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的花粉。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作用,为较常用中药材。由于蒲黄的性状为粉质,又无臭无味,典型的性状特征不明显,故极易掺假。属于近期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上发现有严重质量问题的28种中药材之一。
蒲黄的掺假方法主要有:将蒲绒粉碎,掺入蒲黄花粉中充蒲黄,名曰草蒲黄;用淀粉或滑石粉染色掺入蒲黄中伪充蒲黄;将松花粉掺入蒲黄中销售;掺入极细的黄沙等。
从以下四点可以鉴别蒲黄是否掺假
1.看色与形:蒲黄色鲜黄自然,粉粒细微均匀。如果颜色亮黄或灰暗,粉粒里面有纹线,则里面就有掺假或有粉碎的蒲绒。松花粉最相似,但色稍暗,微有松香气味。
2.比手感:净蒲黄用手捻则滑腻感适中,且易附着手指上。如果有绵软感,则掺有粉碎的蒲绒,如果很滑利,则可能掺有滑石粉。
3.用水试:取少量试品放于水(常温)中则飘浮于水面而不下沉,并有吸附黏接成球珠形小块分散于水的表面,水不变黄,表明没有掺入染色的细沙、滑石粉或淀粉等。如果水色变黄或有物质下沉,就有问题了。如果用开水冲,则水呈混悬状黄色,水变黏稠,说明掺有淀粉;如果沉淀明显,说明掺有滑石粉等;如果有松香气味,说明掺有松花粉。
4.过筛:纯净的蒲黄可以完全通过120目的分样筛。取少量试品用120目的分样筛进行振动筛分,有黄沙或者粉碎的蒲绒者会留在筛内。颗粒的是沙子,小绒团的是蒲绒。
5.用火试:取少量置于锡纸上燃烧,初冒白烟,后火焰呈均匀红色而无烟,燃烧后灰烬黑色,用手指捻灰烬无顶指感,否则就有问题。
如何辨别真假花粉?
简单的检验方法主要是采用看、嗅、尝、从蜂花粉外形、颜色、干燥度、气味、滋味和杂质等方面进行检查。
外形:颗粒整齐、无粉末、无霉变、无虫蛀或鼠类破坏的迹象。
颜色:颜色一致,表面光滑有光泽。
干燥度:蜂花粉团颗粒大小一致,直径约为2.5~3.5毫米,每粒干重10~17毫克,将花粉团在手里轻轻搓,有唰唰响声,有坚硬感。
气味:新鲜花粉有特殊的辛香气。
滋味:新鲜花粉味苦涩,略有甜味,无异味。
杂质:新鲜花粉中不能混有蜂尸、泥沙等杂质。检测时,可称取10克花粉放入大试管中,加入30毫升水,搅拌至花粉全部溶开后静置30分钟,目测试管底部杂质沉淀量。
怎样辨别花粉的真假
花粉检测法
(1)目测
比较好的花粉,颗粒整齐、颜色一致,无杂质、无异味、无霉变、无虫迹、干燥好,品种纯正。正常情况下,比较纯的花粉具有某一品种特有的颜色,具有光泽感,混入的其他花粉粒应在7%以下,最高不得超过15%;花粉团的大小应基本相同,没有细末和虫蛀,具有某种花粉相对固定的形态。通常花粉团呈不规则的扁圆形团粒状,并带有采集工蜂后足嵌的痕迹。
(2)鼻闻
鲜花粉有明显的单一花种清香气,霉变的花粉或受污染的花粉无香气味,甚至有难闻的气味或异味。伪造的蜂花粉无浓郁的香气。
(3)口尝
取花粉少许放放口中,细细品味。新鲜花粉的味道辛香,多带苦味,余味涩,略带甜味。花粉的味道受粉源植物花种的影响差别较大,有的花粉较苦,有的花粉很甜,个别的花粉还有麻、辣、酸感。伪造的花粉无辛香味道,团粒也不怎么规则。
(4)手捻
新鲜花粉含水量较高,手捻易碎、细腻、无泥沙颗粒感。若手捻时有粗糙或硬沙粒感觉,说明花粉中泥沙等杂质含量较大。干燥好的花粉团,用手捻捏不软、有坚硬感。如用手一捻即碎的花粉,说明没有干燥处理好,含水量较高,也有可能因受潮发霉而引起变质。
是真的。荷花花粉还有独特的腥气,不象玫瑰花粉喝的比较
如何辨别花粉的真假
优质的蜂花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要新鲜,保证活性物质不受损失;
二要细菌数在安全的范围内;
三要不霉变。 蜂花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很容易受潮和污染、发生霉变。蜂花粉必需经过科学的灭菌和低温干燥处理,才能保证服用安全性。
简易鉴别蜂花粉的方法主要采用看、嗅、尝、触,即从蜂花粉外形、干燥度、气味、滋味、颜色、杂质来鉴别其质量的优劣。外形蜂花粉团颗粒为不规则扁圆形,颗粒整齐,无粉末,蜂花粉团颗粒大小一致,直径为2.5~3.5毫米,每个干重10~17毫克,带工蜂后肢嵌入蜂花粉的痕迹;无霉变、无虫蛀或鼠类毁坏的迹象;而伪造蜂花粉大小不一,不易压大碎,无工蜂后肢痕迹。
蜂花粉有假的吗?如何分辨蜂花粉? 5分
有假的
常见分辨花粉真假的方法
1、眼观:质量好的蜂花粉应该团粒整齐,大小基本一致,没有霉变、虫蛀痕迹;伪造的花粉团粒大小不一,无工蜂后足嵌如的痕迹。
2、鼻闻:新鲜蜂花粉有明显的单一花粉的清香气,霉变或受污染的蜂花粉无香气,甚至有难闻的气味或异味,伪造的蜂花粉无浓郁的香气。
3、口尝:新鲜蜂花粉的味道辛香,多带苦味,余味涩,略带甜味。蜂花粉的味道受粉源植物花种的影响差别较大,有的很苦,有的很甜,个别的还带有麻、辣、酸感。伪造的蜂花粉无辛香味道。
4、手捻:用手捻有粗糙或硬砂粒感觉,说明蜂花粉中泥沙等杂质含量大。干燥好的蜂花粉,用手指捻捏不软、有坚硬感。用手轻轻一捻捏即碎的蜂花粉,说明没有干燥处理好,含水量高。三是对破壁花粉要认真判断其真假:破壁花粉粒度极细,附着在潮溼的平面或容器壁上,不易清除干净;将花粉放在液状蜂蜜中充分搅匀,真正的破壁花粉在蜂蜜中呈悬浮状,而未破壁的花粉粒度大,会很快发生沉淀。
如何辨别松花粉的真假?
松花粉又名松黄,是松科植物马尾松和油松的干燥纯净花粉。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松花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亦有记载。松花粉含有最长寿生命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份,其中包括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酶与辅酶、核酸、单糖、多糖等。据文献报导,松花粉有抗疲劳、护肝,改善心脏、血液、血管的功效,对心血管能起到保健作用,另对肥胖病、便秘、前列腺疾患等亦有疗效。松花粉还能促进面板细胞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增加面板弹性,使面板洁白红润健美,是国际公认的美容品。随着松花粉的作用逐渐被认可,松花粉走进了药店、超市,销售量逐年增大,因松花粉难于采集,故掺假现象严重。笔者从性状、水试、显微等方面对松花粉纯品和松花粉掺伪品进行了鉴定比较,旨在提请广大消费者和中药鉴定工作者注意辨别。松花粉纯品是淡黄色均匀细粉,体质轻飘,易飞杨l 。松花粉掺伪品是乳白色不均匀细粉,手指轻捻即嵌入指纹里,不易去掉(白色淀粉)。1.水试松花粉纯品漂浮于水面,无下沉物出现,水澄明;掺伪品少部分漂浮于水面,大部分逐渐下沉,水浑浊,倾出上层水,沉淀物分2层,上层为淡黄色粗糙残渣,下层为白色粉末。2.显微鉴定分别取松花粉纯品、蒲黄纯品各适量于载玻片中央,加水合氯醛透化,加稀甘油2滴,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另取松花粉掺伪品、掺伪品的水面漂浮物、沉淀物中上层黄色残渣和下层白色粉末各适量于载玻片中央,加水合氯醛透化,加稀甘油2滴,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松花粉纯品是类圆形花粉粒,两侧各有一个膨大的气囊,掺伪松花粉的花粉粒明显与之有极大的区别。与蒲黄纯品比较后,可确认掺伪松花粉是用少量蒲黄与一味富含淀粉粒的中药掺杂而成。根据掺伪品中看到的淀粉粒、纤维束和针晶束,初步推测“富含淀粉粒的中药”可能是山药粉末。水试和显微鉴定结合观察到的结果是:大量花粉粒和少量淀粉粒漂浮于水面;质量重体积大的纤维束、针晶束和导管在沉淀物上层;质量重、体积小而颗粒大的淀粉粒则处于沉淀物下层。
如何分辨茶花粉的真假?
真正纯正的花粉应该是很香的,淡淡的甜,略略回苦,吃后嘴里一直会有留香.
不过现在市面上的花粉都会有水分灰份超标的问题,如果是一粒粒的那种就都有这种问题,因为它们还只是原料阶段,杀菌是肯定没有做到的,而且没有经过破壁的话,会伤胃还不会被完全吸收.如果颜色还不均匀的话就更说明纯度很低并且比较脏。如果是粉状的且颜色很淡的话就多半加了淀粉了.如果觉得甜味比较重而基本不苦的话那就是加了麦芽糖了.
所以花粉还是得好好选的呵呵~~~~`花粉是很好的东西
我推荐你用香港与容的那款花滋,我跟我姐姐一直都吃它家的,它的质量确实很过关
怎样辨别真假荷花花粉
荷花花粉为黄色。
花粉细胞呈近似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直径约65μm~68μm。具三沟,沟宽。壁厚4.4μm~5.2μm。表面有颗粒状纹。
荷花粉素有花粉之王的美称,口感微甜,颜色金黄美丽,颗粒娇嫩易碎,不宜晾晒,冻干为好但成本很高。 新鲜花粉含水量较高,手捻易碎、细腻、无泥沙颗粒感。若手捻时有粗糙或硬沙粒感觉,说明花粉中泥沙等杂质含量较大。
茶花粉和荷花粉及所有的花粉主要功能相差不大,但荷花粉口味更易让人接受,而且属纯无污染的天然产品,仅江南主产,荷花粉又比较少,某些独特的功能是其它花粉不能相比的,价格也比其它花粉要高一倍到数倍。
药用植物的性状主要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坡向坡度、水分、微生物等)及年龄因素影响。其中环境因素是决定性状特征的关键,遗传和年龄因素是基础。药用植物研究应以经验鉴别为基础,采用有效组分、基因鉴别、参考成分鉴别,先进的标准不一定是化学的,能用最基础的方法鉴定就是最好的。
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类药材大多数来源于草本的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少数为蕨类植物。就根部而言,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常有分支,通常为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少数根部细长,集生于根茎上,如威灵仙、龙胆等。单子叶植物根多为块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等。根的表面常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根类药材上所附的根茎在外形上多与根有显著不同,比较容易区别,如人参、桔梗上部的“芦头”以及龙胆、藜芦的根茎部分等。有时根类中药的上端为根茎,向下逐渐过渡为根,两者之间在外形上无明显的分界线,如当归、防风、常山等。
根茎类药材的外形常因类型而异,但外表面均与地上茎一样有节和节间,单子叶植物尤为明显,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柄基部残余物或叶痕,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茎上面或顶端常残存茎基或茎痕,侧面和下面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蕨类植物的根茎常有鳞片或密生棕黄色鳞毛,如狗脊等。
茎木类药材
木质藤本植物的藤茎和木本植物的茎枝,多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有的扭曲不直,粗细大小不一。表面多为黄棕色,少数具特殊颜色,如槲寄生呈黄绿色,鸡血藤呈红紫色。表面粗糙,可见深浅不一的裂纹及皮孔,并有叶痕及枝痕。质地坚实,断面纤维性或裂开片状。平整的横切面木质部占大部分,具放射状花纹和年轮,有的导管小孔明显可见,如青风藤等,有的可见特殊的纹理,如鸡血藤和大血藤等。
木类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次生代谢物质,如树脂、树胶、油类等成分,故药用的多为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木类药材多数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表面颜色特异,如黄白色的沉香、紫红色的降香、棕红色的苏木,有些木类中药表面具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如沉香等。质地和气味可帮助鉴别,如多数木类中药质重,如沉香质重,具香气;白木香质轻,香气较淡。
皮类药材
皮类药材通常是指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形成层以外部分入药的药材,少数为根皮。皮类药材形态较特殊,在鉴定时要特别注意观察皮片形态和折断面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判断皮内组织的组成和排列方式。如用抽心法(抽去木质部)制成皮类中药牡丹皮为管状,苦楝皮折断时裂面形成明显的层片状。
叶类药材
鉴别叶类药材时,往往需要在水中浸润展开后才能鉴别。要注意到叶的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观、叶脉、叶尖、叶缘、叶基、质地、叶柄的有无、长短,是否带有细嫩茎枝,以及气、味等。其中,叶类药材的颜色,是指大量药材所呈现的颜色,多为暗绿色或灰绿色,有时呈黄绿色或绿棕色,亦有特殊如紫苏叶,下表面为紫色。叶的表面观,一般指角质层的有无、厚薄;上、下表面毛茸的有无及分布;对日光透视时能否见到透明腺点(油室)及红棕色木栓斑点(如桉叶);放大镜下观察是否见有凹点状腺鳞(如紫苏叶)。
此外,还应注意到叶鞘及托叶的有无,叶柄的有无及形状(平直、槽状、扭曲等),叶柄是否具翼(如紫苏叶)。测定叶类的“气孔指数”常可用来区别不同种的植物中药。测定“栅表比”亦可区别同属不同种的中药。由于同种植物的叶上“脉岛数”是固定不变的,且不受植物生长的年龄和叶片的大小变化,故有时测定“脉岛数”亦为鉴别特征之一。
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鉴别时,完整花要注意观察花托、萼片、花办、雄蕊(莲须)和雌蕊的数目及其着生位置、形状、颜色、被茸毛与否、气味等。花序除单朵花的观察外,还需注意花序类别(夏枯草为带花的果穗)、总苞片或苞片等。花的某一部分注意区分是花的哪一个部位(番红花为柱头,蒲黄为花粉粒),再仔细观察。特别注意“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外表纹理、萌发孔的类型、数目等常因植物品种不同而异。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分批采摘,以保证质量,应注意鉴别。花类药材由于经过釆收、干燥运输等,常皱缩、破碎而变形,如果肉眼不易辨认的,需将干燥的药材先放入水中浸泡后,要用放大镜或解剖镜来识别。
果实及种子类药材
首先要确定是果实还是果实的一部分,注意区分果实的类型和一般特征,如成熟或未成熟、真果或假果、单果、聚合果或聚花果、浆果、柑果或瘦果等。无论果实还是种子,主要注意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气味等,其中要特别注意表面特征,如表面的颜色、皱纹、有无附属物等,种子的表面还要注意种脐、种脊、合点、种阜、假种皮(龙眼肉)等特征。果实的外部通常有些附属物,如宿存的花被(地肤子)、花柱、花序或果柄等。此外,“镶嵌细胞”为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共同特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18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识别真假葛根
下一篇: 识别真假山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