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冬季饮食养生:灵芝给您温暖

望月砂 2023-07-18 05:25:51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由此可以看出,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要躲避寒冷了。

又有古语云“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意为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寒冷的气候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会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而冬季养生,主要以藏阳避寒为主了。

“三九养一冬,来年无疾病”。冬季养生,重在养藏,是说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肾、肝、脾脏腑经络的通畅,从而保证肾、肝、脾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运行及营养代谢的通畅,并维持肾、肝、脾功能的正常运转。因此冬季饮食、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灵芝是药食同源佳品,可以“入五脏、补气血”,尤其补肾,对五脏虚弱,过劳造成的肾虚,有很好的补益;灵芝还具有保肝作用,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并且能够双向调节身体阴阳,促使人体阴阳平衡。冬天吃灵芝是最佳的养生选择,但是灵芝味苦,一般不单独食用。冬季吃灵芝,可以选择炖汤,以下给读者朋友推荐两款冬补食谱:

【灵芝瘦肉汤】

材料:瘦肉250g、灵芝片20g。

制作过程:

1、瘦肉洗净后切块焯水;

2、将灵芝、瘦肉、姜放入电炖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煲2小时后即可调味食用。

功效:健脾养肝,补虚安神;可改善体虚、劳累导致的心慌气短,身疲乏力,失眠多梦,还可以益气养心,保护心脏。

【灵芝炖鸡】

材料:灵芝30克,鸡1只,淮山20克,杞子10克,桂元肉15克,红枣数粒, 陈皮少许。

制作过程:

1、鸡去皮洗净、出水,陈皮浸软去果瓤备用。

2、锅中水滚后放入鸡及其它材料,煲105分钟,放入桂元肉再煲15分钟,即可调味饮用。

功效: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防止衰老。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冬季有哪些养生食谱?

冬季养生之道
冬季阳气闭藏主养肾
应侧重一个“藏”字,以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好准备。推荐冬季滋补的食品如下:
1、八宝鸡
配料:母鸡1只(约1750克),糯米60克,莲子(去芯)、麻油各30克,熟火腿18克,薏苡仁、芡实、百合各15克,香菇、干贝、姜末、盐、料酒、胡椒粉各10克。
2、芝麻核桃扁豆泥
配料:扁豆150克,黑芝麻10克,核桃仁5克,白糖、猪油各30克。
3、羊排粉丝汤
配料:羊排骨500克,干粉丝50克,大蒜、香菜、米醋、姜、葱各适量。
4、
当归羊肾粥
配料:羊肾一对,胡萝卜100克,糯米50克,当归10克,姜丝、蒜片、葱段适量。
5、
韭菜鸽蛋粥
配料:韭菜150克,鸽蛋2个,大米100克、熟猪油10克、盐2克、味精2克。
6、黑米大枣粥
配料:黑米50克,黑豆25克,黑芝麻粉15克,大枣10枚,红塘适量。

冬季有哪些养生食谱

您好: 以下是冬季养生食谱: 水煮鱼 1、将鱼杀好洗净,剁下头尾,片成鱼片,并把剩下的鱼排剁成几块。将鱼片用少许盐、料酒、生粉和一个蛋白抓匀,腌15 水煮鱼制作法分钟(头尾及鱼排另装盘,用同样的方法腌制) ; 2、烧开一小锅水,将豆芽洗净后,放入开水中烫一下,捞入大盆中,按个人口味撒一点盐,备用; 3、在干净的炒锅中加平常炒菜三倍的油,油热后,放入三大匙豆瓣(或剁炒)爆香,加姜、蒜、葱、花椒粒、辣椒粉及干红辣椒中小火煸炒。出味后加入头尾及鱼排,转大火,翻匀,加料酒和酱油、胡椒粉、白糖适量,继续翻炒片刻后,加一些热水,同时放盐和味精调味。待水开,保持大火,一片片将鱼片放入,用筷子拨散,3~5分钟即可关火。把煮好的鱼及全部汤汁倒入刚才盛豆芽的大盆中; 4、另取一干净锅,倒入半斤油(具体油量要看准备的容器大小,以倒入大盆中时,把鱼和豆芽全部淹没为准,可以目测一下)。待油热后,关火先晾一下。然后加入多多花椒及干辣椒,用小火慢慢炒出花椒和辣椒的香味。注意火不可太大,以免炒糊; 5、辣椒颜色快变时,立即关火,把锅中的油及花椒辣椒一起倒入盛鱼的大盆中。 可乐鸡翅 鸡翅(6只)、香菜(1棵)、可乐(1罐)、蒜(3瓣)、姜(3片)、 葱白(1根)、香菜(1棵) 调料: 油(3汤匙)、酱油(1汤匙)、白糖(1/6汤匙)、白酒(1/3汤匙)、盐(1/3汤匙)、鸡精(1/5汤匙) 1、洗净鸡翅飞水捞起,姜和蒜切片,葱白切成段;加3汤匙油烧热,爆香姜蒜片和葱段,将鸡翅倒入翻炒。 2、打开一罐可乐,全部倒进锅将鸡翅淹没,倒入1汤匙酱油、1/3汤匙盐、1/3汤匙白酒和1/6汤匙白糖,搅拌均匀。 3、盖上锅盖用中火慢慢煮,不时揭开锅盖翻炒几下以免烧焦,直至可乐汁差不多收干。 4、洒1/5汤匙鸡精调味,装盘后摆上洗净的香菜叶作装饰。 成品 1、做可乐鸡翅要用普通可乐,不要用低糖可乐,因为里面加了甜味剂,加热后会有苦味。 2、酱油不宜放多,不然会盖住可乐淡淡的香味了。 3、鸡翅烹调前,要在沸水中焯2~3分钟,这样鸡翅易熟,也可祛除腥味和过多的油脂。 4、如果希望可乐鸡翅味道更好,可以将鸡翅腌制一下再烹调,洗净鸡翅后用刀各划几道口子,拿姜片擦抹鸡翅,再放入盐和料酒腌20分钟即可。 麻婆豆腐 用料:嫩豆腐一块,牛肉,蒜苗,姜, 调料:郫县豆瓣,食盐,味精,酱油,鸡精,花椒粉,淀粉,白糖 制作:豆腐切一厘米见方的块,郫县豆瓣剁细,牛肉剁成米,蒜苗切花。 操作:1、锅烧水下少许盐放入豆腐煮一下,倒入容器养起来,炒时沥水。 2、锅加油烧热放入牛肉末煸酥,再加入姜末、郫县豆瓣炒出红油加水,豆腐,食盐,白糖,酱油,味精,鸡精烧5分钟用水淀粉勾芡,放入蒜苗,淋明油,装盘撒上花椒面即成。 特点:麻、辣、烫、嫩、酥、香。 鱼香肉丝 原料:里脊肉,青笋,木耳,大葱,生姜,蒜,鸡蛋 调料:料酒,泡辣椒,食盐,白糖,味精,酱油,淀粉,调和油 切配:1、里脊肉切二粗丝,青笋去皮切丝,水发木耳切丝,大葱切马蹄状,姜蒜切米,泡辣椒剁成泥 2、肉丝加食盐,料酒,鸡蛋,水淀粉,上浆。 烹调:1、锅烧热倒入油滑光炒锅,倒出油再添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肉丝滑油。待肉丝断生倒出沥油。 2、锅加底油烧热放入泡辣椒煸炒至出红油,放入葱、姜、蒜炒香下配料,放食盐,白糖,味精,酱油调味,待青笋成熟倒入肉丝翻炒烹香醋,用水淀粉勾芡淋明油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肉质鲜嫩,色泽红亮,咸、甜、酸、辣兼并葱姜蒜香突出。 宫保鸡丁 鸡脯肉300克,花生米50克,干红辣椒20克,水淀粉25克,清汤20克,花生油80克。 烹饪方法: 鸡脯肉切丁,加酱油,精盐,料酒码味,用水豆粉拌匀。将酱油,白糖,醋,味精,清汤,水豆粉调成芡汁。干红辣椒切成2厘米长的节。花生米用油炸脆,将干红辣椒,花椒炸至棕红色,将鸡丁炒散,放入姜葱蒜炒匀,烹入芡汁,加花生米翻两下装盘即可。 制作过程: 1.买鸡腿,切肉成丁。 2.切完将肉洗一洗,放一点点盐、胡椒粉、黄酒,用手抓匀。 3.放一点淀粉,用手抓匀。 4.放一会儿(此法名曰:腌或上浆,可给肉去腥、上味,适用于各种肉类)。 5.倒油入锅。 6.鸡丁入锅,炒一会儿取出。 7.倒辣椒油(或色拉油)入锅。 8.放入花椒,辣椒(小火)。 9.放入葱、姜片、蒜片,煸一会儿。 10.放入鸡丁。 11.加料酒,酱油(上色)。 12.加一点点鸡汤。 13.加一点点盐、鸡精、多点糖、加一点点醋(此菜味道是小酸小甜)。 14.加一点点淀粉勾欠,放入炒好的花生米。 15.加入辣椒、香油,出锅。 过油肉 主料:猪里脊肉200克 辅料: 冬笋20克,木耳(水发)15克,黄瓜25克,淀粉(蚕豆)20克,鸡蛋120克 调料: 大蒜(白皮)5克,黄酱3克,香醋3克,花椒3克,小葱10克,酱油15克,姜3克,盐2克,黄酒5克,味精3克,香油10克,猪油(炼制)35克 烹制方法 1. 扁担肉(里脊肉)去净薄膜、白筋和脂油,横放在砧板上; 2. 用平刀下片法把原料翻转着片成0.33 厘米厚的长带片; 3. 然后平放在砧板上,再直刀斜切成长6.6厘米,宽4 厘米的斜方形片; 4. 冬笋削皮,洗净,切成与肉同样大的片; 5. 黄瓜洗净,切成与肉同样大的片; 6. 水发木耳摘蒂,洗净,大片的切小; 7. 葱去根须,洗净,切青豆大的片; 8. 姜去皮切姜米,蒜瓣去蒂切薄片; 9. 把切好的肉片放碗中,加黄酱、花椒、酱油、盐拌匀腌渍半小时; 10. 冬笋片焯一下,清水过凉放小碗中; 11. 冬笋碗中加入木耳和切好的黄瓜片、鸡汤50毫升、黄酒、味精、酱油、湿淀粉调成芡汁; 12. 炒锅上旺火,放入猪油烧五成热时下入浸好的肉片,迅速用筷子拨散,约滑5~6 秒钟倒入漏勺内沥去油; 13. 炒锅再放回火加入猪油,放入葱片、姜末、蒜片煸出香味,扣入过好油的肉片,先用醋烹一下再倒入调好的芡汁,颠翻炒匀,淋猪油即可出锅。 豆豉鲮鱼油麦菜 主料:油麦菜 辅料:豆豉鲮鱼、大蒜 调料:盐、味精、白糖、香油、料酒、酱油、生粉 烹制方法: 1、将油麦菜洗净后切成段、大蒜切末备用; 2、坐锅点火倒油,将油麦菜放入爆炒至颜色翠绿,调入少许盐、味精、白糖出锅装盘,锅中再加少许油,下蒜末煸香后放入豆豉鲮鱼,加料酒、少许清水、味精、白糖、酱油调味,出锅前勾芡淋香油,浇在油麦菜中即可。 特点:豉香浓郁,脆嫩爽口。 鲫鱼豆腐汤 用料:鲫鱼两条,大葱,生姜,青菜,豆腐 。 调料:食盐,料酒,胡椒粉,味精,鸡精。 步骤:鲫鱼杀好洗干净,葱切段,姜切片,青菜洗干净,豆腐切麻将块 操作:锅下油烧热放入鲫鱼煎黄两面,下葱姜煸炒,烹入料酒,到热开水大火烧滚,下胡椒粉大火煮10分钟待汤汁浓白下食盐,味精,鸡精,青菜,豆腐煮2分钟倒出装盆即成。 特点:鱼肉鲜美,汤鲜味浓。 操作关键:鱼煎好后要放滚水,这样煮出的汤比较浓白,食盐要后下,鱼肉中的蛋白质才能更好的溶于汤中,鱼汤不能淋麻油以免影响鱼汤的风味。

秋冬季如何保健养生

秋冬季保健养生之道在于“调”,调理好了,身体自然会健康,皮肤自然会好!秋季天高气爽,草木凋零,大地气象明朗;冬季万物闭藏,天气干燥,气温低,西北风肃杀,属凉燥。因此,秋冬季的养生是以适应秋冬季气候变化为主;预防旧病复发,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复发与发生、发展。

体质虚弱的人也就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秋冬保健成为当务之急。有人说秋冬保健在于“调”,具体怎么“调”呢?

锻炼身体

秋冬季节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锻炼方式因人而异,选择个人所能承受的运动,其中有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如冷水浴、冷水洗手面加之摩擦按摩。运动时不要穿得太厚,应稍有“冻”感,切勿搞的大汗淋漓,当周身发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尤其老人的锻炼要量力而行。要注意防受凉,运动时不要穿的过少,身体发热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切忌穿汗湿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免着凉。在运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以防运动损伤。运动者在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南方李锦记即将上市的润和津露,以养阴益气、维护和巩固肺功能,达到清肺热、利咽喉的目的。

调养起居

1、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不要贪凉,夜温低要盖好被褥,以免受凉,日间衣着不宜过厚,以不着凉为度。适当少穿点,适当冻一下,利于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内温暖,预防寒冷侵袭,尤其注重足的保暖;但忌暴暖、过度烘烤。外出时注意手、足、头面部防寒保温,预防冻疮。

2、环境舒适: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室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60%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室内燃煤取暖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3、睡眠充足:秋季应早睡早起,冬季早睡迟起。一般8-9小时睡眠,老人可以适当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坚持午睡一小时;但睡眠不宜过多。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忌蒙头入睡,应开小气窗通风。

4、皮肤保养:保持皮肤滋润,科学洗浴;秋初湿热并重,注意皮肤清洁防止感染,秋冬季气候干燥气温低,忌洗浴过勤、水过烫、揉搓过重,忌浴液碱性太强,否则皮肤更为干燥,易发痒、皲裂。浴后可涂擦甘油、止痒霜、润肤露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燥、脱屑。怡生坊商城有很多补水保湿的.产品,可以试试。

调养从清晨开始。秋季气候干燥,但清晨却多是天高气爽,空气清新,是一日当中最为舒适的时候。早睡早起是好习惯,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此外,据有关专家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时间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此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而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秋冬季节适当早起,可缩短或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调节饮食

秋冬季节天气特点是干燥、寒冷,饮食宜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

1、多食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蔬菜、水果、豆类等食品,如梨、西红柿、柑桔、葡萄、大枣、萝卜、芝麻、莲子、银耳、蜂蜜、红豆等。少食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2、注意补充水份,每日不少于2000-3000毫升。

3、冬季宜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禽蛋、猪肝、芝麻、黄豆、花生等。

4、冬天为增加御寒能力,其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含糖、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但要注意秋冬时食欲增加,饮食过量,运动减少,热能消耗量少而致肥胖,需要多食低热量减肥食品。同时注意不要过量进补,否则有害无益。

5、适当用保健食品,可选择增健口服液和灵芝皇胶囊,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民以食为天”,饮食调理对身体的保健功效同样不可忽视。遵循季节变换的规律,科学进食,由内而外地调养,这就是“食疗”的功效。皮肤与口角干燥、口舌生疮、咳嗽、毛发脱落等被称为“秋燥”现象。当出现此种状况时,可适当选服些滋阴润肺的补品或药粥。如沙参、百合、银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适量煮粥,早晚服食,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多补充水分及水溶性维生素B和C,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不要过量吃瓜果,因为容易损伤脾胃;少用葱、姜、蒜、韭菜、辣椒等的温燥热性食物,以防燥热内郁。

精神调养

秋冬季精神调养要做到安然恬静、情绪稳定、胸怀开朗、心情舒畅而达到养精蓄锐。由于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因而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可采取与朋友交流沟通、参加户外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方式,进行调理。

特别提醒

冬季天气变冷,气管、血管不同程度上痉挛,氧供应减少,血流缓慢,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要予以重视。尤其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和呼吸道感染。

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

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中就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鐾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养生观点,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千年来,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流传于民间的养生保健经验,并着有大量的养生学专着,促进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流派较多,各有所长,总体来讲主要分为精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六大学派。各学派的养生学说自有体系,各有所长,又兼收并蓄,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

祖国医学中很多养生保健的观念和现代生命学相似,很多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也很有效,比如推拿按摩,拔罐,食疗,针灸,五禽戏,太极拳,书画,气功(引行导气,腹式呼吸)等,。除针灸外,其他方式任何人都可以个人操作。经常使用这些方便操作的方法对养生保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5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