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煎药时,有人认为中药汤剂煎煮得越浓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中药汤剂浓度高,不见得效果就好。
汤剂在中药典籍中有“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的记载。这是指汤剂有洗涤、冲杀的作用,对于阴阳明显失调或病程较长的的病证最为适宜。如何煎好中药汤剂,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如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因此,正确地煎煮汤药对祛病疗疾、充分发挥药效至关重要。
中药煎煮是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而当煎到饮片本身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时,这种扩散运动就停止了。此时如果再继续煎煮,以求“又浓又少”,不仅药物内的有效成分不会再释出,还可能使非有效成分(如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断溶出,这样会使药液中有效成分因蒸发而减少,甚至在过长的高温中遭到破坏,从而降低药效。
此外,长时间煎药还容易煎煳,过分浓缩的药汁会加重苦味,给患者服药带来困难,服药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因此,为使中药发挥应有的效力,要按常规煎煮一定时间,根据药物的性质,解表药头煎煮沸后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头煎沸后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一般性质的药,头煎沸后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各种类型的汤剂均以煎两煎为宜,汤药煎好后,应趁热滤过,榨干,尽量减少药渣中煎液的残留量。含有挥发成分的药物,如薄荷、苏叶、藿香、佩兰等不需要浓煎,在煎煮过程中防止有效成分挥发,所以必须盖着盖子煎;含有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药及砂仁、沉香等芳香类药,也不需要浓煎。有些补益药需要浓煎,但具体煎到什么程度,用多大量,需要请中医师根据病情确定,不可擅自加量或延长煎药时间;有些含皂苷的中药,如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在温度没有达到100℃时就会开始沸腾,出现“假沸”现象,如果此时把药从火上拿下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充分溶解,药效就会受影响,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煎煮中应加以注意。
每次煎好的药汁,滤取量皆不得少于180毫升(约一个碗的九分满)为宜;如果是煎给小孩子服用,由于剂量较少,每次滤取的液量可酌减为120毫升左右。
不能。
电压力锅在加热过程中,绝不可中途开盖的,而熬中药的方式相对灵活,需要调整火候,需要随时开盖搅拌药料,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不锈钢器皿等,切忌铁、铝等易腐蚀器皿,电压力锅不适宜用来熬中药。
煎药方法不同,中药药效不同。中医对中药的煎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样一张药方,因为药物的煎法、服法不同,治疗的适应证和效果就不一样,如果煎、服方法不当,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疗效。
/iknow-pic.cdn.bcebos.com/94cad1c8a786c917fa8a4019c63d70cf3bc7570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4cad1c8a786c917fa8a4019c63d70cf3bc7570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4cad1c8a786c917fa8a4019c63d70cf3bc75700"/>
扩展资料:
和西药类似,中药也需要控制剂量。其中,汤药的剂量和服药量、药物浓度都有关系。俗话说良药苦口,有人因此认为越浓、越苦的汤药,效果越好。其实,浓过头的药,不仅药效不会更好,还可能伤身。
煎煮时间越长,浓度就越高,但煎得过久可能引起很多问题。首先,容易煎糊,严重时还会把药锅弄坏。其次,中药汤剂在煎到一定程度时,有效成分达到浓度平衡。
此时再煎,有效成分不会再溶出,非有效成分(如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还会不断溶出,虽然好像更“浓”了,但并没有增大药效,反而会加重苦味并影响口感,有人喝了还会恶心呕吐。最后,煎得过久,高温会破坏已经煎出的药液成分,影响药效。
正确煎药可达到保证效果和安全性的较好浓度。煎药时,一般浸泡药物的水面超过药物2~5厘米即可,如果有花草类等质地疏松的药物,建议煎煮时再多加一点水。大多数中药都是武火烧开以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7%85%8E%E4%B8%AD%E8%8D%AF/9433393?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煎中药">百度百科-煎中药
/health.people.com.cn/n/2015/0526/c14739-27058336.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煎中药不是越浓越好">人民网-煎中药不是越浓越好
凡事都有度 就一般情况而言 滋补类的中药需久煎 相对浓度高些较好 解表类的药物 煎煮时间过长 则会降低其解表的作用 还有一些药物如大黄 煎煮太久 其泻下作用将大幅降低 所以 中药的煎煮时间和浓度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也是十分讲究的 绝对不可忽略 此外 中药方剂在煎煮过程中还有先煎 后下 包煎 去沫 留滓等一些特殊要求 不可偏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03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正确煎药需掌握-如何避免不糊锅
下一篇: 汤剂中药疗效好-正确服用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