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中医专家提供的大暑时节养生贴士

百薇 2023-07-18 22:43:46

今天是大暑节气。大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中医专家为大家提供了大暑时节的养生贴士。

1、饮食

气候炎热的大暑节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并注意消暑。荷叶、冬瓜、西瓜、芦根、竹叶、绿豆、凉瓜等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大暑是中医所说的“长夏”时候。中医认为,长夏与脾相应,可适当多吃赤小豆、扁豆、薏米、芡实、茯苓、白术、苍术等食材。同时,大暑时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在饮食上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外,还可适当多食用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西洋参(花旗参)、太子参、沙参、玉竹、麦冬、石斛、银耳等。

2、起居

中医专家提醒,为预防中暑,在大暑期间应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睡眠要充足。外出时应避开高温时段,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凉帽或打遮阳伞等。备用十滴水、藿香正气类制剂等一些解暑药。

同时,注意室内降温,及时开门窗通风,使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拖地,既可保持空气湿度,又可使室内降温。

另外,大暑降温时,应谨防“因暑贪凉”。不可过量吃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空调温度不可降得过低,也不要在露天阳台或地板上乘凉过夜。夜卧也应着单衣,以防邪气侵袭。

3、调理

中医认为,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心火”,产生心绪不宁、烦躁不安、思维紊乱等“情绪中暑”症状,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甚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发火”可造成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引发心肌缺血、猝死。

中医专家提醒,防止情绪中暑,一要使志无怒,舒肝养心,防止心火内生,保持神清气和,尤其是老年人要戒怒戒躁。二要避免不良刺激,心态宜清静。三要注意精神调养,可品茶、弈棋、进行书画创作等以陶冶情操。

大暑期间运动应动静结合,不宜长途跋涉,最好是就近寻幽。选择一些体能消耗小、技术要求低、时间要求松的“轻运动”。

4、防病

中医专家说,中医历来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利用“三伏天”这一一年中最热、人体内阳气最盛的有利时机,用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以振奋机体阳气,使药物通过体表入到脏腑经络作用于宿疾(病根)潜伏之处,从而改善病情。“三伏贴”适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咳喘、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骨关节病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贴敷治疗。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炎炎夏日如何“养阳”?中医专家提供三个小妙方

都市快报讯 大暑一过,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炎炎夏日如何“养阳”?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医内科周天梅主任提供大家一些小妙方,需要的赶紧收好了!

推荐两款 养生 食谱

及时补充水分,可饮用绿豆汤、菊花茶来清热解暑。夏季消暑也不可贪凉,谨防损耗阳气。稍不注意,寒邪就会乘虚而入,从而损伤脾胃阳气。

周天梅主任为大家推荐了两款 养生 食谱:

1.冬瓜薏苡仁粥

材料:冬瓜 200 克、薏苡仁 40 克、糯米 50 克

做法:将薏苡仁浸泡数小时;再将冬瓜、糯米和浸泡后的薏苡仁一起下锅,煮 40 分钟即可。

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冬瓜可清热祛湿、利尿;糯米则有养胃的功效。

2.沙参百合鸭汤

材料: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鸭肉150克

做法:将北沙参、百合、鸭肉分别洗净,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至鸭肉熟烂即可出锅。

功效:此汤有养阴润肺、清热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肺热阴虚所致的咳嗽咯痰、口燥咽干等。

入伏烧伏香 祛除体内湿邪

眼下正值入伏,一些地方入伏后有烧伏香的习俗。烧伏香是中医的三伏灸,即在伏天用艾灸熏烤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消除身体不适的目的。烧伏香选用的艾叶有温经散寒和调经止痛的功用。入伏烧伏香可以祛除体内湿邪。

晚上睡觉不可风扇直接吹头

建议晚上10:00~11:00入睡,早上5:30~6:30起床。中午可以小憩,但时间尽量控制在 30 分钟左右,以免影响晚上睡眠。

在夜间休息时,留心室温不可过低,尽量选取质地轻薄、柔软的卧具,做好腹部的保暖,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此外,晚上睡觉时,不可使风扇直接吹头,以免风寒从头部侵入,损伤人体的阳气,对身体造成危害。

养生知时节 | 大暑养生——补气健脾、消暑生津

养生要诀: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 饮食宜忌:宜清淡多样,忌生冷食物 ——康养重庆 2019年7月23日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二个节气 大暑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节气正值「 ”三伏天”里的「 ”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养生要诀 精神调养,静心养生 此时天气酷热,人们容易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有人称之为「 ”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调养,谨守「 ”静心养生”的原则。 起居调养,注意午睡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人比较容易感到疲倦,所以,这时候要注意睡好午觉,适当的睡午觉可以保持精力充沛。 运动调养,宜少运动 此时宜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凉的公园、河边、林荫道旁进行,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运动过后要补充水分,但应避免进食冷饮,否则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饮食调养 大暑不但天气炎热,而且雷电、暴雨多,此时人们容易受暑湿影响出现腹胀、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饮食宜清淡多样,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可多食绿豆、黄瓜、苦瓜、莲藕、鸭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圆、桃子、黄皮、芦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药食两用之品。 防病提醒 高温酷热,谨防中暑!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大暑节气正值「 ”三伏”,预防中暑,需注意以下事项: 温差不宜太大 空调的控制也是预防中暑的方法之一,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不宜激动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夏天应处事冷静,不宜激动,使神经处于安静状态,做到「 ”心静自然凉”,因而会收到降温、尽快入睡的效果。 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不打赤膊 男性朋友喜欢在酷暑打赤膊,其实这并不正确。打赤膊吹风容易受寒,毛细孔急速收缩,反而让湿热都闷在体内,更容易发生中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暑怎么养生最好大暑如何养生

1、趁暑化湿解冬病,即我们所说的“冬病夏治”。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专家说,暑天阳气旺盛,治病就是通过艾灸等方式利用补充阳气来达到疗养效果,通常情况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阳虚症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症疾病。
2、多饮暖水药食粥,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建议小口多饮,而不是一次性饮水过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同时,大暑气候炎热,可以用粥来滋补身体。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大家安度盛夏;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3、消暑切莫动“肝火”,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专家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4、清火,夏季本来就是一个火热的季节,尤其暑天更是达到一年中最“火”的的时候,所以清火成为了重中之重的关键。而“清火”又有清内火和清外火之分。
5、清外火,“外火”即是指自然界高热的气温。它可使皮肤松弛、多汗,亦可导致体温中枢的散热障碍,使温热蓄积而发生中暑。暑天要尽量避免烈日直接照射,外出或工作时戴好遮阳帽,必要时在皮肤上涂一层防晒护肤品,注意室内通风降温,以防“外火”内侵。
6、清内火,“内火”即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而出现的内热症。有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暑天重点是清“心”火。夏天暑热,最易肾水不足,心火过亢,水火失济,而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头痛、腰酸软、大便秘结,舌尖痛,口腔炎等症。因此,夏天必须注意补肾之水,以清过亢的“心火”,这样才能水火相济,阴阳平衡。
7、养心,按照中医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是夏季养生关键点。在暑天,气温过高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养心是防止情绪起伏,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8、睡觉宁心,“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所以应该在作息上符合当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
9、大笑放心,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笑是精神愉悦的一种标志,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31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