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
中医认为:肾主五液,入心为汗。由于房事不节,房劳过度,亡血失精,或久病伤阴,素体阴虚,肾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故潮热盗汗,虚烦少寐,头昏耳鸣,舌红少苔,脉细等。《医宗必读》云:“肾阴衰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
仙术散,治盗汗不止
于术120克(分四制:30克,黄芪煎汁炒;30克,牡顺粉炒;30克,麩皮汤炒;30克,石斛汤炒)
只取术为末。每服9克,粟米汤下。
酸枣仁汤,治心虚不固盗汗
党参(去芦)枣仁(炒,杵)白芍(酒炒)黄芪(饭蒸)当归生地各4.5克茯苓3克黄柏2.1克知母3克北五味子1.8克
五倍子去蛀末,炙干研末。男用女唾,女用男唾,调糊,填脐中,外用旧膏药贴之,勿令泄气,两次即愈。尝加入龙骨等分,同研如法用之,并可治梦遗滑精等症,神效非常。
参归腰子治心气虚损自汗
用猪腰1枚,细切,入人参15克、当归120克,同煮熟食之,以汁送下;或用山药捣丸如梧子大,每30丸空心温酒下,多服丸佳。(虚证)
莲子7粒,黑枣7枚,浮麦l合,马料豆1合;用水2碗,煎8分,服之乃愈。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
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
,又常暮盗汗出者
,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可选用中成药二至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1.扑药法
旧蒲扇灰、滑石粉适量,混匀,扑胸腹部,若汗出不止者,可将锻牡蜘粉30克扑在全身,每日1次。适用于各型自汗。
2.敷贴法
五倍子、郁金各等份,蜂蜜适量,将前2味混合研成细末,加蜂蜜调膏,取适量贴于涌泉、灵墟、神胭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7-10日为1疗程。适用于肌表不固自汗。
3.热敷法
(1)黄蔑15克,麻黄根2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艾叶2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两个洁净口罩浸泡其中,温度适中后,将口罩敷盖于神网、关元穴15分钟,然后重新将口罩浸泡药汁,再敷于肺俞、大椎穴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肌表不固自汗。
(2)乌梅10枚,生地10克,浮小麦15克,黄蔑12克,大枣5枚,白芷9克,透骨草12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两个洁净口罩浸泡其中,温度适中后,将口罩敷盖于神的、关元穴15分钟,然后重新将口罩浸泡药汁中,再敷于肺俞、大椎穴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阴虚火旺盗汗。
4.搽药法
郁金20克,研为细末,睡时以蜜调涂两乳头上。适用于各型自汗、盗汗。
5.离子导入法
白芍15克,乌梅20克,沙参10克,鱼腥草30克,五味子10克,锻牡蝠10克,粉白芷9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两个洁净口罩浸透药液,敷于神阀、关元、中极及背部肺俞穴,再将两块电极板置于两口罩之上,接通电流,从小调大至患者可耐受为度,每日1次约30分钟。适用于阴虚火旺盗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774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医食疗巧治痔疮发生
下一篇: 中医偏方治疗小孩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