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虽然天气宜人,但许多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秋燥表现。一些人认为这是正常反应,殊不知,若不及时除燥,秋燥还会进一步影响脏腑,病虽不大,也要早治疗,防燥正当时。
宝宝鼻燥流血 最好不要仰头
空气干燥,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腔容易干涩发痒,这么一来,有些宝宝就会去挖鼻孔,一旦用力过大就会使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家长急坏了,有的让宝宝仰头,有的让宝宝举手,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如何?
中医师介绍,秋季天气时冷时热,加上鼻腔黏膜易干燥,门诊上不少儿童、年轻人出现鼻内微细血管破裂而流鼻血的情况。一般而言,鼻粘膜中的微细血管破裂并不需要特别治疗,可自行解决。但采用“后仰止血”的方法,只是眼睛看不见流血,实际上血还是在往里面流。而且这种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危害,采用“后仰姿势”时,血液可能流经咽喉部,进入食道或胃肠,产生呕吐等不适感。出血量较大,还可能流入气管,影响呼吸系统功能。
中医师介绍了正确做法。首先,将血块擤出,以免因伤口无法闭合而影响止血。同时保持头部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使已流出的血液向鼻孔外排出,以免留在鼻腔内干扰到正常呼吸。然后,用手指捏住部分鼻肉,持续压紧五至七分钟,可帮助止血。也可用冰块敷在额头或鼻部,促使血管收缩,减少流血。血止住后,鼻内形成血块结痂,此时最好不要挖鼻孔,以免剥落结痂,造成鼻血复发。出血量多、无法自行止血、经常流鼻血者需去医院进一步诊治。建议可煮一些秋梨汤、荸荠汤等给宝宝饮用,适当多吃一点水果与蔬菜;如果宝宝挖鼻孔,可以用小棉签蘸婴儿油或润肤露,轻轻擦拭宝宝鼻腔前部。
干咳无痰 不要急用止咳药
鼻干咽燥、干咳无痰是秋季常见症状,止咳药、感冒药、抗生素都用了,咳嗽还是止不住。中医师提醒市民,秋燥咳嗽正是高发期,要注意润燥,不能一味用感冒药或止咳药。
中医师介绍,燥是秋季的气候特征,会导致口干舌燥、皮肤干涩、咳嗽无痰。秋季昼夜温差较大,邪气会随风侵袭机体引起发病,咳嗽剧烈,持续时间较长,有时可长达半月以上。有些人不当一回事,直接吃点止咳药或者感冒药,往往治标不治本,还容易引起误诊,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若干咳无痰无其他症状,可暂时观察不用药,采用食疗的办法解决。建议多吃一些润肺的瓜果和食物,梨是首选养肺润燥、润肠通便、预防咳嗽的水果。此外,还可以食用冰糖百合粥,百合可润肺止咳,冰糖也能养阴生津,特别适合干咳无痰并伴有失眠的人群。
便秘肛裂 上班族应多起立多喝水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无论是工作、生活,更多的是对着电脑,工作繁忙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节约,一天到晚也不喝水,结果造成了便秘、痔疮、肛裂等,坐立难安。记者在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了解到,这类病人的增多与季节变化有关,人们在秋天没有夏天容易感受到口干,很多人就不习惯喝水,造成身体有脱水现象也不容易察觉。
中医师介绍,便秘是指粪便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长,内含水分被过量吸收,以致粪质过分干燥坚硬,正常的排便频率紊乱,排便次数减少,超过48~72小时不解大便。长期便秘容易诱发肛裂,尤其是秋季气候干燥,且饮水减少,新鲜蔬菜、水果食用不足,往往导致便秘或粪便干结。长期排便困难,干结的大便可划破肛门,长此以往就会发生肛裂。而肛裂病人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疼痛,病人又常常惧怕排便,使粪便更长时间停留在肠道,水分被过度吸收而使粪便更干硬,加重便秘,造成恶性循环。专家建议年轻人尤其是上班族,应多起立运动,多喝水,秋季每日要比春季多喝水500毫升以上。少吃辛辣,规律作息,调整情绪,还有就是在吃上花功夫,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山药等。眼下可以多吃一些偏凉性的秋季水果,如梨、甘蔗、荸荠、柚子,但胃寒的人群应慎食。
关于秋季健康饮食,您还需要知道这些:
入秋后健康吃肉您必知的4个真相
秋食粗粮好处多 善于搭配能让营养翻倍
这些秋季当家菜都有自己的营养绝活
秋燥吃什么好?粗粮煲汤远离秋燥
秋季饮食禁忌:在秋季不宜食用动物肺脏
秋天喝什么茶好?秋季喝茶首选乌龙茶降低胆固醇
秋季养生粥:3款适合秋天喝的粥
秋冬季节是吃南瓜的黄金时节
秋季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可考虑吃点西洋参
秋季饮食养生要坚持滋阴润肺、益中补气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如何诊断秋燥,秋燥会引起哪些症状炎热的夏天过去后,很多朋友觉得秋天比较舒服,但秋天也不好过,会有秋燥问题,可能很多朋友比较陌生,其实秋燥是秋天的一种疾病,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的情况,很多朋友都容易有这个问题,要明确是否有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下秋燥的诊断方法。那么应该如何诊断秋燥,秋燥会引起哪些症状?
秋燥的诊断要点:
1、有季节性,一般发生在秋天燥热偏盛的季节,一般是表现为鼻子和咽喉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的症状。
2、初期有肺卫表热的症状外,表现为发热,微恶寒的症状,还伴随头痛汗少和唇口干燥的情况。
除了以上说的症状,秋燥还会引起的症状有这些:
1、便秘,秋天身体内水分蒸发过度,导致肠胃功能变弱,就会有大便干结的情况。
2、头发干燥, 秋天身体的气血循环不好,血液就不能把大量的养分带到头发的毛囊中,头发就容易出现干燥枯黄。
3、惊厥,如果身体免疫力好,一般会睡得比较好,而身体免疫力比较差,在睡着后会不安稳,甚至会出现惊厥的情况。
秋燥咳嗽的症状及治疗是什么
随着天气转凉,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了,秋天气温是比较舒服的,但身体容易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我们叫做秋燥,比如常见的是皮肤干燥,还有朋友会出现咳嗽的情况,很朋友想了解下治疗方法。那么秋燥咳嗽的症状及治疗是什么?下面给大家详细的解答这个问题。
秋燥咳嗽的症状是喉咙干痒、喉咙有疼痛感,咳嗽的时候没痰或有痰老是咳不出来,还有有痰的话痰比较黏,还会伴随口干的症状。如果本身体质比较差,这种咳嗽可能会持续到冬天,变成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秋燥咳嗽一般不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在饮食可以注意这些:
1、多喝水,可以在喝的水中加一些盐,能帮助身体锁住水分,还能加蜂蜜,蜂蜜有滋阴润肺的效果。
2、多吃一些水果,尤其是要多吃梨,梨对于咽喉不适、咳嗽有痰以及干咳等有比较好的缓解作用。
3、避免吃油炸、烧烤的食物,还有重口味的香料也不要吃,比如辣椒、生姜等,这些食物能引起上火,会加重咳嗽的情况。
除了吃的注意,建议出现秋燥咳嗽的朋友,要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这样对身体也是比较好的,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秋燥综合征的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秋燥综合征
秋天来临,天气气温转冷,家长要注意给宝宝保暖,不要让宝宝着凉,还有要了解宝宝秋燥综合征的一些表现,这样才能及时的应对宝宝出现的一些状况,同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那么宝宝秋燥综合征的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秋燥综合征?
宝宝秋燥综合征的表现
1、皮肤干燥,宝宝的皮肤是很娇嫩的,而秋天气候干燥,皮肤难以适应,就容易出现起皮、脱屑等症状、皲裂等症状。
2、口腔干燥,宝宝的口腔唾液分泌变少,如果不管的话,是很容易宝宝有蛀牙或者口腔溃疡、咽喉炎等不适。
3、口角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烂嘴角,表现为嘴角起疱、潮红、脱屑、嘴唇干燥还会出血。
4、咽喉疼痛,宝宝会出现不喝奶,或者喝奶的时候一直哭闹。
5、咳嗽,要知道肺对于干燥是很敏感的,宝宝的肺也是这样,就会出现干咳的情况。
宝宝出现秋燥一般是天气变化,空气太干燥,而导致宝宝体内缺水引起的。所以家长在秋天的时候,要注重给宝宝补水,多给宝宝喝温开水,还有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饮食清淡易消化,宝宝睡觉的房间也可以放个加湿器,这些都能改善宝宝秋燥带来的不适。
秋燥致病特点有哪些,秋燥症的表现
进入秋天之后,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身体出现了很多不适的情况,其实这是秋燥导致的,是秋天才会出现的,也是比较正常的,可能很多朋友第一次听说秋燥症。其实对于秋燥症一般做好相关的护理,就能缓解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秋燥致病特点有哪些,秋燥症的表现。
秋燥致病特点:
1、容易损伤肺脏,秋燥对我们的肺是有损伤的,会引起一些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是干咳、咳嗽少痰、咽喉痛,还伴随有身体发热以及头痛等。一般出现这些症状,可以咨询医生后服用一些能清热止咳的药物来缓解。
2、克伐肝气,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秋燥在五行中是属金的,而肝是属木的,金会克木,所以秋燥对肝气也有影响,会引起女性内分泌紊乱,导致月经失调、睡眠不好、情绪烦躁等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会调节心情,饮食上吃一些能疏肝的食物,比如莲藕、萝卜、橘子、苹果等。
3、滞涩气机,主要症状表现为嗳气、胸闷气短或者心情抑郁等,女性还会出现胸部胀痛、有痛经等,平时要注意饮食,如果没有缓解,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秋燥症的表现有这些:口腔干燥、皮肤干涩、干咳、便秘、喉咙痛。所以家长们在现在尤其干燥的秋天的时候,要多给宝宝喝水。
立秋之后,秋意袭来,但是暑意尚未完全离去,所以昼夜温差大便是初秋特有的气候,也是大家俗称的“秋老虎”。“秋老虎”对人体的侵害总是会让人措手不及,但是面对“秋老虎”的侵害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只要我们合理的饮食就可以很好地规避。
秋高气爽,但是天干物燥,并且伴随凉意袭来会有一番肃杀的景象,对人们的身体和心情都有不小的影响。那么我们该怎样应对呢?
一、初秋养生,先要养肺。
初秋时期,秋燥最伤肺,酸味可以收敛肺气,辛味可以发散肺气,初秋季节,肺气宜收不宜散,所以饮食养生以瓜果蔬菜为主,忌葱姜。清爽润肺等食物应当是初秋养生食物的'原则,此外要注意蔬菜和肉食的合理搭配,生冷和油腻食物的处理也要得当,切忌细菌感染。
二、脂肪摄入要谨慎。
初秋养生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切忌使用富含脂肪的肉类,但是可以使用鱼肉和鸡肉,因为相对于猪牛羊等大型肉质动物来说,鱼和鸡要清淡很多,但是鸡皮同样富含脂肪,最好去皮使用。
三、注意巧妙补钙。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补钙是很普通的事情,每天的牛奶豆浆都可以给我们的肌体补充大量的钙质,但是吸收却并非那么简单。喝牛奶的时候可以搭配以酸性饮品例如橙汁有助于钙质的吸收,而且最好睡前一杯牛奶,不仅可以补钙,还可以促进睡眠。
四、入秋主食的选择。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吃得饱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大家的要求,有营养、更健康成了大家新的追求,大米、小麦是大家必须的主食,可是五谷杂粮才更健康,扶之的有玉米、荞麦、大麦、大豆、高粱等。
五、初秋食物禁忌。
外有“秋燥”之气,切不可食用寒凉食物,不干净的瓜果等会造成腹泻、痢疾等疾病;少食葱姜蒜等辛辣食物,辛辣食物会散肺气;忌食油炸油腻食物,油炸油腻食物的热量会残留体内,有碍于人体使用秋天干燥的气候;忌生食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清凉爽口,但是生食会有胃肠疾病困扰。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09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防秋燥饮食:秋季润燥多吃花
下一篇: 秋燥吃什么好?推荐几种预防秋燥的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