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山茱萸真假识别

佚名 2023-11-11 00:42:32

山茱萸真假识别

山茱萸又名蜀枣、枣皮,为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其性微温,味酸,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效,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为补肾益肝的常用中药。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药贩以小檗科植物黄芦木的果实(泰山萸肉)、蔷薇科植物山里红(野山楂)干燥成熟的果实及樱桃皮冒充山茱萸,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山茱萸

干燥成熟的果肉呈不规则片状或囊状,果皮破裂皱缩,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新货表面为紫红色,陈久者则多为紫黑色,有光泽,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顶端有一圆形宿萼痕迹;质柔润不易碎;闻之气微,口尝味酸涩,微苦。

伪品山茱萸

泰山萸肉:完整果实呈椭圆形,果肉薄,红棕色,味极酸;内有种子2枚,相对而生,略呈纺锤形,一面平坦,另一面隆起,表面棕色或棕黄色,略光滑,质较硬,破开后可见种仁为类白色,油质,味淡。

野山楂:外观呈类圆球形,多压扁成饼状,表面褐红色,有细纹及皱缩,果肉薄,顶端有一圆形凹窝宿萼痕迹,基部有果柄痕,无光泽;质硬,表面不光滑,内有红褐色似芝麻大小的种子数枚;闻之气微,口尝味极酸。

樱桃皮:呈不规则片状或扁筒状,表面有皱缩,呈紫红色或紫色,有光泽,内表面不光滑,有灰白色小斑点,闻之气微清香,口尝味酸、稍甜涩。

这些伪品既不与山茱萸为同科植物,又不具备山茱萸的各项功效,服后根本起不到补肾益肝的作用,甚至贻误治疗,引起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时要明辨真伪,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另外需注意:药用山茱萸为净萸肉,所含果核不得超过3%~5%,如山茱萸中所含果核太多,亦属不合格的劣质品。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

蔓荆子水煎浸膏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亦有抑制作用,蔓荆子提取物有强抗凝作用,在体外能显著延长牛凝血酶凝聚人体纤维蛋白原时间。蔓荆子的祛痰作用优于牡荆油。

蔓荆子临床应用


治疗各种头痛,如感冒头痛、鼻炎头痛、眼炎头痛,血管性头痛等。

治疗感染性和免疫病眼炎,其他眼睛疾病,及其引起的头痛。

治疗上感后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有痰。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5~9g。

临床常用剂量:3~9g。

大剂量:l2~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服。

【临床体会】

关于治疗头痛

蔓荆子一般分类在解表药中,以治疗风热感冒头痛。

临床上对各种疾病引起的头痛,蔓荆子都可以治疗,并不局限在感冒头痛上。蔓荆子具有镇痛作用和扩张血管作用,对感染性眼炎、鼻炎引起的头痛、血管性头痛,以及颈椎病引起的神经性头痛等,都有治疗效果。

关于治疗眼睛疾病

蔓荆子传统上是治疗眼睛疾病的。由于它能促进眼结膜血流速度,对加快炎症吸收是有利的,对眼炎和眼睛损害引起的头痛治疗是有效的。

蔓荆子对免疫性眼睛损害及其出现的头痛也是常用药。虽然并不直接影响免疫,但能直接改善眼睛的炎症和症状。

蔓荆子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良效

蔓荆子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胃、膀胱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笔者在临床采用蔓荆子治疗头痛时,发现本品对三叉神经痛有效。具体用法是:蔓荆子60g,白酒500ml。将蔓荆子炒至焦黄,轧为粗末,入酒内浸泡3~7天(夏季泡3天,冬季泡7天),兑凉开水适量,取汁700ml,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34~86岁。治疗7天痊愈者31例,占73.8%。

如治王某,女,39岁。罹左侧头面疼痛3年余,经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痛苦异常。近来又作,症见左侧头面、眼眶及口周疼痛,势如烧灼,伴有头晕,烦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给予蔓荆子酒服用,连服3天,疼痛大减,服完1周,数年顽疾获痊愈,随访2年未再复发。

据《珍珠囊》载蔓荆子“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王海藏云“搜肝风”,《千金方》记载,蔓荆子浸酒服,可治头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蔓荆子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及维生素A类物质,具有镇静、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肌肉神经痛。故本品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奇效。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病情而稍作加减,如属风寒外袭者可加细辛、荆芥;火热内盛者可加夏枯草、杭菊花;血瘀阻络者可加当归、川芎等。

蔓荆子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眩晕

蔓荆子性味辛苦、微寒。治疗头痛眩晕有很好疗效。已故名老中医李浩儒对蔓荆子治疗头痛、眩晕有独到之处。认为蔓荆子,蔓走经,荆主风,子下沉。故有专门走经祛风镇痛的作用。他治疗头痛、眩晕分虚实两类。如属实症者,用蔓荆子50g,白芷10g,川芎3g,荆芥10g,黄芩15g。如属虚症者,用蔓荆子40g,防风5g,黄芪15g,苍术10g,山茱萸15g,山药20g,白豆蔻3g。方中蔓荆子需打碎或研碎,生用或微火炒均可用之。

30多年来,笔者采用李浩儒老中医运用蔓荆子的经验,用蔓荆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眩晕60例,收到满意疗效。如治彭某某,男,50岁,主诉:眩晕、头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1周。1周前因工作劳累突然头昏、眼花、耳鸣、呕吐、恶心、眩晕不止,X线片示颈椎退行性改变。经神经科、骨科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滑。以补肾、益气、祛风而治之。处方:蔓荆子40g,山茱萸15g,山药20g,黄芪15,白术15g,南沙参15g,白豆蔻5g,甘草6g。浓煎成300ml,频频服之。服药1剂眩晕明显好转,再服2剂而愈。以后每因劳作后服上方1剂预防本病,随访6年未发。

蔓荆子清利诸窍有奇功

蔓荆子辛苦微寒,功能疏散风热,因其气味芳香,质轻扬上,善于清利头面诸窍。笔者常随症配伍,治疗以下诸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流行性结膜炎:本病中医称“天行赤眼”,临床表现为双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自觉刺痒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以蔓荆子12g,菊花15g,桑叶15g,决明子10g,荆芥、防风各10g,水煎,趁热熏蒸双眼,温后口服,一般3~5日可愈。

(2)急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属中医“鼻渊”范畴。治疗宜疏散风热,宣通鼻窍。方以蔓荆子12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桑叶15g,桔梗10g,随症加减,亦趁热熏鼻,温后口服,曾用此法治疗10余例,多于10剂内痊愈。

(3)牙周炎:牙周炎属中医“牙痈”、“牙宣”范畴,多由胃热上熏齿龈,临床表现为牙痛、牙根宣露、龈肿,按压齿龈可有溢脓或出血。用蔓荆子合清胃散煎服,另用蔓荆子10g,生石膏30g,细辛5g,煎汤漱口,热含冷吐,不拘时数。

(4)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中医“脓耳”范畴。方以蔓荆子15g,生地黄15g,牡丹皮15g,升麻6g,桔梗10g,黄芩12g,夏枯草15g,车前草30g,丝瓜络10g,每日1剂,水煎服。全方共奏疏散风热、解毒消肿之功,使邪热得出,毒解脓散,其病自愈。

蔓荆子的配伍及附方

(一)配伍应用


配连翘,气味轻清,体浮性凉,轻可去实,凉可胜热,为清火解毒散结之品,本品体质轻浮,入肺经上行宣散,故能清利头目,解表疏风,通窍止痛,主治头面之风证,目入血分养血和肝,凉血散风。二药配用,祛风止痛,清热解毒,治风热上受诸证,佐以蒲公英,菊花更好。

配菊花,质轻气凉,轻清走上,善疏风清热,平肝熄风,清头明目,偏于入肝经而明目。蔓荆子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二药配用,可治风热头痛,头风作痛等症。

配川芎,本品味辛性寒,轻浮升散,既能散风热,又可通窍止痛。川芎辛温芳香,性善走散,上行头目,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二药相配则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显著。可用于治疗外感头痛及风湿身痛,肩背痛等症。

配人参,人参甘温补虚,微苦不燥,长于补肺,脾之气虚,又能益气而生津。本品善散头面风邪,清肝明目,二药相配,则散中有补而不伤正,补中有散而不滞邪。常用于治疗诸虚目疾,头晕,耳鸣,耳聋等疾。

配白蒺藜,本品气轻味辛,上行而散,最善清利头目,祛风止痛功佳,主治头面风热之疾。白蒺藜辛散苦泄,专入肝经,能平肝潜阳,又可祛风明目,主治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多泪,头目疼痛等证。二药相须配用,二辛相合,祛风止痛力强,辛苦合用,辛以散风,苦以降火,共奏疏风热,平肝阳,利头目,止疼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头昏头痛,目赤多泪等证。

(二)方剂制剂

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 : 紫苏叶、陈皮、香附、炙甘草、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川芎、生姜。本方用于外感风寒之邪之证。症见:头项强痛,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蔓荆子汤(《兰室秘葳》) : 黄芪、人参、炙甘草、蔓荆子、黄柏、自芍。本方用治劳逸饮食不节,内障眼病。

蝉花散(《证治准绳》) ?:蝉衣、羌活、菊花、谷精草、白蒺藜、防风、蜜蒙花、草决明、黄芩、蔓荆子、栀子、荆芥、川芎、甘草。本方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翳膜。

自蒺藜散(《张氏医通》) ?:白蒺藜、菊花、连翘、蔓荆子、决明子、青葙子、甘草。本方用治肝热目赤,多泪。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羌活,独活、蒿本、防风、甘草、川芎、蔓荆子。本方用治风温袭表之症,证见:肩背痛不可回转、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治头风方(《千金方》) :本品二升(末),酒一斗。绢袋盛,浸七宿,温服三合,日三。

治风寒侵目,肿痛出泪,涩胀羞明方(《本草汇言》) :本品9克,荆芥、白蒺藜各6克,柴胡、防风各3克,甘草l.5克。

(三)验方

蔓荆子散治头痛、身痛:蔓荆、甘菊花、半夏(汤泡)羚羊角(屑)、川芎、枳壳(麸炒)、茯神(去木)、黄芩、防风各23g,麦冬、石膏各30g,地骨皮、赤箭、细辛、甘草(炙)各15g;

蔓荆子酒治风热头痛:蔓荆子90g,酒500g。将蔓荆子研为粗末,浸泡酒中,7天后使用。每日3次,每次服10~20mL,温服为佳;

复方蔓荆子酒治疗风热性头痛、头昏、偏头痛:蔓荆子120克,菊花60克,川芎40克,防风、薄荷各60克,黄酒l公斤。将上药共捣碎,用酒浸于瓶中,隔日略加摇晃,7日后去渣,密封备用。每次饮15毫升,渐加至20毫升,每日3次。

蔓荆子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无毒。

毒理试验1.LD50:小鼠灌服蔓荆子水煎剂的LD50为629.8g/kg。2·毒性反应:本品水煎剂小鼠灌服270g/kg,腹腔注射60g/kg,均不引起死亡。说明蔓荆子毒性很小。

临床观察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注意事项】

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本草经集注》:恶乌头、石膏。

《医学启源》: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

《本草经疏》: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于血虚有火者忌之。

《本草汇言》:痿痹拘挛不由风湿之邪,而由于阳虚血涸筋衰者勿用也;寒疝脚气不由阴湿外感,而由于肝脾羸败者亦勿用也。

蔓荆子的食用方法

蔓荆子瘦肉汤


原料:猪肉(瘦)240克,蔓荆子20克,三七8克,去核枣(干)100克,陈皮5克,盐3克。做法:先将蔓荆子用水浸透发开,洗净,再把三七洗净后打碎,陈皮用水浸洗干净。 去核红枣洗净,瘦猪肉洗净。 锅中加入适量水,烧开,放入蔓荆子、三七、陈皮、红枣、瘦猪肉。 ?再次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煲90分钟,加细盐调味,即可饮用。此方活血止痛、滋补强壮、消肿止痛、补益内脏、调节五脏。体力劳动者经常饮,可治疗潜伏性的筋骨伤患。

三子猪肝饮

原料:蔓荆子20克,青葙子20克,栀子15克,鲜猪肝500克。做法:将以上三味药用温水浸泡30分钟,入锅水煎取汁。 再将猪肝洗净切成薄片,入药汁内煮沸15分钟,入调料,待温食服。药膳功效:此方可清肝泻火、凉血明目,适用于肝胆实热证引起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食用。

蔓荆子川芎饮

原料:蔓荆子10克、川芎10克。

制作过程:取蔓荆子、川芎一起放入瓦锅中,加水500ml(2碗量),浸泡20分钟。煮开后,继续文火煮20分钟,即可。

功能解析:对头痛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识别真假蔓荆子

蔓荆子又名蔓荆实、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果实,每年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凉,味苦辛,入肝、胃、膀胱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偏头痛、齿痛、赤眼、目晴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等。《药品化义》载:“蔓荆子,能疏风、凉血、利窍,凡太阳头痛,及偏头风、脑鸣、目泪、目昏,皆血热风淫所致,以此凉之,取其气薄主升……为肝经胜药。”市场上有以无患子科植物倒地铃的干燥种子冒充蔓荆子,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


外观呈圆球形,直径4~6毫米,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有4条纵向浅沟,用放大镜观察,表面密布淡黄色小点,底部有薄膜状宿萼及小果柄,宿萼包被果实的1/3~2/3,边缘5齿裂,其中2裂较深,常深裂成两瓣,灰白色,密生细柔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剖开后,横断面果皮外层灰黑色,内层黄白色,两层间有棕色油点排列成环。内分4室,每室有种子一枚,种仁黄白色,有油性;闻之气特异而芳香,口尝味淡而略带辛辣味。

伪品倒地铃


其种子外观也为圆球形,但种皮革质,棕黑色;表面虽亦被灰白色薄膜状霜,但有几条不规则的隆起纹理,底部有黄白色桃扁形痕迹,是为种脐,约占种子的1/4,种脐下端有一类圆形浅沟;伪品的种子体重,横切面呈棕黑色,较厚,内含带有黄白色胚乳,有两枚子叶;闻之无特异清香,有股坚果的味道。

从以上特征可辨别蔓荆子的真伪。伪品倒地铃的种子乍一看外观颇有点相似,但仔细观察,还有不少差别,且真伪两种果实不属同科植物,伪品也不具有蔓荆子的功效,误用伪品会贻误治疗,须仔细辨之。

上一页 全文完(共 20439 字) 展开全部内容

菩提根怎么辨别真假?说点实在的鉴别方法,别用水用火的。详细点的介绍。

1、菩提根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菩提根材质密度很大,沾水后有酸味。
2、还有一种鉴别方法就是,取下一颗用火烧,如果会熔化而且带有塑料味道,则就是假的。如果有正常的煳味就代表是真的。
3、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一根烧红的钢针扎一下打孔的地方,塑料会有塑料的臭味并粘住针头,拔出来的话还带拉丝。而菩提子是天然的,会有正常的煳味,没有其他的异味。
4、最后看外观,真品菩提根外观非常圆润,并且带有近似玉般的光泽。

玉石有什么民间实效的方法鉴别真假?

可靠的辨别方法是:看、听、测试。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下班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比较难辨的是电色假玉,这旨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误以为是真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裂纹,就是假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电镀色就会消退,还其本来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仅2.8。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假。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还洁白莹润。古人说:“玉赛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硝子和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纯白者极少,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色。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光。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内中玉筋、玉花等。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把硝子制品当成玉器了。 http://www.zhonghuayuwenhuawang.com/news/printpage.asp?ArticleID=278 怎样选购玉器 我国的玉器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按照产地分,著名的有广东信宜产的“南方玉”,河南产的“河南玉”,山东产的“山东玉”,新疆伊犁、和田一带产的“羊脂玉”等。比较名贵的玉器首饰大都是用这些玉加工琢磨而成的。 鉴别玉器的优劣,主要看它的色泽是否具有浓(浓郁),阳(鲜明)、俏(色美)、正(纯正)、和(柔和)5个特点。如果基本符合,就是上品,亦即美玉。如果玉器显得淡(平淡)、阴(阴暗)、老(色黯)、花(不纯)、斜(不协调),那就是下品。 购买玉器,切忌在较强的灯光下挑选。因为灯光的照射容易使玉器失去本色,还往往会掩饰一些瑕疵,以假乱真。另外,还要学会鉴别真假玉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等多种。塑料和云石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着色玻璃有些气泡,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发现。电色假玉比较难识别,它是在劣质玉器上镀上一层美丽耀目的翠绿色外表,乍看比真玉并无大的差异,仔细观察可能发现,它常常带有一些“蜘蛛爪”(绿中带蓝的小裂纹)。 (摘自《旅游小百科》) 玉石首饰鉴别 鉴别玉石首饰,应该从硬度、透明度、颜色、光彩和有无斑点几个方面去看。真正的玉石非常坚硬耐磨,晶莹剔透,颜色纯丽,光彩熠熠。如果能看出玉石内部有裂纹、棉花纤维般的棉纹或暗伤,它就是低劣的玉石。凡是假玉石,表面有皱纹,内部有气泡,重量轻,硬度小,互敲时声音清脆。 玛瑙鉴真法 玛瑙是稀奇珍贵之物,市场上的假货也特多,大多数都是用精练松脂加入明粉同玻璃碎制成。要鉴别真伪,必须把它放在掌心中磨擦一番,其色、其形、其气味不变者即是真品。但是,有的人认为,经磨擦,易发热者是真品,这是误解,不可靠。 宝石肉眼鉴别法 宝石可分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两大类,我们在选择宝石首饰时,如何用肉眼去鉴别它呢?天然宝石一般色泽柔和,自然,色彩有时很混杂,几种共处于一宝石体中,有花纹却不规则,但很细腻。用肉眼对强光看宝石,或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有时可见宝石内部有如棉絮状、网状或树根状的包裹体和小裂缝,偶尔可见明显的扁平生长线。有些宝石手感发凉、滑手,显得湿润象浸过油。好的宝石经研磨后具有“猫眼”和“星光”效果,即宝石中有一道白线,恰似猫在白天强光下眼中的一条白线;“星光”则是在阳光下转动宝石,经折射的光闪闪如月夜间星星的眨眼。而人造宝石一般颜色鲜艳、均匀、纯净。经抛光后,光泽耀眼,颜色的人工意识强,由于加入了某些稀土元素,有单色的,如黑、红、黄等;也有复合色,如玫瑰红、酱紫。但绝不会出现象天然宝石几种色彩共处于宝石体中那样的现象。另外,有些宝石中有较为明显的圆形小气泡及人工合成生长的子品痕迹;生长线呈线型较为明显;颗粒较大;同一颜色规格数量较多;较为坚硬,一般在莫氏六级以上,用刀刻不动,相反,这些石头能在玻璃上划出痕迹来。 真假宝石鉴别法 在日光下用浅银色小盆或白缎子作衬,把宝石放在距离衬体五寸左右高的地方,让日光照射,如果穿透过宝石的光线在衬物上呈现出金星银翅样子的,就可断定是真品。如果是假的宝石,衬物上会呈现出一块黑影,如果把宝石含入口中片刻,过后满口生津,不但不觉口干,反而满口生凉,而且宝石本身并变热的话,也可断定这是真品。 祖母绿宝石鉴真法 用碗盛满清水,把宝石放入碗中,能使整个碗出现隐隐绿色的,是真祖母绿宝石;或者把鉴真之宝石放入铜盆中,四周用纸围好,用火点燃白纸,若能使火变成绿色的,是真祖母绿宝石;或者准备红火炭一盆,把要鉴真之宝石放入火炭中,炭飘香而即刻熄灭的,是真祖母绿宝石。 玉璞鉴别法 每当人们见到一块玉璞(含玉之石),往往苦于无法鉴定里面是否含有美玉,这真是一件憾事。其实,其鉴定方法也很简单,凡是石中含藏美玉的话,在夜间把这石头对着灯光看,如果石头内有光亮发出,有象初升的太阳的光色的话,说明里面定有美玉。反之,不然。 金刚钻石鉴别法 真的金刚石,在黑暗处发出灼灼绿光,宛如电线上冒出的火花。如果是假的金刚钻石,只能发出少量白光,甚至不发光。即使发光,也显得很晦暗,没有熠熠闪烁的现象。另外,金刚钻石的硬度是最大的,分别以真假钻石相互对割,其性质立即会有明显区别。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14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