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从立夏之日起,经历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一般指阴历4~6月。这个季节,我们在紧张而忙碌生活的同时,还应顺应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奏,合理正确地调理身体。针对夏季常见的热伤风、中暑、心烦失眠、急性胃肠炎,本文整理了几个夏季养生小妙方,助您安心一夏。
《黄帝内经》中描述夏季特点:“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夏天是大地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此时,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相应地旺盛起来。《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因此夏季调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而可多用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代茶饮,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补养心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肾水相对虚衰,因此要注意补养肾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桑葚等,防出汗太过,耗气伤津。
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可用内服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药膏贴在穴位上,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28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五花茶是夏季预防中暑的保健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