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说的这颗“长生果”全身上下都是宝:果、壳、芽、衣,都可以吃,而且各有用处,可护心、可补血、可降脂……
这“长生果”就是花生!它还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其因美味而且不可忽视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一直在食物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每天一把花生果
护心脏、清血管、稳血糖
现代研究发现,吃花生多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能减少35%。这是因为常吃能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防止冠心病和动脉硬化,让心脏更健康。
还有研究发现,如把饮食中的一份红肉换成花生,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21%。
花生中的钙质也是也很丰富的,无论孩子、孕妇,还是老人,保证每天吃一定量的花生,都可以帮助强健骨骼。
1、平稳血糖:早上一把早上吃一把花生,有助于平稳一天的血糖,因为花生会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2、清血管、保心脏:炒菜换用花生油炒菜可以换成花生油,或者每餐吃十几颗花生,以保证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使肝内的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促进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消除反酸:干嚼花生方法:胃部反酸时,吃5到10颗生花生,能过有效缓解胃酸的情况。
花生壳煮水代茶喝
降脂、降压、还止咳
我们吃花生的时候,都是把花生壳丢掉的。
殊不知,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来说,花生壳不但简单易得,便宜,效果更是惊人,是一味再好不过的“药”了。
1、降脂:四味宝贝来煎茶方法:花生壳100克,大枣5只,黄精、首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研究员白晓菊说,四药合用,可健脾益气,化痰除湿,调血脂,对血脂异常症有一定疗效。
2、稳压保心脏:花生壳煮水代茶饮常用花生壳煮水代茶饮,还助于减慢心率,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简单来说,就是保护心脏、平稳血压,减少病痛。
花生衣不要丢
补血、健脾、提气色
中医认为,花生衣,甘、涩,平。入肺、脾、肝经。有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花生红衣能够补脾胃之气,有养血、止血的作用。
花生造血功能强,具有止血和提升血小板的功能,且花生红衣的效果比花生米本身强50倍,所以吃花生最好连红衣一块吃。
1、补血:吃蜜汁花生枣方法:红枣100克,生花生仁100克,温水泡后放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煮到熟软,再加蜂蜜200克,至汁液黏稠停火。也可用高压锅煮30分钟左右,蜂蜜可待花生仁、红枣熟后入锅。
2、健脾消瘦:花生粥方法:花生连衣、红枣、赤小豆、薏苡仁各40克,大蒜20克,水煎,一日分二次服。
花生芽随便吃
护心比三七还厉害
我国一些地区,有把花生发芽后食用的饮食习惯。现代研究发现,花生在发芽过程中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更易于吸收;油脂含量降低,并且提高了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率。
花生芽炒菜:更易消化味道美吃花生芽也很简单,和其他豆芽一样,热炒、凉拌、涮火锅、都很美味,也可根据各人的喜好搭配食用。
一种吃法对付一种病
更多花生吃法送给你
1.养肝花生豆浆花生、大豆一起榨汁喝,有较好的降血脂和延年益寿作用,非常适宜在家庭中普及。
此外,豆浆也有补虚润燥、清肺化痰之功效,两者混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养胃花生猪肚汤做法:将一个猪肚清洗干净,分成五小份,每天可以做一份。把猪肚放入沸水中煮上十分钟,拿出来后再刮洗一遍。
再将猪肚切片与洗净的十余粒红皮生花生放入砂锅里,加些清水,大火煮沸,然后用小火煨上三个小时就煮好了。
3.防哮喘复发蜜醉花生做法:用纯蜂蜜(如蜜不纯时可加热去掉水分)埋住花生米。泡7天后,每天早上空腹吃7粒,若哮喘严重时,可在睡前再吃7粒,至少坚持吃3个月左右。
4.助消化橘皮醋花生做法:1000克带皮花生、50克橘皮、米醋150克。先把花生和橘皮倒入砂锅内,加水适量,中火烧开一刻钟后,加醋、一匙盐、四只茴香,再改用小火慢煮。约至水快干,且花生酥烂时,再关掉火,丢掉橘皮。佐餐来吃。
花生真的是名副其实的“长生果”,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下次再不要轻易吐掉花生衣、扔掉花生皮咯。
这么全的“花生方”很难得在遇到了,相信每家每户都会需要,赶紧和亲朋好友都收好咯~
图文综合来源:网络,若涉及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木瓜果肉厚实细致、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百益水果”、“水果之皇”之雅称。木瓜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健脾消食之功,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能防癌及增强人体免疫能力。花生又称“长生果”,中医认为花生能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降脂。
1、促进生长发育:花生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2、健脑益智:促进细胞发育,提高智力花生蛋白中含十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可使儿童提高智力,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可促使细胞发育和增强大脑的记忆能力。
3、延缓衰老:花生中所含有的儿茶素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抗老化的作用,赖氨酸也是防止过早衰老的重要成分。常食花生,有益于人体延缓衰老,故花生又有“长生果”之称。
4、润肺止咳:润肺止咳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常用于久咳气喘,咯痰带血等病症。
5、止血:凝血止血花生衣中含有油脂和多种维生素,并含有使凝血时间缩短的物质,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对多种出血性疾病,不但有止血的作用,而且对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人体造血功能有益。
6、降低胆固醇:花生油中含大量的亚油酸,这种物质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减少高胆固醇发病机会,能够防止冠心病和动脉硬化。另外,花生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
【木瓜】
1、健脾消食:可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现代医学发现,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抗疫杀虫:木瓜碱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寄生虫如绦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作用,故可用于杀虫抗痨。
3、通乳抗癌: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
4、补充营养、提高抗病能力:木瓜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补充人体的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抗痉挛: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碱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的作用,对腓肠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排骨】
1、补充蛋白质和脂肪酸:排骨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所需的脂肪酸。排骨可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
2、补钙:排骨除含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
【花生木瓜排骨汤】
花生木瓜排骨汤具有和胃、通络舒筋、化湿、补肾、益气、润燥等功效。
木瓜去皮去籽洗净切滚刀块。
锅中放水煮开后放入洗净的排骨飞水。
捞起来用凉水冲去浮沫血水放碗中备用。
所有材料准备好。放入煲汤的砂煲中,煲中加满水。
放入电子煲中定好时后开煲。
那个煲平时煲汤煲糖水都是设定的三个半小时。
如用砂煲的话就先用大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到花生软糯就行啦。
煲好后,别的都不用放,只需加适量的盐调味就行了。
禁忌人群:湿热痰滞内蕴者,肥胖、血脂较高者慎食。孕妇、过敏体质的人慎食。胆病患者慎食;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患血黏度高及有血栓者、内热上火者忌食。
花生木瓜排骨汤,不仅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对身体也是大有益处,可以补充各种微量元素。这样好吃好看的汤,一起看看吧。
黑花生的功效与作用
1、黑花生促进溃疡愈合
黑花生对人类的溃疡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功效,特别是胃溃疡和口腔溃疡,都能在食用黑花生以后出现明显好转,黑花生中含有一些谷氨酸,这种物质能促进人体组织细胞再生,可以缓解溃疡,同时这种物质还能调节情绪,也能清除自由基,对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好处。
2、黑花生能提高忆力
黑花生还能提高人类的记忆力,它含有一定数量的天门冬氨酸,这种物质可以促进人类脑细胞发育,也能提高脑细胞活性,对提高记忆力有很大的好处,特别适合那些经常用脑的人群食用。
3、黑花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黑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也能抑制血小板的凝结,可以软化血管。加快血液流动,平时多吃一些黑花生,可以减少动脉硬化和中风以及血栓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扩展资料:
以下人不宜吃花生
1、体寒便溏者:花生富含油脂,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食。
2、消化不良者: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肠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3、高脂蛋白血症者:花生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
4、跌打淤肿者:花生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跌打损伤、血脉淤滞者食用花生后,可能会使血淤不散,加重肿痛症状。
5、想减肥者:花生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吃100克炒花生仁,就吃进了581千卡的能量,相当于吃了275克的馒头,所以想减肥的人应远离花生。
6、糖尿病者:糖尿病人需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因此,每天使用炒菜油不能超过三汤匙(30克)。但18粒花生就相当于一勺油(10克),能够产生90千卡的热量。
7、痛风者: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
8、胆囊切除者: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刺激最强,使胆汁大量排放。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黑花生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6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萝卜和它一起炖
下一篇: 胃不好,少吃“三果”,多饮“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