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书中,有很多关于喝汤药时间的记载。例如《神农本草经》中提道:“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可见,服中药的时间应根据病情、药物特点等因素决定。
1、普通汤药服用要错开吃饭时间。
大部分汤药以平衡阴阳、调畅气血、疏理脏腑为主。这些药可上午8~9时,下午4~5时服用。与吃饭时间错开1~2小时,既可充分发挥药效,也不会影响脾胃功能,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补肾药可早晚服。
其中,补肾阳(用来改善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容易累、怕冷等症状)的汤药如鹿茸、肉苁蓉、锁阳等宜在早上7~8时服用,补肾阴(用于缓解口干、烦躁、手心发热、爱出汗等症状)的汤药如黄精、墨旱莲、女贞子等,宜在晚上8~9时服用,这样更符合中医的阳时养阳,阴时养阴的原理,效果更好。
3、刺激胃肠的药,饭后1小时服。
过于苦寒或者过于辛热的方剂,对胃肠有一定刺激,建议饭后1小时服。其他对于胃肠道没有刺激的药物,可饭前服用。
温馨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服汤药与喝水一样,都不应该喝得太多,用量应遵医嘱,否则对养护脾胃不利。服药时间和饮食也有关。如果食物清淡,可错开半小时左右服中药;如果食物比较油腻,服药时间最好错开2小时左右。晚上9点以后尽量不要服药,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及睡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770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醒酒止吐-中医教你几个小偏方
下一篇: 如何区别优劣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