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牛黄识别要一看二尝

佚名 2023-11-11 00:57:12

牛黄识别要一看二尝

牛黄是一味重要且珍贵的药材。天然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不规则的球形、三角形或者类方形,少数呈管状或者颗粒状。表面为黄红色至棕黄色,光亮细腻;有的表面粗糙或者具裂隙,略有光泽。质轻松,断面有层层相叠的同心环纹,有的有白点。气清香,嚼之味先苦而后甜,且具有清凉感。质脆而不粘牙。取牛黄粉末溶于水后涂抹于指甲上,往往经久不褪(俗称“挂甲”)。牛黄品质以个大,整齐,色泽艳苦,质松脆,细腻,气味清香者为好。人工牛黄则一般呈粉末状,浅棕黄色或者淡黄色,质轻松。取牛黄粉调水涂指甲也可以染成黄色。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

掌握了上述要点之外,还须知晓以下三类常见的掺伪牛黄:

一是掺淀粉牛黄,多掺在牛黄碎片中,用显微镜可检出淀粉粒,用碘试液呈蓝色。

二是掺铁粉牛黄,在牛黄碎片中,有时混有褐色片状或不规则颗粒,可用磁铁吸附出来。

三是掺糖牛黄,一般为完整牛黄,每个均用白色棉纱紧密捆扎多层,除去纱线,呈类球形、卵圆形、类三角形或者四方形。表面黑褐色或者暗棕黄色,深浅不一,细腻无光泽,具有线捆扎的凹痕,很少有裂纹。体沉重,不松脆,不易分层剥离。其断面色棕黄,具紧密细腻的同心层纹,微软,手搓发黏;味甜不苦,无清凉感。

关于牛年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故事等

一、关于牛年的成语:

椎牛歃血: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休牛归马: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羞以牛后: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二、关于牛年的俗语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牛耕田,马吃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六章二:“你将来打算归田,还是出洋?”脚一跺:“哼!牛耕田,马吃谷,这就是革命成功的下场!”

牛圈里头伸进马嘴来了。牛、马分槽喂养,在牛圈里出现马嘴,指多余。要人不要多嘴。艾芜《我的旅伴》五:“老女人大声骂老何道:‘有你说的!牛圈里头伸进马嘴来了!’”

牛口里的草,扯不出来。比喻难以得到一句实话,也泛指事情难以办到。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五章一:“嘿!你真傻,牛口里的草,扯不出来的。”

牛毛细雨,点点入地。细雨随下随渗入泥土。比喻扎实、深入。刘江《太行风云》五九:“要对照素华的工作作风,好好检查一下我们的工作。是牛毛细雨,点点入地,还是水过地皮湿?”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指不凭空说大话,要看真本事。李满天《水向东流》中二0章:“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这碌碡摆在当场,跟你没交情,跟我没来往,没多的,也没少的,咱们比一比,才见出谁真谁假。”

三、关于牛年的歇后语

老虎赶牛群——志在必得

老母猪跟牛打架——豁出老脸来了

老母猪和牛打架——豁出命来摔

老牛不怕狼咬——豁出去

老牛吃青草——两边扫

老牛筋——难啃

老牛拉车——埋头苦干

老牛拉犁——有心无力

老牛拉破车——慢慢腾腾

老牛死了——任人宰割

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四、关于牛年的故事

鞭春祈丰年

每年的2月4日通常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残冬终于退去,人们迫不及待地准备迎接春天了。?古人向有残冬出土牛送寒气的习俗,到两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固定为立春之际举行的土牛迎春仪式。

是日清晨,京城百官都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各郡县也举行同样的仪式。随后老百姓哄抢碎牛的散土,说是“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争来抢去,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谓之“鞭春”、“鞭牛”。

唐代诗人元稹(779-831)《生春》诗云:“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正是这一盛况的写照。?立春出土牛以祈丰收的习俗,经两汉入唐至两宋(960-1279),越来越丰富多彩。汉时“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以送大寒”。

丑的方位在北方偏东,十二生肖配十二地支,牛为丑,故立土牛于丑位为最佳方位。到宋代四门都开,各出土牛,牛身饰彩,鼓乐相迎,由人妆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句音gou勾)鞭打春牛,地方官行香主礼。一方面宣告包括农事在内的一年劳作开始,一方面祈祷当年的丰收。

宫中也行“鞭春”仪式,自然是皇帝主礼。街市上多有泥制小春牛出卖,于是春牛不仅是迎春仪式上的主角,也成了新春之际的吉祥物。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牛与春天具有天然的联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15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