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太阳是唯恐而避之不及的,尤其是到了夏天,只要出门,防晒衣、伞、帽子、太阳镜、防晒霜一应俱全,可谓是全方面保护,生怕皮肤照到一点阳光~
“穿、戴、涂”,在大多数的人看来是一举两得的美事——既能防晒黑,又能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防止晒伤,降低皮肤病变风险。
不可否认,防晒,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皮肤癌、黑色素瘤的发生,但同时也躲开了阳光能带来的各种好处……
图片来自giphy1不能抗拒阳光的5大理由
阳光是自然馈赠的免费“长寿药”,常晒太阳会给身体带来以下5大好处:1帮助预防骨质疏松皮肤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合成维生素D(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晒太阳而获得),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在人体中的吸收,因此每天晒足阳光也有益于强壮骨骼。
2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的风险西班牙国立马拉加大学研究发现,若日晒不够,可导致维生素D水平较低,增加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因为维生素D能影响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脂肪形成,减轻胰岛素抵抗,可帮助改善血糖控制。
3帮助消除抑郁情绪研究发现,在充足的日照下,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会有所提升,这能帮助改善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
另外,阳光会增加体内五羟色胺的合成,而五羟色胺可以使人开心放松、消除不安感、稳定精神情绪。
4降低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提示:气温、紫外线暴露量均与收缩压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气温越高或紫外线暴露越多,收缩压越低。
另外,研究者还指出,多晒太阳的人血压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率较低。
不仅如此,英国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人体在接受紫外线照射时,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血液循环中一氧化碳的代谢物含量得到了改变。
5增强人体免疫力研究人员发现,晒太阳还能增强免疫力。因为太阳光中的低强度蓝光和紫外线有助于提高T淋巴细胞的活性,而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T细胞更快速地移动,能让机体保持警醒状态,随时应对细菌、病毒等的侵入。
而从中医的角度,晒太阳有补阳气、补正气的功效,体内正常的脏腑功能依靠阳气来支撑,阳气充盈,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提高。
不过,太阳晒不对,危害也不小,除了已经得到充分证明的会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还有另一种可能会让你吃惊的危险……
2阳光直射头部,会让人变蠢
今年5月《科学报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过多的阳光会让你的大脑长时间处于高温,有可能会损害你的认知能力。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会让你变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对此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过程中,受试者完成了运动和认知能力测试,同时将灯放置在他们身体的不同部位。结果显示,当这些灯放置在他们头的后部、侧面和顶部时,其运动和认知能力表现最差。这意味着,头部暴露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将会损害大脑功能。专家表示,尽管这项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户外工作人员,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由热应激导致的健康问题是新的挑战。因此,长期在户外工作,亦或是高温天气出门游玩、想去海边晒日光浴时,要注意头部的防晒,撑伞亦或是戴个帽子是必要的。要想获得太阳带给人体的好处,就要学会调节晒太阳的方法~3正确晒太阳的准则
1最佳时间避开正午等强紫外线照射时期。一般早上10点前(红外线比较强,紫外线比较弱,对人体伤害小);下午4点后(太阳紫外线中,A光束成分比较多,可以让人体大量的储备维生素D)最佳。
2最佳时长春秋时每天20-30分钟;夏季每天5-10分钟;冬季每天30-60分钟。每周3-4次。
3直接照射有人喜欢隔着玻璃晒太阳,亦或是擦防晒霜、穿防晒衣晒太阳,其实这样是不会促使维生素D的产生的,只有让阳光直接与皮肤接触才能获得补益效果。
4特殊部位多晒晒后背后背是督脉所在,而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因此晒后背能帮助养护阳气。另外,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腿脚阳光可以带走腿脚的寒气,有效缓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让双腿骨骼更健壮,尤其是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更要多晒晒。
手心人的手掌很少被晒到,所以要特殊照顾。让阳光照进手心,可以释放压力,舒缓疲劳,促进睡眠。
5特殊情况不能晒光过敏患者及正在服用磺胺类、喹诺酮类等光敏性药物的人最好严格防晒;
像吃了荠菜、芒果、莴苣、苋菜、虾类、蟹类等光敏性食物后不要晒太阳,否则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烧灼或刺痛等症状。
6晒太阳后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特别是高水分含量的西红柿、黄瓜等;而补充维生素C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防止肌肤干燥老化以及晒斑的出现,所以日常应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发给关心的人看看~
放到朋友圈,大家都会感谢你的无私分享!
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若涉及版权,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晒太阳的八大好处图片讲解
晒太阳的八大好处图片讲解,晒太阳可以帮助身体去除大部分的湿气,我们可以适当的多晒太阳,但是又不能经常的将全部皮肤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以下是关于晒太阳的八大好处图片讲解内容分享。
晒太阳的八大好处图片讲解1 1、促进钙质吸收
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这也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人体皮肤中所含的维生素D3源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转换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对大人则有防止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
2、预防近视
太阳晒得少是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澳洲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缺乏阳光照射可能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多参加户外活动,可帮助降低患上近视的风险。
3、缓解抑郁症
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三种因素有关,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晒太阳不足属于重要的生物因素。专家认为阳光可促进大脑神经递质合成分泌,让人产生愉悦感。晒太阳对缓解抑郁症有一定的帮助。
4、提升免疫力
美国乔治敦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晒太阳可增强免疫力。太阳中低强度蓝光有助于激活信号通道的过氧化氢,免疫细胞T细胞快速移动,保持警醒状态以应对病菌入侵。
5、晒太阳能够预防皮肤病
皮肤适当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6、调解人体生命节律
日光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
7、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
晒太阳能够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增强性欲,提高精子质量。因为人体血液内睾丸激素的水平,会随着体内维生素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还再次证实,每天晒太阳1小时,人体内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8、防止贫血
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提高造血功能,从而防止贫血。
晒太阳的注意事项
晒太阳有这么多好处,但又不可过度暴晒,一般而言,皮肤较为白皙的人每周晒3~4次10~20分钟的太阳,就能满足人体制造维他命D的需求了。如果为了人工合成维他命D,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这段阳光充足的时间晒太阳。天气十分炎热时,每次晒5~10分钟即可。(友情提示:如果是在炎热的季节坐在阳光下晒太阳,一定要戴遮阳帽。)
需要提醒的是,晒太阳虽有益身心健康,但也不应选择日正当中连续三两个小时近乎【全】裸地曝晒。吸收少量阳光能"养形养神",让人健康有活力,过多则耗精气神,还有患皮肤癌之虞。我们应随季节变化,根据自身经验来决定晒多久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而且要合成维他命D根本无需【全】裸地晒太阳,穿短袖衬衫和短裤即可。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过多地接受曝晒很容易使人体的黑痣转为黑素瘤或皮肤癌,晒太阳时一定要穿戴防晒衣物将有痣的部位遮盖起来。
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色服装,因为红色服装的辐射长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最好不要穿黑色服装。
晒太阳时要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尽量将皮肤暴露在外,让阳光与皮肤亲密接触。
晒太阳若隔着玻璃窗,是达不到效果的。最好在户外,或宽敞的阳台上。
晒太阳的八大好处图片讲解2 8大好处应牢记
1、预防近视
缺乏阳光照射可能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阳光可以刺激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可帮助避免眼轴变长,进而防止进入眼睛的光线在聚焦时出现焦点扭曲。因此,多晒太阳,多到户外活动,能帮助“书呆子”降低近视风险。
2、减少感冒
常晒太阳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危害。保持体内高水平维生素D,就可以更好地预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问题。与更少晒太阳的人相比,生活在阳光充足地区的人更少感染流感病毒。
3、血管更健康
维生素D含量低的人群罹患心脏病、心力衰竭和中风的风险更高。在紫外线比较缺乏的.冬季,患心肌梗死的病人会明显增多。适当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使体内炎症减少,对血管健康更有利。
4、延长寿命
多晒太阳能延长寿命,那些常晒太阳的人,比总呆在家里或办公室的人,更常去户外运动,这也是有益健康的重要原因。
5、提升激素水平
体内睾丸激素的水平,会随着维生素D含量的波动而变化。每年入秋后,人体内维生素D和睾丸激素的水平都会同步下降,并在来年3月降至最低。这与人们晒太阳少有一定关系。每天晒太阳1小时,体内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6、降低癌症风险
生活在较低纬度的女性和高纬度者相比,卵巢癌发病的危险较低,因为前者接受日光照射的时间长,摄入维生素D的含量高,比后者更利于防癌。
7、少得抑郁症
在充足的日照下,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会有所提升,这将有效改善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不少人一到冬天和阴雨天气就会失眠、胸闷、烦躁,日照时间的减少是引起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原因之一。
8、增强免疫力
晒太阳有补阳气,补正气的功效。人体内正常的脏腑功能全靠阳气来支撑,阳气充盈,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提高。正气则是相对于外邪来说的,晒太阳强身健体,可以增强免疫力。
晒太阳的八大好处图片讲解3 几点钟晒太阳合适呢?
冬天中午1~2点阳光较好,晒太阳合适。
夏天上午10点之前,下午5点之后,此时阳光紫外线不会太强也不算弱,这时候大家晒太阳比较合适。
晒后背补阳气几天见效
因人而异。 晒后背补阳气是一个身体的调理过程,对于不同的体质和病症严重程度来说需要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经过1-3天的晒背可以感觉到全身发热,身体寒冷、手脚冰凉的症状会有所改善。 但是身体的寒气是由于长期生活饮食不规律导致的。
想要完全去除体内寒气的话也需要长期坚持,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和饮食当中也需要要注意,减少生冷刺激、辛辣油腻性食物的摄入,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这样补阳气的效果才会更好。
晒背要不要穿衣服
都可以。不穿衣服让太阳光直射在后背上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在紫外线不是很强烈的情况下,男士可以脱去上衣,女士不方便的话也可以选择小背心,坐在凳子上或趴在垫子上都是可以的,背对着太阳吸收即可。 如果紫外线很强、温度很高的话,建议还是穿着衣服晒,以免过强的紫外线引起皮肤发红瘙痒、脱皮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晒太阳注意几件事
1.夏天阳光紫外线够强烈时,需要涂抹防晒霜,否则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风险。
2.晒太阳会让体温上升,感觉热。晒完太阳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3.晒太阳不要晒脸,太阳蓝光对眼睛有伤害,可以戴墨镜。尤其是小孩子视网膜发育不完善,建议给宝宝要戴上帽子再晒太阳。
4.晒太阳不需要每天时间很长,体表暴露面积达到1/3只需要晒5~6分钟就可以。如果穿着衣服晒太阳,则时间应延长到20~30分钟才行。
5.皮肤较黑的人,黑色素影响维生素D的转化,时间应该比白皮肤的人延长一倍。
6.冬天冷,不穿衣服肯定不行。红衣服有利于辐射长波,且能消灭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
晒太阳补肾的正确方法
晒太阳补肾的正确方法,久些再久些,是男性孜孜不倦的追求,希望能提高复合胺,散发出一种令人愉快的神经传递素,为此,男性愿意尝试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下分享晒太阳补肾的正确方法。
晒太阳补肾的正确方法1 怎样正确晒太阳
1、假设你是为了利用UVB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而晒太阳,那么只需要暴露在阳光下10分钟左右就能合成1天所需的维生素D——所以没必要害怕紫外线而拿块玻璃挡着,只要注意掌握时间,丝毫不会对皮肤造成太大的伤害。
2、假设你晒太阳根本不是为了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那么拿一块玻璃挡着也是没用的,先别说根本不能阻挡UVA了,连UVB也只能阻挡一部分(视玻璃性质而定)。
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据研究表明人体皮肤在太阳紫外线下能使体内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转化量可高达每日所需维生素D量的90%。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是帮助体对钙的吸收(很复杂,可以百度维生素D了解),从而起到防止佝偻病的作用。一般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只能透过按一定晶向打磨的石英玻璃,所以在室内隔着玻璃没用。
晒太阳壮阳
有研究显示,早泄男性体内的复合胺不活跃,分泌较少。但如果对这些男性进行光刺激,就可以增加复合胺的分泌。
到户外去、多晒太阳,可以提升脑中复合胺的水平。即使是阴天,人体接收到的自然光,也具有增强复合胺的作用。每天晒1小时太阳,“助性”效果最佳。美国还曾研发出一种特制的灯管,释放出来的光波能起到和太阳光类似的作用。
复合胺中一个关键成分是色氨酸,提高这一成分的摄入,也能间接地增强复合胺作用。火鸡和香蕉中的色氨酸含量非常高,可以适量吃一些。
晒太阳的好处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晒太阳而获得。肌肤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维生素D3,身体再把维生素D3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这种类型的维生素有助于倡导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形成,而维生素D也因此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一、晒太阳可以延缓衰老。
研究显示,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高者比维生素D较低者的机体平均年轻5岁左右。
二、晒太阳能预防软骨病、佝偻病、骨质疏松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对大人则有防止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
三、晒太阳能够预防皮肤病。
皮肤适当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四、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
五、晒太阳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
六、晒太阳能够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增强性欲,提高精子质量。
因为人体血液内睾丸激素的水平,会随着体内维生素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还再次证实,每天晒太阳1小时,人体内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七、预防贫血。
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提高造血功能,从而防止贫血。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一:6点至10点
早上6点至10点这段时间最适合晒太阳。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二:16点至17点
下午4点至5点也是晒太阳的最好时间,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但夏季日照时间较长,下午4-5点又正是热浪滚滚的时候,晒太阳的时间可以稍稍推后一点。
冬季晒太阳也要注意科学选择时段,有三个时间段比较适合晒太阳:
第一阶段为上午6~9时,这一时间段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紫外线相对薄弱。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活力。
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这时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晒太阳补肾的正确方法2 科学晒太阳是天然的补肾佳法
夏季是一年中太阳光最充足的时间。太阳光,是天地间最精华的阳气,对人体生命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与天地相应,天之阳气可充实人体阳气,人体应充分接受阳光的沐浴。阳虚体弱、禀赋不足的人群适当晒晒太阳,对改善体质有很大帮助。
人体背部属阳,行于背部的`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敞为阳脉之海,主持一身之阳气,所以古人认为日光“晒背”最好,可以直补督脉阳气,影响全身,尤其对脑、髓、肾精肾阴亏损者的补阳效果最好。阳光可使人体壮阳气,气血和畅,阴寒得除。许多阳虚体弱,风湿痹痛,跌扣损伤患者,常在春复阳气升发旺盛时时病情好转,也充分证明阳光的这一康复作用。
晒太阳要讲科学
对,您没看错,晒太阳要对时间的长短和一天早晚各时段光线的强度必须存一定的了解,并需根据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及不同人群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调节“晒法”,才能有助于养生和治疗病症。中青年阶段的人,新陈代谢能力较强,钙质流失较陕,需补充较多的维生素D。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多晒晒太阳。最好上午6~10时和下午4-6时,每天晒1-2小时左右。
老年人晒太阳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和抑郁。老年人晒太阳最好的时间是在早上10时前和下午4时后,每天两次,每次20-30分钟。这两个时间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光束增多,是储备体内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但也不要晒得过多,如果被过强紫外线照射,也可能诱发皮炎、白内障、老年斑等疾病。此外,患白内障的老人最好戴副防护镜,以防紫外线直接射入眼睛。
简而言之,晒太阳就是以天时的阳气补人体的阳气,无疑是最天然的“补药”。
晒太阳补肾的正确方法3 顺时生活|立冬重“藏” 敛阴护阳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的11月7-8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来临,万物生机潜伏闭藏。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中医学认为,立冬后,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界变化潜藏于内,所以立冬养生应遵循“藏”的原则,以敛阴护阳为根本,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补肾防肾虚
冬季寒冷,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阳气根源于肾,故寒邪最易中伤肾阳。所以立冬时节应多食补肾食物,以提高人体御寒能力。肾阴虚者,可多食海参、枸杞子、银耳等;肾阳虚者,可多食羊肉、狗肉、韭菜、肉桂等。如何区分肾阳虚者与肾阴虚者?阳虚生外寒,会出现怕冷的症状,阴虚生内热,容易出现五心烦热(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的症状。
忆苦莫思咸
中医学认为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肾主咸,心主苦。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立冬起,日常饮食要谨记“减咸增苦”的原则,少食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功能。
科学晒太阳
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其实立冬最好操作的补肾方法便是晒太阳。阳光可使人体壮阳气,气血和畅,阴寒得除,对肾虚有好处。
不过,晒太阳也要适量,每次晒太阳的时间可控制在30-60分钟,以背部对着太阳,不要仰脸正面迎着阳光。早上8点-10点的冬阳最温柔,是为身体补充维生素D的大好时光。午间11点-12点的阳气最旺盛,可以补充人体阳气。大家可自行选择方便的时间外出晒太阳。
推荐食疗方:虫草蒸老鸭(源自《本草纲目拾遗》)
【配料】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做法】老鸭去毛、内脏,冲洗干净,放入水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再将大钵放入锅中,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
【功效】以虫草为主,助肾阳,益精血;以老鸭为辅,滋阴补虚。
没错,确实是这样的,科学研究表明经常晒太阳可以帮助我们身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我们身体想要合成钙的最主要的元素之一,所以经常晒太阳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补钙的效果,老年朋友和孩子应该每天尽量保持晒20分钟左右的太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晒太阳的时候光线尽量不要太强烈,否则会伤害到我们的皮肤,最好的时间是在上午9:00~10:00之间,另外下午2:00~3:00之间的太阳也是可以的,除此之外在晒太阳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隔着玻璃晒太阳会阻隔紫外线当中的一种成分,这样的话不会达到补钙的效果,当然想要很好的补钙的话,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也是可以的:
1、多喝牛奶
牛奶是补钙的最好的食物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欧美人身高普遍要比我们亚洲人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欧美人长期喝牛奶,而反观我们中国人却不是这样的,在我们中国大部分人很少喝牛奶,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多喝一些牛。
2、保持运动
保持运动也是补充钙质,强化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的最主要途径之一,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但可以加速心跳,促进血液循环,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还可以增加新陈代谢的频率,让我们身体当中的钙更容易吸收,另外骨骼也会在不断的运动过程当中得到强化。
3、多吃豆制品
大豆制品当中钙的含量也是比较多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我们不喝牛奶或者说喝的比较少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多吃一些大豆制品来达到补钙的效果,而且大豆制品当中除了钙以外蛋白质含量也是比较高的,这有利于我们补充营养。
2个月婴儿晒太阳的正确时间和方法
2个月婴儿晒太阳的正确时间和方法,宝宝在成长的时间段里每天都要适当的时间去晒太阳,晒晒太阳对于宝宝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以下分享2个月婴儿晒太阳的正确时间和方法
2个月婴儿晒太阳的正确时间和方法1 第一、何时晒?——上午9点和下午4点
孩子满月以后,即可常抱出户外晒太阳。时间以上午9-10时为宜,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第二、怎么晒?——该适当地露部位
带宝宝晒太阳有哪些正确方法呢?专家表示,主要是晒宝宝的手、脚以及背部。晒手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加速钙质吸收,让手脚骨骼更健壮;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
此外,清代医家曾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对此,早教专家表示,其实,春天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穿着厚衣服又戴上遮阳帽,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
“尤其是孩子,家长怕阳光伤害他们娇嫩的皮肤,总是给孩子戴帽子。”其实只要控制好时间,晒晒孩子的头顶,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和头部骨骼成长,也有益于头发的生长。
新生宝宝晒太阳的顺序是:
1.然后可扩大晒的范围,从膝盖扩大到腿根部。
2.最初的二三天,可从脚尖晒到膝盖,约5~10分钟即可。
3.最后可增加晒背部约30分钟。
4.除去尿布,可连续二三天都晒到肚脐,时间约15~20分钟。
晒太阳时新生儿如果流汗,要用毛巾擦净,再喂以白开水或果汁,以补充水分。
第三、到哪晒?——去有绿化的公园
新生儿可在室内阳台上晒太阳,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测试,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处,则紫外线更少,不足室外的2%。
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等到宝宝满月以后,就可以到户外晒太阳了,这时可选择性地到一些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公园晒太阳。
去公园环境较好,空气质量也高,对婴幼儿身体健康也有好处,专家表示,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马路边或人多嘈杂的地方晒太阳,空气污浊对孩子健康不利。
第四、晒多久?——半小时适宜
带宝宝晒太阳有哪些正确方法呢?其实,婴儿晒太阳的时间根据季节而定,冬季太阳比较温和,适合多在户外晒晒太阳。冬季一般在中午11-12点左右;春、秋季节一般在10点-11点;夏季一般在9点-10点。
晒太阳时间长短应由少到多,可由10分钟逐渐到30分钟。婴幼儿的皮肤娇嫩脆弱,长时间晒太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起红疙瘩甚至苔藓等皮肤病症。
早教专家建议,每次晒太阳时间的长短随婴儿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或每次15-30分钟,每天数次
2个月婴儿晒太阳的正确时间和方法2 有三个时间段比较适合晒太阳
第一阶段为上午6~9时
这时的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紫外线相对薄弱。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
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新生儿多大可以晒太阳
一般来说宝宝到了3~4周大的时候,就可以接触阳光了,但是一开始晒太阳,家长可以先带着宝宝在室内,使阳光通过玻璃的过滤后,照射在宝宝的身上,这样相对来说温和一些。当宝宝渐渐熟悉阳光的感觉,家长可以用婴儿车带着宝宝到室外,直接享受阳光,这样省力又安全。
新生儿怎么正确晒太阳
1、每次晒15分钟左右
有的宝妈认为上午的'阳光不刺激,所以一般都选择上午7、8点就带孩子出门了晒太阳了,新生儿宝宝体质还比较弱,春季早晚温差比较大,很容易引起宝宝生病,建议宝妈们尽量选择上午9-10点已经能看见阳光后,再选择带宝宝出门。还要注意的事,宝妈们在带宝宝出门晒太阳时,尽量让宝宝晒在15分钟左右,同时还要注意给宝宝更换姿势,以免出现晒伤等情况。
2、将宝宝的手脚露出晒
有的宝妈觉得孩子黄疸有一点高,就想让他们多晒太阳,适当的降低他们的黄疸,所以有的家长在带宝宝出门晒太阳时,就觉得把他的衣服脱掉,全方面“享受”阳光沐浴,对降低黄疸有好处。
其实我是不建议这么做的,因为春季温差比较大,如果将孩子的衣服脱掉晒太阳,有可能引起宝宝感冒,同时宝宝肌肤娇嫩,容易引起晒伤(宝妈在带宝宝出门晒太阳,尽量将宝宝的手和脚露出来,这样宝宝在睡觉的同时,也能享受阳光沐浴
3、去空气清新的公园
宝妈带宝宝出门晒太阳时,尽量要选择空气清新的公园或者小区绿化环境比较好的,同时宝妈还要注意的是,避免去比较喧闹的广场或者车辆繁多的道路,可能会影响宝宝发育。
新生儿晒太阳需要注意什么
1、给宝宝准备柔软的有沿帽子或眼睛来保护宝宝的脸部和眼睛;
2、每次带宝宝晒太阳,不隔着玻璃窗晒,因为现在的玻璃窗防紫外线均达50%以上,会降低宝宝晒太阳的质量。
3、每次晒太阳的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妈妈们可根据宝宝的月龄渐进,新生儿每次课晒3~%分钟。
4、带宝宝晒太阳时,给宝宝准备宽大透气的衣服,把手脚正常露出来就好。
5、带宝宝晒太阳可以选择绿化环境好,空气清新的公园,尽量避免人流量大的地方,免得有细菌感染。对于月份比较小的宝宝,就在自家阳台上晒太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不能对着风口吹!
2个月婴儿晒太阳的正确时间和方法3 晒太阳有哪些好处呢
1、婴儿晒太阳,黄疸退得快
黄疸不重的新生儿,多晒太阳,也能起到退黄的效果。但要注意婴儿晒太阳灯 时间不要太长以免晒伤。还要注意不要着凉
2、婴儿晒太阳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日光的红外线能扩张皮肤血管,紫外线可杀菌,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可促进宝宝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和贫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婴儿晒太阳可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
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这也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人体皮肤中所含的维生素D3源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转换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怎么办使小朋友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对大人则有防止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 。
4、婴儿晒太阳增强免疫力
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
日光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提高造血功能,从而防止贫血。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7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这些小疙瘩暗示肿瘤来临,赶紧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