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暮春时节养生调补这三方面

槐米 2023-07-18 15:06:14

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提醒人们时至暮春,初夏将至了。此时人们的养生也要适应暮春时节的气候特点。

1、食疗祛湿气

暮春时节,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是补养身体的大好时机。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适当吃一些含B族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如小麦胚粉、标准面粉、荞麦粉、小米、大麦、黄豆及其他豆类、黑芝麻等,以顺应阴阳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抵抗春瘟,而且还可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如果饮食不当,极易使肠胃受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时期又是胃病的易发期。消除病因是治疗的关键,如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饥饿无度,少吃多餐和避免食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等。

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而在众多的蔬菜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对春季里因为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暮春时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人体由内到外会产生不适反应。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脘腹胀满、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关节疼痛等情况,如若已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所以暮春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

2、防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是春天高发的疾病,各种花粉形成的漂浮物、空气中的粉尘都是潜在的过敏原。暮春柳絮满天飞,又是花粉高峰期,春风一吹,很多人容易出现脸部红肿、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过敏体质的人应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在饮食上减少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重精神调养

暮春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更要注意心理保健,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大动肝火。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春日总给人们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此时野外空气特别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的好时机,而活动为养阳最重要的一环,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春游,这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祛湿排毒,提高心肺功能。早晨是采纳自然之气的大好时机,老年人可选择静中有动的运动如太极拳等,提高身体新陈代谢水平,增加出汗量,达到除湿效果,但不要过度出汗,以免阳气外泄。

野外春游也是不错之选,能疏散郁滞,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在精神情志养生方面,应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使人心胸开阔,保持恬静的心态。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谷雨丨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饮食吃得对不对,这件事很重要

随着满眼的春花绽放,柳绿桃红,春天一步步进入了暮春时节。

谷雨是一年中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作为即将过渡到夏季的一个特殊时期,无论在气候变化上还是在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上都需要进行一次更新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谷雨节气期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事,才能更好地 健康 过夏天吧!

谷雨节气特点

谷雨的“雨”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雨读作去声”,也就是说这里的“雨”发音和“遇”是一样的。

意思是说这个时候开始播种谷类了,种子自上而下像下雨一样,所以叫谷雨。

同时,谷雨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雨生百谷”。

从谷雨开始全国各地普遍降水量明显的增加,这个雨水是为了夏季植物的繁茂生长而下的,所以这个雨其实很珍贵,并不是过多为害的水湿邪气。

总的来说就是,气温进一步升高,降雨普遍增强,为进入炎热的夏季做准备。

谷雨三候

初候,萍始生。 暮春时节,气候温暖而湿润。喜阳恶阴的浮萍开始生长,也预示着谷雨节气的气候特点温暖而湿润。

此时的雨水和湿润是为夏季繁茂提供滋养,所以在 养生 上不可见水就燥湿。

反而应该注意津液的固护,只有这样才能有充分的资源转化为夏季机体功能旺盛时所需的营养。

二候,鸣鸠拂其羽。 鸣鸠指的是布谷鸟,喜阳的布谷鸟此时变得活跃起来,四月份也是布谷鸟产卵的时候。

通常我们听到布谷鸟叫的时候,就离夏季作物成熟不远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盖当三月之时趋农急矣,鸠乃追逐而鸣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谷”。

另外,布谷鸟拂其羽也是个阳气旺盛之后动物跟着自然界节奏而出现的反应。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活动起来也就更有必要了。

三候,戴胜降于桑。 戴胜习惯在平地上行走、捕捉虫子。

当谷雨到来时,它们开始产卵,桑树茂盛,桑葚逐渐成熟,蚕也在此时开始进入成长期。

这为戴胜的生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所以有“戴胜降于桑”之说。

戴胜在春末夏初为了产卵,而给自己一个吃桑葚进补的机会,从侧面看实际也是为进入夏季而做充分的准备。

这个阶段是个心火比较盛的阶段,而且心火会随着夏季的到来越来越盛,所以适当的清补肾阴是有必要的。

因为水能制火,适当清补肾阴既可使阳气正常生长,又能制约心火过度亢盛。

谷雨饮食指导

我们在立春的时候讲过一个不同季节的饮食原则: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谷雨的下个节气就是立夏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两个季节相交的阶段,正好从谷雨前三天到立夏的前一天(4月17日-5月4日)就是春三月的最后18天。

所以,之前的春季省酸增甘的饮食原则,应该更新了。

谷雨期间做对这件事很重要!这18天里,要减少甘味增加咸味,来补养肾气。

如果单纯从五味的角度来看,那省甘增咸就算补肾了。但从食材的实际作用上来看,补肾也有甜味的。所以,这里我们要灵活看。

一方面在饮食上整体适当增加点咸味的食物,比如说早餐喝粥时吃点豆腐乳,配点小咸菜都可以。

另一方面枸杞子、桑葚、黑芝麻等虽然甘味但也可滋补肾阴,所以也能吃。

所以,我给大家准备了一碗清补肾阴,聪耳明目的 养生 粥:

桑葚杞菊粥

鲜桑葚30g 枸杞子10g

杭白菊6g 粳米100g 冰糖适量

桑葚 ,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介绍说:甘平。滋肝肾,止消渴,利关节,解酒毒,祛风湿,聪耳明目,安魂镇魄……久久服之,须发不白。

枸杞 也是甘平,可以滋补肝肾,聪耳明目,填补精血,无论是对血虚萎黄,还是肾虚腰酸腿软,精力不济都有很好的调补作用。

杭白菊 ,甘凉,清利头目,养血息风。特别适合现在这个气温逐渐上升的阶段补肾用。

这个阶段气温逐渐升高,所以不能吃温补的东西,需要桑葚、枸杞这种清补的东西。

谷雨起居指导

谷雨节气开始,就离夏天很近了。这时要晚上相对晚一些(最晚22:30)休息,早上早点起床。目的在于让阳气生发在外。

同时还要注意趁着大好春光,多出去走走,爬爬山,逛逛公园。早上打打太极拳、八段锦,跑跑步,让身体出点汗。

如果身体弱的病人,也可以选择散步、快走,或者单独做八段锦的第六段“双手攀足固肾腰”以补固肾气。

总得来说,谷雨期间要继续长养阳气,同时要重点补肾。无论是吃还是动,都应该按这个方向去做。

希望每个人都能清爽 健康 地度过今年的夏天!

春天怎么养生.容易上火的体质怎么调节

强烈建议看看中医,喝中药进行调理!

中医体质养生
1.阴虚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若患病则上述诸症更加明显,或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或胁痛、视物昏花(肝阴虚)。

(2)养生原则。

补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关键在补阴;五脏之中,肝藏血,肾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养肝肾二脏为要。

(3)养生方法。

精神调养:此体质之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环境调摄:此种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饮食调养: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节制性欲:因为精属阴,阴虚者犬当护阴,而性生活太过可伤精,放应节制性生活。

药物治疗:肺阴虚者,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者,宜服天王补心丸;肾阴虚者宜服六味地黄丸;肝阴虚者,宜服一贯煎;其他滋阴生津中药女贞子、山茱萸、旱莲子亦可选用。

2.阳虚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2)养生原则。

祛阳法寒,温补脾肾,因为阳虚者关键在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

(3)养生方法。

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说:“肝气虚则恐”,意思是肝脏功能差的人,容易恐惧,又指出:“心气虚则悲”,这是说心脏功能低下者精神上易出现悲哀的情绪。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环境调摄: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耐春夏不耐秋冬,故阳虚体质者尤应重环境调摄,提高人体抵抗力。有人指出,若在夏季进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20分钟所得的紫外线将能使用一年。对于年老及体弱之人,夏季不要在外露宿,不要让电扇直吹,亦不要在树阴下停留过久。

加强体育锻炼:因为“动则生阳”,春夏秋冬,每天进行1~2次,具体项目因体力而定。

饮食调养: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匾肾气丸。

3.气虚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2)养生原则。

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3)养生方法。

气功锻炼: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宜作养肾功;其功法如下:

屈时上举:端坐,两腿自然分开,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直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胁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即复原,可连做十次。本动作对气短、吸气困难者,有缓解作用。

抛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于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次,然后,右臂放于腿上,左手做抛空动作,与右手动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然后,两脚悬空,前后摆动十余次。本动作可以活动腰、膝,具有益肾强腰的功效。

摩腰:端坐,宽衣,将腰带松开,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再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搓摩腰部,直到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搓摩腰部,实际上是对腰部命门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这些穴位大多与肾脏有关。待搓至发热之时,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之作用。

“吹”字功: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可连续做十余次,属于“六字诀”中的“吹”字功,常练可固肾气。

饮食调养: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籼米、莜麦、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狗肉、青鱼、鲢鱼。若气虚甚,当选用“人参莲肉汤”补养。

药物养生:平素气虚之人宜常服金匮薯蓣丸。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多服肾气丸。

4.血虚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2)养生方法。

起居调摄:要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

饮食调养:可常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均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药物养生:可常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或归脾汤。若气血两虚,则须气血双补,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亦可改汤为丸长久服用。

精神修养: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能使精神振奋。

5.阳盛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为其特点。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2)养生方法。

精神修养:阳盛之人好动易发怒,故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用意识控制自己,遇到可怒之事,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

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阳气散发出去。游泳锻炼是首选项目,此外,跑步、武术、球类等,也可根据爱好选择进行。

饮食调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可常食之。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切戒酗酒。

药物调养:可以常用菊花、苦丁茶沸水泡服。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6.血瘀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2)养生方法。

运动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均可实施,总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以助气血运行为原则。

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山植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精神调养: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7.痰湿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

(2)养生方法。

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运动锻炼: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气功方面,以动桩功、保健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

药物养生: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居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

8.气郁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若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颈项瘿瘤;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气;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昏仆吐衄。

(2)养生方法。

调摄情志:此种人性格内向,神情常处于抑郁状态,根据《内经》“喜胜忧”的原则,应主动寻求快乐,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滑稽剧、听相声,以及富有鼓励、激励意义的电影、电视,勿看悲剧、苦剧。多听轻快、开朗、激动的音乐,以提高情志。多读积极的、鼓励的、富有乐趣的、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以培养开朗、豁达的意识,在名利上不计较得失,知足常乐。

多参加体育锻炼及旅游活动:因体育和旅游活动均能运动身体,流通气血,既欣赏了自然美景,调剂了精神,呼吸了新鲜空气,又能沐浴阳光,增强体质。气功方面,以强壮功、保健功、动桩功为宜,着重锻炼呼吐纳功法,以开导郁滞。

饮食周养: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橼等。

药物养生:常用以香附、乌药、川栋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气解郁的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如越鞠丸等。若气郁引起血瘀,当配伍活血化瘀药。

24节气与养生之道

1、立春

阳历2月4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时节养生着重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春属木,与肝相应。在春季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可以有目的选择一些柔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可选用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则应选择辛湿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可以达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立春的饮食药膳应以“升补”为主,适宜的膳食有首乌肝片、虾仁韭菜、珍珠三鲜汤等,食之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温中益气的功效。

2、雨水

斗指壬为雨水时,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雨水时节的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3、惊蛰

每年阳历3月6日左右时二十四节气的惊蛰。饮食调养:应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惊蛰的饮食原则是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也可以适当选用补品,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益正气作用的食疗粥来增强体质。

还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一般选服具有调血补气、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补品。

4、春分

阳历3月21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因此人们保健养生也应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比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春分时节适宜的膳食有白烧鳝鱼,杜仲腰花、大蒜烧茄子等,有补虚损、降血压、凉血止血的功效。

5、清明

阳历4月5日或6日。古人有云:“食酸咸甜苦,即不得过分食。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万顺天理。”即是告诫人们,养生中对五脏的食物进补要适中,不可过度。

多食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益阴,可以滋水涵木。

清明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相遇之际,因此在汤品调理中,除了要利水渗湿外,还要适当补益,养血疏筋就最为重要。所以,清明时节还应服一些适时的滋补品,如银耳,甘平、无毒,能润肺生津、益阴柔肝。

6、谷雨

阳历4月20号前后。谷雨已是暮春时节,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

风寒湿痹之人忌食柿子、柿饼、西瓜、芹菜、生黄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带等生冷性凉的食物;热痹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姜、葱白、白酒等温热助火之品。

三月养生小常识

1.三月的养生重点是什么
季养生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

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 饮食 春季饮食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选择,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张大量的进补。

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可以适量食用海参、冬虫夏草等补品。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春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

同时,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 对于“吃肝补肝”的说法,李志红表示,可以适量吃一些猪肝,但一定要保证饮食卫生。

起居 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复苏,各种生物欣欣向荣的季节。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晚睡早起,起床后要全身放松,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以舒畅自己的情志。

人们从冬季已经习惯了的“早睡晚起”,过渡到春季的“晚睡早起”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要太急于转变,而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时间变化而逐步转变自己的睡眠习惯。 锻炼 春季的运动养生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

由于寒冷的冬季限制人们的运动锻炼,使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特别是全身的肌肉和韧带,更需要锻炼以增强其运动功能。春季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保持体内的生机,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

不过,春天的气候呈现温差大、风大的特点,要注意防风御寒,因此在遇到强风时要适当地减少外出锻炼,以免风大伤肝。 情志 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与春季相应,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大怒伤肝”之说。

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欢舒展、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 专家指出,在春季保健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

春季养生,情绪上要乐观,不宜抑郁或发怒,不要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

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春季养生禁忌: 香蕉和梨不宜吃 忌春捂不当 单鞋不要过早穿 雾天不宜锻炼 忌上火就用解毒丸 春主生发,燥是一大特点,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

中医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要根据“火种”来灭火。 忌吃得太酸太辣 忌门窗紧闭。
2.秋三月养生奇方是什么
黄帝曰:“秋三月治病如何? ”岐伯曰:“当服补肾茯苓丸,主治肾虚冷,五脏内伤, 头重足浮,皮肤燥痒,腰脊疼痛,心胃咳逆,口干舌燥,痰涎流溢,噩梦遗精,尿血滴浙, 小腹偏急,阴囊湿痒,喘逆上壅,转侧不得,心常惊悸,目视茫茫,饮食无味,日渐羸瘦, 医不能治,此方奇效。

茯苓一两,防风六钱,白术一两,细辛三钱,山药一两,泽泻四钱,附子五钱,紫菀五钱, 独活五钱,芍药一两,丹参五钱,桂五钱,干姜三钱,牛膝五钱,山茱萸肉五钱,黄蓍一两, 苦参三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先服每七丸,日再服。”
3.冬季养生的小常识有哪些
冬季最宜藏与补 冬季三个月,起于立冬,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止于立春前一天。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对于冬季养生的原则有一番详尽的论述。大意是说,在冬季,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

许多动物都入穴冬眠,不见阳气。 人在这时也应当顺从自然规律,让自己处于闭藏状态。

对待体内的精气,要像获得了自己渴求的东西,非常珍惜它,把它很好地藏起来一样。 冬季适宜进补。

俗话说:秋冬进补,开春打鼓。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顺应自然,而且依靠自然、主动出击的积极一面。

进补切忌盲目。原则是畏寒体质补阳,虚火体质滋阴,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强壮的最佳效果。

当然,最好还是先请中医师辨别一下自己的体质。 情志养生:安静自若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

这种环境容易给人们的生理、心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稍不注意,就可能患病或者引起旧病复发。

特别是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很容易在冬季发病。寒冷的天气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症。

因此,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害怕过冬天。老年人常讲过年关,一到冬季,他们的心理负担就很重,害怕健康出问题。

所谓情志养生。就是指精神方面的调养。

中医讲究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严守而不外泄。

如此,就可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其实冬季并不可怕。

只要顺其自然,重视自我保健,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 饮食养生:滋润进补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以藏热量为主。

身体储备了充足的能量物质,才能够很好地抵御寒冷。 同时,冬季饮食还要遵循少食成,多食苦的原则,以养阴潜阳。

中医认为,冬天需要重点调养的脏器是肾。这里的肾,不仅指西医的肾脏,也包含了其他一系列生理功能。

肾为封藏之本,也是人体精气的源泉。少咸多苦,有助于养肾藏精,提升抵抗力。

此外,冬季不宜多食油炸、黏硬、生冷的食物。 除加强饮食调补外,寒冷的时节还可以适当药补。

但是,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滥补无益。

起居养生:避寒趋暖 冬日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黄帝内经》认为,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活动。

冬天昼短夜长,人们的起居也要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规律。 居住的房间也需要严密保暖,使人体能够很好地躲避严寒。

为了温养身体,也为了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每晚在临睡前用热水泡脚。 民俗中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此言不虚。

冬季穿衣就应该渐渐加厚。不能一遇寒冷就将所有御寒衣物都套上。

冬天天气干燥,皮肤易瘙痒,故在内衣裤的选择上要注意清洁、柔软,宽松、舒适,最好是纯棉制品,或者是亲肤性好的纤维。 运动养生:适度适量 中医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

由此可以取得养肝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的功效。冬季经常进行室外活动,适度经受寒冷 *** ,可以增强机体对寒邪的抵抗力,预防冬季常见病的发生。

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步行、慢跑、拳剑、气功、健身操,羽毛球等项目。但是,锻炼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冬季锻炼还要注意保暖。晨练不宜太早,以太阳初升为宜,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运动结束后,一定要及时添加衣服,以防感冒。
4.春三月养生奇方是什么
黄帝曰:“春三月服何药?”岐伯曰:“男子有患五劳七伤,阴囊消缩,囊下生疮,腰背疼痛, 不得俯仰,筋脉痹冷,或时热痒,或时浮肿,难以步行,因风泪出,远视茫然,咳逆上冲, 身体萎黄,气胀脐痛,膀胱挛急,小便出血,茎管阴子疼痛,或淋漓赤黄污衣,或梦寐多惊, 口干舌强,皆犯七伤,此药主之。

茯苓五钱(食不消加一钱),菖蒲五钱,患耳加一钱,栝楼四钱(热渴加五钱),牛膝五钱(腰 疼加一钱),山茱萸五钱(身痒加一钱),菟丝子五钱(阴痿加一钱),巴戟天四钱(阴痿 加五分),细辛四钱(视茫加五分),续断五钱(有疮加一钱),防风五钱(风邪加一钱), 山药五钱(阴湿痒加一钱),天雄三钱(风痒加五分),蛇床子四钱(气促加五分),柏子 仁五钱(气力不足加一钱),远志五钱(丨京悸加一钱),石斛五钱(身皮痛加一钱),杜仲 五钱(腰痛加一钱),苁蓉四钱(阴痿加一钱),上一十八味,各依法制度,捣为细末,炼 蜜为丸,如蚕豆大。 每服三丸,加至五、七丸,三餐食前服之。

服至一月,百病消灭,体气 平复,神妙无比。”。
5.冬三月养生奇方是什么
黄帝曰:“冬三月宜服何药? 头风项强,回转不得,心腹胀满, 面黄萎瘦,小便淋漓,阴痿不起, 四肢拘挛,或缓或急,梦寐惊悸, 岐伯曰:“当服茯苓丸,主男子五劳七伤,两目迎风泪出 上连胸胁,下引腰背,表里彻痛,喘息不得,饮食咳逆, 临炉不举,足肿腹痛,五心烦热,身背浮肿,盗汗不绝, 呼吸气短,口干舌燥,状如消渴,急于喜怒,呜咽悲愁, 此方治之。

苓苓、山药、肉桂、山茱萸、巴戟、白术、牛膝、菟丝子各一两,干姜、细辛、防风、柏子仁、泽泻、牡丹皮各五钱,附子童便煮三次(用一两一个的妙),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 空心盐汤服七丸,日再服。”
6.冬季养生小常识有什么
1、冬笋:冬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经常吃能促进肠道蠕动、消除积食,降低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

冬笋不但可与肉、禽、海鲜等荤料一起烹调,也可辅以食用菌、绿叶类素菜同炒,还可以单独成菜。2、冬菇:香菇又名冬菇,是人们冬天常吃的食用菌。

香菇热量低,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还能促进体内钙的吸收,经常食用香菇对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3、白萝卜:萝卜分白皮、青皮、红皮等多种,既可生吃,又可熟食,其维生素C含量为梨的10倍,还含有干扰素诱生剂,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

萝卜性味辛、甘、凉,有消除积滞、化痰解热、解毒等功效,对支气管炎和咳嗽有疗效。4、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热、通利肠胃的功能。

凡心烦口渴、大便不畅、小便黄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较多粗纤维,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白菜中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

5、大蒜:冬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英国一项为期12周涉及164名健康成年参试者的新研究发现,服用大蒜补剂和安慰剂的两组参试者发生感冒的病例分别为24例和64例。原因在于,大蒜中的大蒜素可 *** 白细胞生长,增强人体抗炎能力。
7.养生小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养肺
肺是人体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

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其肺叶娇嫩,又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肺是全身除了肠道之外与外界相通的重要内脏,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生病,过干不行,过分潮湿也不行,过冷不行,温度过高也不行,灰尘大的环境不行,有异味的环境也不行,最好就是一直吸入干净而又适宜的空气,不但不会伤肺,甚至还能起到修养肺的作用,很多呼吸道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换到一个没有环境污染而又温度适宜的城市不用药都可以好。

在《黄帝内经》中有说到:“肺为华之盖”,即为精华的盖子。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肺脏在我们人体脏器的最上面,也就是与外界接触最近的脏器。

而且肺也称之为“娇脏”,比较娇嫩,肺的娇嫩之处就在于,过热过冷对肺都不好。中医中研究表明,当气温低于十五度的时候,就容易引发肺部问题。

这里特别提一下,想要变美的女生在秋天一定要注意做好养肺的工作,因为秋天特别是北方天气比较干燥,恰恰相反,肺喜润勿燥。肺活量是衡量身体素质、检测生命体征的一个重要指标。

有研究证明: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当其肺活量越大时,不仅表明他们身体更健康,而且还预示着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更长。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24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