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血糖高会出现并发症,但您知道,血糖控制的越低,并发症会来的越早吗?这一说法可能很多的糖友并不赞同,不过可以观察下周围的糖友是不是这种情况。
具体讲一下原因吧,人体需要各种营养,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考虑过身体营养吸收问题吗?有的糖友控糖到了不理智的状态,空腹5以下,餐后6以下,整天瘦胳膊瘦腿的,走起路来都打晃,这样的控糖有意思吗?
要明白营养对于身体的重要性,不要盲目降糖,当心脑,五脏,眼睛,四肢,等长期缺少营养的情况下,你觉得他会好好工作吗?当然不会,一定会出现问题的。当机体因为营养出现了问题,并发症会随即而来。人两天不吃饭就会饿晕,身体多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出问题呢?时间不会太长。
当身体在没有营养保证的情况下,还把血糖控制的那么低,这比血糖高的危害性还大,血糖降低不是目的,做到保证营养吸收,血糖平稳才好。
血糖太低,多部分是你忌口太严格,糖尿病人忌口要有针对性,身体需要的东西,不能一点也不吃,少吃点多吃几次就好。
点击查看:得了糖尿病喝哪些茶比较好?这种茶是糖尿病的克星 : 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就是并发症了。
因此,许多患者都很担心,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害怕自己会得并发症。
其实,在并发症出现前是有很多预警症状的。
症状1:尿中泡沫多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患病10~20年后,超过45%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
这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但大多数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仅有少部分的患者会出现腰酸腿肿,尿中泡沫增多的症状。
由于肾病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因此一旦有这些症状出现,说明肾脏损伤已经比较严重了。应该及时到相关医院进行检查,控制并且的发展。
症状2:视力异常
糖尿病眼病在早期一般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视力变形,甚至失明等。
在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时,可能会发现有出血、渗出、纤维化、视网膜水肿、以及微动脉瘤等改变。
症状3:肢体末端麻木、感觉异常
在患者出现早期神经病变时,肢体末端会出现一些感觉异常,并且根据受损的神经不同而不同。
一般症状为四肢末端刺痛、麻木、发凉、感觉异常等,并且都是对称发作,一般从腿部开始,夜间疼痛加重。
症状4:排尿异常
由于血糖升高造成控制排尿功能神经受损而引起泌尿膀胱尿道功能异常,出现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潴留等等 。
症状5:呼吸困难
如果患者稍一活动就感到气喘吁吁,躺下时症状更重,并且双腿出现严重的水肿那可能是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
症状6:腹部不适
其实,血糖升高也会导致消化系统出现不适的症状,常表现为: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在餐后较为严重,这被称为糖尿病型胃轻瘫。
症状7:足部皮肤异常改变
当足部的皮肤出现暗红、发紫、温度明显降低或小腿部、足部出现水肿时,都提示着有发生糖尿病足的可能。
总而言之, 如果我们能够在早期就发现了这些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前的症状,对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继续发展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但是注意,也不能草木皆兵,平时应该加强对糖尿病防治的学习,不要过分担心、恐慌,有问题应及时前往医院排查确诊。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要是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并发症可能致残致死。陆博士给大家总结了五个最常见的糖尿病恶化的信号,大家可以对照自己有没有?早发现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危险信号1、血糖居高不下或者波动较大。长期的高血糖跟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尤其是微血管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等,尤其注意。血糖波动大的危害,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就正如我们洗澡的时候,水温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会更让人难以忍受,对身体损伤大。所以糖友们不仅是要降糖,更要平稳血糖。
危险信号2、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腹部肥胖等。
危险信号3、反复发生急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或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重度低血糖、严重感染等,这些急性并发症反复发作呢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预示着目前的病情非常严重。
危险信号4、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否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危险信号5、脆性糖尿病患者。1型糖友和晚期的2型糖友。具体表现是患者的血糖往往波动很大,忽高忽低,控制起来非常难,他们的胰岛功能非常差,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几乎完全衰竭,自身几乎不分泌胰岛素,终身需要胰岛素来进行治疗,血糖控制不好,就很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看到这里 ,但很多糖可能就开始担心,按这样看来我岂不是没救了?别担心,只要不是脆性糖尿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可以被逆转的!但对于病情较重的糖友来说,逆转的难度更大,逆转的时间需要更长。如果不及时逆转糖尿病,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代谢指标不达标就有可能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病情由轻到重,所以除了病情较重的糖友需要警惕之外,病情较轻的糖友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00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