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脚后跟经常干裂、出血,走路都疼!抹润肤霜不管用,这招才对症!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19 03:04:24

前几日有位女性长辈来家做客,不经意提了一句,她的脚每到这个时候就有开裂的“苗头”,穿袜子的时候老是刮到,走路的时候还有点疼,抹了润肤霜也不见好。

(当时没拍图,情况与上图类似)

我过去一看,只见她脚后跟的皮肤已经开始裂开了,摸起来有点刺手,但幸好没有出血,我告诉她:1、不要撕、剪已经裂开的皮,免得造成出血或者使伤口变大;2、别穿太紧的鞋,不要长时间走路,尽量避免摩擦脚后跟,让情况更严重;3、润肤霜如果作用不大就先别抹了。去水果店买几个新鲜橘子,剥皮后洗净,把橘子皮放入盆里加开水泡2分钟,待水温合适后把脚放进去泡10分钟。橘子皮中的活性成分可以缓解皲裂;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泡脚后擦干,然后艾灸脚后跟干裂的地方,还有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以及脚上的三阴交、足三里、太溪穴、涌泉穴,连续艾灸几天。今天,她打电话给我,说脚后跟开裂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我继续叮嘱她:这种天气要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在家要穿袜子,外出穿暖和的鞋子,能预防、减少复发;很多人以为脚后跟开裂的毛病是由于秋冬季节天气干燥,皮肤缺少水分所致的,但其实这只是一个诱因,手脚开裂的根本原因是脾肾不足导致气虚血燥、肌肤失养。所以还是要继续艾灸我之前说的那几个穴位,不仅可以缓解手脚皲裂的问题,对改善脾虚引起的呕吐、泄泻、水肿等,以及肾虚导致的怕冷、手脚冰凉、脱发、黑眼圈等问题也很有帮助。手脚开裂,根在脾肝肾

《诸病源候论》里说:“皲裂者,肌肉破也。言冬时触冒风寒,手足破,故谓之皲裂。甚者由裂口溢血外出。”《诸病源候论·虚荣手足皮剥候》也提到:“血行通荣五脏,五脏之气,滋养肌肤。虚劳内伤,血气衰弱,不能外荣于皮,故皮剥也。”脾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之一,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摄入体内的水液,经过脾的运化传输,气化为津液,输布于周身脏腑器官,发挥濡养、滋润作用。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源,肝血不足则血虚,外在表现就是肌肤干枯,受寒冷风燥影响很容易发生皲裂、出血等问题,所以要艾灸三阴交养肝、足三里健脾!另外,人体的肾经是起于足下的,脚后跟这个地方,就是肾经走过的路线,也是它负责管辖的区域。所以一旦这里出现问题,比如经常无缘无故脚跟痛,出现干裂等问题,很有可能都和肾气不足有关。艾灸关元、气海、太溪、涌泉,其目的都是培补肾气,脚后跟得到了滋养,干裂就会有所好转。肾好不好,看脚就知道

肾虚是现代人的通病,肾气不足的表现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四肢水肿、夜间多尿等等,肾好不好,其实从脚上就可以看出来!第一种方法:看脚后跟。脚后跟的皮肤光滑细腻,证明肾气比较足,是身体健康的标志。第二种方法:看脚趾。足小趾是足少阴肾经的起源,在中医看来,足小趾粗大厚实者肾气多盛;足小趾细小皮薄者肾气多衰。第三种方法:看脚有没有肿。脚肿很可能是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在脚跟、脚背轻按一下,肿胀处即凹下,肌肉像失去弹力,建议去医院肾内科检查一下。中医常说“寒从足生”,人的脚部在肢体末端,阳气不容易到达,因此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袭,特别是秋冬季节,双脚常常会觉得温度不足。所以秋冬要注意足部保暖,用热水泡脚,艾灸足部穴位等,增强抵抗力,身体上很多小毛病都会慢慢消失不见。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36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