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刀豆真假识别

佚名 2023-11-11 00:58:46

刀豆真假识别

刀豆又称大弋豆、刀豆子,为豆科植物刀豆的种子。其性温,味甘,含有蛋白质、脂肪、尿素酶、血球凝集素、刀豆氨酸、淀粉等成分,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寒呃逆、呕吐、腹胀、肾虚腰痛、痰喘等症。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常春油麻藤的种子冒充刀豆,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刀豆

外观呈扁卵形或扁肾形,长约2~3.5厘米,宽约1~2厘米,厚约0.5~1.2厘米,表面淡红色或红紫色,少数类白色或乌黑色,略具光泽,微皱缩不平。边缘具灰黑色种脐,长约1.5~2.5厘米,其上有类白色膜片状的珠柄残余,靠近种脐的一端,有珠孔呈小凹点状,他端有一深色的合点,合点与种脐间有隆起的种脊;质坚硬,难破开,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内有2片肥厚的子叶,黄白色,胚根细小,位于珠孔的一端,歪向一侧;闻之气无,口尝味淡,嚼之具有豆腥味。

伪品常春油麻藤的干燥种子

外观呈扁椭圆形或类扁圆形,表面为棕至棕黑色,边缘有黑褐色、近环形的种脐,约占种子周长的一半以上。种脐有灰黑色珠柄残基;虽亦质硬,但内表面为黑褐色,子叶为灰白色;闻之虽亦气微,口尝亦味淡,但嚼之无豆腥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刀豆所含的血球凝集素具有抗肿瘤作用,能使肿瘤细胞重新恢复到正常细胞的生长状态,血球凝集素可凝集由各种致癌剂所引起的变形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只有在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方能凝集,这是与变形细胞表面膜上的葡萄糖或甘露糖样的部位结合而起作用的,而这时正常细胞是被掩盖着的,故不会起到凝集作用,而伪品常春油藤的种子虽与刀豆为同科植物,但不具备这些功效,故不可代替刀豆使用。

人体为何会中毒?各种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中药有毒性,其实是一个基本常识。但由于人们现在更多的是使用西药,西药的化学毒性比较明显、剧烈,给人印象较深。而中药多是生物制药,毒性比较低且不十分明显,使不少人产生中药无毒的认识误区。以致近来有关中药也有毒性的宣传似乎成了“新发现”,并使不少患者对中药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在一些医院临床医生也不敢开中药,药房不肯进中药。

中药的毒性,自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中药时就有记载。他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采取了加工炮制、配伍禁忌、合理使用等多种方式方法,使中药的毒性降至最低,有效成分发挥最大功能,又不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

植物中毒

菜豆

又称扁豆、四季豆、刀豆、豆角、芸豆。生的菜豆中含有对人体有害成分,人们食用了

炒、煮不透的菜豆后可中毒。

毒性:有毒成分为扁豆豆荚中含的皂素和豆粒中含有的血细胞凝集素。放置过久的菜豆

可产生大量 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皂素对消化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还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性炎症,并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血细胞凝集素具有红细胞凝集作用。亚硝酸盐可形成高铁

血红蛋白血症。

中毒表现:进食不熟的菜豆后数分钟至2~4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胃部烧灼感、腹胀,水样便等,重

者可出现头晕、头痛、四肢麻木、心慌、胸闷、呕血等症状,少数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口服活性炭50克。出现呕血、呼吸困难、皮肤黄染等严重症状时要

及时到医院就诊。经恰当的处理后多在1~3天内恢复。

中毒预防:皂素在100℃,经30分钟毒性消失。不要进食放置过久的菜豆,烹制前要洗净,最好能够在水中

浸泡15分钟;菜豆烹调至无原有的生绿色和生豆味即可。

蓖麻

蓖麻,又名草麻、红麻。种子称为大麻子或蓖麻子,含油50~70%。油可作为工业用油或医用缓泻剂。生食种子或服过量蓖麻油可引起中毒。

毒性:叶、枝、种均有毒。主要毒性成分为蓖麻毒素和蓖麻碱。前者为毒蛋白,对肝、肾有较强毒性,并可抑制呼吸和血管中枢,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人的致死量为2~7毫克;后者含氰基,对肝、肾有损害,160毫克可致人死亡;另外尚有蓖麻凝血素,对红细胞有强烈凝集作用。小儿生食蓖麻子2~7粒,成人生食12~20粒,可致死。

中毒表现:食后18到24小时出现咽部烧灼感、头痛、恶心、呕吐、腹痛、昏睡、高热、皮肤红斑等。严重者可便血,心、肾功能障碍。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口服蛋清、牛奶。出现中毒表现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中毒预防:庭院不要种植蓖麻。中毒一般为儿童,所以在外出旅游时要学会识别方法,不要随便采食野果。

油桐

又名三年桐、五年桐、桐树。其果实榨出的油称桐油。桐油的外观、味道与一般食用植物油相似,大量误食桐油、桐子或多日连续少量进食,均可导致中毒。

毒性:油桐树的叶、树皮、种子、根均含有毒成分,种子的毒性最大。主要有毒成分为桐子酸及异桐子酸,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并可损害肝、肾。榨油后的桐油饼所含毒甙,毒性大于桐油。

中毒表现:食后半小时到4小时出现口渴、胸闷、头晕。多数患者有全身无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为水样便。严重者可有便血、四肢麻木、呼吸困难及肝脏、肾脏损伤。发病较慢者可有发热。

预防:禁食桐油、桐饼或桐子;不要将桐油与食用油放在一起,以免误用。不要用盛过桐油的容器再盛食用油。桐油有特殊气味,所以不要食用有异味的油或油炸食品。

荔枝

荔枝为荔枝树的果实,荔枝核可以入药。过量进食荔枝可以中毒,称荔枝病。

毒性:中毒机理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食入大量荔枝会影响其它食物摄取和能量代谢,使得血糖减低,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中毒表现:大量进食荔枝后出现饥饿、口渴、恶心、头晕、眼花、心慌、出汗、面色苍白、皮肤冰冷等表现,严重者会发生昏迷、抽搐、呼吸不规则、心律不齐、四肢及面部肌肉瘫痪,血压下降,呼吸、心脏停止死亡。

紧急处理:进食荔枝后,如出现饥饿、无力、头晕等症状时,要尽快口服糖水或糖块,一般多能很快恢复。出现中毒表现者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中毒预防:食荔枝要节制,不要过量食用。

桑椹

桑椹为桑树的果穗,可入药或生食。桑椹含维生素、胡萝卜素、挥发油、胰蛋白酶抑制物等,后者为主要有毒成分。食入过多可致中毒。

毒性:桑椹所含的挥发油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肠道内的多种消化酶,特别是对胰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较强,使其不能破坏C型产气荚膜杆菌B毒素,可致出血性肠炎。

中毒表现:大量进食桑椹后出现恶心,呕吐,无力、剧烈腹痛和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血性便、血压下降、休克等。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可给患者口服活性炭50克。出现剧烈腹痛、腹泻,特别是有血性便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中毒预防:要限制一次进食桑椹量。特别要教育儿童不要过量采食。

马桑

马桑果,又名毒空木、马鞍子、黑果果、扶桑等。为落叶灌木,高4~6米,树皮红褐色,叶椭圆形,花小,绿紫色,果实熟时呈红色或紫黑色,扁圆形,外形似桑椹,味微甜。易被儿童采食。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等地。其叶、根和树皮供药用。马桑有毒,尤以果实含有毒物质最多。

毒性:有毒成分为马桑内酯、吐丁内酯等。有毒成分刺激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迷走神经中枢,增强脊髓反射,引起各种临床症状。曾有儿童服200粒马桑果实而中毒。

中毒表现:食后半小时到三小时出现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者全身发麻、心率减慢、呼吸加快,阵发性抽搐。反复发作惊厥可引起呼吸衰竭。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取小苏打(碳酸氢钠)10克溶于温开水中灌胃,亦可用蛋清灌胃。出现中毒表现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中毒预防:中毒者一般为儿童,外出旅游时要教育孩子不要采食野果。

果仁

能引起中毒的果仁主要有苦杏仁、苦桃仁、枇芭仁、亚麻仁、杨梅仁、李子仁、樱桃仁、苹果仁等。中毒主要是食用了未经处理的果仁所至。大量生食甜杏仁亦可中毒。

毒性:上述果仁含有氰甙类毒物,如苦杏仁含有的苦杏仁甙。氰甙类物质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水解生成氢氰酸及苯甲醛等,氢氰酸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造成细胞内窒息,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生苦杏仁中毒量:成人生食40~60粒,小儿生食10~20粒,致死量约为60克。生苦桃仁、生枇芭仁致死量分别为0.6克(约1粒)/公斤体重和2.5~4克(2~3粒)/公斤体重。

中毒表现:一般在进食果仁2小时内发病。轻度中毒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面红、口唇及舌麻木、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呼出气中有苦杏仁味。重度中毒可出现抽搐等。另外,尚可出现四肢末端疼痛、感觉异常。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出现中毒症状者要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同时送医院抢救。

中毒预防:不食用未经处理的果仁。将果仁去皮去尖,热水浸泡一天,不加盖煮熟,使氢氰酸挥发后方可食用。

薄荷

薄荷又名苏薄荷,为常用中药,其提取剂薄荷醇为清凉油的主要成分。民间也有用薄荷叶外敷或煮成糊状外用治疗某些疾病。中毒常因过量服用所致。

毒性:薄荷含挥发油1~3%,油中含薄荷醇(薄荷脑)80%左右,其次为薄荷酮、异薄荷醇、蒎烯等。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对延髓中枢及心脏有抑制作用。服薄荷脑20毫升可致严重中毒。

中毒表现:多在进食后10余分钟至数小时发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头昏、手足麻木、步态不稳、昏睡、昏迷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喉头痉挛、呼吸慢、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血压下降等。可发生过敏性皮肤改变。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给患者口服活性炭50克。中毒后24小时内禁食牛奶及油腻食物。出现中毒症状者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中毒预防:避免小儿采食薄荷。不要听信偏方,大量食用薄荷。治疗要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进行。

毒芹

又称野芹菜、毒人参、芹叶钩吻、斑毒芹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似芹菜。常因误食中毒。

毒性:全株有毒,以成熟种子毒性最强。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芹碱、甲基毒芹碱和毒芹毒素。毒芹碱的作用类似箭毒,能麻痹运动神经,抑制延髓中枢。人中毒量为30~60毫克,致死量为120~150毫克;加热与干燥可降低毒芹毒性。毒芹毒素主要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中毒表现:误服进食30~60分钟后出现口咽部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吞咽及说话困难、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死亡。呕吐物有特殊臭味。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给口服活性炭50克。多饮水。进食量较大或虽进食量小但出现中毒表现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中毒预防:不要采摘、食用不明成分的野生植物。毒芹分布地区人们要学会鉴别食用芹菜和毒芹。

马铃薯

又称土豆、山药蛋子,绿色未成熟的马铃薯、发芽的马铃薯含有对人体有害成分,可致中毒。

毒性:有毒的成分为茄碱,又称马铃薯毒素或龙葵素,以嫩芽中含有的有毒成分浓度最高,每克嫩芽含茄碱420~730毫克,其次为花、叶及块茎的外皮含量较高。茄碱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溶于水,与醋酸共同加热可破坏其毒性。。200~400毫克茄碱可引起人中毒。茄碱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对呼吸中枢有显著麻醉作用,并有溶血作用。

中毒表现:进食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后口舌发麻,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后出现上腹部不适,继之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口服活性炭50克。出现中毒表现的需到医院就诊。

中毒预防:马铃薯要保存在低温、无阳光直射的地方。不购买、不食用绿皮、已经发芽、有黑斑的马铃薯。对轻微发芽的马铃薯,必须彻底挖去芽、芽眼及芽周部分,用清水浸泡30分钟后再烹制。

白果树

白果树又称银杏树,种子称白果或银杏。白果肉、外种皮、种仁及绿色的胚含白果二酚,白果酚、白果酸等有毒成分及银杏毒,种仁尚含微量氢氰酸,若食用过量或生食可引起中毒。中毒多见于儿童。

毒性:白果二酚,白果酚、白果酸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并损害末梢神经,对皮肤黏膜和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白果酸和银杏毒有溶血作用。三岁一下婴幼儿中毒量为10粒左右;儿童中毒量为10~50粒。

中毒表现:口服1~12小时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乏力、烦躁等;重度中毒者可发生抽搐、昏迷和脑水肿;部分病人可有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下肢迟缓性瘫痪。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口服牛奶300毫升,或蛋清适量。有中毒表现者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中毒预防:白果肉可食用,但切忌食用过量。勿将白果放在小儿能够接触到的地方。白果的有毒成分易溶于水,加热后毒性减低,所以食用前可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以上,加热后食用更为安全。

麻疯树

麻疯树又名假花生树、青桐木、黄肿树、臭油桐、亮桐、水漆、桐油树等,属大戟科灌木,高3~4米。种子呈长圆形,种衣呈灰黑色。可野生,但多为药用栽培植物。野生麻风树分布于两广、琼、云、贵、川等省。中毒多因误食其种子引起。

毒性:麻风树全株有毒。茎、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内含大量毒蛋白,但以种子含量最高。其毒性与蓖麻毒蛋白类似。种子中还含有少量氢氰酸及川芎嗪。毒蛋白有强烈的胃肠道刺激作用,可导致出血性胃肠炎。川芎嗪是一种生物碱,能够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引起血压下降,还可抑制呼吸中枢出现产生呼吸困难。食2~3粒即可中毒,7~8粒可致死。

中毒表现:进食麻疯树种子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可出现畏寒、发热、腰痛、酱油色尿、黄疸、贫血等溶血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表现出皮肤干燥、口干、面部皮肤潮红、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快等。中毒轻者一般一天左右能够恢复。

紧急处理:误食麻疯树的果实后,应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多饮水。出现中毒表现的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中毒预防:到麻风果分布区旅游时要学会麻风果的识别方法,对不认识的野果不要随便食用。

夹竹桃

夹竹桃有红花、白花、黄花三种,一般作为观赏植物。

毒性:全株有毒,含强心甙类物质,作用类似治疗心脏病的洋地黄,有强心、利尿功效。误服对消化系统、心脏和神经系统产生毒作用。夹竹桃含欧夹竹桃甙,以叶子含量最高,其次为根皮及树皮。成人食用鲜夹竹桃叶8~10片或干叶2~3克即可中毒;黄花夹竹桃含黄夹甙和黄夹次甙,以种子、花、叶含量最高,有服用夹竹桃叶10~60片中毒的病例报道。3克干叶、8~10粒黄夹竹桃的种子可致成人死亡。

中毒表现:误服后出现头痛、头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痛、心悸、耳鸣、嗜睡、四肢麻木。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损伤、呼吸衰竭、昏迷、抽搐等表现。

紧急处理:误服后要立即口服催吐药物或手法催吐,然后服浓茶水后再次催吐,催吐后给患者活性炭50克,2小时后重复一次。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有中毒表现者要尽快到医院救治。

中毒预防:看护好婴幼儿,以免误服夹竹桃的花、叶。不要听信偏方,用夹竹桃治病。

黄豆及其制品

黄豆营养丰富,能够加工成多种多样的食品。但若加热不充分,食用后可引起中毒。

毒性:黄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尿酶、血细胞凝集素等,均为耐热的有毒物质。未经充分处理的黄豆或其制品,毒素不能彻底破坏,如进食则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在体内可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引起各种临床症状。

中毒表现:一般在食后1个小时内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较重者出现腹泻。一般在数小时内恢复。

紧急处理:立即口服活性炭100克,大量饮水,注意休息。

中毒预防:干炒黄豆不能完全破坏毒素,所以干炒黄豆不能多食;未煮透的豆浆中含有毒素。煮豆浆起泡沫时,豆浆还未沸腾,毒素尚未破坏,要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沸腾持续数分钟后方可食用。
回答者:穿过骨头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5-19 12:30

毒物进入体内,发生毒性作用,使组织细胞或其功能遭受损害而引起的不健康或病理现象称为中毒。根据经过时间的长短和症状发作的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中毒可导致机能状态减弱或失调,甚至危及生命。
对中毒的急救,特别是急性中毒非常重要,要及时和准确,在初步处理的同时,尽快设法查明中毒原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阻止毒物继续侵害人体,并尽快使其排出或分解。

编写植物分属检索表

编写植物分属检索表

1营养叶羽状深裂………………苏铁
1营养叶不为羽状深裂
2叶扇形…………………………银杏
2叶非扇形
3种子核果状………………罗汉松
3种子不为核果状
4雄蕊具有4-20个悬垂的花药…………南洋杉
4雄蕊具2-9个背腹面排列的花药
5种鳞和苞鳞离生………雪松
5种鳞和苞鳞半合生或合生
6种子三棱状,棱脊上有厚翅…………落羽杉
6种子无翅……………………………………圆柏

如何编写植物分类检索表

利用植物茎、叶、花等结构特征进行一一编写
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参考资料

三白草科植物分属检索表

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花序托以显著的白色花瓣状苞片;叶具挥发油腺。
性状描述: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单叶互生,全缘;叶柄在茎节上成鞘状,有膜质托叶,花小,两性,无花被,有苞片,成穗状或总状花序,雄蕊3-8枚,离生或基部与子房合生或生于子房上端,花药2室,纵裂;子房上位,由3-4个离生或合生的心皮组成,如为合生,则为1室而有侧膜胎座,每离生心皮含胚珠1-2颗,在侧膜胎座上含胚珠3至多数。果实为不开裂的蒴果或浆果状。种子有丰富的胚乳。
所包含的属: 蕺菜属
所包含的种: 蕺菜

编写检索表区分下列植物

1 植物体为草本
2 花序为头状花序……………………………………………胜红蓟
2' 花序不为头状花序
3 果实为荚果………………………………………………蔓花生
3'果实不为荚果……………………………………………积雪草
1'植物体为木本
4 花序为肉穗花序………………………………………软叶刺葵
4'花序不为肉穗花序……………………………………印度橡胶榕
———————————————————————————————
这是根据胜红蓟-菊科,蔓花生-豆科蝶形花亚科,积雪草-伞形科,软叶刺葵-棕榈科,印度橡胶榕-桑科,分的,我所做的检索其实是一种很偷懒的办法= =||,也很简单,但是就区分这五种还是很有用的^_^,但是一旦多出来一种就不行了~~呵呵,几种植物的检索本来就是这么回事

急需<豆科植物的分属检索表>

.豆科
(1) 菜豆
矮生菜豆
(2)莱豆
矮生大莱豆
矮生小莱豆
(3)普通豇豆(矮豇豆)
(4)长豇豆
(5)角豆(饭豆)
(6)蚕豆
(7)毛豆
(8)豌豆
粮用豌豆(紫花豌豆)
菜用豌豆
软英豌豆
(9)刀豆
(10)矮刀豆
(11)红花菜豆
白花菜豆
(12)藜豆
(13)四棱豆
(14)扁豆
(15)苜蓿(金花菜)
(16)葛
(17)豆薯
(18)菜用大豆

替笔者编写常见的十种植物检索表

叶对生
常绿 女贞
落叶 丁香
叶互生
常绿 香樟
落叶
荚果 紫荆
不为荚果
核果
具顶芽
花白色 紫叶李
花粉色 美人梅
顶芽缺 桃
梨果
果有石细胞 梨
果无石细胞
果柄粗短 苹果
果柄细长 海棠

植物 定距检索表 制作(五种植物分类)

1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2 针叶簇生与枝条上……………………………………雪松
2'大型羽状深列叶………………………………………苏铁
1'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3植物体为木本
4 合瓣花………………………………………………桂花
4'离瓣花………………………………………………鸡爪槭
3'植物体为草本………………………………………一串红

A1落叶...................................水杉
A2常绿
B1鳞形叶..............................侧柏
B2条形叶或针状叶
C1条形叶............................冷杉
C2针状叶
D1针叶三针一束...............白皮松
D2针叶五针一束...............华山松

园林识别于应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哪些种类?如何编写

定距式(级次式)检索
平行式检索
连续平行式检索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根据什么原理

检索表其实就是一系列的二叉树,或者说是做一系列判断题,通过许多的步骤,对多个特征进行判断,把标本检索到一定的分类单位。

影响免疫检测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免疫检测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免疫检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缓冲液、封闭、抗体、清洗、检测底物等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影响免疫检测的因素的知识,欢迎阅读。

  缓冲液

  最常用的两种缓冲液是磷酸盐缓冲液(PBS)和Tris缓冲液(TBS)。调整配方中缓冲液组分的各种改良配方已见诸期刊。缓冲液的关键要求是它应有助于保持抗体的生物活性。因此,离子强度和pH值应相当接近生理状态。PBS的配方(磷酸盐总浓度10mM)适用于广泛的抗体和检测底物。

  在孵育过程中,装有膜的容器应轻轻摇动。缓冲液的量应足够,完全覆盖膜,使其在缓冲液中自由漂浮。如果不止一张印迹放在容器中,缓冲液容量不足会导致印迹膜粘在一起。这将影响孵育溶液的充分接触,导致各种假象,如背景高、信号弱和灵敏度不均匀等。

  封闭

  要获得有意义的结果,必须保证抗体只与感兴趣的蛋白质结合,而不与膜结合。利用惰性蛋白、非离子去污剂,或无蛋白的封闭剂来封闭膜上未被占据的位点,可减少抗体的非特异结合(NSB)。

  封闭剂与膜的亲和力应高于抗体。它应填满膜上未被占据的位点,但不会替换膜上的目标蛋白。最常用的封闭剂是牛血清白蛋白(BSA,0.2-5.0%)、脱脂牛奶、酪蛋白、明胶、吐温20去污剂的稀释液(0.05-0.1%)以及Bl?k?试剂。封闭剂通常溶解在PBS或TBS中。

  与封闭相关的风险包括:选择不适当的封闭剂或过量封闭会替换或掩盖目标蛋白质。因此,封闭剂的正确选择对成功的免疫检测很关键。例如,奶粉不能用于生物素化或刀豆蛋白标记的抗体,因为牛奶中含有糖蛋白和生物素。在用磷酸化特异性抗体对磷酸化蛋白进行检测分析时,如果采用粗蛋白制剂作为封闭剂,由于这些制剂中可能含有磷酸酶,而印迹上的磷酸化蛋白会被这些酶去磷酸化,就有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在封闭液中添加磷酸酶抑制剂可增强磷酸化特异性抗体的信号。此外,适用于一种抗原-抗体组合的封闭剂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组合。

  封闭液被点样在空白的PVDF膜上,而膜已在甲醇中浸润,并在TBS中平衡。随后在印迹上添加检测试剂,孵育5分钟,并曝光在X射线胶片上。暗斑的出现则表明封闭剂与检测试剂不兼容。如果在标准的Western印迹操作中用Immobilon?-P转印膜来替代Immobilon?-PSQ转印膜,那么封闭液可能不足以饱和膜表面。可能需要更多的清洗步骤来降低背景。

  抗体

  在封闭之后,印迹与一个或多个抗体孵育。第一个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而第二个抗体与第一个结合。第二个抗体结合有酶或染料,可用来指示蛋白的位置。

  尽管一抗能直接标记,但使用二抗有明显的优势。首先,不止一个二抗分子能够与单个一抗分子结合,形成信号扩增。其次,标记的二抗(酶-抗体结合物)可用于大量不同特异性的一抗,从而不再需要标记多个一抗。

  多克隆或单克隆的`一抗都可使用。多克隆抗体通常是以抗血清或亲和纯化的抗体形式提供的。单克隆抗体是在腹水或组织培养液中表达的,可直接使用或进行亲和纯化。一定要记住,变性蛋白可能无法被天然抗原培育出的抗体所识别。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非变性凝胶来进行印迹。抗体以缓冲液和封闭液稀释,以避免与膜的非特异结合。抗体稀释液通常也包含痕量的吐温20或另一种去污剂,以防止抗体的非特异聚集。许多发表的化学发光操作需要在封闭液和抗体稀释液中添加0.1%(v/v)吐温20。我们必须认识到,高于0.05%(v/v)的浓度有可能从膜上洗掉一些印迹的蛋白质。

  提高吐温20去污剂的浓度通常会降低背景。一种更简单且更经济的策略是降低抗体的浓度,特别是二抗(详见图1)。抗体必须特异针对目的蛋白,不能与封闭液中的组分交叉反应,且应该是相对纯净的。其他蛋白质或聚集物形式的杂质会导致非特异性结合和背景增高。

  免疫检测是一种极其灵敏的方法。为了实现高的信噪比和最高的灵敏度,一抗和二抗的浓度应针对每种情况来优化。一般来说,高倍稀释一抗或降低凝胶上的蛋白上样量可减少非特异信号。高倍稀释酶标记的二抗可最大限度降低整体的高背景。

  一抗和二抗的最佳浓度也取决于检测试剂的灵敏度。高灵敏度的试剂(检测到飞克级)与低灵敏度的试剂(检测到皮克级)相比,抗体用量可减少20倍。抗体浓度的优化取决于检测底物的例子如图13所示。在使用最灵敏的检测试剂时,过量的抗体导致高的非特异性和整体背景增高(左上)。在这种情况下,将一抗稀释度从1:1,000提高到1:10,000,改善了信噪比。在使用没那么灵敏的检测试剂(中间和最下面一行)时,抗体需要更为浓缩,以产生相同的信号。

  清洗

  清洗印迹,从膜上去除未结合的抗体,它们可能导致高背景和检测不佳。通常使用吐温20的PBS或TBS稀释液(0.05% v/v),特别是当抗体制剂是粗制的,或高浓度使用时。如前所述,浓缩的去污剂溶液可能导致感兴趣的蛋白质从膜上洗脱。对于高度纯化的抗体,往往只使用缓冲液进行清洗。

  所需的清洗次数最好根据实验来确定。清洗太少会产生过多的背景,而清洗过度有可能洗脱抗体并降低信号。建议至少清洗三次,每次5分钟。

  在TBS清洗液中添加最多0.5M NaCl和0.2% SDS,并将清洗时间延长至2小时,可降低顽固的背景。

;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15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