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每个人上岁数之后都可能遇到的慢性病,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患病人群总数将近7000万人,其中女性在50岁之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比男性高出5倍左右。
而女性到65岁之后,骨质疏松发病率超过50%,也就是说我们的奶奶或者姥姥两人之间,就会有一人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
骨质疏松对健康最直接的伤害,就是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的患者约为20%,就算是存活下来也有50%的可能性发生残疾。不光自己的余生在疼痛中度过,也给家人带来极大的困扰。
预防骨质疏松,除了通过饮食或者药物补钙,其实防止钙元素的流失也很关键,开源节流两件事一起操作,才能更好的保持骨骼内的钙质含量。
中国人的膳食中钙摄入量普遍不足,这个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今天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就跟大家聊聊:女性50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远离3种偷钙食物,每天坚持做1件事。
1、远离这种偷钙食物:高盐食物
我们反复提到过高盐食物对健康的危害,肠胃疾病、肝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跟过度吃盐有关系。而很多老年人缺钙,也跟吃盐太多有一定关系。
人体每天盐的摄入量越多,尿液中钙的排出量也就随之增多,而且盐的摄入量越多,钙的吸收也会随之越差。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食盐是一种“偷钙”的食物。
2、远离这种偷钙食物:过量的咖啡
过量喝咖啡可能引起紧张不安、烦躁、焦虑、手震和失眠外,咖啡因还会导致钙质流失,所以,对于老人、小孩和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尽量不要喝咖啡。
3、远离这种偷钙食物:蛋白粉
有些健身人群会额外吃蛋白粉来补充蛋白,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蛋白粉的摄入量,过多的蛋白质会经肾脏由尿液排出,一方面给肾脏增加负担,增加患痛风的可能。而且还会促进钙从骨质中溶解,增加钙的丢失。除了少吃这3种“偷钙”食物之外,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建议大家每天坚持做1件事:晒太阳。
不管身体里补充了多少钙,能否被顺利吸收才是关键。吸收钙需要维生素D的配合,而人体当中维生素D主要依靠日晒之后皮肤的自身合成。
所以建议大家每日最少要有半小时的阳光直晒,以保证身体能合成出足够的维生素D。
最后再给大家一个补钙的建议:多吃新鲜的水果
新鲜水果中有两个元素,对补钙有帮助。首先是水果中含有的钾元素,可以减少钙的流失;而水果中的维生素C,则可以帮助钙的吸收。新鲜水果可以从这两方面,来帮助补钙。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的骨组织是由骨密质和骨松质组成,骨密质的结构紧密,位于骨的外层。
而骨松质是由骨小梁相互交织连接而成,呈多空隙的网状结构,位于骨的内部。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下降或骨量丢失增多。随着骨量的丢失,骨骼结构变得稀疏多孔,也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稍有不慎就容易骨折。
其实人到了35岁后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自然老化过程,大部分女性到了45岁,出现绝经的生理现象,绝经后女性的骨质流失更快。所以骨质疏松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5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群体。
1.腰酸背痛;
2.足跟痛;
3.出现降温的情况,关节部位隐约疼痛;
4.手足抽筋的频度变高;
5.身高下降;
6.单脚站立不稳;
7.走路迈不开步子;
8.经常有牙齿浮出感。
骨质疏松给患者及家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多达9000万人,其中骨折的发生率为27.5%-32.6%,老年卧床者也有20%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并且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等,伤后一年内死亡率可达20%能存活1年以上者25%丧失活动能力,21%需要借助拐杖方可行走。
想要自己进入老年,还能够保持 健康 、身子骨硬朗的状态,就要开始提前预防。
1、吸烟、酗酒
大量研究表明,吸烟会引起骨吸收加快而骨量丢失加快,肠钙吸收下降,且吸烟者可过早绝经。
酗酒导致酒精摄入过多,会损伤肝脏,影响血液中维生素D的生成。不仅如此,酒精还会刺激成骨细胞,从而抑制成骨作用。
2、长期低钙饮食,磷及维生素等营养缺乏
钙是骨矿物质中最主要的成分,钙不足必然影响骨矿化。磷与钙一样对骨骼强度有着重要作用,当磷与钙保持在2:3的适宜比例,就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也是养骨的必要营养素,其中维生素K有利于调节骨代谢,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3、久坐不动
随着人年纪的增长,身体的承受能力和恢复能力都有有所下降,因此不少人常以此为借口而忽视运动的重要性。其实无论是什么年纪的人,都应该重视运动带给身体的好处。尤其是对于年纪比较大的人来说,坚持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也能保护骨头的柔韧度和坚硬度,从而有效减少钙质的流失。
4、熬夜
喜欢熬夜的人,大多不会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还容易加快钙质流失的速度。对于中年人来说,在身体素质已然下降的阶段,更应该要注意自己的睡眠时间。若睡眠时间不充足,就很容易对身体 健康 产生影响。
预防骨质疏松,应在饮食中添加骨骼所需的营养。首先,我们应选择含钙、蛋白质高的食品,如排骨、蛋、豆类及豆制品、虾皮、奶制品,还有海带、海菜、乳酪、芹菜、木耳、柑橘等。
其次,适当补充维生素D,或增加日光照射及运动量。如果脾胃功能衰弱的人,可以选用中药补脾健胃,保证脾胃功能正常。
再次,应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维生素 C。也可通过改变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主要是减少动物蛋白、盐、糖的摄入量,尽量少用含太多镁、磷的饮料和加工食品,同时,咖啡因、香烟、酗酒也造成钙流失,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尽量避免。
骨质疏松患者要常吃这些食物
1、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摄入不足的人,骨质更容易流失。维生素B12能控制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水平,该代谢物质和心脏病、髋骨骨折均有一定联系。健康人每天摄入2.4微克的维生素B12即可。有益食物:贝类、瘦牛肉和低脂奶制品。50岁以上的人最好选择补充剂。因为维生素B12不易被老人吸收。
2、维生素K
建造骨骼的蛋白质,如骨钙素、蛋白质都需要维生素K才能发挥作用。维生素K水平低的人,跑步时髋骨骨折的概率增加30%。女性和男性每日应分别补充90微克和120微克。
3、蛋白质
骨骼虽然看起来不够?活泼?,其实它们非常?忙碌?,一直处在不断的分解和合成过程中。骨骼合成需要的一种关键营养素就是蛋白质。事实上,骨骼22%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补充1克蛋白质,但也不能补太多。否则容易使血液呈酸性,从而消耗骨骼里的钙质,骨骼反而更受罪。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1、疼痛:
骨质疏松的危害感到腰酸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酸痛,同时可感到全身无力。疼痛部位广泛,可有变化,与坐、卧、站立或翻身等体位无关,症状时轻时重。
2、发病率高:
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
3、骨骼变形:
由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骼易发生断裂。脊柱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其骨小梁断裂时,整体外观并无裂缝,X线照片或CT图片也难以发现。但日久天长,积少成多,一些椎骨慢慢塌陷,引起身材变矮,弓腰曲背。可继发腰背疼痛,影响行走、呼吸等多种功能活动。
4、骨折:
因骨骼强度和刚度下降,轻微暴力、跌跤,甚至坐车颠簸、咳嗽,都可以引起骨折。常见部位是脊柱椎骨、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老年人脊柱和下肢骨折后,长时间卧床不起,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如褥疮、尿路结石、脑血栓、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影响健康,威胁生命。
骨质疏松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 健康 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日益提高,给家庭带来极大地经济负担。骨质疏松作为一种进行性进展又不可逆的病理过程,一旦发生很难恢复正常结构,正确认识骨质疏松并加以预防尤为重要。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导致骨的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主要症状是骨痛、易骨折。
为什么绝经后妇女易得骨质疏松
很多因素会导致绝经后妇女骨密度降低,主要原因是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分泌量大大减少,而体内雌激素有助于骨量增加与储存,因此,绝经后妇女患骨质疏松的概率远高于男性。
为什么65岁以上老年人易得骨质疏松
65岁以上老年人户外运动减少,且随着年龄增加,钙调节激素分泌失调,引起骨代谢紊乱,牙齿逐渐脱落,胃肠道消化功能降低,营养吸收较少,致使体内各种营养成分严重缺失,骨量以每年2%-3%速度减少。
营养指导原则
在营养方面,通过饮食补充钙、磷和维生素D,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此外还有与骨质疏松相关蛋白质、磷、镁、锌、钠、维生素C和维生素K。因此,充足合理的营养素摄入对维持骨骼的 健康 十分必要。1.能量供应与个人生理需要相适应,蛋白质的量适中。一般认为 健康 成年人每日摄入1.0g/kg蛋白质比较适宜,个别老年人可以摄入1.2-1.5g/kg。2.加强钙的营养,科学补钙。目前推荐老年人每日需要钙1000-1500mg,维生素D每天推荐量为400-800U。同时,适当增加日光浴,可增强钙的吸收能力。3.适量而平衡的无机盐。每天摄入1-1.5g磷有益于防止骨质疏松,但过量摄入磷又可能诱发骨质疏松症,因此应注意适量摄入,同时也应注意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的摄入。4.丰富的维生素。骨的生长与代谢受多种维生素影响,其中与维生素D、K、C、A的关系最为密切。
合理选择食物,预防骨质疏松
根据以上的营养指导原则,我们究竟该怎么吃呢?
1.平时应多吃含钙、磷、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含钙高的食物有牛奶、鱼类、虾蟹、豆类、坚果类、青菜、乳制品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沙丁鱼、鳜鱼、青鱼、牛奶、鸡蛋等,也可适量加用鱼肝油,需要注意不能过量摄入;日常生活中需要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主食应以米、面、杂粮为主,注意粗细搭配。副食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并能满足人体对各类营养的需求;牛奶是食物中最理想的钙磷来源,每天喝2杯牛奶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膳食中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有利于体内血钙水平稳定;不必要的饮食限制对骨骼 健康 不利。2.在饮食中钙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适时适量补充钙制剂是改善机体钙营养状态的一种有效措施。3.在其他饮食因素方面,食盐摄入过量、吸烟、酗酒、饮用咖啡和过多饮用碳酸类饮料等,均不利于骨质疏松预防,应注意避免。(本文部分内容来自《营养与疾病预防——医护人员读本》)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39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