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今年三伏,初伏已过、中伏将持续到8月14日,今年的中伏有20天,中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在中伏末,进入立秋,此时,我们会进入四气和十二时辰养生的关键点,由养阳进入养阴,天地气机交替,可以说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如果能把握好这20天,健健康康一整年。
一、中伏:除病根中伏和头伏、末伏不一样,此时,40天的三伏养生期到了中间的部分,这是转折点,有承上启下的妙用。
三伏天本身就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
就是在这种转折的时候,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得不对,就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人体健康就滑向了疾病那一端。很多“病根”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比如:中伏时节气高温闷热,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
二、中伏:疾病预防一、心脑血管疾病
数据显示,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
心脑血管疾病最根本的原因,一是血液成分的改变,比如说血粘稠度增加;二是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作用,血管受损了。
如何预防?
1、用药合理、有据适量
不可乱用药物,亦不能停用药物。如: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据个体情况而定,尽量不用利尿药或有利尿作用的降压药;
糖尿病患者,坚持服用降糖药,控制饮食,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蔬菜;
动脉硬化患者,要根据化验结果服用活血降脂等药物,控制饮食,少吃含胆固醇高和脂肪高的食物。
2、 避免过劳、以保心脑
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睡 1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3、宜戒焦躁、静则身凉
保持良好情绪和心态是夏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4 、起居有节、适度运动
夏天应是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
5 、防暑择阴
在12:00~15:00时要避免阳光直射,还要记得多喝水。
二、祛湿排寒
宫寒是女性衰老的最大凶手,痛经、经期紊乱,手脚冰凉,甚至性冷淡都是宫寒的最直接体现。
夏天最容易湿气侵体,使得脾胃功能虚,令人浑身乏力,再加上吹空调,造成湿寒交加,导致关节风湿、提前老化,肌肉僵硬,尤其是肩颈酸痛,水肿肥胖...
怎么做?
艾灸,可温宫散寒,活血通经,调和气血,使面色红润,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排毒,而且还能改善体型,尤其消除小肚子效果最明显,从而让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健康年轻。
推荐穴位:关元、中脘、足三里、涌泉。
三、四豆汤除病根,越吃越健康
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
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
扁豆,健脾胃,清暑湿。用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带。
绿豆,绿豆中的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矿物质都比粳米多,营养丰富,有清热解毒、养血安神等作用,尤其适合夏季实用。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中医认为:夏日食豆胜食肉。因为禽畜肉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等,豆类都有,且为植物蛋白质、植物脂肪,且比起禽畜肉类还多了植物纤维,同时还易于人体吸收。
而甘草乃有调和百药之功,合而为汤,则消暑而不寒凉,利水而不伤骨。
三、中伏养生注意事项1、要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
所以,中伏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2、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中伏时节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
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3、防治情绪中暑
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午睡0.5—1个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4、伏天吃羊肉
提到羊肉,或许会有不少人觉得在冬天吃才有滋补作用,但其实在一年中最热、人体营养消耗最大的大暑节气,也就是中伏,吃羊肉也是有保健养生作用的。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三伏天吃羊肉的习俗,民间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吃伏羊享健康”之说。
【注意】羊肉是温性补品,温阳祛寒,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比如阳气旺盛内热重、阴虚内热、湿热体质,以及患感冒的人不宜食用羊肉,否则易助热伤阴,动火动血,加重病情。
中伏是三伏之中的第二伏,在这一个比较炎热的时间段,三伏中的二伏有可能是十天,也有可能是二十天,中间的长短每一年都有一些起伏和变化,但是不变的都是高温和闷热潮湿,这是三伏天最大的特点。
中伏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三伏天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一个统称,这整一个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中伏就是三伏中的第二个时候,这个时间段是最炎热的时刻,按照夏至开始的算法,第四个庚日就是中伏,这个时期是湿度最高的时候,因为这一段时期刮风比较厉害,所以综服给我们的感受会是一年之中最闷热的时候,但同时他也是三伏天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
三伏天热不热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这一个时间段是夏季,中伏最热的时间,因为下雨又因为地表的温度比较高所以空气中总是会有一种闷热的感觉,在这个时候,白天的时长会比夜晚更长,也是,一年之中白天的阳光,最明显的时候,地表层,在阳光的照射下,累积了很多的热量,当他到达一个顶峰的时候天气也会变得更加闷热,所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有一种像蒸桑拿一样的感觉,在三伏天的时候,必要的防暑手段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减轻负担。
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因为天气比较炎热,所以我们一定要吃一些比较清凉或者是清火的东西,它可以帮助我们消食,也可以帮助我们清热食物方面吃一些酸的和苦的东西,反而会更容易帮我们改善身体的肠道吸收和消化。三伏天湿气极盛,湿性重浊。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四肢发软、胸闷、食欲不振。且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此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6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脾胃不好,常吃这四宝,身体棒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