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认为,立夏时节阳气到了极盛时期,热极便成火,所以夏天人就容易上火,大家应早睡早起,饮食清淡,保持情绪平和,适度运动,进而健康、愉快地度过这一夏。
1、吃:低脂清淡多吃“苦”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的季节。中医讲,夏对应着五行中的火,火气通心,因此夏季最容易上心火。
专家建议,饮食应清淡一些,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一些酸味食品,以滋补肾脏和肝脏,同时还要食用一些清淡平和、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红柿、玉米等以补心养肺。当出现盗汗、口干、反复口腔溃疡、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症时,应考虑心火的可能,可以多吃一些莲子,有助于去心火。
中医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夏季经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
2、穿:适当出汗可排毒
进入夏季,30℃以上的高温让很多人大呼“热”,有些性急的人开始享受空调的凉爽。对此专家表示,从热到凉或者从凉到热,都需要给身体一个缓冲期,骤冷骤热最易生病。“不少人夏天一觉得热,就开空调,整个夏天身上几乎不会有出汗机会。而有些人为防止汗水把衣服弄湿,甚至大面积涂用止汗露等产品减少出汗。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专家说,汗腺是人体的“天然空调器”,夏天汗出不来热就散发不出去,很容易中暑。出汗不仅能调节体温,而且能滋润皮肤,排出部分代谢废物。刻意控制出汗,就等于阻碍了一条重要的排毒管道,会加重肝肾排毒的负担。
3、睡:午睡养心缓解疲劳
“立夏以后,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即老百姓常说的‘夏打盹’。”专家说,夏天下午1点~3点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人容易出汗,稍一活动就会因出汗多消耗体力,极易疲劳。为了防止“打盹”,大家可在这个时间段内休息,尤其是老年人、睡眠不好的人,更需要午休。而对上班族来说,中午不能午休的,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以免影响下午的工作质量。
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会让人感觉没有精神。短时间的午睡或闭目养神,不但有助于养心,也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另外,午休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
4、情:钓鱼种花养心性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情绪。天气炎热时,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
对于脾气大、性子急的人,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5、动:“轻”运动助健康
天热时,一动就满身大汗,很多人因此放弃运动锻炼。专家表示,其实夏天也应坚持运动,这样才能提高机体耐热能力以及抵抗力。
对大多数人来说,夏季应以轻松运动方式为主,尤其是经常呆在空调房、习惯了以车代步的都市人,如果运动过量或运动方式不当,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运动项目不要过于剧烈,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时,选择相对小幅度的散步、慢跑、健身操、瑜伽等运动。
此外,运动完注意不要马上冲凉,最好先休息一下,让身体继续出出汗,再洗个温水澡。这是因为夏天锻炼时,人体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肌肤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状态,若此时立即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热量不能散发,滞留体内,容易引发高热症。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不知不觉再过几天就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我们也要做好立夏养生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好立夏养生呢?不要着急,接下来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五一小长假刚过,人们普遍感觉到气温升高了。本周四就是立夏。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中医提醒,?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如果此时人们还多吃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容易造成身体内、外皆热,而出现上火、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立夏?以后饮食应注意?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同时,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高,湿度大,细菌容易繁殖。饮食要注意卫生,少吃隔夜饭菜,碗筷要干净,以免染上肠炎、痢疾,体虚的人要注意少吃生冷。
中医指出,立夏养生还应注意的一点就是?静养?。立夏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们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
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使人们心火过旺所致。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
人们在闲暇之余可多做一些安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立夏?的到来代表天气转暖温度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中医称,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
特别是老年人,每年夏天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所以中医建议,老年人应该尽量保持精神安静,笑口常开,做到自我调节情绪,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立夏养生的三大习惯
增酸为主
立夏之后,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皮肤腠理易于开泄,此时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药品,如乌梅、山楂、木瓜、五味子等,可使皮肤适当收缩。
另一方面,随着温度逐渐攀升,人们难免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所以,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如果立夏后还多吃油腻的食物,很容易上火,造成身体内、外皆热,甚至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重视午休
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当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
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此时人们不仅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因此,立夏之后,不妨来个午休。
午饭后,人的身体为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全身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统,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加上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或学习,脑细胞也处于疲劳状态,故有昏昏欲睡感。
通过午睡来进行调节,补偿夜间睡眠不足,能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更有利于下午、晚上的工作或学习。
如何午睡更健康
首先,睡前不吃油腻食物,不吃得太饱。因为油腻食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胃消化负担,影响午休质量。
其次,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钟最恰当,若是超过30分钟,身体便会进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还不如延长到1~1.5小时,完成一整个睡眠的周期。
运动按摩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
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许多人因怕热怕出汗,整天躲在空调房间里,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事实上,适当的出汗可以降低体温,也可以排毒。
立夏时节可以加强锻炼,但运动后要适当饮水或饮温盐水,以补充体液。夏季锻炼身体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
对于运动的时间,许多人都认为最好选在早晨,且晨练越早越好。其实,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时候,空气并不清新,不利于健身。研究表明,在夏季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
立夏如何养心
立夏养生,首先要养心。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易出现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
心在五行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应,故为阳脏,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并主神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其次,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其应虚里,在液为汗,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心功能系统。
立夏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舒畅,笑口常开。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
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立夏养生之饮食清淡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除要少吃油腻外,可多吃一些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中医认为,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具有除躁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
但是,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故体质比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此外,平时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及酸味食物,比如山楂、西红柿、橙子等,增强消化功能和滋养肝脏的作用,常吃还可降血压、软化血管、保护心脏。同时,还要考虑到养护脾胃,多喝点稀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以畅通气血。
结语: 立夏时节即将到来,气温也开始逐渐升高,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养生保健工作,从而让身体更加健康,今天给大家讲解了立夏时节的养生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夏 即将来临,天气逐渐转热,闷热的天气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所以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的方法也要做出调整,那么在夏季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养生保健方法又该做出怎样的改变才能更加有利于身体健康呢?下面为你介绍夏季的养生四要点。
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专家指出,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晚睡早起加午休
立夏后,昼长夜短,人们晚睡早起,睡眠往往不足,再经过一上午的忙碌,体力和精力的消耗都比较大。因此中医提倡夏季午睡,可以起到“加油站”作用,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疾患发生。
一般来说,夏季午休以30分钟至一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感到疲倦。醒来后不要匆匆起床、马上投入工作或学习,因为此时大脑的供血量不足,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让人感到头昏脑胀,最好再躺10分钟左右起床。
不过,夏日午睡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德国的研究发现,有些人的身体状况不适宜午睡,比如患有低血压疾病的人,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则不宜午睡。
心静自然凉
立夏后气温逐渐炎热,人体容易感到烦躁不安、爱发脾气,有些平时不太急躁的人,到了夏季也会为一些小事情发脾气。专家认为,这是由于过高的气温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为心火过旺所致。他说,心脏的生理功能为主血脉、主神志。心脏是重要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阳气推动血液循环,把营养物质供养到全身,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夏季心火过旺,不仅情绪容易起伏、出现波动,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专家提醒,夏季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狂喜大怒伤心。“夏季静养心脏很重要,尽量避免发脾气,保持心态平和、笑口常开,听音乐、钓鱼、绘画、下棋、种花养草之类的活动可以怡情养性,让人心情安静,而心一静下来,即便是炎热的夏季,人体也会感到舒畅、精神好。”
避免出大汗
《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的三个月是春华向秋实的过渡,为万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因此夏天要晚睡早起、重视“静养”。
专家提醒,夏季人体容易出汗,虽然适当的出汗有利于人体散热,但要避免大汗淋漓,以免出汗过多而伤到心。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而且“血汗同源”,因此“汗出伤阳”,如果夏季出汗过多,人体水分减少,电解质流失,血液会变得黏稠,严重时甚至出现中暑、休克、中风、心梗等危险情况。
夏季出汗多,要注意补充水分,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达到清热排毒的目的,但在感到口渴的时候猛喝水则是不可取的,甚至可能造成水中毒。应在平时就多注意补水,大量出汗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以调养心脏。另外,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24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立夏食疗重在祛湿降火
下一篇: 立夏时节教您安然入夏的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