日用量10-15g;或者做丸散;或熬膏服,或浸酒喝都可以。熟地黄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腹胀腹痛、食少便溏者忌服。如需大量长时间使用,则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生地与熟地的区别: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熟地黄是生地黄的加工品,二者功效有别,生地多用于清热滋阴,熟地多用于养血补肾。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中药熟地泡黄酒调理气血虚弱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