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23年糖尿病,现已停药10年,血糖稳定5.8左右,只因做到这2点

佩兰 2023-07-17 11:56:28

今年六十一岁了,今天早晨测的空腹血糖是5.3,餐后两小时血糖8.6,血糖一直很稳定,身体也还算硬朗,每天七点半送孙子上学,然后,和老伴到公园溜溜弯,再去商场买点菜,准备午饭,生活很规律,感觉生活挺幸福的。这么幸福的生活,不曾想在23年前,那沉重的打击,由于身体不太舒服,孩子带着去医院检查身体,查出了糖尿病,空腹血糖就高达13.4,至今都记忆犹新。医生说这么高的糖值,肯定都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早点来看病啊?当场就让打针(胰岛素)治疗,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血糖正常了。医生在饮食上以及生活上给出了要求,让平常少喝酒,少吃点,多吃素,多运动,按时打针,有条件每天测量血糖等。那时候不到三十大几,每天应酬也多,那能做到医生要求的这些啊,再说感觉血糖都正常了,应该算是糖尿病治好了,无所谓了,拿着也不当回事了。没多久就不打针了,其实饮食上,那会老伴还是挺注意的,都叨叨我。大概过了不到一年,血糖又不行了,又去找医生了,医生都恼火了,狠狠的教育我,自己拿生命不当回事!非等出现并发症?那可就晚了。接着开始吃药,血糖总算稳定了。就这样一直十来年,直到吃药了都不管用,医生又让打针,心理对胰岛素特别抵触,也没有别的办法啊。直到有天去公园遛弯,碰到老战友,聊了起来,才知道我这老战友也是糖尿病患者,但是他一直跑步,把血糖控制的很稳定,通过聊天,学到了很多降血糖的方法。接下来日子,自己也在生活中,总结一些经验,不仅要运动,而且在饮食上给自己也制定一系列方案,保证营养的同时又要血糖稳定。连续半年的时间我不用吃药,不用打胰岛素,也把血糖控制的稳稳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平时的生活和饮食。第一在生活上,每天吃完早饭,送孩子上学,到了公园,大概用时30分钟,接着开始慢跑30分钟,然后,中午也是吃完饭后30分钟左右,跑上30分钟,晚上跑步时间稍长,大概1个小时,身体必须跑的出汗了。第二在饮食上,早餐:鸡蛋1个,蔬菜一份,玉米大概半个的量,喝点豆浆,量不大。中午:蔬菜量加大了些,瘦肉少量,主食少量。晚上:蔬菜,牛奶,约80克杂粮面条。(肉类:鱼虾牛肉鸭肉): 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二型糖尿病可以根治吗?医生直言:做好这4点,就有机会逆转

“得知自己是二型糖尿病的时候,感觉天都塌了下来” ,正在上班的小月突然收到朋友发来的信息。

一直以来,她都知道朋友很喜欢吃甜食,甜甜圈、奶茶、棒棒糖等等各种带甜味的食物,没有一个能逃得出朋友的掌心。

虽然小月知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对于吃甜食是很忌讳的,可不幸的是,朋友却得了这么一种病,对她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但她没想到的是,即便爱吃甜食,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得了糖尿病, 况且朋友不过才34岁的年纪 ……

2020年,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2017年中国成年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1.2% ,较2015年增加了2%左右。[1]这表明糖尿病在中国是一个严峻的 健康 问题。

按照糖尿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糖尿病被大体分为以下3种类型。

Ⅰ型糖尿病

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病因是体内生产胰岛素的 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不全 。这类糖尿病患者的 身体不能自主合成足够的胰岛素 ,导致体内血糖水平过高。

胰岛B细胞的减少成因尚不明确,但根据临床研究来看,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Ⅱ型糖尿病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糖尿病, 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 。Ⅱ型糖尿病的 诱发因素有超重或肥胖,活动减少,高血压高血脂等

患者的特征为高血糖,相对缺乏胰岛素, 会带来例如心脏病、中风等一系列并发症。

妊娠糖尿病

这是一种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是由于胎盘产生特殊的孕激素,这些孕激素会导致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效率降低,从而导致血糖的升高。

妊娠糖尿病一般会在 婴儿出生后消失 。但如果是症状严重的孕妇,可能需要服用降糖药。

这几类糖尿病的区别主要是, Ⅰ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Ⅱ型糖尿病多发于老年人,而妊娠糖尿病只发生于孕妇 。在症状上,Ⅰ型糖尿病有多食、多饮、多尿的症状,而Ⅱ型糖尿病则没有。

Ⅱ型糖尿病由高血糖导致,会对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首先是糖尿病肾病 ,由于血糖异常,患者的 尿液中会出现大量的尿蛋白 。长此以往会 严重损害肾脏功能,导致肾衰竭 ,这类肾病是Ⅱ型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其次, 糖尿病会对心脑血管造成危害 。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增加了心脏的血流负担,造成糖尿病 心衰、心律失常 等疾病,这类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此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缺乏,会引起体内长期的糖代谢紊乱,脂肪和蛋白质加速分解,体内毒素难以及时排出体外, 很容易出血酮酸症中毒 ,病死率极高。[2]

糖尿病的研究在医学领域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层面,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是全面而多方位的。但尽管如此,Ⅱ型糖尿病还是无法被彻底治愈。

一是Ⅱ型糖尿病的 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受到很多因素包括遗传、肥胖、饮食不合理和缺乏运动的影响,导致体内胰岛细胞的受损,最终胰岛细胞不再生。但尚无针对这一病理机制的治疗方案, 目前的糖尿病治疗以控制血糖和缓解症状为主。

二是 降糖方式单一,人工降糖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补充胰岛素 。但是人体合成血糖的方法不止胰岛素,还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等。

目前运用较多的糖尿病治疗方法有服用降糖药控制血糖,体外注射补充胰岛素等等。

逆转和治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治愈指通过医学治疗的手段,使患者的病因彻底被清除,回到患病前的 健康 状态,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可以在不服用降糖药的情况下,随便进食。

逆转则指的是通过治疗和干预,使患者的病情好转,保持相对的 健康

要做到糖尿病的逆转,主要还是通过日常习惯的改善。

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热量和糖分的摄入,否则摄入了过多的糖,就会转变成脂肪,导致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2015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针对数百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研究人员改变了他们的饮食,每天只吃一种热量极低的流质食物。

数月后,研究参加者的体重平均减少了10公斤。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应该 控制饮食中热量的摄入,多以清淡、少油饮食为主。

日常锻炼

有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的患者在连续运动一周后,体内的血糖水平有明显的降低。建议Ⅱ型糖尿病患者可以 开展日常有氧运动,运动过程中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增加,体内代谢循环加快,有利于血压和血糖的控制

一些有效的有氧运动包括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对于身体虚弱人群或老年人,则可以采取快步行走的锻炼方式。

缓解压力

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身体的胰岛素分泌也会增加。因此,日常工作压力大的人群要适当缓解压力,保持心情的乐观与积极的心态。

保证睡眠

睡眠不好会导致人的空腹血糖升高,而且熬夜也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

美国疾控中心专家亨利·卡恩博士等专家总结了一套“糖尿病风险自测题”,能够大概预估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该项自测题总共有9题。

1.母亲患有糖尿病?

回答肯定,得13分。

2.父亲患有糖尿病?

回答肯定,得8分。

3.患有高血压?

回答肯定,得11分。

4.年龄在55~64岁之间?

回答肯定,得5分。

5.有吸烟史?

回答肯定,得4分。

6.你的腰围有多粗?

男性:腰围不到89厘米,得0分;89~93厘米,得10分;94~99厘米,得20分;99.1~106厘米,得26分;107厘米以上,得35分。

女性:腰围不到81厘米,得0分;81~89厘米,得10分;89~96.5厘米,得20分;96.5~104厘米,得26分;104厘米以上,得35分。

7.身高是多少?

男性:身高在170厘米以下,得8分;170~175厘米,得6分;176~178厘米,得3分;超过178厘米,得0分。女性:身高在158厘米以下,得8分;158~160厘米,得6分;161~164厘米,得3分;超过164厘米,得0分。

8.安静时的心率是多少?

男性:68次/分钟或以下,得0分;68以上,得5分。

女性:73次/分钟或以下,得0分;超过73,得5分。

9.体重为多少?

男性:不足86.2公斤,得0分;超过86.2公斤,得5分。

女性:不足72.6公斤,得0分;超过72.6公斤,得5分。

【测试结果】

20分及以下: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大约为5%;

21~32分: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大约为9%;

33~42分: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大约为16%;

43~54分: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大约为25%;

55分及以上: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大约为33%。

糖尿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中大部分都是2型糖尿病,由不 健康 的饮食和作息引起。虽然2型糖尿病无法治愈,但是却可以进行控制和预防。关键还是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谣零零计划##2021春节医路守护##39 健康 超能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尿病10年,血糖现在不吃药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分析,老年人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同时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即心衰)和老年性糖尿病。
这种情况已经够诊断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最好是住院作血液透析综合用药治疗。以上是对糖尿病10年,血糖现在不吃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99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