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虾皮的吃法:虾皮分白红吃法各不同

艾灸师小爱 2023-07-17 23:02:49

虾皮的吃法:虾皮分白红吃法各不同

虾皮是我国特有的海鲜,学名称之为“毛虾”,在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养殖。虾皮被称为天然“钙库”,每100克虾皮中就有991毫克的钙,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钙含量为800毫克,你说虾皮算不算是钙含量高的食品?

在我国沿海,虾皮在饮食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管是寡淡无味的青菜,还是平淡无奇的馅料,加入少许虾皮做点缀,平常不过的食物就会鲜香四溢,这就是虾皮的“魅力”。

虾皮虽好,但是您真的会挑选吗?

市面上所卖的虾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白色的,一种是红色的。同是虾皮,二者又有什么不同呢?其实,这两种虾皮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白色的虾皮,多是用渤海的毛虾制成,含有的虾青素比较少,所以颜色偏白,并且是透明的。但是这种虾皮往往比较新鲜,其所含有的钙物质也比较高。其次,白色的虾皮因为特殊的加工工艺,含盐量比较低,在生活中应用也比较广泛。煲汤、凉拌、炒制、做馅……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红色的虾皮多为东海出品,相对于白色的虾皮来说,红色的虾皮个头比较大,再就是含有的虾青素要比白色的虾皮多,所以成品才是红色的。但是,这种红色的虾皮往往含盐量比较高,用其入菜时要淘洗干净。

因此,如果想要喝汤,可以选择白色的虾皮,因其口感鲜美、个头较小,喝着也比较方便;如果想用来炒菜,可以选择红色的虾皮;要是用来做馅,这两种哪一种都可以。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白色虾皮与红色虾皮有哪些区别?如何挑选?

虾皮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食材,无论是煮一碗简单的紫菜鸡蛋汤,还是在凉拌菜品的时候,都可以加上适量的虾皮。不仅味道更好,也会增加菜品的营养,像我就特别喜欢在蒸好的鸡蛋羹表面撒上虾皮。这样子还能增加菜品的美味,而且虾皮的钙元素含量较高,这样子处理过的鸡蛋羹,卖相还会更好一些。

很多人都因为虾皮是还没完全长大的虾制作出来的干货,但是其实并不是左右的,做成虾皮的虾叫做毛虾,本身就是体积较小的品种。而且因为虾皮的销量较好,在国内的沿海地区,就有专门养殖毛虾的养殖基地。因此优质的虾皮不仅个头较大,营养卖相都很好,而且也不会像那些不劣质的虾皮,味道太咸口。

在菜市场购买虾皮的时候,就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虾皮有着两种颜色,一种偏黄白的颜色,还有一种就是偏粉红的颜色。今天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两样的虾皮有什么区别,还有在购买虾皮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白色虾皮

制作成白色虾皮毛虾,是属于虾青素含量较高的渤海毛虾,因为它本身的钙元素较高,所以制作出来的虾皮颜色偏淡。因为和红色虾皮处理方法不同,所以白色虾皮吃起来的味道会较淡,含盐量不会那么高。吃起来的味道就不会那么咸,所以较为适合使用在凉拌菜中使用。而且如果担心不够干净,可以用清水稍微冲洗一下就可以了。

红色虾皮

制作成红色虾皮毛虾,是属于虾青素含量较低的东海毛虾,因为它本身的钙元素较低,所以制作出来的虾皮颜色偏深。因为和白色虾皮处理方法不同,所以白色虾皮吃起来的味道会较重,含盐量会高一些。直接吃起来,虾皮的味道就会比较咸,所以适合在煲汤的时候使用。而且因为虾皮的味道重一些,所以在煲汤之前,主要使用温水先浸泡5分钟左右,之后清洗后使用。

怎样吃虾皮

虾皮最下饭的吃法,又酥又香开胃下饭,卷煎饼比老干妈还下饭

虾皮最下饭的吃法,又酥又香开胃下饭,卷煎饼比老干妈还下饭。转眼又到年末,农历也进入一九的腊月,还有一个月就是春节了,北方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冻手冻脚的,天越冷饭量越好,除了爱吃零食饭量也渐长。这两天天冷又下雨,没出门买菜,收拾房间一上午,肚子饿得咕咕叫,一看时间又到饭点了,冰箱里只有辣椒、鸡蛋,虾皮,三者一起搭配,做个快手小炒,简单又方便,5分钟炒一炒就上桌了,鲜香美味,卷煎饼太下饭了,一不小心就吃了两个,减肥计划又要搁浅了。

补钙就吃它,含钙量是豆腐的6倍,牛奶的9倍,美味营养又健康。虾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它的含钙量极为丰富,有“钙库”之称,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补充钙质,吃起来也容易消化和吸收, 是老年人和儿童补钙的首选。作为一名吃货,你都怎么吃虾皮呢?比较大众的吃法是煮汤,或者调馅,或者做成虾粉,那你有没有试过做成小炒菜呢?今天雨妈就给大家分享一道虾皮的家常小炒吃法,一样的虾皮吃出不一样的味道,有这道菜,即使挑食的胃,也能被俘虏,一顿吃两个煎饼不在话下,入口鲜香开胃,是家常的下饭菜。

【辣椒鸡蛋炒虾皮】

【食材】:辣椒2个,鸡蛋2个,淡盐虾皮50克,葱花少许,盐少许,植物油适量

【制作方法】:

1、准备好所用的食材,辣椒洗净,辣椒我用的泡椒微辣那种,能吃辣的用线椒吃起来更美味。

2、把辣椒去掉籽,切成辣椒碎,葱花切成小圈,装盘备用。

3、把鸡蛋打入碗里,用筷子打散成蛋液。

4、不粘锅放入少许植物油烧热,倒入蛋液炒至结块,用锅铲铲碎后盛出。

5、不粘锅留有底油或者再倒入少许植物油,放入葱花炒香。

6、倒入虾皮,翻炒出香味,至微干状态。

7、倒入辣椒碎,翻炒拌匀。

8、倒入鸡蛋碎,翻炒拌匀,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后关火。我用的虾皮淡盐的,如果用有盐的可以尝尝,有盐就不用加盐了。

9、拌匀后即可装盘,享用美味。

10、用来和煎饼一起吃,太下饭了。

雨妈叨叨:虾皮挑选小技巧

1、虾皮从口味上分为有盐或者淡盐、无盐三种,小宝宝吃的话,可以购买淡盐的。

2、选购虾皮尽量买新鲜的,虾皮呈自然的乳白色或者淡黄色,透明度较高,晶莹刺透。

3、新鲜的虾皮闻起来有淡淡的海鲜味,劣质的闻起来有腥臭味。

4、手抓虾皮,干爽不沾手最好,细碎多的也不建议买。

虾皮是什么?虾皮怎么吃?虾皮的选购和食用方法

虾皮富含钙质和微量元素,常吃对健康大有好处。可是挑虾皮很麻烦。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都不能保证挑出新鲜的虾皮来。把干净的塑料袋夺套在手上。


虾皮是什么?虾皮怎么吃?虾皮的选购和食用方法

虾皮的选购和食用方法介绍

抓一把虾皮在手里,用力攥紧2到3秒钟,再松开手。这时候虾皮还是松散状的,虾皮就是新鲜的;如果虾皮变成虾团了,那么就说明虾皮是陈旧的。

1、 如何选购新鲜虾皮

新鲜的虾皮颜色发白,闻起来没有异味。如果颜色已经发红,而且有刺鼻的味道,说明虾皮已经不新鲜,这样的虾皮不要购买。

2、 虾皮要放在冰箱中保存

我们平时买到的虾皮,基本都含有一些水分,感觉有点湿湿的。这样虾皮中的蛋白质在常温保存中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并会随之产生异味。

这样,蛋白质在分解为氨基酸后,会进一步分解为低级胺类,低级胺本身具有一些毒性,而且会和水产品中的亚硝酸盐结合形成致癌物-亚硝胺。

所以如果虾皮(还包括鱼干及不新鲜的腌肉、腌鱼、海米等)已经有味了,就一定不要再吃了。

虾皮买回家后,马上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可以大大延缓蛋白质的分解速度,使食用风险降低。

3、 食用虾皮前要清洗干净

清洗虾皮是很多人这几年正在养成的习惯,以前几乎没人洗,一是没想过这东西也需要洗,二是觉得洗会去掉不少鲜味。但现在还是建议在食用前清洗干净,尽量把脏东西和有害物质降至最低,方是聪明的做法。

4、 尽量切碎后食用

虾皮含钙高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实际上,吃进去后,吸收率却并不高。

这是因为虾皮中的钙无法自动溶出,而人在吃虾皮的时候,几乎是无法嚼碎的,基本都是整个的吃进去,这样虽然在胃酸的强大作用下会溶出一小部分钙,但绝大部分都会白白流走,说白了就是大部分会穿肠而过,人体无法消化吸收。

所以把虾皮切碎,最好是打成粉,会使其中钙的吸收提高一些。

这一点和同样富含钙质的芝麻一样,芝麻也是富含钙的食物,但因为人吃芝麻时基本不会把它嚼碎,所以直接吃整粒的芝麻,补钙效果并不太好。但把芝麻打成芝麻酱就完全不同了,这时其中的钙已非常容易吸收,所以要补钙,要吃点芝麻酱。

5、 虾皮不是补钙的好选择

接上一条的说,虾皮含钙很高,每100克虾皮中含钙量高达991毫克,这真是一个非常高的量了。可以比较一下,100克牛奶中的含钙量是104毫克,100克芝麻酱则是899毫克。

(知道100克骨头汤的含钙量吗?只有区区1、2毫克而已哦。)

但是呢,没有任何人会一顿就吃2两虾皮的,我们每次做菜做汤时放入的那一点虾皮,最多二、三克,2、3克虾皮的含钙量就不多了,而且还有消化吸收的问题。

而喝一杯牛奶就是200-300ML,而且牛奶中的钙人体特别容易吸收,补钙的实质效果完全不在一个水平。

所以吃虾皮,主要还是吃它的味道。补钙的任务,还是交给牛奶、芝麻酱、绿叶菜、豆制品去完成吧。

虾皮的营养价值很高,就以衡量营养价值高低的蛋白质含量来说,每100克虾皮含39.3克,大大高于大黄鱼、黄缮、对虾、带鱼、鲳鱼等水产品及牛肉、猪肉、鸡肉等肉制品。

6、 虾皮不要一次购买太多

因为每天的食用量很小,就算天天吃顿顿吃也用不了多少。而且放多了,其味道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虽然可以在冰箱中保存,但仅是延缓其变质的速度,并非一劳永逸的做法。

所以建议每次只买少量一点,不让它在自己家中变质。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0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