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运动健身

如何锻炼肌肉效果好,注意饮食很重要(锻炼肌肉,应该如何搭配饮食?)

饭后百步走 2023-06-01 15:25:58

如何锻炼肌肉效果好,注意饮食很重要

现如今,大家对于自己的身材都是非常重视的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好身材的,因此就会选择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锻炼了吧,而对于男性来说,锻炼肌肉无疑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具体我们怎么做好呢,一起看看吧。

上午小吃

想要让我们锻炼好自己的肌肉,那么大家注意饮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在吃完早餐大概三个小时后,就到了要小吃一顿的时候了。要让身体在上午的剩余时间内得到营养的补充。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蛋白质粉。除此之外,在这一餐中还可以选择鸡胸肉,可以补充蛋白质。多吃水果,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能够很好的帮助消化,对塑形有好处,是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增长肌肉的。

午餐大补

午餐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这是一天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顿饭。在这时候我们的重点是补充蛋白质类的食物,同样包括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蔬菜。蛋白质食物有很多,比如牛肉、鲑鱼之类,是增肌阶段的上好选择,因为它们除了包含蛋白质以外还包含了很多的热量。而鲑鱼和其它鱼类所含的脂肪都是健康的脂肪,不会给身体带来多余的热量。另外,主食的话还可以吃土豆和米饭。午餐可以多吃一点,不需要通过节食来达到塑形的目的。注意均衡饮食是非常关键的。

训练前的能量摄入

一般来说,大家在锻炼肌肉的时候都会选择在下午了,而在我们锻炼之前也是需要吃些东西的,这个时候的饮食和上午小吃类似,要补充高蛋白,以及保证血液中的氨基酸流。在去健身房训练的前一个小时就应该摄入。可以适当补充高蛋白饮料和碳水化合物。但是,不要在吃得很撑的状态下去训练哦,那样会引起肚子胀痛,适得其反,那就不利于我们健康了。

上面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锻炼肌肉方法,可以发现想要起到锻炼肌肉的作用,那么我们不仅是需要注意平时锻炼的了,而且还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饮食,上面就给大家介绍了锻炼肌肉的饮食方法,大家这样吃能够更好的锻炼肌肉。

锻炼肌肉,应该如何搭配饮食?

1、运动之前1小时进食

对于参加运动的人,只有一个词:吃!但是至少要在您开始运动之前1小时进食。这样是为了避免因为体力活动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同样,要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比如多汁的菜,油炸食品等。理想地来说,日常三餐和小点心能够使机体定时规律地补充养分。

2、依照运动时间长短饮用500cc以上的温开水

身体在运动中血液循环速度会加快,就算肚子觉得饿,也千万不可马上吃东西,以免血液快速流到肠胃道中,影响脂肪燃烧的速率。因运动时身体较容易流失大量的水分与电解质,如果不适当适时的补充水分,很有可能会产生脱水现象,危害身体健康。

因此,每隔10-15分钟补充一次水分是必须的,最好的选择就是温开水,才能让热热的身体快速吸收不足的水分,切忌饮用冰水,有碍身体的热量代谢率。

3、运动前可喝一杯无糖的咖啡

此外,也有研究指出,适量的咖啡因也能提升脂肪的燃烧率,如果能在运动前饮用一杯无糖、不加奶油球的咖啡,对于降低体脂肪也有帮助。但容易心悸、失眠的人,最好不要饮用咖啡,以免造成不适。

4、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

虽然在瘦身的过程中,热量控制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以为饿着肚子运动会让你更瘦,由于运动会消耗体内的热量与水分,如果空腹运动,反而会让心理有补偿作用,运动后反而吃得更多。

因此,如果不是饭后1-1.5小时后运动,最好在运动前1小时,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如高纤饼干、优酪乳、新鲜水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除了可避免运动过后血糖过度下降的不适症状外,也能增加运动的持久性与降低运动过后的疲劳感与饥饿感。

而如果运动前还是觉得饿,亦可饮用低糖的饮品,如蜂蜜水或低糖豆奶等。

扩展资料:

肌肉锻炼注意事项

1、肌肉锻炼须天天坚持

锻炼肌肉的方法,除了常规的杠铃、哑铃等力量型器械外,还可以通过负重来实现。肩挑、臂扛、手提、怀抱、搬运、上楼等都是负重锻炼。只要涉及用力,即可以被视为有效的肌肉锻炼。只不过,肌肉锻炼必须天天坚持,而断断续续锻炼几乎没有防病意义。

2、练肌肉要重视大肌群

人体肌肉根据位置、功能、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胸大肌、背阔肌、臀大肌、腰大肌等。大肌群是完成人体运动的重要肌群,而且还参与很多人体生理活动,从防治慢性病的角度来说,重点锻炼大肌群效果明显。

不过,和大肌群相比,颈部肌群、手及腕部肌群、脚底肌群等小肌群退化的速度更快,对它们加以锻炼,可有效延缓全身肌力的减退。所以,适当做些擦地、洗碗、擦窗等家务活,锻炼小肌群,也很有意义。

此外,由于上肢肌肉占人体肌肉总量的15%,下肢要占50%,所以人们更要有意识地锻炼下肢肌肉。

3、亚健康人群从跳绳、快走入手

对身体偏胖、久坐、缺乏运动的亚健康人群而言,让肌肉参与耐力性的训练,更有助于调节全身状态,所以这类人最好不要一开始就承受高强度的力量训练,而是从慢跑、跳绳、快走入手。

人民网-运动前后十大饮食原则 让你运动效果更佳

人民网-天天坚持肌肉锻炼 轻松赶走慢性病

想练胸肌和腹肌,要怎么注意饮食

饮食:
有句俗话,早餐吃的好(丰盛),午餐吃得饱(够量),晚餐吃得少(七分饱)。
作为锻炼并且补充营养者,早餐适宜吃粗粮,也就是米粥,馒头,豆类,水煮蛋。不宜吃肉类及油腻食物,豆浆可以,油条禁止!
午餐作为下午运动的基础,最适宜吃碳水化合物一类的食物,面包、米饭、谷类食品、面食、水果和蔬菜为肌肉提供了高能量燃料,可以在锻炼后加快肌肉燃料的重新储备。如果你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够多,就更容易疲劳。
但是谨记,因为午餐过后到下午5点,已经餐后4小时(食物已被分解转化为热量),所以运动前半小时要吃点纤维饼干,补充能量。
晚餐。一般锻炼后,适时吃块小蛋糕(属于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可以补充营养,晚餐可以随意,但不宜不吃,这里推荐每天的锻炼结束后,一杯牛奶,可以有效缓解肌肉锻炼的酸痛,还有一个苹果,以及一块面包,可以再外加一块巧克力,这些东西不是一次吃完,可以慢慢吃,正餐之后(不吃饱也行),把这些东西慢慢吃完。

如果有问题请百度hi我
我将尽快给您回复
如果满意 请尽快采纳
O(∩_∩)O谢谢..

锻炼肌肉时,应该如何饮食最佳?

你每天都晨练,定期去健身房。但是,对于运动中的营养补充,你是否也很在意呢?实际上,正确的营养补充能让你的健身更臻于完美,而错误的方式则可能让你的辛苦健身效果大打折扣。现在就来快速链接我们的3大运动营养主题吧。a、饮食 健美入门者的营养秘笈 1、空腹进行健身运动会对身体有害吗? 一般不会,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营养原理:运动中的热能消耗主要靠糖和脂肪的氧化供给。体内脂肪代谢动员较慢,糖成为快速供能的主要来源。如果短期运动,仅为半小时或40分钟;热能消耗量并不大,体内的糖储备量是足够用的,所以一般的空腹健身运动是不会引起什么“病”来的。 特别注意:运动中能量消耗的多少和运动强度、大小、时间长短一般是成正比的。人体内糖的储存量总共约300~400克,全部氧化仅仅能供给1200~1600千卡能量,因此当空腹参加一些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可使体内的糖储备大量消耗,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无力,眼发黑等症状。 2、晨练前该如何进食? 可按个人的习惯来定。 营养原则:有些人习惯于起床后空腹运动,之后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有些人感到少量进食后运动起来有劲,则可在运动前少吃一点,一碗粥、牛奶或豆浆,总量不要超过500毫升左右。 特别注意:进食量不宜太多、体积也不宜过大,并且最好是牛奶、面包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因为吃多了就运动,会使运动时胃肠道胀满,横膈上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时的呼吸,不但食物的消化吸收差,食物在胃内震荡,还可能引起恶心、肚子痛甚至呕吐。 3、运动后能立即进食吗? 不能。运动后至少要休息30~45分钟再进食,剧烈运动后则要休息1~2小时。 营养原则:运动后短时间内,血液仍然比较集中于肌肉、皮肤等部位,胃肠道也处于相对缺血状态。运动后立即进食,势必形成胃肠道和肌肉皮肤争夺血液,若血液一时不能回到胃肠系统,大量难消化的肉类食物可引起急性胃肠道和胰腺发炎,甚至意外死亡。所以,一定要在足够的休息时间后,让血液恢复到平静状态时再进食。 额外补充:运动后由于出汗导致体内缺水,但在吃饭前不可暴饮,否则会稀释胃液,影响食欲和消化。 4、剧烈运动该怎样正确安排饮食? 饮食时间、内容和数量应根据锻炼时间及剧烈程度安排。 营养原则:应避免高脂肪、干豆、含粗纤维多的杂粮等容易产气或延缓胃排空时间的食物,并少食或不食辛辣、过甜的食物以预防对胃肠道的刺激。长时间耐力运动如长跑,可多选择一些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如面包、饼干等,以提高肌肉和肝脏糖原储备量。 额外补充:可同时适当补充一些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这样可通过补液维持血容量,减少循环系统的应激和机体过热。 b、补水 关于瘦身饮食的营养Q&A 1、为什么运动需要多补充水分? 运动中水分的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才不至于伤害身体。 营养原理:在运动中,出汗丢失水分和呼吸排出水的量都很显著。运动产生大量热量,必须散出体外,为了散热就会出汗,而汗液蒸发的过程可以带走大量热能,降低体内的温度。若不注意水的营养,不及时补充水分,常常会引发体内缺水,也可称为“体渴”,“体渴”不及时解决就会导致脱水。当出汗量达到体重的1%~2%时,即可损害体力、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 特别注意:运动强烈程度与季节不同,对于补水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如耐力运动时每小时可丢失1.5升或更多的液体,夏季运动1小时出汗1~1.5升是很常见的。 2、如果并没有感觉口渴,是不是可以不用补水? 脱水不仅影响运动能力,甚至危害健康。 运动原理:口渴不是一个能够反映水分需要的指示,因为人在感到口渴时,往往已经发生了轻度的脱水,而且脱水量已大于体重的2%左右。大运动量情况下,人对口渴的敏感性降低,不及时补水,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的脱水,所以要提早预防。研究表明,感到口渴时再补充运动中丢失的汗液,补充量仅能达到丢失量的56%,即使喝水喝到暂时满足要求时,仍存在“欠水债”问题。此种情况也被称为“不自主脱水”。因此在运动中应当学会及时补水以预防脱水。 特别注意:脱水不仅会影响运动能力,还会影响健康。脱水量达到体重的2%时为轻度脱水,表现为口渴。当脱水达4%时,引起脱水综合征:严重口渴、心率加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疲劳等。若不及时补充水分,继续丢失体内水分达6%~10%的重度脱水状态,则会引起恶心,食欲丧失,易激怒,肌肉抽搐,甚至幻觉、谵妄、昏迷。脱水对运动者的影响不仅在于体温升高和心血管负担加重,还可导致肾脏损害,引起肾缺血、少尿、无尿、血尿、泌尿道结石形成。 3.健身时该如何补水? 原则为积极主动地补水。 具体方案:运动前15~20分钟可补充400~700毫升(2小杯)水,可分次饮用。在运动中每15~30分钟补充100~300毫升(1小杯)运动饮料或水。运动后应补足运动中丢失量,少量多次补液,使体重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 特别注意:运动后补水不宜过度集中。短时间内大量暴饮水虽然可解除一时的渴感,但尿量和汗量增加,加重体内电解质的进一步流失,反而增加了心脏和肝肾的负担。 c、补充营养素 正确的营养膳食调配 1、长期参加健身运动,是否应该额外补充维生素呢? 应取决于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以及膳食营养情况。 营养原理:运动加强人体能量代谢,在能量消耗增加的情况下,某些维生素的需要会随之增加。因为运动使维生素在体内的周转率加速,高强度运动训练的初期和/或急性运动训练期使能量代谢增加。维生素参与人体各种代谢,如果缺乏或不足会对运动能力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表现为疲劳无力等症状,即使是轻度的维生素缺乏也会有影响。 具体方案:一般来说,中小强度、小运动量健身锻炼,并能摄取平衡膳食(即能量充足和多样化膳食已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生理需要量的膳食),一般不会引起维生素营养状况的恶化或维生素缺乏,因此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但在持续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热能营养不能满足需要时,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以预防维生素营养不良。 2、运动会导致微量元素消耗增加,是否有必要增加微量元素片剂的摄入? 一般中小强度的健身运动基本上不需要额外补充。 营养原理: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另一大类营养素,包括:铁、锌、铜、锰、铬、碘、硒、氟等,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微量元素中比较容易发生营养问题的是铁和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可抑制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加汗液、尿液及粪便微量元素排出量,并使某些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增加。但是一般中小强度的健身运动所引起微量元素需要量的变化不显著,基本上不需要额外补充。 特别注意:注意不要补充过量。因为微量元素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之间的范围很窄,过量补充反而会在体内蓄积并发生中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495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