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中秋节的习俗:全国各地中秋节习俗大汇集

艾灸师小爱 2023-07-18 15:40:57

中秋民俗始于唐朝,历经千年文化积淀和内容演变,如今,有些民俗活动越发清晰和兴盛,有些民俗则逐渐衰落和模糊。不管这些民俗过去和将来的命运怎样,人们的庆祝方式如何变化,它所代表的团圆安定、天人合一、欢庆丰收的内涵却永不过时。

一、兴盛习俗

1、亲友团聚

自唐朝起,人们就将月圆与人间团圆联系起来。到了明清时期,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间团圆的主题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一主题是跟中秋节源于月圆密切相关的,可以看作中秋节的一个特色,而且由于跟明月、嫦娥、玉兔、吴刚、桂花树联系起来而富于传奇色彩和诗意。

民间极重视中秋节家庭团聚之礼,希望从中获得亲人欢聚一堂的天伦之乐和美满的生活幸福感。如果这天有儿女在外,不能回家团圆,家长和儿女双方都会觉得特别遗憾。

2、吃月饼

从历史上看,吃月饼并不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活动,唐宋时期就没有专门为中秋而制作的月饼可吃。但自明朝出现中秋月饼之后,它就成为中秋习俗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时月饼的象征意义是团圆。一盘月饼,在场的每人拿一块吃,或者一块月饼切成若干份,每人拿一份吃,表示大家是一个关系十分亲密的团体,八月十五这一天团圆,亲情或友情再一次确认和加强,从而获得感情的慰藉。

3、互送礼品

从明代开始,就有了中秋节互送月饼、瓜果的活动。现在,这种习俗更加盛行,并演变为没有局限性的,以节日的名义互送礼物。互送礼品是一种美俗,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敬老爱幼等美好心意和优良品德,也是密切人际关系、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当然,如果不是出于亲情、友情、关爱之情,而是出于功利目的,单纯的民俗就被人为变了性。

二、普遍习俗

4、赏月

八月十五这一天的夜晚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月圆之夜,唐人赏月的爱好使得中秋赏月风行,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赏月是一种很优雅的富于诗意的行为,亲身参与其中,会获得精神的放松、愉悦和诗意的滋润,亲友之间也会在这种活动中加深感情、密切关系。

从古代文献来看,中秋节刚形成的时候,赏月就是文人和市民的事情,农民赏月的活动没见记载。但我国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中秋之夜赏月、“走月”“跳月”“唱月”等习俗。如杭州有在中秋节前后到西湖赏月色的习俗。西湖十景中有三个是月景:“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月岩望月”,可见西湖赏月风俗之盛。苏州有中秋欣赏“石湖串月”之俗。桂林“象山水月”也是中秋赏月胜地之一。台湾则流行在月夜下烤肉联欢。

5、庆丰收

八月中旬正是丰收的季节,新粮进仓,瓜果上市,过去用这些新粮新果作供品敬神是很自然的事,感谢神灵的恩赐,祈祷来年好收成。在神灵崇拜习俗衰弱以至消失之后,这个习俗的内涵演变为庆祝丰收。至少在许多乡村,人们在中秋节的夜晚一定要准备丰盛的饭菜,吃得很饱,准备很多新鲜的瓜果让家里人吃个够,有丰收后纵情欢庆的意思。山东庆云农村过去中秋节要祭土谷,叫做“青苗社”;青城农村还有辞先稼的习俗。台湾农民也在中秋节祭拜土地公,并在田间插“土地公拐杖”,这种拐杖就是在竹子里夹上“土地公金”即给土地公的纸钱。健康饮食小常识www. .com

6、游戏娱乐

综合各地的中秋节俗,游戏娱乐的活动丰富多彩,可谓五花八门,如走月亮、逛夜市、游园会、放烟花、燃宝塔灯、放孔明灯、看灯会、猜灯谜、荡秋千、舞龙、会饼、玩兔爷、歌会(唱月亮)、看花展、文艺演出等。与在各自家庭里的团聚、吃月饼不同,它们大都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这也是大型节日的必要组成部分,渲染了中秋节的节日氛围,既热闹又很有声势。

三、遗留习俗

7、拜月

拜月在上古之前最盛,在对大自然无能为力又缺乏科学知识的情况下,人对月亮而生的自然崇拜和神化行为。周代以后拜月的权利为皇家垄断,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民间拜月之风隐退。唐代赏月之风盛行,但是没见到中秋拜月的记载。宋代中秋赏月习俗中有的时侯会加进拜月的事,这时还是男女都可拜月,都可求月神赐福给自己,少年求功名、事业发达,少女则求貌似嫦娥、颜如皓月。后世拜月变成女人的专利了,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在许多地方,拜月就是对月神的礼敬,或者是向月神做些一般性的祷告, 现代社会,拜月习俗基本消失,只在个别地方的少数人那里还有遗存。

8、祈子

在古人观念中月亮属阴、主母性,最早的月精蟾蜍就是一种大肚子、生殖力极旺盛的动物,后来的月神也都是女神,所以民间一向有把月神当作生育神崇拜的习俗,向月神祈求早生贵子。不少地方有“摸秋”的习俗,到别人的地里偷瓜,送给没生育的妇女。民间看惯了瓜秧开花结瓜的现象,而且瓜里有很多籽儿,许多地方都把女人怀孕生子与结瓜联系起来。

9、预测气象

许多地方都流传着一些谚语,根据中秋节的天气情况来预测第二年元宵节的天气,或预测来年的收成。如 “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八月十五雨淋淋,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这些谚语的意思是,如果中秋节的晚上云彩遮住了月亮,来年的元宵节就会下雨或下雪,会影响元宵节的灯会。这种对天气的预测,尽管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流传,但看不出其中的科学依据,应该只是一种俗信而已。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中秋节有哪些民俗活动?

中秋节传统活动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中秋节的习俗有如下:

1、吃月饼

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2、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3、燃灯

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

4、赏月

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富人多自搭彩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

5、吃桂花鸭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

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25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