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运动健身

初学者打坐正确方法,初学打坐的一些技巧(怎样打坐才正确方法)

佚名 2023-06-04 10:26:22

初学者打坐正确方法,初学打坐的一些技巧

很多人喜欢通过打坐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也有很多人想学习打坐却不知如何入门,打坐其实是一种锻炼人身心的好方法,可是打坐如果没有用对方法就会变成一种折磨。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初学者学习打坐的正确姿势,以及一些打坐的小技巧。

初学者打坐正确方法

1、活腿

(1)、左右旋腰:自然盘膝坐床,两手掌心向下放两膝上,先由左往右旋腰21次,再由右往左旋腰21次,旋腰时上体放松作左右前后绕环运动。

(2)、俯拍涌泉:两腿并拢,自然伸直着床,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内,置于小腹前,两小臂外展,反掌心向外,以小臂带动大臂前伸,上体随着前俯,弯腰至两手碰到脚尖时,松掌,以两手掌同时拍打两足心涌泉穴,反复做21次。

2、打穴

两腿前伸,足跟着床,足趾放松上跷,大小腿自然弯曲,约成向下160 度角。

再搓热双手,分别拍打臀下两腿正中承扶穴108次;

再搓热双手,两手同时拍打两腿承扶穴六寸殷门穴108次;

再搓热双手,两手同时拍打两膝关节部后面胸中委中穴108次;

再搓热双手,两手同时拍打两腿委中穴下五寸处承筋穴108次。

3、压腿

左腿着床,右小腿置左小腿上,右手掌放右膝上,左手掌放右腿踝上,上下压按右小腿108次;

然后把右脚板置于左大腿腹股沟处,如上法一松一紧压按右腿108次;

再左腿向前伸出,如上法压按右腿108次,下按时务使右腿接触到床板;

再换足,改右腿着床,左小腿置右小腿上,压按左小腿108次,

再把左脚板置于右大腿腹股沟处,压按左腿108次;

再将右腿向前伸出,压按左腿108次。

4、摩腿

两腿自然向左右张开,成菱形,脚后跟并拢,前脚掌分开成八字形。两手掌分置于两腿膝盖上,拇指置小腿内,余四指置小腿外侧,下推至脚掌,拇指搓脚心涌泉穴,余四指摩脚板,一下一上摩一次,做108次。

5、上坐

练完上述预备功,即可试着上坐。上坐前先按压腿法如上述压腿,按压右小腿数次,当右小腿能按触到床板时,即可以右手把左脚上提置于右股上,成降魔坐。若按右脚上提置于左股上,即成 吉祥坐。如压按小腿时,小腿部未能接触到床板,一股即没法上坐,还需几次训练才能成功。

初学打坐的一些技巧

1、打坐姿势的原则

全身端正、内部舒松,防止强直和松垮。具体的打坐姿势可分为三种,即自然盘坐、单盘和双盘。但采取双盘打坐为好,而且要求至少能连续打坐三、四个小时以上。因为只有久坐方能入禅,短时间打坐不可能使人进入深度的入静和入定状态。当然要达到这个要求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打坐的训练应先从自然盘坐练起,逐步过渡到单盘,最后实现长时期的双盘。

2、打坐的姿势要求

打坐的姿势要按要求做得标准,否则容易对身体发生伤害。标准姿势应当是:躯干端正,微收下颌,含胸挺背,微收小腹;二目微闭或露一线光;轻闭口,舌尖轻顶上齿龈,两上肢自然下垂,沉肩垂肘,双手结印,一般为三摩地印,放于双腿之上、小腹之前,面含微笑。

3、打坐环境要求

打坐地点最好选一静室。室内要求干燥通风,阳光充裕,空气新鲜,安静洁净。打坐可以在铺有棉褥的硬床上,也可以在地面的蒲团上。打坐前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更换室内空气,

(2)、密封门窗.防止贼风侵袭,

(3)、悬挂窗帘,使室内光线微暗,

(4)、排尽大小便,

(5)、穿着舒适,宽衣解带,

(6)、防风防寒。在肩背和膝盖部位最好盖上毛巾被,

(7)、锁紧房门,防止人兽突然闯入惊动。

静坐注意事项:

1、饱胀或饥饿时,不易静坐。

2、室内静坐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对风而坐。

3、室外静坐注意保暖,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

4、气候凉时注意双膝、颈项和后脑的保暖。

5、肢体形态细心内调,找到一种既合要求,又轻松舒适的状态。

6、意识放松、心灵放空,面带微笑、肌肉放松。

怎样打坐才正确方法

怎样打坐才正确方法

  怎样打坐才正确方法,五心朝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双盘。无论是哪一种单盘,他都会有一只脚心被完全压住,无法显露出来。v以下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打坐才正确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怎样打坐才正确方法1    1、双足跏趺

  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

  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再不行者双足交*散坐亦可。

   2、脊直

  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

   3、肩张

  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

   4、手结定印于脐下

  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5、头中正

  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6、双眼微闭

  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此静物应①较小②单色③形状简单。如念珠。)如易散乱可闭上只留一丝光线即可。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7、舌舔上腭

  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怎样打坐才正确方法2    五心朝天

  五心朝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双盘。无论是哪一种单盘,他都会有一只脚心被完全压住,无法显露出来。

  五心朝天中的“五心”指的的双手心,双脚心,然后再加上头顶的头顶心(百会穴),完全显露出来都朝上,才是真正的五心朝天,也叫五心向天。

  一个人在五心朝天的时候,身体保持在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即便是在无意中,也不会轻易摇晃,更不会东倒西歪。单盘无法达到这一点,散盘更加无法做到这一点。

  可以说,五心朝天是各种打坐姿势中最稳定的姿势了。它对于一个人能长时间进入打坐状态,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

   身体放松

  打坐中的放松,不像睡觉中的那种放松。睡觉时的放松,是要让整个人完全松懈下来,目的是快速进入睡眠,从而达到完全休息的效果。

  打坐则不同,打坐不仅不能睡觉,还要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清醒状态,当自己知道有什么心念,要进行自我克制。如此,才能做到打坐的要求。

  打坐中的放松,仅仅只是指身体在保持打坐的姿势下,尽可能地保持各个部位的放松。一旦姿势发生变化,还要改正过来,保持正确的坐姿。

   心态的放松

  打坐能起到作用的原理,就在于心态的'放松。如果心态不放松,整个人会处于紧张状态。那么,你想要入静就无法做到。

  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在打坐中,很难做到真正让心态放松下来。但是不要紧,随着不断地打坐,心态只会越来越轻松。有句话叫做“习惯成自然”,当你越来越习惯于在打坐时心态放松时,你就会越来越容易让自己的心态放松下来。

  有人说,打坐中最主要的是要求心态放松,其实,打坐的姿势与身体的放松同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它们三者在打坐中起到的作用同等重要。

  只不过,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境界,仅仅有了正确的姿势与身体留的放松,他想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就很困难。过去打坐属于真正修行中的东西,而修行最主要的就是修心,所以抱着想要提升自己境界去打坐,就要注意自己的心态。如此,你的打坐才是正确的。

怎么打坐的正确方法

1、练习打坐时要做到身体平稳,姿势端正。刚开始打坐练习时,以简式坐位开始练起;然后调理呼吸:调理呼吸时两眼闭合,从鼻腔中完成缓慢的一呼一吸动作,做到平稳、细长、缓慢,穿衣要求。打坐时穿衣宽松,切不可穿得太紧而影响打坐。

2、调理饮食。打坐期间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能吃得过少也不可过饱。

3、调理睡眠。练习打坐要控制睡眠时间,保持神清气爽的状态。

初学打坐必读

华夏道藏

关注

0.869

·

字数 3902 · 阅读 82

2019-03-09 07:08

? ? ? ? ? ? ? ? ? ? ? ? ? ――来源于武当逸事

? ? 坐是我们修行中的一关键环节。是我们必修的必坐的。但我们怎么认识呢 ?

? ? 刚学打坐,关节、肌腱都没有软化开,坐时,腿会翘起来,腰也直不起来,而坐垫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个问题。刚坐时,散盘即可。如坐上半个小时以上,腿不麻不胀了,就可单盘了。单盘时,如哪条腿先软下来了,就先把哪条腿脚放在上面。如上面的腿翘的厉害,老是往下滑,那就说明关节还没有软化下来。要慢慢来。忍不住了时,就换换腿,一条腿一条腿练。不要过急,不能拔苗助长。下坐时,可将腿慢慢伸展开,不可一下子就将腿伸直,那样会让你麻得不敢动弹了。曾有一个同修,在修的太急,急于早日双盘上,结果脚踝关节拉伤,不敢走道儿了。腿的疼痛和麻木,会随着时间延长越来越难以忍受,时间一长就钻心地疼,一刻都不想忍受了。这时候一定要坚持再坚持,不要立刻下坐。在坚持的同时,要感觉疼痛的感受,这时你会发现,疼痛是一波一波的,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功夫渐长了后,疼痛间隔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慢慢的,疼痛就会减轻。修道,说到底,也是修恒心、修意志力。

? ? 打坐时,身上要披衣物;腿脚、膝盖、臀部也要用毯子什么的盖住、围住。因为打坐时,关节和毛孔会渐开,不掩好,会被邪风侵入,有害健康。手呢,可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拇指相对;也可两手放置在膝盖上,手心向上;也可打其他手印。端坐好后,深深吸一口气,心往下一沉……之后呢,有守窍的,有持咒的,有念佛号的,有观照的,方法多多,目的都是为了对治妄念心猿意马,以达“制心一处”,进而进入空灵、浑然忘我的状态。用什么方法,可根据你的喜好,自我选择。

? ? 出息入息,就是观察自己的呼和吸,呼吸由粗变细,渐至胎息……观察呼吸,就是要明白自己呼吸的长短。呼吸不能急促,要均匀;不能粗短,要轻细柔长。“息长知长,息短知短”。这个知息长息短,不是指一呼一吸这个时间长短,而是指不呼不吸中间的那个暂停期间的长短,真正有禅定功夫人,他是很长时间才一呼吸,进而不呼不吸,出现了体呼吸的妙境。这种境界,道家称为“胎息”。如我们能由呼吸入胎息,就可认知、体证、控制、转变生命。所以,这也是个了生死的法门。而生命就在一呼一吸间。人临死时,呼出最后一气,吸的气不再进来,呼吸一停,人就死了。所以,打坐时,修好呼吸,自有其深意。

? ? 打坐,对练我们的忍也很有帮助。比如,刚一上坐,心里感觉挺清静,有点放下万缘的味道。可没坐多会儿,心就开始发闹了,烦燥的不得了;腿的麻胀痛都来了,于是受不了了。就想赶快下坐,不练了。觉得坐了挺长时间,可一看表,得,只坐了几分钟。再上坐,只一会儿,又不行了。所以,打坐对锤炼我们 的“忍”字功夫,很有帮助。从这个角度说,度腿也是度心呀。打坐如此,在生活工作中也是如此。遇到一件事,没看开没忍住,过后后悔了,下次一定要忍住!结果,下回遇到事时,又没忍住,只好再下决心。这和刚开始打坐的状态一样。练打坐,对培养我们的定力,增长智慧,绝对有大帮助。

? ? 另外,平时不要吃的太饱,尤其是晚上。道家不是有句话吗?“要想不老,腹中不饱;要想不死,肠内无屎”。晚上吃太饱,打坐时,容易昏沉。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打坐时,念头纷飞,想东想西,甚至于多年前的旧事也能在打坐时想起来。怎么办呢?可以念咒、守窍、观照对治,一念带万念,最后万归一念了,最后再把那一念也舍掉,最后达到不念妄念才是真念。也就是说,我们的念头一直在起,一个接一个,而不是念头一点没有。如果一点念头没有,那死人、石头等岂不是早已成佛了吗?所以,古人才说:莫言无心便心道,无心犹隔一重关。有句话:心念不起方为坐。心念不起,可不是“无念”之意。念头一来,不迎不拒,也就是说不睬它,也不要讨厌它、压制它。因为讨厌的本身也是一种妄心。压制更不行,压制久了,会变成无记,不能起妙用了。念头是把握不住的。现在的念头,马上就成了过去的念头了。那些念头,是我们大脑里世世代代贮存的信息、后天意识、所知啊、所学、所见的东西。打坐时,它就开始都释放出来了..释放出来就没了。你要是抑制它,本身就著相,那是错误的。就是叫它释放,想哪儿随哪儿,你就不管它。什么叫一切随缘,这就叫一切随缘嘛。

? ? 刚开始念头多,静不下来,实际是很正常的现象,就是让他自生自灭好,生出来就灭掉了,再生出来又灭掉了,自生自灭,来去自然嘛,这才是合乎修行的。

? ? 修行,不是练出来的,是自己悟出来的。

? 打坐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 ? 打坐是开发本自具足的智慧中最根本的方法。

? ? 观息无常,久则无贪、无忧;著意闻薰,思惟、修学,定能趣向解脱。约现实利益说:身体健康,心境宁静,思想灵明,气质调柔,从和平中涵养德性、德行,利乐自他。

? ? 习静坐,必需具有耐性、恒心和毅力,才能有成。

? ? 体态姿势(调身)

? ? 静坐时首先要调整好坐姿,一般可以做到双盘的尽量双盘,做不到的,也可单盘、散盘。也可坐在凳子上,但要坐在凳子的前三分之一处,会阴穴(小便与肛门两阴之间)不可压在凳子下面。因会阴穴处于足三阴、足三阳及任督两脉的交通要道,此穴一堵,八脉皆不通,故一定要注意此穴的重要。

? ? 年岁较大的也可以散盘或坐凳子(坐凳子时要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处,不可压住会阴穴),无论盘坐或坐凳,都必须注意姿势端直,脊柱正直,身体不倾不斜,不可依柱靠背,这是至关重要的姿态。人们多爱享受,所以平时坐沙发,靠椅子,使脊柱多处弯曲,肌肉拉紧,紧而不通,长时间牵拉使肌肉内产生条索状硬条。通过看光功能或天眼的观察,脊椎因堵塞不通时,人体内运行的气流和能量就会从此处外溢,使身体受损。其原理如同水渠,某处堵塞,水流受阻则会憋涨而溃口外流,下游流量则会明显减少。人体的神经由大脑通向脊柱,由脊柱两旁外伸,脊椎不通则压迫神经、脉轮和内脏。另外,脊柱是督脉的循行路线,督脉又是阳脉之海,是主干道。因此,平时身体的直与不直对脊柱影响极大。那么,在长时间的静坐时,气流增强,要求坐直就显得更为重要,如不坐直,一旦堵塞,能量聚集在某处造成不通,则比平时更甚。

? ? 初学盘坐时,腿脚会出现麻木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渐进于自然。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如果实在不能忍受可暂时松开,等麻木消失后再盘。如能十分忍耐,任其极端麻木,渐至失去感觉,此次如能自然恢复原状,经过此阶段,几次之后,盘坐时便不会再麻木了。

打坐时如何解决腿痛腰酸的问题?

打坐初期都会遇到腿痛腰酸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真气不足,以及腰椎、尾椎、腿部和腰部不通畅。解决方法如下:

(1) 打坐时身体要松直,不要弯腰弓背。

(2) 要解决腿痛问题,必须把会阴、长强(尾骨尖处)所处的海底轮守开,因为腿部是由腰椎、尾椎所控制,最关键的既是海底轮。

(3)打坐的时间长短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时间短,等于水未烧开就已关火,天天如此,一辈子也烧不开一壶水。因此,在打坐中,当腿出现痛麻之感时,尽量不要去想腿,此时会越想越痛,越想越难忍。此时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意守观想其他部位。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忍,你想反正死不了,腿也坏不了,由它去吧。时间一长,一旦气冲过去就不再痛了。

(4) 打坐时心是否清静,也关系到打坐的时间长短和腿是否痛麻。心若清静,打坐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延长,腿痛也会很快冲过。要想做到心清静,关键要少吃,日中一餐或者辟谷,对打坐时保持心清静非常有利。

(5) 在打坐初期,如果腿痛的实在难忍时,可以稍微抬一抬臀部两边,使气冲过去。如果还不行,可将腿松开几分钟后再继续盘。逐渐就不痛了。

(6) 打坐时意守在海底轮,用出声念咒的方法,比如念:嗡、啊、哞,一口气只念一个字,拖长声音,出声并加重鼻音,观想在海底轮振动,声音从中脉向四外扩展,每次可念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很快既可冲开海底轮,可早日冲开腿疼之关。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冲开双腿,而且还可以开各个脉轮、消除病灶、开中脉、出性光、消业障等。这些作用都经过了反复的验证。

(7) 另外,对于初学打坐的人来说,打坐的座垫也很重要。笔者平时看到不少人打坐时坐着又厚又软的海棉座垫。这种座垫坐上后中间下陷,下陷的越深,向上反弹压迫臀部的反作用力越大,反而压迫了会阴穴和长强穴,不利于腿部的气血通畅。

静坐时,如果盘坐,可在臀部垫高一寸左右,以各人舒适为度,须使阴囊、会阴不受压迫。因此,要选择不硬不软的坐垫。而且在打坐时只能坐在座垫的前三分之一处,不可压住会阴穴,方能保持气血的畅通。

调整好全身上下内外整体放松,要做到直而不僵,松而不瘫。松的关键是“眉心舒展,面带微笑”。眉展面松则全身各部位都达到松驰状态。

两手的姿态可根据个人修炼的需要,两手掌心向上,放松自然地放在腿上。头部有病的,如高血压、脑血栓患者,可手心向下空掌扣在双腿上。

静坐时要两眼微闭,但不要立即闭上。静坐一会,待心平气和之后,慢慢下垂。如易昏睡者,两眼微开,垂帘即可。舌尖轻抵上腭,当口内生津充溢时,分三小口咽入下丹田。

? 打坐时腿脚是起点

? ? 功夫是从腿脚开始的,腿脚越放松,两胯开得越快一点,胯开了打坐才会稳当坐得住,坐得住身体更容易放松,放松了身体没有一丝多余的力量在身体里面,中正自然,之后会有象小孩熟睡一样的暖相,有暖相了身体就会绵软,绵软了对心灵的干扰就会少一些,容易静一些。开始打坐,不是身体疼痛,就是心里在打架。打坐是调伏身心的最好办法之一。

? ? 西派高杰徐海印《天乐集.酥软与麻木》中说:“此际由口鼻呼吸一转而为毛孔呼吸,一开一合,与天地同流,虚无自然,天地真阳,即由四肢百骸,透入五脏六腑,行人感觉酥软美快”。

? ? 这里有个重点:“由四肢百骸透入五脏六腑”。针炙学里面说:人的肘膝以下为后天气的发源流经之地。这与徐海印之说不谋而合。好比一颗树,枝叶与大自然交换能量,枝叶就像人四肢一样。所以打坐功夫,腿脚是起点,腰腹为中,头为根的理论是必须遵循的。

9?

(文章来自于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无明师指导,不建议自己练习。切记!切记!!)

赞赏支持

相关推荐

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

阅读 943

你不是腿短,只是臀线下移

阅读 7807

《易筋经》:改变筋骨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

阅读 367

我的真实修道经历(二)

阅读 5852

其实你并不是腿短,而是臀线低!

阅读 1499

感谢您对大道家园的认可,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初学者打坐正确方法,初学打坐的一些技巧”,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529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