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山豆根和北豆根不可混用

中药至上 2023-11-10 19:28:41

山豆根和北豆根不可混用

山豆根和北豆根为临床常用的中药,但由于我国各省市的用药习惯不尽相同,造成中药使用中同名异物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山豆根和北豆根名称相近,因此造成一些地方将山豆根和北豆根混用的现象出现。实际上,山豆根和北豆根乃两种药物,山豆根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以后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如《本草图经》记载:“山豆根生剑南山谷,今广西亦有,故又有广豆根之称。苗蔓如豆,根以此为名。”而北豆根在历代本草中均未见作山豆根使用的记载。2010版《中国药典》已将山豆根和北豆根以两种药物分别载入,两药的基源不同,功效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笔者从二药的形状鉴别差异、功效差异、毒性差异等方面陈述如下:

性状差异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广东、广西,又习称为“广豆根”。其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根茎长圆柱形,略弯曲,常有分支,长短不等。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不易折断。饮片性状为类圆形薄片,表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周边棕色或棕褐色,质坚硬,有豆腥气,味极苦。

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东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其根茎呈细长圆柱形,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饮片性状为类圆形厚片,切面灰白至淡黄色,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周边棕黄色至淡棕色,气微味苦。

功效差异

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主治热毒炽盛、火毒蕴结之咽肿、喉痛、喉风、牙龈肿痛等。

北豆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风湿痛、四肢麻木、肠炎痢疾等。

毒性差异

山豆根:现代研究表明,山豆根所含之苦参碱能作用于大脑,引起痉挛, 能麻痹横隔膜和呼吸肌运动神经末梢。以山豆根25g/kg 煎液小鼠灌肠, 结果出现呼吸抑制和震颠、痉挛、死亡。

北豆根:北豆根主要成分为蝙蝠葛碱,研究发现,以蝙蝠葛碱所作的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药4.8~60毫克 剂量用药18天或2~3月,对心脏无不良影响,150毫克以上剂量用药 2~3个月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受损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加重, 所致的是轻度损害, 150毫克以下对肾和肾上腺基本无不良影响。

因此,虽然二者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但山豆根含有的主要成分苦参碱,毒性大于北豆根含有的蝙蝠葛碱。2010版《中国药典》中北豆根用量为3~9克,而山豆根用量为3~6克,其目的就是要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经营销售部门还是各医疗单位,均应以药典为准, 将二药分别使用, 切不可相互混用。

北豆根和山豆根的区别

北豆根和山豆根的区别如下:

1、效果不一样。

对于山豆根和北豆根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中药材,但是区别也是比较大的,首先在功效上的区别就是比较大的,北豆根具有解毒的效果。主要治疗火由于上火引起的喉咙疼、牙龈肿痛等。而且对于山豆根来说,具有散热解毒的效果,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风湿痛等问题,可以发现功效是存在区别的。

2、毒性不一样。

同时对于山豆根和北豆根来说,都是存在毒性的,不过毒性也是同样存在区别的,首先在山豆根中含有的苦参碱对大脑起作用,引起抽筋, 能麻痹神经末梢。

把山豆根熬成汤给小鼠喝了,就会出不能现呼吸,抽筋而死亡,可以发现危害是非常大的而北豆根主要成分为蝙蝠葛碱,把这个药制成汤药,吃一个月以内对心脏没有任何影响,吃三个月以内两个月以上就会对肝脏有影响,受伤害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加重, 所致的是轻度损害,如果我们可以适量的去服用,那么不会对我们健康造成影响,大家还是可以比较放心的。

3、性状不一样。

除了上面介绍的区别,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形状区别也是比较大的,首先北豆根为蝙蝠葛的干燥根茎。而且它的根茎是细长圆柱形,黄棕色至暗棕色,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有皱纹。外皮容易剥落,而且不易折断。喝的就是性状圆形厚片,它的味道有点苦。

对于山豆根来说,这属于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而且根茎是不规则的,根茎长圆柱形,略弯曲,常有分支,长短不等。是灰棕色至棕褐色,有皱纹而且很坚硬不容易折断。中药为圆形薄片,淡黄色,有豆腥气,味道特别的苦,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区分。

山豆根与芸豆根关系

山豆根是大家熟悉的一种中药材,在平时很多人都会服用山豆根来帮助大家治病,对我们解决肺部不适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会发现和山豆根比较相似的北豆根,是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分清楚的,那么具体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区别都有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区分。

  对山豆根和北豆根来说,这是比较相似的两种中药材,但是这两种中药材也是存在比较大区别的,首先对山豆根来说,主要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清热解毒、还可以消肿利咽,身上体内有热毒的人可以使用山豆根治疗,还可以治疗因火毒导致咽喉肿痛,喉咙发炎疼痛以及牙齿肿痛等等,服用山豆根对解决肺部不适是非常有好处的。而对北豆根来说,这种中药材的功效除了也可以清热解毒之外,还有山豆根不具备的功效,可以治疗风湿骨痛,扁桃体发炎以及关节风湿骨病、手脚麻木、肠道炎和痢疾等等,这样对我们解决身体不适也有意义。

  不过我们还要注意,实际上山豆根和北豆根还是有其他区别存在的,首先来说两种中药材都是有毒性的植物,而且山豆根种还含有苦参碱成分,同时山豆根还帮助我们刺激大脑会引起全身痉挛,还会麻痹呼吸肌运动以及伸进末梢,而且有人做过实验,选择用山豆根的煎出来的汁液给小鼠灌肠,结果小鼠出现呼吸困难和全身痉挛最后死亡,由此可见山豆根的毒性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北豆根的毒性稍微比山豆根小,随着分量的增加会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说两种中药材都是毒性的,不过总得来说山豆根的毒性会更强一些,这也是区分两种中药材的好方法,是大家应该注意的。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山豆根和北豆根的一些情况,可以发现两种中药材是存在区别的,所以我们应该注意方法区分好才行,上面介绍了两种中药材的区分方法,我们应该注意区分好才行,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让我们服用两种中药材,对大家健康也有好处。

山豆根是有毒副作用的 要小心

  中医是我们的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医除了用传统的针灸和推拿方法外,还会使用中药来治疗,我们的中药材也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作用的,那么大家了解山豆根吗?我们都是知道山豆根是有很好的作用的,但是它的毒性也是非常的大的,下面就是一起来看看吧。

   山豆根为治咽要药,但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山豆根是治疗咽的重要药品,能够很好的治疗我们的咽喉肿痛、病毒性肝炎以及某些肿瘤等疾病,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在临床上也是广泛的使用,但是山豆根的毒副作用也是非常的严重的。

  常用剂量为3~9g。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豆根主要含生物碱及黄酮化合物,生物碱有槐果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包括柔枝槐酮、柔枝怀素等。近年来山豆根中毒患者较多见,尤其是超量服用者。

  山豆根中毒发生率极高,饮用自配的含山豆根方剂以预防感冒容易引发中毒,甚至死亡。中毒量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一般在10g以上便容易引起中毒,少数病人服用6g亦可出现毒性反应。中毒反应多在服药后5分钟至半小时内出现,亦有几小时后出现者。另外,煎煮时间延长,则毒性显著增加,可能与所含神经毒成分有关。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愧的根及根茎。该品种存在全国性的同名异物混乱现象。

   中毒原因

  (1)大剂量应用。

  (2)品种混乱,如北豆根与南豆根(山豆根)不分,甚至制剂原料发生混淆。

  我们在生活中是可以很好的来使用山豆根来治疗我们的牙龈肿痛和黄疸,对我们的身体系统也是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的作用的,所以我们有这些症状的朋友也是可以很好的尝试的,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把握它的用量和用法,否则是会有毒副作用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03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