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颈椎不舒服的时候,上医院检查怕麻烦,但自己又分不清楚,是单纯的肌肉酸痛,还是颈椎劳损或者是更严重的关节病变......该怎么办呢?
先做个测试
↓↓↓
测试颈椎是否出现损伤
·低头,标准下巴为能够到胸骨
·抬头,标准为眼睛能直视天花板
·头部左右转,标准为鼻尖与肩部竖线平齐
·头部左右侧屈,标准为耳朵与肩部成45°
高于45°为不合格
如果头部活动受限,或者有疼痛感
说明颈椎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如果颈椎已经出现了小问题/疼痛
那么测试一下到了什么程度
↓↓↓
测试颈椎损伤程度
?走直线测试
·划定一片5米长,脚掌宽度的区域
·脚后跟对准脚尖,直线走完全程
·全程不超过10s(成年人)、12s(老年人)
用时越短,颈椎风险越低;
如果超出时间,或者走出直线外
则说明颈椎风险较高
?手掌开合测试
·手掌完全张开,再紧紧并拢为1次
·10s能完成20次以上
完成次数越多,说明颈椎风险越低
如果少于20次,或者无法握紧
则说明颈椎风险较高
注:实际病情以专业医生判断为主
如果测试发现颈椎出现问题,但程度轻微
可通过这几个小动作来缓解
注意:在运动中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停止!
如果测试发现颈椎风险程度较大
并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走路有踩棉花感,经常肩颈疼痛,颈部不适;
·上下肢麻木放射痛,行走发飘,乏力;
·久治不愈的头痛或者偏头痛,时常有眩晕感;
·非耳部原因的耳鸣或听力下降;
·不明原因的心率不齐,类似心绞痛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注意保护好颈椎
?避免长期劳损
长期劳损是造成颈椎问题的最大原因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动作,端正坐姿、站姿很重要
? 注意颈椎保暖
颈椎保暖能够保证颈部血液通畅
增强脑部供血
? 避免忽然牵拉
颈椎处许多血管、神经分布,无论是锻炼还是想活动一下颈椎
最忌讳的就是突然之间的扭动,很容易受伤
? 合适枕头高度
睡眠能够放松颈椎,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很重要
保证枕头支撑住颈部,且高度舒适,保护颈椎曲度
? 坚持热敷按摩
热敷、按摩有助于放松颈部肌肉,改善颈椎血液流通
按摩师也能够帮助调整颈椎曲度,减少颈椎患病几率
常常感觉到手部有莫名其妙的酸麻无力感,并且肩颈僵硬吗?是否反复落枕,甚至常常头痛、头晕?小心颈椎病已找上你!
颈椎由七块骨头构成,连接着头部和身体,支撑住头部的重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颈椎上有许多肌肉、韧带附着,有血管从中通过,也有神经从内延伸而出,扮演着维持生理机能的重要角色。
颈椎病是颈椎结构发生异常所导致。每一节颈椎之间,有椎间盘及韧带,帮助减少摩擦。随着老化,椎间盘内的水分会慢慢消失,而错误的姿势也会导致颈椎压力变大,慢慢磨损椎间盘。一旦磨损过多,颈椎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骨质就会增生,长出“骨刺”,压迫颈椎的动脉以及神经。
当颈椎出问题,血管和神经被压迫,此时不只引发脖子酸痛,还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甚至看似和颈椎毫不相关的病症出现。比如:
视力异常: 视物模糊、眼痛、畏光、流泪。
听力异常: 若椎动脉遭到压迫,供应耳部的血流不足,就会产生耳鸣、重听。
喉咙异物感: 吞咽时感到不适,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胃食道逆流等症状。
经常反复落枕: 颈椎结构不稳定,睡眠姿势稍有不适,便可能落枕。
肩颈僵硬: 后颈部僵硬、活动受限、酸痛,容易疲劳,转动颈部常有声响。
手部酸痛: 通常酸痛感由肩颈延伸下来,严重者可达到手指。
头痛: 患者常常感到头痛由肩部延伸而上,通常可指出头痛的明确范围。
头晕: 椎动脉遭到压迫,造成头部供血不足,便可能发生头晕,严重者伴随恶心、呕吐。
交感神经症状: 若交感神经遭到压迫,便有可能产生胸痛、心跳异常、流冷汗等症状。
颈椎的老化是自然现象,但是发生颈椎病的年龄却有愈来愈年轻化的趋势。不良的站姿、坐姿,或是运动伤害,都会加速颈椎老化,导致颈椎病。
你可以做个小实验,在站立的情况下,将一瓶装满水的宝特瓶高举过头,手臂打直并贴着耳朵,感受此时手臂所承受的重量。接着将手臂往前旋转四十五度,此时会感到手臂承受了比刚才更大的重量。
同样的道理,现代人无论走路或搭车,都习惯低头盯着手机看,或是办公时,将脖子向前伸出以看清楚电脑萤幕,这些姿势就如同刚才的小实验,都让颈椎在不知不觉中向前拉长而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下来造成颈椎劳损。
不良饮食与作息也会加重颈椎病。例如睡眠不足,会导致肌肉容易僵硬,也会让身体对疼痛的感觉增加,使颈椎病症状恶化。如果喝太多咖啡、茶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则会使血管收缩,导致供应肌肉的血流量不足,造成肩颈更加僵硬、手部更加酸麻。
平时在家可以揉捏一些穴道来放松肩颈肌肉,缓解颈椎病。
方法是早晚各揉按穴位一次,每次约2到3分钟,力道为“感觉到有点酸胀”即可,不必按到痛的程度。若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热敷,或是洗澡时以适当温度的热水冲肩颈部,也可以找中医师来针灸。
● 中渚穴、后溪穴
“中渚穴”位于手背,以一手食指,从另一手小指与无名指的指根之间,往手臂方向轻推,越过掌指关节后的凹陷处,即是中渚穴,若按压会有酸胀感。
取“后溪穴”,则是将手轻轻握拳后,在手掌感情线的尾端、小指下侧边凸起像一个火山口的地方。将手掌张开后,再按同一处会发现有凹陷,用力一点按会感觉到酸胀。
中渚穴、后溪穴明明是手上的穴位,怎么能治疗肩颈酸痛呢?其实这就是中医“远端取穴”的效果。中渚、后溪分别属于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由于这两条经络都从手背延伸到肩颈部位,因此按摩这两个穴可以缓解肩颈僵硬。
在古籍《通玄指要赋》中有记载:“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脊间心后,指的是大约肩胛骨边缘的肌肉,如果有僵硬的情况,可以针中渚穴,缓解效果非常好,而有头痛或脖子肌肉痛的问题,则可以针后溪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头骨下方。先摸到耳垂,沿着耳垂同高度的水平线向内摸,越过一块骨头后,会在贴近头骨触摸到凹陷,按下去有酸胀感的话即是风池穴。
按摩前,先正坐,接着将手举起来,弯曲手肘,让自己的肩膀、小臂与脊椎正中线呈现两个直角三角形,接着以大拇指揉按风池穴,其余四指轻放于头部。风池穴为颈部肌肉的交缝处,多揉按可以放松颈部的肌肉,缓解颈椎病。
颈椎病多是姿势不正确所导致的,维持良好姿势,有助于减轻脊椎压力,帮助改善脊椎病。比如看手机前,可以先收下巴,再低头,同时将手机稍微抬高一点,让颈椎尽量保持正直。
平时坐椅子,尽量挺直腰杆,微微收下巴。若做这个动作,会发现颈部的肌肉变比较软,代表颈部所承受的力量变小了,呼吸也随之变得畅通。如果平时感到鼻咽部有异物的患者,做这个动作,也会有所缓解。
1. 反向拉筋
多数人的习惯动作是上半身向前倾,如同虾一般弯曲,因此胸腹部的肌肉长期收缩较多,背部的肌肉反而较少收缩,久了导致肌肉不平衡,肩颈更加容易酸痛。朱雅莉中医师认为,多做反向的伸展操,能缓解颈椎病。
① 将双手平举,向后伸展,同时深呼吸,停留5至6秒后放松。
② 身体站直,双手放在背后,掌心朝下,十指交叉,深吸一口气,手往后拉高、拉长,同时下巴向上延伸(不是单纯的向上抬,而是想像要浮出水面呼吸一样地伸长脖子)。停留5至6秒后放松。
2. 伸展颈部肌肉
① 正坐在椅子上,一手将下巴水平向后推,另一手的手掌则放在头顶,将头部轻轻向前拉,此时会感到脖子肌肉稍微被拉紧,维持约十五秒钟。
② 左手从头顶越过伸到头的右边,中指位置约在右耳上方,接着将头轻轻向左扳,感觉脖子右边的肌肉被拉紧,维持约十五秒,接着换边。
③ 休息一下,重复2到3次。
在正规医疗院所,通常采用“牵引治疗”来缓解颈椎病,目的是将颈椎之间的距离拉开,使“骨刺”不容易压迫到神经,因此可以减缓症状。牵引的力道必须控制好,一般颈椎的牵引治疗,最初从体重的七分之一开始,慢慢增加力道,最大力道可达到体重的四分之一。
若使用超过四分之一体重的牵引力道,症状仍无改善的话,就必须考虑其它治疗法,一味的加大力道可能适得其反。
网路上流传一段影片,一位妇人用“上吊”的方式牵引颈椎,宣称每天吊颈椎治好自己很多疾病。影片中的妇人吊在半空中,用全身的重量去牵引颈椎,使用超过常规的力道,不慎的话,可能造成舌骨疼痛、头晕或其它副作用。其实,真的不必如此冒险,现代医院或复健诊所都有专业的仪器可以处理,若有相关问题,交给专业的医师、物理治疗师处理,才比较有保障。
一旦患上颈椎病,真的很让人苦恼。平时做好保养,更胜于发病时寻求治疗。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很有道理的,站姿与坐姿端正,除了礼仪上的要求外,也能保持自身颈椎 健康 ,减少病痛。
颈椎痛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的一个真正的痛点,不是心理上、比拟的那种“痛点”,是真的颈椎痛啊!
我们在会经常在电脑前样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整宿整宿地“英雄联盟”,低头玩手机,刷头条,刷抖音,刷剧,玩手游,头一低就干到夜里2、3点……脖子完全处于伸颈状态,几乎不换姿势,整个头颅的重力长时间与颈椎呈现一个角度压力,这个压力像是一个一头重的担子,另一端全靠颈椎骨与大椎脊柱骨的连接部位不均匀支撑,可想而知脖子有多难受,受力有多大。头颅常年累月处于伸颈状态,颈椎长年累月受力不均匀,这就是颈椎痛的原因所在。
那么,怎么破?
现在网上有各种缓解颈椎痛的方法,比如,各种说得神乎其神的膏药,各种针灸仪,按摩仪器,按摩椅,各种转颈动作组合教程,每隔一两个小时转动头颈几次,每天用自己的头颈隔空写字,比如“田”字,多写几遍,我见过最狠的建议,是让你用头颈隔空写“biangbiang面”(哦呃……),因为这个字在电脑字库里没有,打不出来,所以只好劳烦小伙伴们自己搜索自己脑补了;有的女生还偏爱有点仪式感的优雅的瑜伽,普拉提等等,不一而足。
不能说这些方法没效果,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些复杂,不够简洁,效果也慢一些。
我搞定颈椎痛的方法就非常简单粗暴,而且绝对有效,这就是—— 悬垂 。
是的,就是 悬垂,也是引体向上的初始动作,双手握紧单杠,两脚离地,身体躯干(也就是颈椎骨和大椎骨自然呈垂直于地面的状态)呈现一条直线(小腿部分可以弯曲),手臂与两肩同宽,全身的重量都由手臂悬挂来承受 。每天悬垂2到4次,每次1到2分钟,就这么简单。
简单说一下悬垂这个动作对搞定颈椎痛为什么有效。
上面说了,颈椎痛的原因是长时间的伸颈,导致脖颈承受头颅重量的压力受力不均,几乎所有的压力都在脊柱椎骨和颈椎骨的结合部位上,颈椎痛主要也是这个部位痛;那么只要纠正“伸颈”这个动作,让头颅的重力均匀地由整个颈椎骨来受力,就可以解决受力不均的问题,那么,产生颈椎疼痛的原因就消除了,颈椎痛自然就搞定了。
悬垂这个动作,就是利用人体自身的重量,快速使躯干恢复自然直立状态,这是人类千百年进化出来的最舒服最自然的状态,全身受地球引力最均匀,是人体最适应的姿势。
当你开始悬垂的时候,为了尽量省力,使得身体承受的地球引力(也就是重力)相对均匀,自然而然地就纠正了“伸颈”的毛病,因为“伸颈”这个姿势,在悬垂中会让你很不舒服,所以不用你有意识地纠正,你的头颈会自然向后收,使得头颈的重量在颈椎上受力均匀。
这就是“悬垂”可以有效地搞定颈椎痛的原因所在。
我是怎么发现的?
这要说到几年前我想办法解锁“引体向上”这个动作时,无意中发现的。以前我也有伸颈和驼背的毛病,通过练习悬垂和引体向上,伸颈和驼背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纠正了。无心插柳,让我找到了搞定颈椎痛的有效方法,比找按摩师按摩更管用,而且还是free的。呵呵……
小tips: 如果你现在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那么从现在开始就练习悬垂吧,这是解锁“引体向上”的第一关 ,也许由于长期缺乏锻炼,手臂力量弱,开始你只能吊几秒钟,但是不要气馁,坚持每天练习悬垂,一两个月后悬垂就可以超过1分钟,这时你就可以尝试着做第一个“引体向上”了。
既然悬垂可以有效矫正伸颈,搞定颈椎痛,何不顺势练习引体向上?引体向上是锻炼背阔肌的基本动作,这样就实现了一举两得,既搞定了颈椎痛,同时也锻炼了背阔肌。
总结一下:
好,悬垂+引体向上,一招搞定颈椎痛,你学会了吗?
我是Kevin.Stewart,下次见。
Bye-bye
2020-01-02
近日,网上有种?吊脖子?的健身方式火了。叔叔阿姨们将头吊在树上,身体跟随绳索摇晃摆动,据说这样可以治疗颈椎病。然而有专业医生表示,这种健身方法虽然采用临床上的牵引原理,但实际上并不可取,它可能会直接损伤神经和脊髓,严重者恐致高位截瘫。?
建议用吊脖子健身来治疗颈椎病吗?
十分的不建议,非常的危险,有颈椎病是有千岩的治疗方法,这个牵引的重要呢,我们一般医学上是按人体的1/10的重量来牵引的,它是有特定的姿势的,比如说我们有坐姿和躺姿。但是呢,它这个吊脖子的牵引量已经远远大于了这个医疗上的牵引量。它轻则可以导致肌肉损伤,韧带损伤,关节脱位。重则会引起神经,脊髓损伤,神经损伤,引起截瘫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为颈椎和脊椎等关节疾病是身体机能的退变,长期劳累引起的。在治疗时需要一人一方案。另外科学锻炼也很重要。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原理是什么?
颈椎通过牵引呢,可以让相邻的颈椎的椎骨出现反方向的牵拉,从而可以解除这个颈部肌肉的痉挛,从而缓解疼痛的症状,此外呢,它还能够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这个已经突出的这种椎间盘髓核,还有纤维环组织的复位,可以恢复我们颈椎生理的曲线缓解和解除神经根的受压和刺激,来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就是有利于局部的这个淤血肿胀以及增生这种消退。
那么哪种颈椎病可以通过牵引来解决呢?
我们知道颈椎病目前大体上可以分为五行,分别是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那么适合用牵引治疗的只有以下两个,第1个呢是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呢,是由于长期的低头伏案工作导致的这种颈部的肌肉的痉挛劳损,或者是激烈不平衡而出现的一种颈椎疾病,那患者常常会出现这种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还有颈椎关节囊,还有韧带的松弛,还有像颈椎小关节的失稳等等,这样一些变化那么牵引呢,就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的痉挛,而还可以呢复位这个瘫痪的这个小关节的滑膜,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这个目的,那第2个呢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当时由于颈椎的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还有突出等等所导致这种神经根受压而出现的一些病症。
1 颈椎病犯了怎么办
有很多人颈椎病,除了上医院治疗以外,就在家里老动脖子,实际上颈椎病动颈子是最笨的办法。那不动脖子动什么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对颈椎有帮助的保健方法。
有很多人年纪大了,手够不着,根本打不到,打脖子上去了,那就换就从前面敲,前面没有后面的效果好,但是总比不打好。
如果做得很好了,可以抬起来,抬一段时间,然后再平,这样的话,时间久了,对颈椎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22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