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是大家采购食物必不可少的场所。但是,由于菜市场摊贩混杂,并没有统一的进货渠道和进货标准,导致有很多食品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所以,大家买菜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别把“有毒”食物买回家里了!
01两面黑的木耳
挑选黑木耳并不是越黑越好,而且正常的黑木耳应该是正面偏黑褐色,背面偏灰白色,并不是两面均黑。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得更能迎合消费者的所谓的“黑木耳”或是为木耳增重,则用化学试剂硫酸镁浸泡木耳。
被浸泡过的木耳两面都呈黑褐色,没有正反面,甚至表面会有白色的附着物或白色小晶体。
食用这种木耳对健康会造成一定危害,而且又苦又涩,味道也不好。
02发红的紫菜
如果发现紫菜发红了,可能是吸收了潮气,发生了霉变。即使还没有出现霉斑,也不建议食用了,因为霉菌会产生毒素,有损身体健康。
如果觉得发红不明显,怕浪费非要吃,记得要彻底加热,不要图方便,用开水一冲做个汤,而是要彻底加热,充分烹调过后才能吃。
03过于洁白的银耳
好银耳颜色微黄,花大而松散,干燥、光滑、肉肥厚,闻起来有淡淡清香。有的商家为了让银耳卖相好,会使用硫磺熏制,不仅能将银耳天然的淡黄色掩盖,而且还会将发霉变质的银耳“还原”成鲜亮的“好银耳”。
要注意,“硫磺银耳”颜色洁白,闻起来有刺鼻气味,取少许放在舌尖,有刺舌的辣感。
04鲜亮的豆干
常见的豆干有白色和棕色的,即使同为棕色,颜色也有深有浅。那些看上去颜值高、外型靓的豆干可能是经过染色的。
有不法商家用焦糖色染豆干,不但能让豆干变得更好看,色泽更明亮,而且成本更低。
但是,国家明令禁止焦糖色用于豆制品制作,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色素,很多也都是合成色素,如果大量添加,长期食用后会对肝肾产生伤害。
此外,好的豆干能闻到豆香味,如果闻到的是刺鼻的酸味,则需当心为经过染色处理的霉变豆干。
05鲜红的辣椒面
正常情况下,辣椒面应该是橘红色,泼上热油做成辣椒油,会变成暗红色。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利,会用质量差的辣椒制作辣椒面等制品,为了提高卖相,就会加入罗丹明B(一种工业染料,食用可能致癌)或胭脂红(一种着色剂,超量食用有慢性毒性)等,让辣椒颜色鲜艳好看。
因此,买辣椒面注意两点:一是千万不要图便宜,价格很低的很有可能有问题,其次就是看颜色,颜色鲜红的不要买。
06发红的虾皮
虾皮要买新鲜的,放置时间较长,再加上未充分干燥,容易滋生微生物,甚至产生致癌物亚硝胺。
新鲜虾皮颜色发白,没有异味。市场上一些虾皮摸上去感觉有点湿,颜色也已发红,有的甚至能闻到冲鼻的味道,说明已经不新鲜了,不要买。
一、根菜类:以肥大的根部为产品,可分为:
1、直根类:以由种子发生的肥大主根为产品,如萝卜、胡萝卜、根用芥菜等。
2、块根类:以肥大的侧根或营养芽发生的根为产品,如甘薯(俗称红薯)等。
二、茎菜类:是指以肥大的茎部为产品的蔬菜,可分为:
1、肥茎类:以肥大的地上茎为产品,有莴笋、茭白、茎用芥菜、球茎甘蓝等。
2、嫩茎类:以萌发的嫩芽为产品,有石刁柏、竹笋、香椿等。
3、块茎类:以肥大的地下块茎为产品,有马铃薯。
4、根茎类:以地下的肥大根茎为产品,有姜、莲藕等。
5、球茎类: 以地下的球茎为产品,有慈姑、芋等。
6、鳞茎类:以肥大鳞茎为产品,有葱头、大蒜等。
扩展资料:
蔬菜的营养价值:
1、蔬菜的营养物质主要包含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等,这些物质的含量越高,蔬菜的营养价值也越高。此外,蔬菜中的水分和膳食纤维的含量也是重要的营养品质指标。通常,水分含量高、膳食纤维少的蔬菜鲜嫩度较好,其食用价值也较高。
2、但从保健的角度来看,膳食纤维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素。蔬菜的营养素不可低估,1990年国际粮农组织统计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均来自蔬菜,可见蔬菜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之巨大。
3、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是被公认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如类胡萝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等,许多蔬菜还含有独特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如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洋葱中的前列腺素等。
4、据估计,现今世界上有20多亿或更多的人受到环境污染而引起多种疾病,如何解决因环境污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解决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在食物中增加抗氧化剂协同清除过多有破坏性的活性氧、活性氮。
5、研究发现,蔬菜中有许多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相关的植物化学物质、酶等都是有效抗氧化剂,所以蔬菜不仅是低糖、低盐、低脂的健康食物,同时还能有效的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同时蔬菜还对各种疾病起预防作用。
-蔬菜
现在的菜没有农药少之又少,都出口或者在大城市里的专卖场了。但是老百姓还是要吃啊!怎么办?一下介绍几种选菜和简单去除农药的方法:以貌选菜不可取 一般来讲,菜的颜色越绿,说明喷的农药越多,个儿越高越大则使用的激素越多。它们都是在农药、激素的长期呵护与刺激下成长和成熟的。只有正常大小和颜色才是较安全的。
虫吃未必农药少 有虫眼说明有虫害,为了杀死虫子,菜农很多时候要反复喷药杀虫。相比之下,虫眼较少的叶菜农药喷洒次数也会较少。菜叶上有多少虫眼,并不能成为衡量蔬果安全与否的标准。
大棚菜农药并不少 大棚内温度适宜,利于蔬果生长的同时,也同样适合害虫的生长,此时要想保产保收,农药必须挺身而出。专家建议尽量选择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果,应季的最好。
有几种简单的去除蔬菜残余农药的方法:
浸泡水洗法 适用于叶类蔬菜。可以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不少于10分钟。
碱水浸泡法 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先将表面物污冲洗干净,碱水一般是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10克,浸泡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去皮法 蔬菜瓜果表面农药相对较多,去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可用于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西葫芦、茄子、萝卜等。
储存法 农药随时间能够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适用于苹果、猕猴桃、冬瓜等不易腐烂的种类。一般存放15天以上。
加热法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我有个老乡,他在菜市场专门卖鱼和虾,据他讲,曾经有一个同行告诉他怎么“赚钱”,他一听完不禁感叹,卖个菜还能这么“黑”,真佩服他们的“高明手段”!
先说卖鱼 你走到摊前跟老板说,帮我捞一条鱼,老板指定给你捞一条大一点的,你嫌老板捞得不准,干脆就自己动手捞,捞完交给老板,这一切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啊。
关键的一步来了!
这时候,老板就会问你:“这鱼要杀吗?”
不谙世事的你以为老板是出于一片好心,连忙说:“帮我S了吧,谢谢啊...!”
一听你说鱼要杀,这时,老板就高兴了,
称秤的时候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少你个二三两, 少了秤不怕被发现吗?
万一发现了又咋样?他会说少的秤就是内脏加去鳞的重量,这样一说,你还能说啥,不认也得认。
有的人会说,那我先说不杀,等他称完后再要他杀,你以为你够聪明吗?对方比你更聪明!
好,你一开始说不杀,称好之后,你又嫌麻烦,于是你又跟老板说:“老板,还是麻烦你帮我杀一下吧...!”
老板一听,心里就在想:“小样儿,跟我玩这套...。”
这时候招又来了!
老板会爽快地答应给你杀,不过呢,手好像没之前那么听使唤了,鱼一没抓稳,又掉进鱼池了,鱼下水了,肯定找不见了。此时老板会抱歉地跟你讲,我再给你捞一条吧。
好家伙,又重复上边的动作了,少秤,万一你有话说,通通是鱼内脏和鱼鳞的错!
再说卖虾
某一天你兴冲冲去买虾,咱也是明白人,知道货比三家,上前就跟老板讲:“你这虾太贵了,你隔壁那家比你便宜好几块呢。”
老板也不傻,好不容易来了生意,自然不会说:“那你去那家买便宜的啊...!”
想要做成这笔生意,肯定要让顾客“不吃亏”:“行行行,便宜点卖给你,但是我的虾全是活的,你不能挑,我来帮你挑。”
你还正高兴呢,自以为买到了便宜又新鲜的虾,其实呢?你照样被人“耍”了!
首先, 你有没有发现,一般卖鱼卖虾的那种塑料袋跟卖蔬菜的不一样,装鱼虾的是那种又黑又重的塑料袋,至于为什么会是这种袋子,给得最多的也看似很合理的解释是说,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导致鱼虾死掉,真相没那么简单哦。
再言归正传 ,说好了老板来给你挑的,你监督就行了,当然老板也不会给你挑死虾,要不你肯定也不乐意啊。
这也很正常啊,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接着听我说,这时候,老板一般都戴着一副棉纱手套,怕刺到手,戴手套也正常。问题就在这手套里层会放一块海绵,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清楚,这海绵是来干嘛用的了吧?
怕你担心虾沾水,此时老板挑完虾会故意在你眼下甩一甩,让你看到我可没有拖泥带水的哦。
其实呢?每次在装虾的时候,手掌稍微一合,水就悄悄地从海绵中转移到黑色的袋子中了, 然而这一切,你根本察觉不到,因为袋子是黑色的。
真的是防不胜防吧?你以为便宜买的好虾,其实花了不少冤枉钱,关键是你还浑然不知。
听完我也被惊讶到了,真的是“大开眼界”,做生意本应该“诚信为本,公平交易”,然而呢?买卖风气被个别黑心的商家败坏地一塌糊涂,他们眼里只有利,没有信。好在我老乡虽然知道这些“规则”,但他始终没为逐利所动,做的仍是良心买卖。
揭露这些黑幕,并不是为了抹黑某个行业,事实来讲,这么做的也只是极个别的没信誉的商家,绝大部分应该是讲诚信的。当然,这些靠耍小聪明来获取蝇头小利的人估计也发不了什么大财,因为事情总有败露的一天,说白了这么做就是在做自砸招牌的事,难以长久。
菜市场有没有潜规则我不知道,但我在菜市场干好多年了,是给亲戚们帮忙,经历二十年了,我们家有时候要把菜拿到镇上去卖,去过很多批发市场。
零几年的时候,菜市场非常乱,打架斗殴,欺行霸市经常发生。那时候,每隔一天的下午5:00钟,我亲戚开着车,去市里面拉菜,离我们家有200里地,我很多时候坐在车上,跟着去,那时候还没有高速,只能走国道,到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进入市里面。先把车子开到一个批发市场,那里面有全国各地的长途车,上面都装满了菜,一般冬天的时候,属于海南云南的菜最多了,不过也有很多广东的。那里面有很多三轮车,专门靠卸菜为生,那时候装一车菜很便宜,他们装一车能挣四五十,那时候还没有机动三轮,是人踩三轮。这时我亲戚下车,车上留一个人看车,防止有人偷车。他开始去菜市场转悠,看上了,就买下,叫一个骑三轮的从大车卸下,然后称重拉走,上车,一晚上要买好多种类菜。搞完之后,已经后半夜两三点了,那个时候北方的冬天很冷,我冷得直哆嗦。装完车之后,回到镇上已经四五点了,这时不能休息,开始卸车,各个村里的,饭店里。学校的,超市的,镇上菜贩子赶来,选菜,称重装三轮,面包,小车上。给超市一斤赚两毛钱,因为超市量大,稳定,一次买走几千斤,给学校,菜贩,商店一斤赚三,四毛,每个学校,商店,菜贩一次能买走几百斤,卖给饭店要贵一点,一斤五毛了,个人去买,更贵,一斤挣五毛以上,碰到好行情,个人去买,一斤赚一块以上,这是过年时行情。无论超市,学校啥时候去买,一斤只赚三毛左右。个人去买,随行情调整价格。十年前搞菜很暴利,冬天时侯从广东拉一车菜到我们那边,听有人讲一车菜净利润在五万左右,从市里到镇上一车菜净利润在五六千左右,那时广东东莞打工一年挣三四千吧,十几年了,我还记得。那时候广东的菜价要比河南低多了,一车菜从广东,海南,云南拉过来,需要好几天吧,中途油费,菜的损耗很大,北方冬天很冷,车上的菜用棉被盖着,以防车上的菜冻坏。有一年,全国普降大雪,大量长途车无法运行,菜价涨很高,这时中央出台了一个文件,全国所有的拉菜车不交过路费,专门建立绿色通道,以解决日益上涨菜价。那时候任何地方不得强行拦阻拉菜车,那时候菜价上涨非常猛,中央专门出台了一个文件,我记得很清楚,以保证全国所有拉菜车运行,那一年菜价太高了。
有些事情过去好多年了,现在依然还记得。
我曾经在朋友的卖鱼的店里做过两个月,亲眼目睹了怎么在称上做手脚。湖南人一到过年几乎家家都会买鱼,做腊鱼、干鱼、麻辣鱼,过年的时候桌上必须有一条鱼(寓意年年有余),所以,从农历十月开始到来年一月份是卖鱼的高峰期,我朋友的鱼店就是这样,平常就是打打牌,做点别的什么事,十月份开始开店做鱼的批发。真的是“三年不开张,开张管三年”,就靠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赚到一年的钱。
刚刚说了,很多人都会买鱼回去做腊鱼,那就一次不会只买一条两条的,一般一次买个几十斤。重点来了,鱼从池子里捞出来后,装到网袋里,过称的时候,是另一个人给顾客打称,这时候顾客只盯着称看有没有少称,根本不会注意捞鱼的吧,然后他就在口袋里按遥控器,这个遥控器是可以控制称重的,一般买30斤的鱼,会少3-5斤的称,称上读数你看得明明白白的,分毫不差呀,实际上已经少了。而且,现在买鱼都是包宰杀的,杀过后,内脏去掉,复称也没有用了,这个方法在他们那个行业里是透明的,每个档口都是这样的,所以,不管你饭哪家买鱼,都是会被宰的。
不知道你这是哪里的菜市,我们这里买鱼都是先称后杀!
每天买菜,蔬菜必不可少,吃过许多亏,也长了见识。
韭菜:头刀韭菜水灵.鲜嫩,入口即化,收获时割叶不除根。韭菜根长出后,再割去叶片,3刀,甚至4刀,越往后韭菜越老,嚼不烂,难以下咽。但菜贩不会告诉的,面对疑问,面不改色心不跳,斩钉截铁回应:头刀韭菜。
宁夏青菜:今年上半年,宁夏青菜风靡上海菜场,最高时卖到12元每斤。特点是糯,清香。当地农民发现商机,引进宁夏青菜品种。但气候.土壤不同,品质发生根本变化,生长出来和本地的青菜口味无忌,价格还死贵。
生姜:生姜是煨汤.红烧必须的佐料。农民种植生姜时,下种时会伴上农药,这样生姜生长时不会被虫蛀。出口的和农民自吃的生姜,是不会掺杂农药的。
茄子:细细长长的崇明茄子,清炒时有淡淡的土腥味,这是大棚茄子。好吃的茄子糯.嫩,露天下自然受光长成的。
西红柿:市场上西红柿红到边,百分百用了化学催熟剂。有一次买菜,种菜的农民说:大家都用催熟剂,如果不用,生长期长不说,品相也不好,一半青一半红,卖不上价。
在农场种植过水稻,引进的泰国杂交品种,施两遍化肥。要打两遍农药,六六粉,剧毒的。知青一年到头吃的杂交米,煮的米饭特香。
卖菜的潜规则知道越少越好,入口好吃就行了。
我见过一个卖虾的,她称好虾的时候,在收口之前还可弯腰快速抽回几只的。
我上过2回当,打那以后,能去超市买菜绝不去菜市场买!
第一回是去买虾 临出门的时候,妈妈特意交代了好几遍,要我货比三家,多看看。我也听进去了,看了好几家,最后看到一位大姐摊里的虾又大又活蹦,果断自己捞了2斤左右。
捞完交给老板,出于信任,也就没盯着她称秤,眼睛看旁边的鱼去了,老板问我还要点什么,我一看虾称好了,问多重,老板说2斤6两。
付了钱,拎着一个黑色的大袋子就回家了,到家把虾交给妈妈,我忙别的事去了。没多会,妈妈大声把我叫了过去:
“你这买的是什么虾啊,一袋子水,唉,让你们年轻人买点东西,真不放心!”
我还不信,抢过妈妈手中的黑色袋子,撑开一看,我的妈呀, 还真是,虾都能在里边洗澡了...!
瞬间感觉被骗了,拎起袋子找了回去,没想到,老板跟变了个人似的,死不认账:
“虾是你自己捞的,秤是你看着我称的,有没有水你自己不清楚吗?都这么久了,你再来找我说有水,你觉得我信吗?再说,我又不是卖干货的,有点水不很正常吗?”
听这么一说,我都惊呆了,人与人最起码的信任呢?苦于没有证据,只好作罢,吃了次哑巴亏就当涨了一个教训吧。
第二次是买排骨
自从上回买虾被坑过之后,我便多了个心眼,买什么菜我都眼不离菜,我看你怎么耍小聪明。这次是买排骨,在一个肉摊挑了2根排骨,称完之后老板问我要不要剁一下,我说帮我剁一下吧。
我死死地盯着那2根排骨,老板称完之后把排骨扔在砧板上,砧板是一个厚厚的木墩子,朝顾客的一头钉了一块高高的铁皮,铁皮下边放了一块抹布一样的毛巾,微微拱起的毛巾下边似乎盖着些什么东西。
老板几下几下就剁好了,随后问我还要点什么,边说边用手快速地掀起那块毛巾,做着一些扒拢排骨的动作。
此时我的视线一直在砧板上,毛巾一掀,虽然动作很快, 但还是被我发现了猫腻,原来毛巾下边藏着秘密,几块和剁碎的排骨一样大的骨头被快速地扒了出来,混进了排骨当中。
老板以为我没有发觉,用袋子将排骨装了起来,递给我了,我接过排骨,装作啥事没有地问老板:
“老板,你这龙骨多少钱一斤?”
老板回应了龙骨的价钱,听他说完,我掏出了手机按照龙骨的价钱给老板转了排骨钱,准备离开。
“支X宝到账28元”。
老板一听,感觉不对,连忙问我怎么转少了,叫住我,不让我走。
“你再嚷嚷,你再嚷嚷,到时后悔的人是你啊...!”我冷笑着回应了道。
“你自己干了什么事情,不知道吗?排骨掺龙骨卖好意思吗?刚才你的神操作我都录了视频,再敢这样,我把视频交给管理处!”
听我说完,老板蔫了,脸都绿了,态度180度好转,硬要再塞给我一根骨头,我没要,我也没再补钱就走了,就当给你涨个教训吧!
说在最后
菜市场买菜真的是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上当,所以在此好心建议朋友们去菜市场买菜要多留个心眼,以免被“潜规则”。
也奉劝极个别不良商家,不要把精力花在这些小聪明上,靠耍这些小手段根本发不起财,做生意以诚信为本,顾客是上帝,人家也不傻,上过一回当不会再来第二次,这样等于是砸了自家招牌。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0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