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天冷了这四招加热牛奶最能保留营养

六月雪 2023-07-18 05:40:01

天冷了,冰箱里拿出来的牛奶拔凉拔凉的,而且超市买的巴氏牛奶也都是冷藏的,没法直接喝,怎样加热最能保留营养?

有些人为了方便,直接把袋装牛奶放入微波炉中加热。营养师介绍,这样做是不对的,袋装牛奶的包装材料主要是聚乙烯,温度达到115℃时,就会发生分解和变化。聚乙烯不耐微波高温,不能直接放在沸水中煮或在微波炉中加热。

牛奶加热时,应将袋装牛奶倒在容器里再加热,否则包装容易释放有害物质,甚至加热时发生喷爆。如果采用蒸煮,牛奶倒出来后用约70℃的高温煮3分钟左右,60℃煮6分钟左右,微波炉中高火1分钟左右即可。加热时间不能太久,时间越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流失越严重。若用微波炉加热,由于受热不均匀,在饮用前应先搅拌一下,以免烫嘴。

那么怎样加热才能不破坏鲜奶本身的营养成分,又能保证其纯正口感?营养师给您支了四招。

1.隔水加热

将牛奶带瓶放入开水中,加热30-40秒,入口有温热感,奶味醇香,口感较好。

2.微波炉加热

把巴氏鲜奶倒入微波炉专用碗中,加热1分钟左右,牛奶口感好,且营养不流失。

3.80℃热水加热

将牛奶带瓶放入80℃热水中,待水温降至合适温度,牛奶也就温热了,能最大限度保留其营养成分。

4.奶锅直接加热

遵循“边煮边搅拌,冒泡即关火”的原则,这样既能起到灭菌效果,还能避免牛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过多流失。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牛奶是很多人早餐的首选,怎么加热最合适?

开工第一天来上一杯热牛奶,一天的工作兴致都蓬勃起来。大多数人喝牛奶时都会加热,但是哪种加热牛奶的方式最科学呢?

微波炉加热

中火加热1分钟即可

误区:高温能杀菌,应用微波炉高火加热牛奶。

专家解答:用微波炉加热牛奶是不科学的,易造成牛奶营养成分的流失。

微波炉是否会破坏牛奶营养成分,关键在于加热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营养流失就越严重。如果加热时间过长,牛奶中的蛋白质受热会变性凝固,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产生沉积物,影响乳品的质量。而且,微波炉加热不能搅拌,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牛奶脂肪和蛋白质糊在容器内壁,造成营养损失。

加热小提示:如果要用微波炉加热,加热时间不宜太久,一般设定中低火,250毫升加热1分钟左右即可,否则会破坏营养。但要注意微波炉加热会有温度不均的现象,喝之前记得搅拌一下。

入锅沸煮

超过100℃牛奶营养被破坏

误区:不少人担心牛奶感染细菌,将牛奶煮至沸腾以达到消毒作用。

专家解答:只要是新鲜奶,如经巴氏消毒法消毒的牛奶,基本上可看作是新鲜干净的奶源,市场上还有不需要放冰箱保存的箱装牛奶,一般是还原奶,本身也经过高温消毒的,这个温度比鲜奶的消毒温度还要高,所以可以直接食用。如果煮沸是为了消毒,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牛奶煮沸,温度达到100℃,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会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而且牛奶中的乳糖可能会出现焦化现象,影响牛奶的口感和营养。

加热小提示:用燃气灶加热时,火候不要太大,中火煮3分钟或小火煮6分钟即可。看到牛奶冒气了即可关火,这样不仅能杀死细菌,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牛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连包装加热高温下塑料袋会分解有害成分

专家解答:牛奶的包装材料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在温度达到115℃时就会发生分解和变化,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绝对不能将牛奶连着塑料袋一起放到锅里加热。在100℃以下,一般的塑料都不会产生问题,建议使用100℃以下的水加热牛奶。

加热小提示:市场上的牛奶都消过毒,加热只是为了喝起来让胃更暖和一些,不管是哪种包装的牛奶,用40至50℃左右的温水温热下即可。

隔水加热

既不破坏营养又容易控制温度

专家解答:给牛奶加温最好的方式是隔水加热,也就是将牛奶倒入杯子等容器内,再放入热水中温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温度。虽然这种方式比较麻烦,但可以避免微波炉加热和用锅沸煮时营养的流失。

另外,专家表示,直接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鲜奶一定要进行消毒,如加热至100℃煮沸片刻,经消毒后方能饮用。

喝牛奶还要注意这四点

1.睡前喝牛奶是最佳时间。深睡一小时后,人的生长激素会出现浓度高峰期,特别对青少年儿童来说,生长激素对发育起决定性作用,临睡前喝牛奶是最佳吸收钙质的时间。

2.牛奶不宜空腹喝。空腹时牛奶在胃里停留时间短,影响牛奶的消化吸收,喝牛奶前可以先吃点淀粉类的食物,以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3.牛奶不宜加糖喝。牛奶忌与几种食物同食。与酸性水果或酸性果汁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变性,影响消化;与巧克力同食,巧克力中的草酸会与钙结合成草酸钙,使钙无法被人体充分吸收;加糖饮用不宜消化吸收,还会影响肠胃功能。

4.最好一次喝完。牛奶开袋后若长时间放置,易造成营养物质流失和细菌滋生,对人体健康不利。如果有剩余牛奶,应放在冰箱,下次饮用前要经过加温消毒。? ? ? ?

纯牛奶怎样加热营养不流失?

隔水温热。

将50~60℃的热水倒在高脖子的杯子或小盆子里,将新鲜盒装的牛奶放入热水中,一般正立放入,大约浸泡5分钟,温度掌握在30~35℃之间,尽量不超过40℃。这样安全快捷,还能最大程度不对巴氏奶的营养造成损失,是加热牛奶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注意热水不要太热,否则容易伤到牛奶盒装的表面,容量只要到牛奶的一半即可。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牛奶不宜冷饮:炎热的夏季,用户喜欢喝冷饮,因此有些人也会将牛奶当做冷饮来喝,其实这样并不好!因为冷牛奶会影响肠胃运动机能,引起轻度腹泻,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多数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夏季在饮用牛奶的时候最好是饮用常温牛奶,或是将冷藏牛奶放置一会儿再饮用,或者是选择更容易吸收的发酵性奶制品。

2、夏季开袋牛奶不宜放太久:由于夏季气温高,牛奶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煮沸的牛奶降温后数小时,就会被细菌污染并繁殖,饮用后易引起肠道疾病。所以没有喝完的牛奶要储存在冰箱中,温度控制在10度以下,但也不宜久放,以防细菌污染和营养成分被破坏。

3、在天气炎热的夏天,饮用牛奶可以补充由于人体出汗而流失的水分,更能增加营养,这对保持夏日身体健康极为有益。但是有些人不适合在夏季喝牛奶。一些胃虚弱者、有饮食积滞的用户、营养过剩的人还有痰湿较盛的人都不适宜在夏季喝牛奶。

-鲜牛奶

人民网-牛奶能加热吗?怎样加热牛奶营养不流失

牛奶怎么加热最好?

牛奶当然可以适度加热,不过倒是有几个注意几项大家应该要知道一下。
◎用小火煮沸牛奶:会使牛奶中的维生素受到氧的破坏。
◎煮沸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在高温下,牛奶中的氨基酸与糖形成果糖基氨基酸,这种物质不但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奶中胶体状的蛋白微粒在60℃时会脱水成凝胶状。牛奶中磷酸物在此温度下由酸性转为中性而沉淀。
所以牛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加热到100℃时,牛奶不但色、香、味被降低,营养价值也大大降低!
那么,如何加热牛奶才正确呢?其实,使用隔水加热法是最恰当的。若使用微波炉加热要小心时间不要长,因为温度一高,牛奶的营养素还是会被破坏,还要注意使用微波炉加热会有温度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喝之前要摇一摇才不会被烫到。
另外,喜欢方便的人常常选择奶粉,奶粉的营养成分是和鲜奶相似的,冲泡奶粉时,注意水的温度不要超过60℃。
如果喜欢喝热牛奶,可采取隔热加热的方法,把新鲜的袋装奶放进热水中5分钟即可。
不要空腹喝奶。因为消化牛奶需要酶,空腹喝奶,奶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很短,酶不能与牛奶充分混合,奶中的营养物质来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了大肠,无形中造成浪费。最好喝奶前先吃点东西或边吃食物边饮用。
牛奶还不宜与果汁等酸性饮料同时饮用。牛奶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当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
服药前后1小时内也不要喝奶。牛奶会在药物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效的释放及吸收。
关于用微波炉热牛奶是否会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问题,关键在于加热时间的长短。因为微波炉的加热速度极快,而保存牛奶营养成分的温度不能太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微波炉的杀菌能力主要来自于热力效应和生物效应。热力效应能使细菌的细胞蛋白质受热变性凝固,导致细菌死亡。如果用微波炉加热牛奶时间过长,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受高温作用,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导致沉积物出现,影响乳品质量。牛奶加热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中营养的流失就越严重,主要有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流失得最厉害,其次是乳糖。

饮用一杯约250毫升的牛奶,用煤气灶加热的话,通常是70℃的高温煮3分钟,60℃煮6分钟即可。那么用微波炉,1分钟左右就行了。但要注意使用微波炉加热会有温度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喝之前搅拌一下才不会被烫着。

专业人士还明确表示:直接把袋装奶放进微波炉加热,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包装材料上没有注明“可用微波炉加热”的字样,就不适宜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必须先将牛奶倒入微波炉专用的容器内,再用微波炉加热。在100℃以下,一般的塑料不会产生问题,建议用100℃以下的开水烫温奶袋,使牛奶温热。

爱心提醒:专家指出,如果能避免加热饮用就尽量不要加热,这样能保存牛奶完好的营养价值。特别对于孩子而言,完好的牛奶营养更有利于成长和发育。像商场或超市中销售的纯牛奶,一般卫生保障都比较可靠,在饮用时不需要加热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5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