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平均年龄89岁!最会养生的老中医一人一绝招,长寿健康很简单!

金钱草 2023-07-17 10:54:49

有这样一群人,年过高龄之寿,仍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甚至还能帮别人解决病痛。

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医大师们,他们可以说是全国最权威的养生专家,今天请他们来现身说法!让我们看看他们都有哪些健康“秘诀”?

睡不好是因为心不静国医大师张震(91岁)

张震认为:良好的睡眠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现代人有的很难入睡,有的噩梦连连,主要原因是——心不静。

为此,他建议大家:睡觉之前首先要静下心来,不要心猿意马,可尝试睡前服用“安神汤”,用百合30克,加五味子2~5克煮,辅助睡眠。

瘀血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国医大师颜德馨(享年97岁)

颜德馨认为:血流畅与气血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本条件,瘀血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故而当以“衡法”为治则,应用活血化瘀药为主,以平衡阴阳,抗击衰老。

根据这一法则,颜德馨为自己拟定了长期服用的抗衰老膏方。得益于抗衰老膏方的保健作用。

抗衰老膏:桃仁9克,红花9克,丹参12克,赤芍9克,柴胡9克。

药物浓煎后掺入蜂蜜收汁成稠厚膏剂。温开水化开,早晚温服,每次1至2勺。

有两种食物女性千万别碰国医大师朱南孙(98岁)

朱南孙自述无特殊的养生技巧,但只有两样东西,她从来不碰,同时也建议其他女性要远离,那就是——补品和油炸食物。

油炸的食物中可能含有激素,常吃会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紊乱,引发痘痘和痤疮。

大脑是人体司令部国医大师石学敏(81岁)

石学敏认为:大脑是生命的主导,从生理学讲,脑细胞缺乏供氧6分钟,人基本上就没有思维、没有意识。

而衰老、疾病、过度劳累、无生活规律、无视自我保健等,都会导致大脑供血、供氧减少,造成脑细胞损伤及退化。

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双手向后做护住后脑勺状,用两个大拇指在后颈部及耳垂后凹陷处,找准天柱穴、风池穴、翳风穴,依次按压、每对穴位按压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可保护大脑。

入睡困难先养脾国医大师段富津(89岁)

俗话说得好“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心神失养,则出现失眠多梦等神志疾病。

根据段富津的治病经验,推荐大家一个食疗方案辅助治疗失眠:

甘麦大枣汤:小麦60克,大枣15个,甘草10克。用水3碗,煎至1碗,睡前一次服完。

女性要谨防妇科炎症国医大师刘敏如(86岁)

刘敏如认为女性要谨慎对待妇科炎症,对于患有阴痒症或各种炎症女性来说,可在:银花藤(100克)、野菊花(50克)、蒲公英(100克)、大蒜杆(50克)、龙胆草(50克)、蛇床子(50克)、刺黄芬(5克)、侧耳根(100克)、土百部(50克)、艾叶(50克)、紫草(50克)、大黄(50克)、薄荷(50克)、苦参(50克)、白花蛇舌草(50克)中任选选择2、3味,用布包好煎水,取药汁清洗患部,一剂药可煎水2~3小盆,每次用一小盆坐浴,每日2~3次。

三浴功调和气血国医大师张琪(97岁)

张琪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他十分推崇“三浴功”,即光浴、气浴和风浴。

可以选择在每天清晨,沐浴着阳光,迎着扑面的微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进行有节奏的全身活动,既能调和气血,聪耳明目,又能锻炼四肢关节和各个内脏器官。

补气首选黄芪和山药国医大师王琦(76岁)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通常是因为气虚,气虚调理最重要的两味中药,就是黄芪和山药。

可用黄芪来固表,避免经常性的感冒,另用山药来补脾气。

方法:鲜山药1000克,鲜鸡块1000克炖服。山药半炒半生,既补脾气又益脾阴。也可以用干山药一半炒熟,一半生用,研为细末。各取20克,加适量白糖食用。

本文内容综合自大众卫生报《段富津:健脾养心治失眠》、《石学敏:“三位一体”养生法》、《朱南孙:从不碰两样东西——补品和油炸食品》、《张震 睡觉“无梦到天亮”的秘诀:静心》、《刘敏如:产后保健很重要》等

据传太极宗师张三丰活了219岁,在古代他是怎么养生的?

张三丰是修道习武之人,发明了太极拳运动,勤练武功,所以身体健康长寿,但若说他活了200多岁,我觉得并不可信。不过张三丰比常人长寿肯定是真的!

?张三丰是明朝道士,隐居于武当山,据说因为发明了太极拳运动,活了两百百多岁,由于他健身有方,终年不着棉衣,人称“张半仙”。张三丰的太极拳运动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见真的很厉害。


?张三丰的健身之道以“内功”著称。所谓“内功”,就是指“以气养性,以气养心,以气养身”。张三丰的长寿秘诀有几个方面!

第一潜心戒言,意思就是要寡欲,慎言,达到心静,这就便于养气,疏通肌理,活跃脉络,增进健康。

第二静心寡欲,是说要闭目静心,气定神闲,才能感受到心里清凉恬淡,平静如止水。

第三清心恬淡,真心无妄,学道必须去掉虚情假意,真心向道,才会有所进取。

第四养心聚气,就是不要胡思乱想,把心养好了,中气就能强大起来。

若想长寿,多活几年,确实可以学张三丰的修身养性之法,心存善念,勤于运动,做做好事,练练太极拳。至于想要活两百多岁,长生不死,那就不要要当真了。

现在社会为什么这么多人练张三丰的太极拳,因为练习太极拳,除了可以身体健康长寿之外,还有其他好处,比如缓解压力,减少焦虑抑郁的情绪,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经常练太极拳还可以让自己有个好的睡眠质量,更可以增加免疫力。

感动!老中医行医80余年,逝世后把秘方刻在墓碑上,秘方是什么?

医生本身并不具备超能力,他们依靠自己的毕生所学和赤子真心抢救每一位病人。老中医袁淑芳便是其中之一。

一入医门无回头,行医济世八十载

袁淑芳老人出生于河南省平县芦庙乡盘龙村,家族世代行医济世。袁淑芳在家人的影响下,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从16岁开始,她便研究学习中医医学,学医本就是众多专业中难度极高的,建国初期更是艰苦。袁淑芳学习古人“凿壁偷光”的精神,每当油灯燃尽时,便借着夜晚的月光继续研读医书。刻苦和努力让她收获坚实的医学基础和炉火纯青的医术。

袁淑芳一生行医80余年,拯救3万多患者的生命。她在当地的袁氏妇科坐堂出诊,凭借自己研究的药方和一颗济世救民的仁心救治了周边的无数百姓,大家都很尊敬和信赖这位医术医德并举的医生。她的侄子曾夸赞袁淑芳几乎不会被什么病情难倒,能够迅速判断病情且对症下药。不仅悬壶济世,袁淑芳还对自己的医术研究总结归纳,编写成册然后出版。

家族世代行医者,公开药方刻墓碑

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袁淑芳的丈夫王鸣周同样出身于中医世家。她的影响和教导下,儿女们也从事着与医学相关的工作。大儿子王泰升曾经在河南省现代医学研究院担任副院长一职,由于优秀的工作表现被评为“华夏医魂”优秀人物。她的女儿也在医学上颇有成就,算是继承母亲衣钵。由此看来,袁淑芳和家人们都与医学有着奇妙的世代缘分。

2006年,身体状况愈发糟糕的袁淑芳,考虑到家族医学的传承问题,尤其是自己用于医治病人的药方难以留存的现实情况。她支撑着年迈的身体将80年的行医经验和药方都总结成文,药方涵盖内容极广。临别之前,袁淑芳将子女们召唤至床前,交待儿女们在自己逝世后把药方都刻在自己的墓碑上,以便后代医学者们借鉴学习。

公开家族内部和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需要多么无私和宽大的胸襟,袁淑芳可是冒着家族医学事业立足的风险做出的决定。作为一个无私伟大的医者,她最为牵挂的始终是每一位需要救治的患者,药方是帮助病人的,而不是帮助医生获得荣誉和地位的。“医者父母心”,真正的医者考虑的都是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008年清明节,长子王泰升特意从北京赶回老家河南,完成母亲的遗愿。他请到一名技艺精湛的工匠将母亲的药方全部刻在墓碑上,整整耗时一个多月。同时,为歌颂母亲的高尚医德和无私大爱精神,墓碑上还刻有两副缅怀对联。

袁淑芳老人的事迹广泛流传开后,中国各地的同胞们纷纷到老人墓前祭拜,有远道而来为生病的朋友或自己摘抄药方的,也有许多前来祭拜的医学教授和学医的同行,将袁淑芳老人的药方抄录成册,进行学习和借鉴。老人的药方不仅治愈许多求药的普通百姓,也对中国医学界尤其是中医领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老人的墓前依旧人来人往,有专程祭拜并表达谢意的,也有初次拜访抄写药方的。袁淑芳不仅受到患者们的尊敬,更加难得的是同行们的赞赏和爱戴。每年扫墓时节,人群络绎不绝,老人的“造福世人,惠及后世”的初衷也未被辜负。

袁淑芳老人留给世人的不仅仅药方,更多的是大爱无私的情怀和悬壶济世的医者精神。她的至善至美将影响她的后代以及无数的行医者,让医者的爱和奉献永远地传承下去。

医生当之无愧“英雄”称谓,无论何时,他们都是时代和人民的英雄,依靠平凡的双手缔造无数的奇迹。袁淑芳是老一代英雄,后面还将有无数英雄纷沓而至,在时代长河中点燃希望,照亮每一个人的内心。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98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