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空腹测血糖保持5.8,为什么并发症越来越多?医生说关键两点做错了

金樱子 2023-07-17 19:12:23

最近一年每天都会在家自测血糖,每次测空腹血糖都在5.3--5.9直接,医生说空腹血糖控制的很好,但最近好像并发症出现了,眼花视力模糊,手麻,小腿抽筋,还头晕。

血糖控制一直不错呀,应该不会是并发症吧?心里想着也许是天热过几天就好了,也就没在意,在之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还加重了,赶紧去了医院,医生给开了单子,让做个糖化血红蛋白。心想做了也白做,每天血糖都正常,难不成糖化会高了。

下午拿到了糖化的结果显示8.9,怎么可能,绝对是检查错了。给医生说了下情况,空腹每天都测都正常,这怎么会高呢?医生问餐后血糖多少?餐后血糖没测过应该正常吧,回去测个餐后吧,餐后肯定高。还给开了甲钴胺说吃上吧,末梢神经出了问题。

培希元主食面条,糖尿病专用主食,控糖好,营养均衡,血糖能正常。

就这样回去了,晚上测了下餐后11点多,确实高了,难怪糖化这么高,以前压根就没测过餐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也找到了。

提醒糖友,平时测血糖不要只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也很重要,现在还有很多的糖友并不在乎餐后血糖,也不知道测餐后血糖的重要性。说下重点:正常的血糖值应该是三点达标:空腹血糖达标、餐后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希望糖友通过这篇文章掌握血糖的这三个知识点。不断学习,才能让你的控糖路不在盲目。

最适合糖尿病吃的主食,连吃15天血糖恢复正常,保证身体所需营养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空腹血糖8.5,算严重吗?医生提示:若是这3种情况,基本不用担心

糖尿病 一直威胁着很多人的 健康 ,确认之后,目前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所以在生活当中只能通过一些药物来稳定体内的血糖,或者是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来降糖,同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体内血糖出现波动。

如今我国糖尿病人群逐渐攀升,以前生活条件差,更喜欢把糖尿病叫作 富贵病 ,而且老年人是高发群体,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年轻人日常饮食不注意,也逐渐了出现糖尿病的问题,于是很多人,如果平时 测量血糖空腹8.5 ,到底算不算严重?

01

空腹血糖8.5,算严重吗?医生提示:若是这3种情况,基本不用担心

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是正常人, 空腹血糖的参考范围值是:3.9-6.1mmol/L。 他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数值是 7.8mmol/L,如果空腹血糖 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另一天复测一次仍然大于正常值, 可以诊断糖尿病。

如果日常生活当中出现了异常的状况,比如 口渴、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等症状,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也可以诊断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餐后血糖正常,属于空腹血糖受损,如果空腹小于7.0mmol/L,餐后2个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属于糖耐量异常,这两者属于 糖尿病前期。

因为正常人的血糖数值还有一个低血糖的标准值, 也就是血糖低于2.8mmol/L, 可以称为 低血糖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如果你平时在测量血糖的时候偏高,其实不必太过在意,如果是持续性的偏高,最好到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

02

医生坦白:若是这3种情况,基本不用担心

老年人

随着年龄不断的增加,人的身体机能可能会出现衰退,所以更容易出现 代谢紊乱 ,他们在测量空腹血糖的时候, 标准往往高于年轻人。

测量的空腹血糖偏高, 或许跟人体肠胃蠕动速度过快过慢有关 ,如果肠胃蠕动速度比较慢,那么体内的糖分没有办法快速地吸收,可能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身体各个器官,如果老年人测量空腹血糖是8.5,这个时候不必过度担忧。

过度紧张

一个人的情绪对体内的血糖也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或者是过度紧张的时候,人体会分泌过多的肾上腺激素 ,人体血液当中容易导致测量血糖水平偏高,这种情况也不必过度担忧。

平时测量空腹血糖的时候,一定要 保持情绪平稳, 千万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保持头脑清晰,测量的空腹血糖才会更加准确。

测量设备和方式不恰当

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当中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坚持测量血糖,有一些人只是盲目地追求血糖的数值, 忽视了正确的测量手法和操作,导致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

所以平时测量血糖的时候,如果发现测量的数值比较高, 一定要多测量几次, 再不行也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可以有效地判断自己的血糖水平是不是在标准范围之内。

现在受到血糖影响的人比较多,平时一定要做好调控的工作,因为控制不理想,很可能会出现糖尿病,甚至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有糖尿病的人,要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6以下,为啥?医生实话实说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 健康 】

“把血糖控制好”、“别有并发症”、“最好能逆转”,相信这是所有有糖尿病的人所希望的,能做到吗?当然有这样的可能,至少可以做到阻止与延缓糖尿病的快速进展,让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享有应有的预期寿命。

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是因为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受损甚至凋亡,“没人干活了”,血糖就会越来越难以控制。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兼顾尽可能保护胰岛细胞少受损伤避免凋亡。

进餐后胰岛细胞受到高血糖的刺激,便会启动分泌机制开始分泌胰岛素,研究证实:血糖的启动值是5.6mmol/L,也就是说只要血糖高于5.6mmol/L,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就不会停止,相当于一个人连续24小时不间断持续加班工作。

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胰岛细胞会受到损伤且损伤不断加重,“忍无可忍”之后便可能凋亡,血糖将更加难以控制,病情就会进一步加重。因此,要保护胰岛细胞就要给它足够的休息时间,最好的休息时间就是在夜间睡眠中。

此时不会吃任何食物,没有外源性的血糖补充,机体处于空腹状态,此时血糖如能保持在5.6mmol/L以下,胰岛细胞则不会启动分机机制而得以休息,避免了连续分泌可能引发的”过劳死“。

那么,是不是把空腹血糖控制在5.6mmol/L以下,胰岛细胞就能得到保护呢?

研究显示:将空腹血糖尽可能控制在较低水平,在对胰岛细胞的保护中起着70%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控制餐后血糖,才能进一步减小胰岛细胞的分泌负荷,促进保护作用最大化。

由于餐后血糖受饮食的影响较大,通常以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来评估整体血糖控制状况,研究证实:当空腹血糖控制在5.6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5.7%时,胰岛细胞受到的保护作用即可达到最大化。

最让人欣喜的是,有糖尿病的人如能达到上述控制要求,未来15年内病情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特别是新发糖尿病、病程尚未超过5年的人,严格按上述要求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有逆转的可能。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控制要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采取饮食、运动治疗的措施外,及时借助降糖药的帮助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对早期服用降糖药甚至胰岛素很排斥,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实际上,先用药将血糖控制好,解决”糖毒性“,在降低了血糖的同时保护好胰岛细胞,待血糖稳定及胰岛细胞恢复大部分功能后,逐渐减少降糖药用量直至停药才是正确明智的做法。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 健康 知识】

医生提醒:人到中年如果空腹血糖超过了5.6,别忘了经常测血压

空腹血糖十八点多,餐后血糖八点多,为什么

您现在的血糖很高,血糖波动会造成机体器官的损害,加速并发症的发生。胰岛素有很多剂型,如果想找到适合自己病情的,需要在使用胰岛素前到做动态血糖监测,胰岛功能,及并发症等的检查后来选择。避免在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祝您健康S。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06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