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惊蛰是中国农历的第三个节气,同时也是古人记载气象转变的一个标志。此时,天气渐暖,春雷声鸣,冬眠的蛰虫、蛰兽被惊醒。春耕始,万物长,一切生机勃勃。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发陈,顾名思义,即是蓄积力量,除旧迎新。春天万物始发,人体精气也顺应自然,开始疏发伸展。但经过冬藏后,人体的阳气如同早上初升的太阳,温煦而不热烈,未透达于全身。故在惊蛰复苏之时,养生的重点在于气机的调达、经络的舒展。
舒筋活络 调气活血
在经历较长时间的冬藏后,人体阳气在春日开端之时并未完全复苏,流布于全身的阳气较弱,此时并不适合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容易导致大量出汗,过量的汗出消耗太多的阳气以及能量,身体反而更加疲累、乏力。同时人体肌表防御功能还较弱,易受风寒侵袭,容易感冒、头痛。中医认为,春天为肝主之时,肝脏与经筋相对应,肝筋若得到伸展,可利于人体气机的运行。太极拳、散步、泡足是惊蛰较适合的养生项目。太极拳的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刚柔相济,以意念引导动作,长时间的练习可以调整阴阳、和畅气血、疏通经络、培补真气。经络得到舒展、气血流布全身,人体正气充沛,即可抵御疾病。沐足疗法也是方便有效的舒筋活络项目,通过沐足由下而上带动阳气转动,如以当归、艾叶各30克水煎泡脚,就有温经活血之效。再简单者,可选择步行舒展全身的气机,如平地健步走30分钟以上,每日坚持,即可调节全身气机的舒布,增强体质。
饮食有节 慎酸忌冷
中医素有“酸入肝”的理论,认为山楂、五味子、乌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滋肝阴,养肝血,达到柔肝、调肝的目的。但同时酸性也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在中药中,酸性食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症,如山茱萸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食用过多的酸性药食反而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故饮食中慎食酸性药食,以免妨碍气血运行。
惊蛰阳气始动,全身的阳气尚不充沛,寒冷药食容易伤及人体阳气之本。春季食用冷饮、寒凉水果之后容易腹痛、腹泻,女性也容易引发宫寒,表现为痛经、血块、停经等症状。再则春季乍暖还寒,寒暖流交替频发,气温波动大,衣物添减频繁,稍不注意则易受凉感冒。初春之时本就阳气弱,加之寒凉药食,更易伤及脾肾阳气。阳气一受损,气机运动功能减弱,上下交通受阻,不利于气机畅达。故在惊蛰节气之时,饮食调理需注意忌冷、慎酸。
因地制宜 祛湿健脾
春季南方有种特殊的天气气象,俗称“回南天”。回南天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此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除了物品、食品容易受湿回潮,人体也容易被湿邪侵袭,出现疲乏、身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便溏等症状。一年中南方回南天的日期与惊蛰日期相近,故在岭南惊蛰之时,也应重视对脾胃功能的调理。对于天气导致的体内湿阻,最简便的办法就是食疗,加之岭南人素有煲汤的习惯,自制简便的除湿汤即可取得较大的功效。除湿的药材并不需要太多,有淡渗、利湿、健脾之功即可。常用的有茯苓薏米汤、淮山芡实汤等。除了煲汤,喝粥也能除湿,如薏米淮山粥、小米粥等。粥本来就有养脾胃的作用,加之薏米、淮山、小米等食材有健脾利湿之功,连日服用,即可除湿,还可增强人体正气,抵御湿邪侵扰。
怡情养性 宁神平怒
中医认为,春季惊蛰的时候,人体气机还没有得到完全正常的疏泄,全身肝气运行不顺畅,肝火偏旺、容易上浮。年轻人较常出现脸部痤疮、上火等症状,老年人也易情绪波动,出现气机逆乱的现象,甚至引发中风。现代医学也认为,初春气温波动较大,人体血管受凉收缩,寒暖交替反复,血压波动不稳定,若再受情绪刺激,可突发眩晕、耳鸣、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故保持愉快的心情能使体内气血和顺通畅,使人精神焕发,有利于身心健康。惊蛰之时,老年人尤需要调养情志,平复心情,切忌大喜大怒,避免焦躁抑郁,可寄情于琴棋书画、养花、阅读、散步等悠闲项目以怡情养性。心胸宽广,心情舒畅,没有心事烦扰,没有气机郁结,气血运行顺畅,全身气机畅达,脏腑功能健旺,身体自然健康。俗话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www. .com
舒筋活络操
1.做操前先平复心情。双腿并拢站立,目视前方,深呼吸3次后开始。
2.双手叉腰,头部低头、摆正、抬头、摆正、左转、摆正、右转、摆正循环8次。
3.双上肢外展平举,手心向下,左右手外旋、内旋各8次。
4.双肘屈曲,双手平举至胸前,手心向下,腰部左转、右转交替各8次。
5.双手叉腰,右腿站立,左腿屈膝向前抬起后膝关节伸直再放下,左右腿交替各8次。
此运动操可舒展全身经络,帮助气血运行。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惊蛰节气养生
1、体育锻炼
春夏应加强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
2、防寒保暖
惊蛰节气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由于北方冷空气仍较强,气候变化大,且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冷暖变幻无常,因而“春捂”尤为重要,不宜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须知感冒往往是在气温上升或出汗时脱去过多的衣服,突然着凉时染得的。
3、预防感冒
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各种传染病也开始流行。
专家建议,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流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春天属肝病高发季节,应注意养肝、保肝,防止春季传染病的流行。
4、口感舌燥,吃清淡
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素有惊蛰日吃梨的习俗。专家称,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另外,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所以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等。
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惊蛰节气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
在惊蛰节气中向大家重点介绍常见的四种体质的养生方法。
一、阴虚体质: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遵循“添澹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
2.环境调摄。阴虚者,畏热喜寒,寒冬易过,热夏难当。所以有条件的人,每逢春夏季,可二、阳虚体质: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善恐或善悲。这种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
2.环境调摄。阳虚体质的人,适应气候的能力差,冬季要避寒就温,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做到“无厌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每次不得少于十五至二十分钟。这样可大大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3.体育锻炼。阳虚体质的人,春夏秋冬都应加强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
4.饮食调养。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克,先煎30分钟,加入粳米150克同煮至熟)或羊肉附子汤(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加入焯好的羊肉500克,同炖至熟加适量食盐),配合天地旺阳之时,以壮人体阳气之功。
三、血瘀体质:凡是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多为血瘀体质之人。到海边、林区、山区去旅游,休假。住房最好选择居室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
3.饮食调养。其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4.体育锻炼。不宜过激活动,着重调养肝肾,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情感疏泻顺肝气中医认为春季五行属木,与肝相应,而肝主疏泄,不喜抑郁而喜调达。所以春季养生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做到心胸开阔,愉悦自然,不要暴怒或悲伤抑郁。今年冬春交接之时因为有了疫情,我们的情绪随着疫情的变化而跌宕起伏,时而愤怒不已,时而感动落泪。虽然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过于激烈的情绪变化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但是对自然界和客观事物进行相应的情感反应,是十分正常的。同时适当的情感发泄对于心理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同时患病之后,良好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加速疾病的康复。所以适当的宣泄情绪即可,千万不要让不良的情绪长期占据你的心里。饮食调养缓咽干惊蛰时节,万物复苏,气温回升较快,但仍有乍暖还寒的时候,所以日常除了注意防寒保暖之外,还要注意因外界气候原因导致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的情况出现。所以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味甘,性凉,可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所以在惊蛰时节,可以生食梨,或者蒸、煮、榨汁等,来缓解口干舌燥的情况。但是要提请大家,疫情期间,如果出现咳嗽、发热等情况,还是应该及时就诊,且不可自行在家饮食调养。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24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惊蛰吃什么?介绍三款惊蛰进补食疗方
下一篇: 惊蛰吃什么?惊蛰节气吃梨消痰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