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医生提醒:起床后做错4件事,长寿基本与你无缘

过山龙 2023-07-19 07:52:19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很多注重养生的人来说,早晨是不能错过的重要时段,尤其是刚起床时,看似不痛不痒的习惯,做对了是好事,做错了可能就会危害到你的身体健康!

01

早起第一件事做错很伤身!

1、醒后立即起身

因为老年人的椎间盘较松弛,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如果突然改变体位,可能发生意外。

建议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再下床。

2、醒后立即小便

有的老人不愿半夜起床排尿,早晨醒来时尿意紧迫,迫不及待去卫生间。如排尿过快,膀胱排空易引起头晕,甚至出现排尿性晕厥,出现跌倒意外。

建议排尿尽量缓慢;不可用力过快过猛。

3、醒后立即锻炼

老人们睡眠相对少,可能五六点就有出门的,但是秋冬季气温低,清晨又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血管更易收缩,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可以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4点左右。

4、醒后立即揉眼

许多人早上醒来后都有揉眼睛的习惯,觉着揉过眼睛后会视力变得更清晰。

事实上起床后揉眼睛对眼睛健康不利,会将手上以及眼周的带有病菌的脏东西带到眼睛中,很容易造成眼部的感染,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千万不要起床后揉眼睛。

建议起床后可轻轻刮眼眶,以达到提神醒目的作用。

02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科学依据吗?

民间一直流传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意思是,有些时候在过度卫生干净的环境当中,反而容易得病。

这类言论是免疫学当中很有名的“卫生假说”,主要指“在生命早期如果接触到一些外源性潜在的致敏物,有助于机体产生免疫耐受;

而生活在过度干净的环境中反而会导致免疫耐受产生缺陷,就会增加幼儿期之后患过敏性和自体免疫相关疾病的概率”。

那么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其实,任何学说理论都需要“对照现实”来考虑,不能片面看待。

如果单纯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过敏性疾病就不去注意饮食和生活卫生,这个“后果”是无法控制的。

也就是说如果通过接触一些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来培养儿童的免疫力,其实也仅有一小部分儿童可能会提高对微生物的抵抗力,但更大一部分儿童只会反复生病,影响正常的健康状态。

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有哪些危害?

从现实角度考虑,如果接触了被致病菌或者有害物质污染的食物或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腹泻或感染,甚至容易诱发脑膜炎等,危害不容小觑。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1、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等有害微生物通过肉眼根本看不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洗澡,勤换衣物,保持清洁干净的状态。

3、食物要熟透后再食用。彻底加热才能降低微生物的感染风险。

4、饮用干净、卫生的水,不喝生水。

5、餐具要定时煮沸消毒,定期更换。

6、处理食物要生熟分开。接触食物的刀具、案板等物品要分类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记住这些“八字谚语”:

不干不净,容易生病

针对健康,不可侥幸

趋于健康,必须干净

03

医生说的“清淡饮食”不是不吃肉!

不管是手术过后、大病初愈、胃肠不好,还是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医生都会告诉我们要【清淡饮食】。

一听到清淡饮食,不少人脑子里立马出现各种“如食草”般的中国式沙拉——有菜没肉,又或是水煮青菜,好点儿的也许有清蒸的蔬菜或清炒的菜。其实并非如此。

医生说的清淡饮食,绝不是只吃素、不沾荤!

真正的清淡饮食是指在膳食平衡、营养合理的前提下,口味偏于清淡的饮食方式。一般是指“四少一多”。

01

少 油

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5~30克,可以用带有刻度的控油壶来控制油摄入。

2

少 盐

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应不超过6克,少吃酱菜、咸蛋以及香肠等加工食品。

3

少 糖

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甜味食品。

4

少 辣

辣味在带给我们味蕾快感的同时,也让消化道备受折磨,尤其是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胃肠不好的人,或者本身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吃多辣后,容易造成消化道疾病的急性发作,轻则引起不适,重则可能引起出血。

5

一 多

即食物多样化。食物多样化不是只吃素,要包括尽量全面的食材,杂粮、薯类、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另外鱼类、瘦肉、鸡蛋、牛奶等都是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更应该适量摄入。

主食应粗细搭配,副食应荤素搭配,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全面营养。

另外,清淡饮食还包括“七分饱”,七分饱要根据每人的食量来判断,吃饭后不觉得饿,也不觉得饱,就是七分饱了。

细菌的微小靠肉眼是看不到的,如果碰巧存在致病菌,而恰巧又捡起来吃了,那就会大大增加致病风险(有些大肠杆菌很少量就会导致食物中毒,严重甚至会导致死亡),立刻捡起来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被细菌等污染。

因此,无论食物和地面接触了几秒钟,都不建议继续食用。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41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